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古典爱情戏中后花园的意象

2023-11-20张祎

今古文创 2023年42期
关键词:后花园意象

张祎

【摘要】“后花园”作为中国古典戏剧作品中的一个客观空间,有其独特的内在意蕴,它既是一个独立的意象,也是多个意象综合而成的整体意象群。特别是在才子佳人类型的中国古典戏剧作品中,“后花园”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意象,是一个频繁出现的地理空间,并对戏剧情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后花园”意象的典型性与戏剧创作主体运用典型意象塑造法与神秘化结构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这一意象也揭露了男权社会下女性自我意识虽有觉醒但仍被束缚规诫。

【关键词】后花园;意象;双重结构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42-0052-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2.017

一、情景交融:后花园意象生成的文本基础

对于戏剧而言,“后花园”这一意象对古典戏曲自身情节的发展有着推动的作用。如《墙头马上》中的男主人公裴少俊正是由于后花园的吸引,在一墙之隔下抬眼相望“便好道杏花一色红千里,和花掩映美容仪。” ①与女主人公李千金相邂逅。也正是由于花园中杏花盛放,李千金的面容与花团锦簇的杏花交相映和,才使其显得更为娇俏动人,从而引发裴少俊惊叹洞府神仙貌对李千金一见钟情,为后续的故事发展矛盾冲突,做出必不可少的铺垫,有力地促使了戏剧情节的推进。进一步来讲,“后花园”对于矛盾冲突的推动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从客观的方面来看,它能够为戏剧中的男主人公与女主人公的邂逅,提供外部环境条件上的一定契机。正如在《西厢记》中就鲜明地体现出传统的社会伦理对于女性的道德规范与约束,老夫人治家有方,人莫敢犯,对于崔莺莺的不告而出闺阁,则责备其不知自耻。在这样礼教森严的背景下,崔莺莺自身的主动叛逃的可能性就显得十分渺茫,因此张生作为一个外来者的男性角色,打破平静制造矛盾冲突从而推动戏剧情节发展的重任则落在了他的身上。如:《西厢记》中“天色晚也,安排香案,咱花园内烧香去来。” ②崔莺莺在更阑人静之际来到花园烧香,此时的花园既无人看管也无规诫,这就为张生吟诗,崔莺莺和诗“兰闺久寂寞”抒发自己的闺怨情思提供了一定的活动环境,也为戏剧矛盾冲突的爆发提供了可能。其二,从主观方面来看,对于闺阁女性而言,后花园是一个具有双重结构的空间环境,这种双重性使“后花园”能够引发女性角色在道德规诫束缚下的心绪情思的涌动。“后花园”既连接森严前堂又临界广袤社会。使女性角色开始探索自由心灵的武陵溪,并能够在此地抒发其对了解生命真谛的渴望,从而从情感上来刺激矛盾冲突的产生。这一点在《牡丹亭》中的显现尤为鲜明。在《惊梦》一折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③春光无限唤醒了杜丽娘对青春的无限遐想和对爱情的憧憬与期待,正是后花园的美好春景使杜丽娘想到自己的红颜易逝,因春感情,激发了杜丽娘内心的情思意念,才能够由情入梦,从而来推动情节的发展。

二、审美理想:“后花园”意象的审美内蕴与精神空间

后花园这一意象与才子佳人之间的邂逅息息相关,其作为一个具有典型性的意象能够在中国古典戏曲作品中反复出现,与它自身所包含着的深厚意蕴,以及其能够传达一定的思想情感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后花园”的环境结构来看,这一意象具有双重性。它既是以一个独立的意象形式出现的,即一个完整的具体的活动空间,一个单独的意象,同时它又包含了许多其他独立存在的意象如:“花”“柳树”“假山”“池水”“亭台楼阁”等,来形成一个整体的意象群,这些意象不仅本身具有一定的意蕴,而且它们之间又能够相互叠加组合,使“后花园”的审美意蕴得到丰富发展,传达出象外之象,味外之旨。

