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四维工作法” 做好党的科学理论青年化阐释

2023-11-20王一宁

中国共青团 2023年20期
关键词:三杰讲师团团委

文 | 王一宁

江苏理工学院团委组织宣传部部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如何将党的科学理论“大体系”解析为青年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发挥“润物无声”的作用,对共青团开展思想引领,牢牢把握为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理工学院团委适应青年成长规律,发挥组织、载体、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用最生动鲜活、最有说服力的教材,引导广大青年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信念。

突出“青言青语”,“讲师团+课程”彰显青春气质。江苏理工学院团委选聘党政领导、工作骨干、思政教师、青年教师成立青年讲师团,建立了一支规模化的理论宣讲队伍。阶段性开展培训,组织集体备课,着重提升讲师团理论素养,确保宣讲既有感召力,也有感染力。形成了以“听、说、读、做、思”为主体的第二课堂课程架构。如“凌波青年说”系列课程通过创新学习宣讲会方式,鼓励青年学生人人争做“演说家”;“凌波青悦读”以学习分享会方式,组织青年在阅读中感受红色历史,在朗读中体会红色真情;“凌波青享听”则通过开展以“梦想公开课——与卓越职教名师面对面”为代表的信仰公开课,为青年人营造“关注榜样、学习榜样”的浓郁氛围;“凌波青学思”采用“青年大学习”形式,提倡青年“做中学,学中思”。通过话语转化,从“青年听”走向“青年说”,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增强对领袖的思想认同、行动追随和情感归依。

构建“多元场景”,创新载体提高青年参与度。建立“多元场景+多元载体”的不同阐释方式,在形式上摆脱抽象理论概念化、程式化的约束,改变传统式的说教或居高临下的思想工作方式,结合中国化风格和时代化特征,注重互动体验、深入浅出、娓娓道来。用好劳动教育、音乐团课、沉浸式话剧、青马研学等载体,把理论转化为有形、有感、有效的具象化作品。面对分众化的宣讲对象和不同的宣讲场景,设计不同的宣讲载体、宣讲形式。推出“伟大精神:红歌情境党课”系列课程,开展公园里的思政课、国旗下的思政课、餐厅里的团日活动等立体式、沉浸式、交互式载体,将传承红色文化、培养爱国情怀贯穿在课程之中,提高了宣讲对象的学习积极性和社会参与度。

图 | “常州三杰”红色文化产品创意研发中心成立仪式

图 | 红色文创——文件袋

用好“实践教材”,用鲜活体验感悟理论内涵。学校团委发挥团组织实践育人作用,让青年一代在笃实鲜活的实践中感受到科学理论的魅力,并自然而然将其与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紧密关联。借助学校周边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寻求校地共建,把实践育人的平台从校内拓展到校外。组织青年定期接受培训,参与社区实践。深化大学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鼓励青年前往西部地区、农村山区,认识真实国情、世情,切实增强对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借助农村、社区、企业、学校挂职锻炼,找到问题“痛点”,利用所学去改造传统,在生动的社会实践中感悟党的政策背后蕴含的思想主张、为民宗旨,增强党对青年的凝聚力和青年对党的向心力。

激活“转化输出”,“新玩法”创造有趣的红色作品。让新时代的广大青年为党的理论创新贡献智慧和力量,就要适应青年人的“新玩法”,在青年和理论间建立桥梁,用他们熟悉的“梗”和关注的热点,创造他们喜爱的红色作品。学校团委从理论视野、价值导向、阐释技能等方面赋能“Z 世代”青年,发现吸纳凝聚一批具备政治素养、乐于服务同学的带头人,为他们提供舞台。创建“常州三杰”红色文化产品创意研发中心,让青年学子们设计出了一系列可看、可听、可传播的红色文化产品,创绘“三杰”形象,协同常州三杰纪念馆共同开发设计出了“新青年”主题文件夹、滴胶笔记本、帆布袋等系列学习文化用品,以合唱、民乐弹唱、评话、音诗画等方式创作瞿秋白红色音乐作品,并录制“青年的楷模——恽代英生平事迹线上外语宣讲”音频作品,用有趣的红色文化产品吸引青年走进科学理论。拍摄“青说二十大”主题视频作品,结合成长经历,分享青年眼中的复兴之路,引导广大学子理解理论背后的价值追求和情感温度,让真理之光点亮青春之路。

猜你喜欢

三杰讲师团团委
“胡氏三杰”对中国科技教育的贡献
河北省党委讲师团系统理论宣讲大赛决赛在邯郸举行
三天两夜
高校团委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关于如何做好企业团委工作的思索
培养“硅谷三杰” 她是美国最酷、最美的母亲
唐三杰
扶贫攻坚必须准确把握“四对关系”
——关于精准扶贫的调查与思考
上海市百老德育讲师团
疾控党员讲师团制度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