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调节理论指导健康教育在老年动脉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疾病感知的影响

2023-11-21

吉林医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条目理论疾病

杨 磊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 张家港 215600)

动脉瘤即动脉体积异常增加,呈局部球形膨胀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为搏动性肿块或膨胀性肿块,于动脉系统任何部位均可能出现,好发于老年群体中,直接威胁其生命安全[1]。随着国内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动脉瘤治疗方案得到优化,但大多患者缺乏对疾病的正确性、客观性认知,疾病感知水平降低,影响患者对于病情与健康的正确决定,不利于病情转归,因此,在治疗的同时,还需重视加强专业护理,以改善患者预后水平[2-3]。现阶段,临床关于老年动脉瘤患者的护理方案以病情观察、心理疏导与健康指导等常规措施为主,难以增强患者疾病认知水平,效果有限[4]。基于自我调节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为新型护理模式,在自我调节理论的指导下展开健康教育工作,从认知、行为与动机等方面加以引导,可有效增强患者健康认知,规范健康行为[5]。近年来,将基于自我调节理论为指导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动脉瘤患者护理中,为分析该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2020年3月~2022年3月间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0例老年动脉瘤患者为对象,根据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60~80岁,平均(72.13±2.60)岁;疾病分型:16例中动脉瘤,14例前交通动脉瘤,13例后动脉瘤,7例后交通动脉瘤;Hunt-Hess分级:16例Ⅰ级,13例Ⅱ级,11例Ⅲ级,10例Ⅳ级。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60~79岁,平均(72.50±2.47)岁;疾病分型:15例中动脉瘤,15例前交通动脉瘤,12例后动脉瘤,8例后交通动脉瘤;Hunt-Hess分级:17例Ⅰ级,14例Ⅱ级,10例Ⅲ级,9例Ⅳ级。纳入标准:①经头颅CT血管造影检查后,确诊为颅内动脉瘤;②年龄≥60岁;③既往语言、视力、认知及意识均正常;④文化水平≥小学;⑤了解研究内容,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性脏器功能障碍;②曾接受开颅手术;③临床资料不全;④合并免疫系统或造血系统病症;⑤精神障碍;⑥合并恶性肿瘤。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即以口头语言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包括动脉瘤发病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与相关注意事项等,对于患者及其家属的疑问,予以耐心解答。同时,安抚患者情绪,观察病情状况,加强饮食指导与用药指导,予以食用蛋白质与热量高的食品,嘱患者遵医嘱用药,并根据患者情况指导进行康复训练。于此基础,观察组予以基于自我调节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①组建护理团队:由科室护士长1名、主治医师1名、主管护师1名、责任护士3名,共同组建起护理团队,护士长任组长,组织成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动脉瘤专业知识、自我调节理论、健康教育方法及内容等,考核通过后上岗;②制定护理方案:小组成员综合分析患者情况,对其知识、信念与行为状况进行评估,收集相关资料后编制健康手册,并制定基于自我调节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计划,展开3次宣教活动,60 min/次;③落实基于自我调节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方案:第一次宣教(入院日)将健康手册发放于患者,详细说明基于自我调节理论为指导健康教育方案的实践意义与安排,简要说明动脉瘤病理知识、手术类型、饮食干预措施等内容,增强患者对于疾病相关知识的基本认知,引导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设定干预目标与行动计划,鼓励患者认真填写健康日志。第二次宣教(术前日)通过图册、文字、视频、音频等技术给予患者介绍病情状况、手术方案、麻醉方法、围术期配合措施等信息,指导其进行术前适应性训练。引导患者对自我动机信念进行分析,再加强健康宣教,其一,任务分析:给予患者说明制定干预目标的必要性,护患沟通后协助制定手术、饮食、用药及康复等目标,增强其自我认知,使患者客观认识自身潜力,并主动参与至健康问题管理中。其二,直接经验:引导患者回忆日常生活中成功克服困难的相关事件,总结经验与成就感,肯定患者的努力,取得其配合,调动积极性。其三,间接经验:邀请手术成功病例回院进行病友交流,分享手术成功的经验,耐心解答患者疑问,了解其对于病友成功手术的内心感受,增强治愈信心,鼓励患者主动配合医护工作。第三次宣教(出院前日)鼓励患者总结、分享本次手术经验,以物质、语言等形式予以鼓励,介绍出院后自我调节方法与干预措施,介绍药品作用机制与使用方法,嘱咐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制定针对性康复计划与复诊计划,演示康复训练方法,纠正患者的错误行为模式与训练措施,鼓励坚持展开康复训练。

