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慕课”建设的体会与启示
2023-11-21王佳力全昌云张超
王佳力 全昌云 张超
摘 要:慕课的迅速发展与质量提升为大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提供契机,但也必须认识到,慕课如何克服师生交流讨论缺乏的问题?又如何提升学生的兴奋度以延长精力聚焦时间?另外,存在的过于标准化的模式又如何解决?该文将结合作者自身体会,针对慕课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思考与可能的解决方案,以帮助打造更加饱满的多元化教学体系。
关键词:慕课;在线教育;个性化教育;教学模式;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31-0130-04
Abstract: Online education such as MOOC teaching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 way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complete courses.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of MOOCs have provided opportunities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formulate individualized study plans, but we must also realize: How can MOOCs overcome the lack of communication and discuss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How to increase the excitement of the students to keep their energy and prolong their focus time? In addition, how to solve the existing over-standardized model? Based on the authors' own experience, this paperraises corresponding thinking and possible solutions to address the above drawbacks in MOOCs, so as to help create a more abundant and diversified teaching system.
Keywords: MOOCs; online education;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education mode; construction strategy
教育是国之大计,关乎民族发展之根本,是维持经济与科技发展的根本性驱动力,更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实现“瓶颈”突破、有效应对西方发达国家“卡脖子”束缚的核心力量。施教者(教师)和受教者(学生)构成了教育的主体双方。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教师与学生存在着物理上(眼神、肢体等)的接触,基于同一个时空场景,通过黑板或幻灯片等方式传道受业解惑。因为存在着实时互动,教师与学生会影响彼此感受:如教师积极调动课堂气氛,会提升现场活跃度,有助于减少学生疲劳度,继而延长学生“高度集中”的学习状态,最终提高知识吸收效率;反过来,学生对教师授课内容理解度以及授课模式(诙谐、严肃等)的反馈(表情和语言信息等),可提示教师如何动态调整内容难易程度、授课进度以及授课方式(如增加实物演示、公式细致推导或问答互动环节等),故线下教学(Physical teaching)模式基于其“开放性”“现场感知性”“个性化互动”以及“课后答疑解惑”等重要特征和结构功能,一直备受大学生推崇。然而,这种一(教师)对多(学生)的传授架构也愈发呈现弊端:①学生接受度存在着差异性,无法及时消化课堂知识;②公共课程班级规模大,教室座位靠后的学生会听不清或看不清;③学生因生病或其他原因缺课,存在着自学过程理解知识难点的问题等。针对上述问题①,对于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同学,虽然他们在课间休息期间可以将疑惑及时跟任课教师提出,但因为课间时间短(10分钟)且参与提問学生人数多,所以收效有限。以笔者所教授普通化学为例,在热力学单元,因数学推导内容比重较大,学生在课堂上理解程度有限,较多学生会利用课间休息跟笔者提出知识难点,但受限于时间,无法完成充分沟通。此外,对于学习基础扎实的同学,他们或许很快就掌握了知识要点,但不得不跟随教师现场讲课进度而继续停留在原知识点环节。针对问题②,对于大班级所开设的公共课程,虽然教师有麦克风且教室或布置多个幻灯片投射屏幕,但远离讲台的学生无法跟教师完成高质量物理层面的交流,或产生不佳的上课体验感。比如笔者所授相关课程中,有选课人数超250人的专业课,无论是空间距离上还是眼神交流上,明显感觉无法照顾到所有学生的听课感受。针对问题③,因各类客观原因学生缺课案例并不少见,虽然事后通过自学和参阅其他同学的学习笔记完成知识点补充,但对于难点的理解仍然会存在困难。以笔者所授人体结构学为例,一些精准的解剖位置,笔者会在课堂现场通过软件演示和区分,以加深学生印象。显然,缺课的学生无法感受这些授课环节。
基于此,并在以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的飞速发展下,一种极具特色的远程教育方式——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迅速进入各大学校园,成为辅助大学生接受知识与技能学习的重要手段[1]。慕课因“微课程”设计与“互联网”特性,赋予大学生具有高度自主灵活的学习时间,且不受区域限制地低成本实现方便快捷且全周期“专题化”的学习。笔者通过在中国知网输入“慕课”关键词,可以发现“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模式”等与之呈密切关联(图1),提示着慕课具有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特质。
一 慕课发展历程
慕课最早发源于加拿大,2008年后斯坦福大学启动了“斯坦福无处不在的工程教育”,其他慕课则在2011年后迅速发展起来,比如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导论慕课就吸引了来自于190多个国家的16万注册者学习。中国的慕课建设则自2013年开始起步,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将部分课程上传至edX(大规模开放式线上课堂平台)作为标志。刚开始,全国范围只有5门慕课,几百个注册用户。之后,国内其他高水平大学陆续关注如何建设有吸引力的慕课体系。更为关键的是,国家政策积极支持和引导慕课高质量发展。如2015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内容强调了“立足自主建设”“注重应用分享”和“加强规范管理”三大基本原则,从而为慕课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尤其在2020—2023年中,各个高校的慕课平台进入飞速发展期。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慕课发展北京宣言》中提到“四项共识”与“四点主要经验”,前者涵盖“稳定教学秩序、改变教学形态、化危机赢机遇、用教育传播爱”;后者包括“公平、质量、创新、服务”[2]。根据“中国大学慕课网站”数据显示,近几年慕课平台中的课程数及学习人数均出现大幅度增加(图2)。