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水草在水中摇曳
2023-11-20高杰
高杰
最近在看木心的《1989-1994文学回忆录》,其中有一讲谈道:“《红楼梦》中的诗,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
初读木心先生关于“水草”的这句话,首先想到的就是教育中关于“模式”“经验”的学习。常见的情形是,某地或者某校因为推行某种举措而取得成功以后,自然而然会吸引不少外界的关注,同时引发一波甚至多波学习的热潮。从学习者的角度看,向先进学,向典型学,就是希望能够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让自己少走甚至不走摸索的“弯路”。这种“想学”的主观态度,本身是值得称道的。
但从实际看,如果仅仅是机械地照搬、复制,很难有实质性的变化,甚至还可能对现有“生态”造成负面影响。比起照搬和复制,更可怕的是流于形式的学习,特别是追求短期效应的“走过场”“博眼球”,以学习之名行“造假”之实——你们是“某某模式”,我们就生编硬造“某某路径”“某某理念”,这也导致应该落地、落细、落实的管理,变成了空而又空的“概念打架”,从管理者到一线教师,都迷失在了“概念丛林”里。
《晏子使楚》中“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典故,我们早就耳熟能详。可是回归到现实层面,又有多少人能够守住初心,真正愿意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静待花开”?一地或者一校的成功经验,绝不是一人或一时就能取得的。最终的显性成果往往遵循“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原理,是“点线面”的系统结合,需要几年乃至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积累。
晚清画家吴昌硕说:“学我,不能全像我。化我者生,破我者进,似我者死。”齐白石在教导徒弟的时候,也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他还告诫徒弟:“你要学我的心,不能学我的手,学我的手没有用。”其实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只有徒有其表的学习,是走不出模仿的窠臼的,终究会带着模仿对象的影子,无论怎么做,做出了什么,总是缺少了一些“自主性”和“原创性”。要想在“创”的过程中生成“新”,必须走稳自己的路,找准自己的节奏。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而独特的生命个体,这也意味着教育要注重个性化,拒绝千篇一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必须防止出现“流水线思维”。就像我們看到的工艺品,再精美也是批量生产的,最多有装饰的作用。而艺术品则不同,它是独一无二的,不仅有收藏的价值,还有传承的价值,因此也更加弥足珍贵。
办教育要有全局观,不能“管中窥豹”,更不能为了“流量”“吸睛”而违背规律去“造星”,或者搞“一阵风似的运动”。就像水草在水中是好看,可从水中取出来,再经过阳光照射,脱干水分,就只是一堆枯草。任何改革与创新都必须在实事求是的前提下,在综合考量校情、师情、生情以及教育现状的基础上进行统筹谋划。对他人和他处已有经验进行借鉴时,要保持冷静、客观,以“融入”而非“嫁接”的姿态循序渐进,如此才能让学校管理生长出“属于自己的样子”。
让水草在水中摇曳,让教育创新在合适的环境中生成,也许就会与美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