“后花园”与桃花源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如在《墙头马上》第一折中“将湖山困倚,把角门儿虚闭,这后花园权做武陵溪。”这里的武陵溪便是桃花源,桃花源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中给读者呈现出的是一个美好的乌托邦世界,在刘义庆的《幽明录》中则记载为仙女所居住的场所。为何在我国古典戏曲中要将“后花园”比作“桃花源”,首先,比作桃花源不仅称赞了戏剧中女子的洞府神仙貌,更为重要的是,因为这是男性角色与剧中佳人相遇的地点,如《西厢记》中张生也把梵王宫比作武陵源,梵王宫与后花园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地点都被喻为“桃花源”,这是因为张生在梵王宫偶遇崔莺莺,并为莺莺的美貌而流连忘返情牵意惹,裴少俊在花园的围墙外因李千金的出世容颜而一见钟情,正是由于这两个地点都是男主人公与女子相遇和邂逅的活动空间所以这才比作武陵溪。由于女性的出現,佳人的娇美柔弱使男子沉溺其中,同时也给予了男子对于功名利禄求而不得,虽空有野心欲望却无法实现的生活补偿,女性角色的温婉旖旎使男子身处在一个美好的恍如仙境的桃花源之中,使其能够得以安慰,能够暂时忘却俗世的烦忧。因此“后花园”才被喻为“武陵源”。由此可见,后花园这一意象的意蕴具有如梦似幻的温柔乡之意。其次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就桃花源所处的地理位置而言,渔人因迷路而误入其中,“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初极狭,才通人。”从渔人如何抵达桃花源的描写来看桃花源所处的位置曲折幽深,由此可见武陵溪是一个极为隐秘而富有神秘色彩的地方,而作为与其相互照应的“后花园”而言,这一意象同样也深蕴着隐蔽而又神秘的内涵。

后花园并非属于公共空间,它不会呈现于外界视线下,也不会暴露于大众可视范围内,其所处的位置更为隐秘。由于其所具有的隐私性,社会背景和父权家庭的约束也在这里暂时消失。当封建礼教的监察暂时缺失时,这就使后花园在一定程度上为这些并不拥有与外界联系权利的女性提供追寻自然,自由释放自己的情感的活动地点。

由于后花园的监管缺失,因此其往往设立围墙来象征道德伦理的约束,从而达到防范外界侵入的目的,但这一界限也极易被突破。在我国古典戏曲中,通过男主人公“跳墙”这一动作就能够轻而易举地越过这条戒线来到后花园之内。如《墙头马上》第一折中(裴舍云)“张千,俺打那里过去?(张千云)跳墙过去。”无独有偶,再如《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中(红云)“你休从门里去,则道我使你来。你跳过这墙去。”于是,通过“跳墙”便可越过古代礼仪秩序的约束,进入到女性所处的活动空间,因此后花园往往呈现出一种敞开的状态。与此同时,后花园由于它的隐蔽性使其处于监察视线之外,缺乏道德规范的监督,因此对于入侵者而言也就呈现出一种不受监管的开放状态。后花园因其隐秘性与开放性,为日常生活中受道德礼仪樊篱影响而无法自由交往,密切相处的才子佳人之间提供了打破封建伦理规范,与异性邂逅的可能。

“后花园”这一意象同时也是古典戏曲中女性的潜意识世界的象征。特别是花园中的许多景物,都与戏剧作品中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有着密切的关系,并通过花园中这些柳叶芳菲等具体的景物意象来表达剧中女性角色的情思眷意。如《墙头马上》第一折中,通过描写后花园的柳色浓郁,落花纷飞,展现了花园残破狼藉的景象,借景抒情,使李千金由落花联想到自己,虽青春正好但无人欣赏,青春年华也会像落花一般坠落飘零,李千金借对落花的惋惜来表达对自己年华易逝的怜惜,一句“正是东君不管人憔悴”更是叹尽了,在古代伦理道德的约束下女子被压抑的天性,无法获得美好爱情的落寞情怀与无尽的寂寞感伤。在《牡丹亭》中,“后花园”作为潜意识世界的象征,对于女性潜意识的反映也十分明显。第十出《惊梦》中,与姹紫嫣红花景烂漫相映衬的是残破不堪的围墙和枯竭的水井,象征着杜丽娘内心春情萌动,蓬勃的青春与程朱理学所盛行的环境下,冷漠残酷令人窒息的生活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成对儿的莺燕,燕语莺歌,更反映了杜丽娘潜意识下作为深闺少女的她与生俱来的渴望美好婚姻和爱情的天然本性。杜丽娘感叹虚度青春,严肃的社会礼俗的约束使杜丽娘内心深处的孤独苦闷无法排遣,因此她内心对于自由爱情的向往,内在的情心冲动,勃发的原始欲望,都寄寓到后花园里的种种景物之中,通过这些具体的意象来表达浓厚真挚的感情。

封建秩序的规诫下,闺阁女性的心理精神受到束缚,合理的人欲与天然的情感被压制,而“后花园”因为其自身位置的特殊性,实现了对于封闭与樊篱的突破,获得自由与开放,使女性能够暂时摆脱禁锢在身上的礼俗枷锁,成了封建环境下,女性寄托个人情思的理想园地。压抑灰暗的现实社会与冷漠的道德约束使闺阁中的女性在“后花园”这一无人监管不受规诫的环境下,实现抑制在内心深处克制已久的情感欲望的迸发。

三、意在言外:后花园意象的形象塑造与文本建构

中国古典戏曲的创造者在才子佳人类型的戏剧创作中往往运用一定的艺术技巧和艺术手法来描绘后花园,丰富其内在意蕴,并使这一意象逐步具有典型意义。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具体的塑造技巧可分为:典型意象塑造法,神秘化结构技巧两类。

