APP下载

如果孔融被迫让梨

2023-11-21何怀宏

青年文摘(彩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孔融好事公正

何怀宏

我们都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现在我想讲一个有关橘子的故事。

有一天,天气很热,有两兄弟在草地上玩耍。他们觉得口渴,便向父亲要钱去买水果。弟弟拿着钱买来了两个橘子,一个大一些,一个小一点,他把那个大的橘子留给了自己,把小的那个给了哥哥。

哥哥不高兴了,说:“我每次去买吃的东西,都是挑大的给你,把小的留给自己。就这一次让你去买,你就这样做呀。”

弟弟很不以为然:“对呀,以前每次都是我得大的,你得小的,这次不是和以前一样吗,有什么奇怪的呢?”

确实,从事实来看,这次分配的结果和以前完全一样,但为什么以前哥哥都高高兴兴,这一次他就不高兴了呢?唯一的不同,就是以前这样的分配,都是由哥哥自己主动做的,这次却是由弟弟代他做的,而且弟弟是受益者。

我们可以想象:假如孔融不是自己要讓梨,而是哥哥强迫他让,这件事的性质是不是会改变呢?孔融心里又会如何感受?

我们还可以想象:假如是由他们的父母来分食物,父母每次都把好的、多的那一份分给孔融的哥哥,而把差的、少的一份分给孔融,孔融心里又会怎么想呢?

显然,从父母来说,他们应当尽量公平地对待儿女,这在某种意义上就类似于我们希望社会公正,希望社会平等地对待每一个成员。

而且,要求社会公正比要求父母公平有着更强有力的理由。

而从儿女这方面来说,既然我们是兄弟姐妹,那么除了公平,还有一种亲密的手足之情,不仅不应争抢,还需要时常相让,何况世界上不可能总有同样大小的梨,因而不可能有绝对的公平。在社会上也是如此,我们虽然不是亲兄弟姐妹,也还有一种作为同胞、同类的情分,仍然需要相让。

然而,旁人虽然可以教育、鼓励,尤其是自己去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但这种相让却应当由让者本人自觉自愿地去做出来。

因为,现在我们不是谈必须履行的义务,而是谈相让,谈放弃自己的一些利益给他人,这是一件好事,但这样的好事必须真正是一个人自己做出的行为,他才会感到心安乃至愉快。如果这件好事是被别人强加的,即便这件事不是对强加者有利,也很可能是他所不情愿或者不快活的。

所以,我们不能不强调:高尚的道德行为必须发自道德的主体,也就是行为者本人,即使是一件我们自己认为是非常好的事情,也不能强迫别人去做,因为强迫本身就是一件坏事。不能强迫别人去做好事,因为,那样的话,我们就侵犯了别人作为道德主体的权利。

楚天舒//摘自《孩子,我们来谈谈生命》,湖南教育出版社∣青豆书坊,本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孔融好事公正
迟到的公正
成绩稳定
公正赔偿
不懂就百度
为什么好事不好办?
孔融认亲皮皮猪卡通
四岁让梨的孔融,为何被曹操杀了
做“好事”
“央视春晚停办一年”未尝不是好事
弗雷泽的三维公正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