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对术后恶心呕吐护理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2023-11-21景书帆李春莲

吉林医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恶心发文热点

景书帆,李春莲,王 慧

(1.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 晋中 030619;2.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西 太原 030032;3.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 太原 030024)

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一种发生于术后的胃肠功能紊乱,主要发生在术后6 h或24 h内,少数患者可持续到3~5 d[1]。PONV不仅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困扰医患双方的严重不良反应[2]。据统计[3],PONV占全部住院手术患者的20%~37%,大手术发生率达35%~50%,高危患者PONV发生率达70%~80%。PONV轻者会影响术后休息造成患者严重不适和心灵创伤;重者可导致脱水、水电解质失衡、切口裂开,误吸和吸入性肺炎,这些不良影响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近年来,关于PONV的研究不断增多,但对于全面的、针对性的文献可视化分析相对较少。

Citespace软件是美国德雷塞尔大学华人学者陈超美博士基于Java语言开发 的一款信息可视化软件,主要用于分析和可视共被引网络,帮助探测知识领域中潜在的新趋势[4]。本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5.8.R3)对术后恶心呕吐的研究热点进行文献计量化分析,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数据来源与检索策略:以中国知网为检索数据库,时间为1991年5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检索主题词为“术后恶心呕吐”和“护理”。检索得到文献1 051篇,通过阅读题目、摘要,去除重复文献及不相关文献,最终纳入473篇文献。纳入标准:①与术后恶心呕吐的相关文献;②语言限定为中文。排除标准:①重复发表的文献;②报纸及图书等科普的相关文献;③经验交流及成果类文献。

1.2研究方法:本研究是基于Citespace软件对国内术后恶心呕吐相关护理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参数设置:时间跨度为1991年5月~2021年12月,时间切片为1年;节点类型为作者、发文机构及关键词;剪切方式为Pathfinder和Puning sliced networks。通过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将术后恶心呕吐护理领域的研究热点直观呈现出来。

2 结果

2.1发文量分析:对纳入的研究文献按照发表年度进行统计。见图1。从1991年到2010年,术后恶心呕吐的护理文献基本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0年达到发文量的最高峰,达到38篇。从2011年到2021年,发文量呈现波动性的发展,2020年发文量最低,即11篇。总体来说,术后恶心呕吐的护理文献发文量较2010年以前有所下降。

图1 术后恶心呕吐护理年度发文量统计图

2.2发文作者图谱:作者合作共现图谱中有619个节点,507条连线。见图2。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王云姣(4篇),其次是马福国(3篇)、王明山(3篇)、时飞(3篇)、刘延莉(3篇)。合作较为密切的是朱慧杰、马福国、郭曲栋、刘佩蓉、张敏、孙庆云团队,这几个团队能够看见较为清晰的连线,其他研究者较为分散,联系不太紧密。

图2 作者合作网络图谱

2.3发文机构合作图谱:机构合作共现图谱中有431个节点,70条连线。见图3。其中发文量最多的是广东省中医院麻醉科、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及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均为3篇,25家机构发文量均为2篇,其余机构发文量为1篇。机构之间比较分散,合作较少。

图3 发文机构合作网络图谱

2.4研究热点分析

2.4.1关键词共现分析:对纳入的研究文献进行关键词分析,选取排名前10的关键词。见表1。中心性>0.1的节点有3个,分别为恶心呕吐、地塞米松及腹腔镜。

表1 高频关键词列表

2.4.2关键词聚类分析:图谱中有337个节点,844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14 9,聚类Q值为0.550 6,S值为0.838 8,表示聚类结构显著。通过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形成了10个聚类,分别为地塞米松、危险因素、恶心呕吐、镇痛、氟哌利多、胃肠功能、护理、手术后及联合。见图4。

