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劳动本体论 思想及当代价值
2023-11-20孟翔宇
【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作为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发端,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本体论思想。《手稿》中马克思本体论思想主要集中在劳动的本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几个方面。立足当代社会,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基石,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对于深化马克思哲学研究以及彰显劳动者主体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劳动;本体论思想;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42-0080-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2.026
一、劳动本体论的概念界定
在探討何为劳动本体论时,不乏先考虑一下本体这一概念,本体,从字面意思上有本源,本质,根本之意。本体,是存在之本源,是事物存在、发展的根据。而本体论,则是研究存在本质的学问。亚里士多德曾在自己的著作中指出,应该存在一门学问研究存在之所以存在,它是不同于其他具体学科。在劳动本体论中,劳动这一概念,最早是马克思在《手稿》中以人的类本质作为出发点提出的。劳动是关于人的生存,发展所必须拥有的手段。换言之,作为人的本质,劳动是人自由自觉活动的体现,是人在生命过程中满足自身需要的方式。马克思把劳动视为现实世界的本体和根据。所谓现实世界即现实的人的生活世界,是人类通过物质生产劳动建造的人化的世界。也就是说现实生活世界是建立在物质生产基础之上的世界,马克思从现实的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即生产劳动来认识现实世界,深刻揭示了现实生活世界的生产劳动本质,凸显了人们的劳动对象化活动。劳动这种创造感性世界的活动,具有连续不断的特点,历代人们通过劳动这种生产方式创造属于自己的物质世界。作为人的本质,劳动是物质世界的基础,劳动构成了现实生活世界的本体。
二、《手稿》中劳动本体论思想的体现
(一)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谈到人的本质问题,历史上很多哲学家对此进行了思考。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认识你自己。”这是最早探讨人的本质的话题。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黑格尔则认为人的本质是一个能够“思考自己”即具有自我意识的精神实体,是一个抽象的绝对理念。与此相对立的是,费尔巴哈则反对把人的本质神秘化,他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类,但由于缺乏实践,离开了实践基础去考察人的情感,他所提出的人的本质明显带有抽象化的烙印。而马克思则以现实生活中的人为切入点去探究人的本质,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深刻揭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即是人自由自觉的活动。
劳动是人的本质体现,是人们为了获得生存资料来满足自身需求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在生产活动中,劳动应是人主动的行为方式,是人主动追求实现人本身价值的行为手段。劳动是人所独有的本质,动物不会进行劳动,它所从事的行为,是按照它所属的种的需要和特性来进行构造,动物不具备任何感性意识,人就是通过劳动这一生产活动使自身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人通过劳动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由于生产劳动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感性活动,人正是在对象化过程中,把自身同自然,同社会发生联系,也正是依靠这种联系,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理性的判断和感性的需求去改造自然、改造世界。由此看出,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但作为自我创造的活动来说,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人的本性和特点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着生产方式的不断变化而历史地发展的。劳动不是一种机械性的自然活动,而是一个极具自觉性和批判性的过程。人们在自己进行劳动的时候,不仅仅是按照外部需求完成某种机械性的工作,而是在劳动的过程中产生思考、创新和理性的灵感,从而推动社会、技术、文化等方面的进步。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通过劳动来创造财富和物质,是人类最主要的生存方式。劳动是为了能够满足人类自身的生产和生活需求,也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在这个意义上,劳动成了人类存在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劳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
劳动是人的基础存在方式,是社会生活得以开展的基础。人们是在物质生产基础上来构造自身的生存环境。换句话说,就是人类通过物质生产劳动来改造自然界以适应自身生存的需要。人们通过劳动这一手段,对向大自然获取的资源加以改造,以形成能满足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生存资料,将自然之物转换为“为我之物”。在这一过程中,劳动即成为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是人与自然相互联系的最重要途径。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一种简单地被支配或征服的关系,而是通过劳动这个中介来实现的。通过劳动,人类可以向外界施加自己的意志和想象,来调动外界任何力量和资源,实现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此外,劳动也使人的社会生活和纯自然界相区别,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是按照自身规律而进行运动变化的,它们是一种无目的、无意识的运动,并且其发展环境和发展状态不受外界因素所干扰,是一种纯自然的发展现象。与此不同的是,人类的社会生活是一种按照人的需求和想法进行改造的实体,是人类的劳动有自觉意识的将目的现实化的对象性活动,这种社会的运动变化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至此,在人类和自然的物质能量交换过程中,应遵循自然规律,合理进行劳动生产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
(三)劳动是人与人相互交往的社会过程
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是在劳动中形成的。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将人的本质界定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虽然在这个世界上是独立个体,但是不能脱离社会而求发展、谋生存。人们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通过劳动这一媒介建立起来的。马克思指出:“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相互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1]换句话说,人们进行的一切物质生产劳动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联系,人是独立的个体,但是他不是孤立的、不是与社会断裂的,脱离人之间联系的物质能量交换是不存在的。为了更好地获取生存资料,人们在劳动中实现心灵的契合,他们往往因为目标一致,在参与协作的过程中趋利避害,互相帮助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而那些孤立的个体,往往因为无法与社会取得联系,无法进行有效的物质生产来获取生存资料,无法维持生命活动,最终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
人们在劳动中产生的关系还有精神层面的关系。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往往能够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和认同感,他们都是为了获取生活资料来维持生命活动。正好比在一个企业中,一个人的创新意识小到可以影响其他人,大到能影响企业的发展。他们利用新的理念在劳动中创造大量的财富,这使得其他同行纷纷效仿来达到更好获取效益的目的。那么,这种新的发展理念则会成为一种统一的企业价值观。也正体现了劳动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了物质关系,还有精神关系。
(四)劳动创造人类历史