(一)典型意象塑造法

后花园这一意象本身具有双重性,它既是一个整体意象,又是许多子意象的综合载体。所谓典型意象塑造手法在这里是指,剧作家在对后花园进行描写时,常常选取其自身就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动植物来丰富花园整体的意蕴。“花”是构成整个后花园的主体意象,在塑造后花园时,其中的花有“芍药”等此类象征爱情的典型意象。“花”与女子之间仿佛拥有天然的联系,形容女子貌美时往往以花比容,花在春时盛开,时过即逝与女子的青春易逝又是彼此为镜,相互照映。因此当闺阁女子逸离规训制度,来到这个隐秘的美好境地时,繁花似锦花团锦簇,成双结对的莺燕依依相偎,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呈现出一个涌动着勃勃生机的环境。后花园中的无限春光,触发了兰闺女性压抑在内心深处的情思涌动,同时也开始对个体生命进行重新审视,来观照自身的“后花园世界”。她们对于美好爱情的渴望,对于幸福婚姻的期待,对于及荓年华仍未成良配,美好青春只能在无人欣赏的寂寞中褪色的自我怜惜,都在后花园中重新被探索被发现。除了芳菲柳木外,后花园中的动物对于戏剧氛围的烘托也有一定影响。剧作家在进行创作时也多以鸳鸯,莺燕此类成双成对的鸟类为主,除此之外如月,香烟,琴等这些伴随意象也在后花园中频繁出现。剧作家在创作时采用这种典型意象的描写方式,这些意象既是女性自身的象征,又能够利用这些典型意象,从视觉,听觉,嗅觉各种感觉上出发,并使其交织杂糅为一体,层层相叠,运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艺术技巧,为人物触景生情从而營造出一个芳菲明媚的纵情浪漫的氛围,丰富后花园的整体意蕴,烘托后花园暧昧朦胧的气氛,呈现出一个与前堂截然相反的明媚多情的世界。她们对于美好爱情的渴望,对于幸福婚姻的期待,对于美好青春只能在无人欣赏的寂寞中褪色的自我怜惜,都在后花园中重新被探索被发现。

(二)神秘化结构技巧

“后花园”意象的神秘性,许多学者早有研究。笔者认为,“后花园”在古典戏曲中一方面被封建家长定义为兰闺女子最不宜戏游之地,充满着诡异危险的狼藉之地。一方面被才子书生当作无尽缠绵的温柔乡,充斥着风花雪月的奇幻仙境。二者共通之处在于都承认后花园这一特殊环境,充斥着超验奇幻的神秘气氛。后花园意蕴的诡秘怪诞与剧作家在创作时所运用的神秘化结构技巧也有着重要的联系。所谓神秘化结构技巧也就是说,剧作家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法来结构整个后花园烘托其如梦似幻的神秘氛围。首先,对于花园整体意象的构建,作者运用白描手法直接呈现后花园的衰败凄凉之景,凸显其氛围的残破不堪。无论是在《墙头马上·第一折》中后花园内残花纷纷坠落于地,直问“为甚西园陡恁景狼藉?” ④还是《牡丹亭》里后花园的断井颓垣,剧作家都直接运用“断”“狼藉”等能够直接表现后花园景色寥落的词语,鲜明地描绘出后花园的残损衰败,使整体呈现出一种凄清冷寂的氛围,进一步说明后花园既无人打理也无人涉及,这一空间在整个家庭中,特别是对于闺阁少女而言,都处于鲜为人知的地位。它的幽寂冷清无人问津,使潜意识下洋溢着春情的少女充满了好奇,对于未知的欲望使其对后花园有了无尽的遐思憧憬,也就在思想深处自觉地认同了它的神秘性。其次剧作家通过对后花园中的一些具有“超验性”的事件的描绘,丰富了花园内的故事,增添了后花园的瑰丽神秘感,在《牡丹亭》的创作中,剧作家对于这种塑造手法的运用十分娴熟。在《寻梦》一出中“这荒园堑,怕花妖木客寻常见。” ⑤当杜丽娘想要再次游园时,春香的劝说理由便是以花园内的一些鬼怪精魅为根据来恫吓杜丽娘,这就把老夫人话中对于花园的恐惧具体化,直接将后花园中可能存在的超自然的,无形的事物呈现出来,后花园的神秘色彩由此被渲染得更为浓厚。除了鬼神精灵,在《牡丹亭》中,后花园又与梦境相互交织,在幻化虚无中又赋予花园预言的功能。柳生因梦入园,在花园梅树下遇到了一位美人,并因其一席话“柳生,柳生,遇俺方有姻缘之分,发迹之期”(第二出《言怀》) ⑥改名为柳梦梅。这里,柳梦梅梦境中的后花园,便与后文杜丽娘所游玩的后花园遥相呼应,柳生梦中的内容也能够在杜丽娘的梦境中找到与其相对应之处,同时整个故事的主要情节也被其梦境做了简要的概括。梅树下美人的一番话更是预示了柳梦梅今后的命运,只有遇到这位佳人,柳梦梅才能得配良缘,才能功成名就,而后文故事发展又与美人的话相互照映。同时,柳梦梅与杜丽娘都是因梦入园方能邂逅彼此,因此后花园又与梦境交横绸缪,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后花园是整个梦境的载体,梦境又赋予了后花园更为丰富的情思意蕴。活动于梦境中的这些具有先兆性的事件,后文故事发展的种种巧合都赋予后花园以预言能力,使其具有预示,预兆的作用,进一步增添了“后花园”这一意象的神秘色彩。