图4 关键词聚类图谱

2.4.3关键词突现分析:突现词是通过探测特定时间段内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反映该领域内某研究方向的热度,即研究前沿或研究热点,相较于一般的高频词更能反映学术研究的动态演绎和发展机制[5]。通过对关键词进行分析,共得到7个突现词。其中,枢复宁、恩丹西酮、格拉司琼及昂丹司琼是对恶心呕吐的药物治疗;2000年~2008年的突现词为镇痛,是关于镇痛过程中引起的恶心呕吐;2006年~2011年的突现词为腹腔镜,表明当时的研究热点是关于手术方式与恶心呕吐的相关文章;2012年~2021年的突现词为危险因素,其研究热点是关于恶心呕吐发生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章。见图5。

图5 关键词突现图

2.4.4关键词时区视图:时区视图(timezone)是一种侧重于从时间维度上表示知识演进的视图,可以清晰地展示出文献的更新和相互影响[6]。按照系统设置1年为一间隔时间段,得到关键词时区图谱。见图6。在最近几年中,研究热点为术后恶心呕吐的危险因素及效果。

图6 关键词时区视图

3 讨论

本文通过Citespace软件对术后恶心呕吐护理文章进行计量分析,初步展示了本领域的年度发文量、研究作者、研究机构及研究热点。结果表明,在发文量方面,从1991年开始,该领域研究呈不断上升趋势,于2011年达到发文量的最高峰(38篇)。但2011年~2021年,发文量总体降低,对于该领域的研究强度有待提升。在作者方面,位于第一位作者的发文量仅为4篇,根据普赖斯定律[7],发表论文数量为m篇以上的作者为核心作者(m=0.749×nmax×1/2,nmax为发文量最多的作者的论文篇数),且核心作者应完成所有论文数量的一半才能形成核心作者群。根据纳入文献,发文量≥2篇的作者共41名,共发文90篇,并没有达到发文总量的一半,因此,该研究并没有形成核心作者群,需要对该领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在发文机构方面,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主要分布在北京、广州及河北三个城市。图3中,节点代表了发文量的多少,连线代表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各个机构之间基本上成独立分布,相互之间交流较弱,并没有形成广泛的合作网络。对于发文量较多的机构,也并没有与其他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不同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学术的交流,能够有效提高研究的多样性,降低其局限性,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在之后的研究中,应该开展多中心合作的研究,提高研究质量。

关键词是作者学术观点的凝结,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可发现某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8]。通过对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分析、关键词时区图及关键词突现方面,术后恶心呕吐研究的热点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干预措施的研究:右美托咪定、格拉司琼、地塞米松、恩丹西酮、中医综合治疗、芳香疗法、柠檬皮、隔药灸、电针、曲马多镇痛及灭吐灵等。邓金莹等[9]应用芳香疗法,倪小丽[10]采用柠檬皮预防恶心呕吐的发生,颜景佳等[11]采取内关穴注射地塞米松进行干预,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在该方面进行深入研究。②不同病种的研究:骨折全麻手术、甲状腺手术、剖宫产手术、胃肠外科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结直肠手术等。蔡丽月等[12]采用香敷联合内关穴位按压明显缓解术后恶心呕吐症状,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侯晓丽等[13]通过格拉司琼联合用药减少了术后恶心呕吐症状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③不同患病人群的研究:老年患者、产妇及儿童。张婷婷等[14]研究不同穴位按摩对老年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金刚[15]则研究儿童术后恶心呕吐的治疗,王哲[16]研究剖宫产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治疗。

综上所述,术后恶心呕吐的相关护理研究一直持续至今,但是在该领域,作者及机构之间合作较少、联系不紧密,在发文方面,研究深度方面存在着不足。在之后的研究中,应加强各学科、各机构和各作者之间的交流,提高研究质量。

从关键词突现图可以看出,“危险因素”从2012年持续至今,成为目前研究的方向,进一步探讨。由于研究软件功能的局限性,不能对多个数据库进行研究,对于国外发表的有关术后恶心呕吐的文章也并未覆盖。在后续的研究中,对该方面进行完善,开展国内外的对比研究。

猜你喜欢

恶心发文热点
热点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The selection rules of acupoints and meridians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for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 data mining-based literature study
题出的太恶心
热点
结合热点做演讲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