1.3观察指标:①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自制问卷,对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动脉瘤危险因素、病理知识、治疗方法、围术期配合措施、自我调节方法等方面,各以20分计,问卷总分100分,得分与动脉瘤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呈正相关[6];②疾病感知:护理前后,对两组的疾病感知情况进行评估,通过疾病感知问卷简化版(BIPQ)进行。该问卷有8个条目:情绪表现、后果、关注度、持续时间、症状、个人控制、疾病了解及治疗控制,以0~10分计,总分0~80分。分数与疾病感知程度负相关[7];③健康促进行为:护理前后,对两组的健康促进行为水平进行评估,通过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进行。该表有营养(9条目)、自我实现(9条目)、健康责任感(9条目)、人际关系(9条目)、躯体活动(8条目)、压力调节(8条目)共6个维度,共52条目,各条目以1~4分计,总分52~208分,分数与健康促进行为水平正相关[8];④认知功能:护理前、后,通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认知功能评定表(LOTCA)对两组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MoCA表含8个评分项目,总分30分,分数≥26分即为认知正常;LOTCA表含7个评分项目,总分119分,分数与认知功能水平正相关[9-10]。

1.4统计学分析:采取SPSS23.0软件进行χ2及t检验。

2 结果

2.1两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护理后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为(91.57±7.45)分,高于对照组的(79.63±9.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分,n=50)

2.2两组疾病感知比较:护理前,两组的疾病感知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疾病感知程度均改善,且组间比较,观察组BIP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疾病感知比较分,n=50)

2.3两组健康促进行为: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健康促进行为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健康促进行为均改善,且组间比较,观察组HPLP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健康促进行为比较分,n=50)

2.4两组认知功能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均改善,且观察组MoCA评分、LOT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认知功能比较分,n=50)

3 讨论

动脉瘤为神经外科常见的一种病症,近年来发生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及生存质量的主要疾病[11]。研究表明,大多老年动脉瘤患者均不了解自身病情状况,日常生活方式与健康行为缺乏合理性,在年龄、疾病、手术等因素影响下,患者身心均处于应激状态,认知功能受到一定影响,对于疾病的感知程度降低,产生消极应对心理,影响疾病康复[12]。因此,需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通过增强健康知识认知,规范行为习惯,改善疾病感知程度,促进病情转归。常规护理方法局限于疾病本身,忽视了对患者自我功能的调节与利用,效果有待提升,因此,需研究适合动脉瘤患者的干预措施。自我调节理论为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基于认知理论提出的概念,认为自我调节能力为人类十分重要的一种特质,能帮助其建立并维护复杂性行为改变[13]。健康教育以患者作为目标对象,以促进其行为改变为目的,通过增强其疾病知识、健康素养及自我效能,改善不良行为习惯,规避危险性行为因素,从而达到健康状态[14]。基于自我调节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是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干预措施,通过充分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使其参与至健康教育工作中,可有效改善患者健康行为[15]。本研究提示,基于自我调节理论为指导健康教育在老年动脉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可增强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基于自我调节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中,通过了解患者的动脉瘤相关知识、信念及行为水平,制定健康教育方案,以多种形式介绍疾病专业知识,使患者从症状体验中认识到积极配合医护工作可起到反馈调节作用,主动了解与学习疾病知识,有助于提升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本研究提示,基于自我调节理论为指导健康教育可改善患者疾病感知水平与健康促进行为。基于自我调节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中,增强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任务分析、直接经验及间接经验宣教,使患者感知丰富的知识结构、良好的遵医行为对于病情缓解的重要意义,并从中获益,增强疾病康复信心,改善疾病感知水平,形成健康、科学的行为习惯与理念,纠正不良行为与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改善健康促进行为水平。此外,基于自我调节理论为指导健康教育还能促进患者认知功能恢复。于动脉瘤患者中加强基于自我调节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根据其信念认知水平予以针对性健康指导,制定可行性干预目标,并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对疾病相关反应与不良行为进行反思,认识到措施行为方式的危害性,促使其自主执行健康行为与自我调节,形成健康理念,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展开康复训练,遵医嘱合理用药及定期复查,进一步缓解病情程度,改善预后水平,促进疾病转归,从而改善认知功能。

综上,基于自我调节理论为指导健康教育在老年动脉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可增强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改善疾病感知水平与健康促进行为,并且促进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本研究在样本方面存在选择性偏倚,样本量少,且局限于本院收治病例,观察指标少且主观性强,尚需展开进一步分析以证实研究结果。

猜你喜欢

条目理论疾病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