劳动是人类得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人类在自己的生产和劳动活动中创造了重要的历史贡献,正是通过劳动,人类才得以不断地建构和演化自己的历史。人类历史从古至今已经延续了几千年,在这一漫长的岁月长河里,人们无外乎都是通过劳动来获取生活资料,来延续生命活动。人们通过劳动创造生存所需的物质产品,根据自身生存条件去改造自然界,去创造人类社会。人们生存的社会不是从始至终都存在的,换句话说,那时候的生存环境不能称的上是社会,他是由古人们通过劳动,一步步改造发展来的。马克思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因此,第一個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可以看出,人类历史的发展延续取决于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在生产和劳动过程中,人类不断地从自然世界中汲取资源、制造工具和商品,并将其恰当地应用到自己的生产和生活中。这样一来,人类就不断地推动着社会和文明的发展,并创造出了一系列的经济、技术、文化和科学发明。劳动还引发了劳动分工、生产组织的转变和扩张,以及贸易的发展和市场的开拓,使得人类社会和世界变得越来越紧密和联系。这些历史的变化和发展,不仅反映着人类的智力和创造力,也形成了人类历史的重要篇章。
劳动在创造人类生活的物质基础和生存环境的同时,还创造了从事劳动活动的现实的人。马克思反对费尔巴哈的单纯抽象的人这一概念,认为人是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劳动使人从自然状态中脱离出来,形成作为类的人的世界,把人从自然的存在物改变成历史性的存在物,而历史就是人的劳动生活的过程。马克思说过:“对社会的人来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形成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3]由此可见,历史是由人的劳动创造的,劳动也创造了作为历史主体的人。
三、马克思劳动本体论的当代价值
(一)有助于推动马克思哲学研究
就理论意义来说,研究马克思本体论思想有助于人们认识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提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理解。历史唯物主义中新的历史观的出现冲击了旧唯物主义中固化的、保守的旧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中新历史观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人之为人作为根本,把人当作历史的主体。正如马克思在《手稿》中所说:“人通过消灭对象性的异化规定、通过在对象世界的异化存在中扬弃对象世界而现实地占有自己的对象性本质。”[4]这句话就是说,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超越一切旧历史观的核心就在于确定了人的劳动的核心地位。
劳动本体论有助于马克思哲学认识论的研究。马克思在其哲学世界观中提到了劳动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从劳动实践中产生,劳动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人们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才能将感性直观的认识变为理性认识,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劳动为人们提供科学的认识工具,使世界上未被认知的事物得到发现,促进人们对未知世界的进一步探索。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改造世界,认识来源于劳动,最终也将规划为对现实世界的物质生产。马克思劳动本体论可以为人们理解和研究社会和经济变革提供有益的视角。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的剥削和压迫进行了深刻分析,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有关理论,这为马克思哲学认识论研究与社会经济现实结合提供了具体实践。因此,理解和研究马克思劳动本体论,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在实践中的重要含义,更好地把握科学与实践、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相互关系。
劳动本体论有助于深化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研究。劳动本体论提供了一个基本视角和理论方法,阐发了劳动的本质和意义,为深入分析劳动生产关系、劳动生产方式、劳动的社会作用等方面提供了深刻的理论基础。人们通过劳动这一中介,将人的目的变为现实的劳动产品。人类通过劳动来改变自然环境以适应自身生存的需要,这都是主体客体化的表现。而人们通过劳动实践不断认识事物,在头脑中形成对事物新的认识和看法,则导致客体主体化运动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物质生产基础上的关系,也是在劳动合作相互交换的关系。马克思指出:“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互相影响……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5]因此劳动是主体和客体转化的媒介,是人与人、人与社会沟通的桥梁。
(二)有利于彰显劳动者主体地位
劳动是人的本体性活动,是区别人与动物的标志。而劳动作为人的基本权利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在《手稿》中,马克思谈到了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即二者是对立统一的。没有人类劳动,就没有资本的出现,更没有资本家的诞生。之所以存在工人和资本家的对立,是因为在生存维度劳动所带来的价值立场的不同。
因为劳动与资本二者的矛盾关系,劳动者所面临的问题是:“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消费得越少;他所创造的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价值……劳动越机巧,工人越愚钝,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6]这种现象充分说明了劳动者个人或群体的矛盾处境。从马克思本体论上看,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同时也是人与人相互交往的社会过程。劳动者作为社会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在物质生产中处于核心地位。劳动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历史证明,在许多重大的社会变革时期,劳动者是领导和组织变革的核心力量,他们通过工人运动、劳动组织、政治运动等形式,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民主等基本人权,挑战旧制度,打破旧枷锁,解放生产力,建立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从而促进社会变革。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三个结论:
一是劳动本体论强化了劳动者的主体性。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实现,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是劳动本体论扩大了劳动者的社会认可度。在劳动本体论的启示下,社会更容易认识到劳动者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贡献,进一步凸显了劳动者主体地位。
三是劳动本体论指导着全社会在劳动价值、社会地位等方面的思考和行动,从实质上增强了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劳动者在社会中享有更大的尊严和权利。
总之,劳动本体论有助于彰显劳动者主体地位,指引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关爱劳动者,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推动建立更加合理、公正的社会制度和文化形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2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1.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7.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16.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24.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71.
[7]宫敬才.诹论马克思的劳动哲学本体论(上)[J].河北学刊,2012,32(05):16-23.
[8]高惠珠,徐文越.论马克思的劳动本体论——基于马克思早期著作的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5(04):14-20.
[9]毛勒堂.论作为劳动哲学的马克思哲学[J].江汉论坛,2017,(04):76-82.
作者简介:
孟翔宇,男,汉族,河北沧州人,河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