四、文化反思:后花园意象的叙事动力与人文意蕴

在古典戏曲中,“后花园”这一意象具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烘托环境氛围从而来引发激起女性的情感涌动的功能。女性在后花园内完成了内在意识的一次觉醒,或是对自身身份和禁锢于身上礼俗枷锁的出离,或是肯定认同被外在环境所抑制的自然原欲。在一定程度上,象征了闺阁女子女性意识的觉醒,是一种对于腐朽灰暗的封建道德的反抗,是一种对于在古代社会环境下忽视人类合理欲望的需求,为了维护父权家庭利益而建立起的礼俗规范的打破。同时,也是封建社会环境下,针对男性作者求救心态的一种自我慰藉。在后花园中这些以还未取得功名踏入仕途的书生为主的男性角色往往能够获得家教严格门第不俗的富家千金的垂怜爱慕,这些闺阁女子的女性形象以迎合男性审美为目的来进行塑造描绘。在男性作者笔下,从小就受着良好教育的大家闺秀,在面对男主人公的眉目传情时往往是欣然相应,既柔情万种又端庄温婉,完全符合封建社会下男性所钟爱的理想女性形象。除此之外,无论是张生,柳梦梅还是裴少俊,这些男性主角都还未完成科考,而当他们与女性人物在“后花园”邂逅之后,当才子佳人的爱情出现了危机时,为了维持这段感情,男子往往就会选择应考。如《墙头马上》中当裴父强行要求裴少俊与李千金分开时,裴少俊的举动便是“张千,与我收拾琴剑书箱,我就上朝取应去” ⑦。由此可见,“后花园”在一定程度上为男性角色的应考提供了契机,而在此基础上,大团圆的结局就变得水到渠成,满足了封建社会中男性金榜题名与得配良缘的两大人生追求。

后花园一方面为女性摆脱封建枷锁提供了理想园地,一方面又将女性拉回了父权制之下的生活。崔莺莺、杜丽娘的最终诉求都是能够觅得令自己满意的夫婿,而非彻底而又坚决地对于封建父权进行反抗,李千金更是与裴少俊在后花园秘密生活七年,重新回归于封建家庭。后花园仍然成为男性对于女性的规训,女性仍然被禁锢于兰闺藩篱,仍然活动于父权体系下。

在古典戏剧不断发展过程中,经过剧作家多种艺术技巧的结构和反复使用,使“后花园”这一意象具有典型性,并且蕴含丰富的意蕴。后花园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特定的空间性使戏剧情节起承转合,成为许多瑰色故事的理想园地,这一典型意象也与当时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后花园”意象不仅氤氲出色彩缤纷的文学世界,更是呈现了男权社会下女性自我意识虽有觉醒但仍被束缚规诫的文化现实。

注释:

①(元)白朴著,潘莉注:《墙头马上》,长春出版社2013年版,第8页。

②(元)王实甫:《西厢记》,四川美术出版社2017年版,第15页。

③(明)汤显祖:《牡丹亭》,四川美术出版社2017年版,第194页。

④(元)白朴:《墙头马上》,长春出版社2013年版,第8页。

⑤(明)汤显祖:《牡丹亭》,四川美术出版社2017年版,第199页。

⑥(明)汤显祖:《牡丹亭》,四川美术出版社2017年版,第175页。

⑦(元)白朴:《墙头马上》,长春出版社2013年版,第26页。

参考文献:

[1]李银河.女性主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2]李源.滿园春色关不住——元杂剧中的“后花园”文化现象[J].艺术百家,2003,(4).

[3]周宁.花园:戏曲想象的异托邦[J].戏剧文学,2004,

(3).

[4]陈丽红.性别话语下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后花园”意象对比分析[J].福建论坛,2011,(5).

猜你喜欢

后花园意象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一场细雨,携着意象而来
美丽的欧洲后花园——塞浦路斯
后花园小坐
意象、形神
小猴子的后花园
柳叶湖畔的后花园——河洲休闲生态园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