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分复读生:二战高考值得吗

2023-11-21小A

青年文摘(彩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复读生公办学历

小A

事件回放

又到高考季,“考霸8次复读如愿考上清华”“广东某考生连续三次考上北大,累计获得200万奖金”等新闻引起广泛争论。有人认为,高分复读被利益化,甚至出现“高考雇佣兵”的说法,违背了教育的本质;也有人认为,高分复读生增多,会对教育资源造成浪费、加剧教育不公。争议之下,二战高考的滋味,也只有这些“战士”自己知道。

01高考or名校,改变命运?

2016年,邓琳被天津大学录取。学建筑一直是她的梦想,但阴差阳错,她进入了自己完全不了解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入学两周后,邓琳获悉无望转入建筑系。一番思索后,她向院系递交了退学申请,重新回到衡水,再战高三。次年,她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

2020年,卜雅诗第一次高考,取得了640分的好成绩。由于提前参加过招生计划,她被一所985大学的数学系破格录取。从小到大,卜雅诗的数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没想到,进入大学不久,卜雅诗就感受到了来自同辈的压力,她形容自己是去当“炮灰”的。她焦虑到无法入眠,最终选择退学。

有像邓琳、卜雅诗这样的学子,为了理想专业、理想学业表现,自愿放弃名牌大学入场券,走回原点,再争取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也有学校出面动员高分学生复读,甚至为此设立高额奖学金,却只是为了制造升学业绩。在一些地方甚至流行起“3+N”的高考模式,高中3年是基础,再用“N”年复读提升,以进入更好的大学,避免“第一学历歧视”。“掐尖”高分复读生的现象盛行,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高考竞争。

高分复读有深层次的社会背景。2021年,天津、北京、上海的985录取率位列全国前三名,分别为6.19%、6.08%、5.04%,高考大省河北、河南的985录取率则很低,只有1.21%和0.84%。

根据中国薪酬指数研究机构发布的《2022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行榜》,2021年的毕业生目前平均月薪排名前十的学校,全部都是211,其中有6所是985,平均月薪均达到1万元以上。

稀缺的名校学历与利益相伴,加剧了学历、专业内卷,让部分考生更加倾向放弃录取,再战一年。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在《高分复读背后的观念已不合时宜》一文中指出:“高分复读”可以说是学历社会“唯学历”问题的监测指标,“高分复读”现象日益严重,表明我们的“唯学历”问题更严重了。需要治理的是“学历社会”问题,而不是限制学生的选择。

02复读,依然面临不确定的未来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曾表示:“高分复读对学生、家庭、学校各方来说,都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在只看分数来录取学生的考试招生制度下,又是一个被迫的选择。”

下决心复读时,这些学生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更好的学校、更好的专业、实现理想、弥补遗憾,他们愿为此重来一年。

压力是每位复读生都要面对的问题。天津某复读学校的老师表示:“高分复读生的学习方法比较成熟,他们的主要问题是心态不稳定。由于复读的风险更大,他们会普遍焦虑,很多人会有强迫行为,思想容易钻死胡同,需要随时关注。”

如果能战胜“心魔”,找到自己的学习节奏,复读也会带来改善。首先是学习方法。第一年高三学习时,卜雅诗有很强的畏难情绪。“我觉得物理很难,我会逃避。”高四时,她会认真总结所有的错题,做题时,也会一道一道做,不会再因为难而轻易跳过任何一道题。

其次是心态。高三时,邓琳紧跟紧张的学习节奏,完全不敢请假。每每想到自己必须考一个好成绩,一种紧迫感就起来了。但第二年,邓琳开始有意识地寻找自己的学习节奏。有时,遇到学校安排的周测,她会选择请假回家。“我觉得,即使不做那套卷子,对我来说也没有那么大的损失。”

但二度高考后,他们面对的仍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邓琳喜欢用“理想主义”来形容自己,她仍在思索日后在建筑行业从业的可行性:设计必须受制于甲方要求、金钱等现实条件,做出百分百满意的东西,太难太难。

邓琳说:“应该很少有人能明确说出自己未来一定会做什么吧。”复读只是她人生路上的一次探索。

03不“唯分数论”,让复读更理性

多年来,教育部门对公办高中不得招复读生可谓三令五申。众所周知,公办高中的教育资源具有稀缺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考上本地一所公办普通高中的难度,不亚于考取一所大学。一些公办高中招收复读生,无疑占用了普通学生的机会。有的学校会招收少量“插班生”,让本已满员的班级更加拥挤,还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有的学校甚至开设专门的复读班,为此配备专门的师资。而且很多复读班都是营利性质的,这明显违背了公办学校的公益性。

有的公办高中招收复读生,并不纯粹为了赚钱。一些招收复读生的学校在收学费时采取“分数歧视”政策:当年高考分数越高的考生收费越低,甚至免费,有学校还承诺对次年取得好成绩的考生予以重奖。

公办高中招收高分复读生,也是教育“唯分数论”的表现。高中教育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考上大学,也是夯实学养基础、健全人格品性的教育阶段。如果学校只重视升学率、忽视正确的教育理念,不仅不利于复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还会对更多普通学生造成误导。

目前,在各地进行的高考改革中,允许考生多次考試、最终取最好成绩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从选拔优秀人才、减少考试结果偶然性的角度看,改变“一考定终生”的高考社会化改革,无疑是先进教育理念的体现。最近,上海公布了新一年继续开展普通高校招收插班生试点工作的通知,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985高校赫然在列。上海本地高校的大一学生,只要满足相应的条件,就可以报考招收插班生的高校。

如果当初邓琳所在的学校,能够为她提供转系或者到别的学校插班的机会,让她能够进入梦寐以求的建筑系,她还会回到衡水中学复读一年吗?

资料来源:《看天下》《中国新闻周刊》《中国青年报》等

网友这么说

@大海:别人在Gap Year体验生活,我的高四在教室里枯坐刷题,宝贵青春啊!

@明山:只要用人单位不停止高校对比和学历选择,刷题教育就永远不会消失。

@Earendel:道路千万条,考上好大学是千千万万普通高中生的路。

@rikooka:确实因为成绩不理想而想复读的人怎么办呢?不在学校的话学习氛围和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

@Salior: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复读,有种情况不可原谅——为了奖金恶意挤占别人的名额。

@蓝色开端:能考上好大学还可以耐住性子去复读,我挺佩服的。

@红领巾:现在恶性循环啊,高中复读,考研二战……

猜你喜欢

复读生公办学历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亚运城再添一所公办学校! 广铁一中天峰中学落成启用
卷首语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关于高三复读生心理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公办养老机构深化改革的思考
长沙严禁公办中小学接收择校生
高考故事:我和复读生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知识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