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上线慕课数量有6万余门,注册用户更是超过4亿户,学习人次近10亿次,在校生获得慕课学分认定有3.5亿人次,表明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大学生接受并推崇慕课授课模式。有趣的是,马艳云[3]随机选取了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的32门国家精品课程,通过配对t检验比较了近年来(2020年前后)课程的学习人数。统计结果显示:2020年后学习慕课的人数显著高于之前人数(p<0.01),表明慕课支持大学生学习课程方面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笔者从中国大学慕课平台随机选取了20门国家精品课程,涵盖数学、化学、物理、英语、生物、医学和经济等多个学科,发现评分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特征,并显示大学精品慕课质量基本令人满意(评分中位数4.7分,优秀),证实了慕课整体制作水准的提升与受大学生较高的认可度(图3)。
进一步地,笔者为14个学科大类(理、工、农、医、文、法、经济、教育、历史、管理、艺术、军事、哲学、交叉学科)随机选取课程数各10门,分门别类地对各个学科大类教评分数进行了统计学分析(One-way 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Tukey事后检验开展组间两两比较)。如图4所示,分析结果显示:各个大类慕课课程质量水准较高且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慕课水平分布在学科之间较为均衡,成为各学科都在努力发展的教课形式。
二 慕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慕课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一对一教学模式,间接赋予了知识接收进度有差异的学生形成“因材施教”的效果。更加令人满意的是,慕课具备高度灵活自由的特征,学生可根据自己计划制订个性化的学习时间,形成属于自己的“微课堂”。然而,同时有必要清醒地认识到慕课仍然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如学生骤然脱离教师面对面的指导、缺乏同伴之间合作以及缺失课堂讨论氛围等诸多有利于学习的关键要素,成为制约慕课深层次发展、更大规模化推广的主要障碍。据统计,慕课课程仅仅不足10%的学员坚持完成课程学习,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具体而言,笔者从获取评论中摘抄出现频率最高的意见包括:①内容介绍缺乏诱导式的场景设置,进而放大了因面对面交流缺失导致的课程体验感明显下降的现象,学生易感到疲劳,因走神无法高效追踪课程内容;②慕课照着PPT念读,缺乏连贯性启发式的教学铺垫,内容介绍不够生动,无法有效地带动学生思考;③慕课因微课程设计特征,内容过于碎片化,且承担老师众多,增加了学生从整体性理解课程以及对老师授课方式适应的难度;④教学模式单一,结构设计简单,缺乏分类、分层的教学目标分析,更缺失针对不同学员的针对性分析,这种单向式教育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率与学员满意度。
笔者从事普通化学本科教育多年,发现传统式课堂教育虽然能及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但针对特定章节(如热力学三大定律)难点的解析,受限于课堂时间,无法清楚地演示复杂的数学公式推导过程,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根据笔者近年来录制慕课的体验(图5),并结合上述调研内容,认为教师要提升慕课讲授水准可能要从3个方面予以重视:①想象融入课堂现场,增加生动感。尽可能想象面对的是学生群体而非摄像机器,开展层层诱导式地教学而非照本宣科念读PPT,有助于降低因互动式场景缺失而产生的教学生硬感,进而最大程度帮助学生形成“现场课堂”回归氛围;②长时间的知识点讲解,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倦感和排斥感,而传统课堂教学能予以及时察觉而调整进度和方式。慕课讲授无法有效形成“教师-学生”之间的实时反馈,故更容易忽略学生的接受程度。基于此,恰当插入诙谐幽默的语句,并阶段式设置提问环节与答案解析,采取启发式教学,静(学生以听课为主)动(学生以动笔为主)态结合,将有助于提高并延长学生的关注度,进而减少他们的学习疲劳感;③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避免分割碎片。针对一门课程,传统课堂教学一般会安排一位主讲老师负责主体部分讲解。慕课则常由多位教师来共同承担同一门课程的教学,风格呈现多样化。更为关键的是,慕课教学课程内容的设置通常缺乏完整性和连贯感,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课程内容。基于此,合理减少同一门课程授课教师人数,并在整体框架下分配各单元内容,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并减少因适应多位老师风格产生的精力消耗。
除此之外,慕課仍然存在着一个非常明显的局限性:即互动式答疑环节的缺失,为此有必要添加线上答疑模块,通过灵活设置小程序,建立即时问与答环节,激发学生思考欲望,增强他们对课程的全程关注度,继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因此,推动幕后(慕课)与台前(线上师生互动讨论)构建混合式教学组合拳的形成,从而最大程度上还原教学的现场感,最终从根本上提升慕课授课场景性的学习效率(图6)。
三 结束语
传统课堂教学因追求最大基数的知识接受效率而缺乏“因材施教”特征,如何个性化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汲取是现代大学教育亟待思考的问题。慕课近年来发展迅速,有望逐渐成为大学生完成课程学业的主要教学模式之一。慕课具备灵活自主、无时空限制以及某种意义上的一对一教学等优势,在网络平台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网络单向教育缺乏传统课堂教学的师生交流环节,易导致生动感不足、气氛生硬且缺少激情。为此,本文提出针对性策略,如场景式想象、引导式讲授和诙谐语言融入,同时不定时开展网络会议构建直播式问答环节,以最大化融合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构建既具现场生动感、又有授课进度环节可控特征的新型授课模式。
参考文献:
[1] 周骅,杨嘉浩.突破中国慕课深度发展瓶颈的三个策略[J].现代大学教育,2021,37(6):101-107.
[2] 新闻中心.慕课发展北京宣言[EB/OL].https://www.eol.cn/news/dongtai/202012/t20201214_2056817.shtml.
[3] 马艳云.新冠疫情下大学生慕课学习研究——基于疫情防控期间与疫情前慕课学习人数的比较[J].中国特殊教育,2020(5):90-96.
基金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多学科背景下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工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教高厅函【2018】17号)
第一作者简介:王佳力(1986-),男,汉族,湖南益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骨相关疾病发生机制及其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