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吴门医派四部推拿法联合脐敷对小儿腹泻肠道功能的影响

2023-11-20李艳艳

康复 2023年11期
关键词:医派推拿法吴门

李艳艳

(江苏省苏州市中医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0)

小儿腹泻是临床常见病症,起病因素多种多样,一般与免疫功能失调、胃肠激素分泌异常、肠道菌群失调等相关。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大便性状改变、腹痛、腹胀等,多采用基础对症治疗,通过西药控制腹泻,避免患儿腹泻进一步加重,引发脱水等问题。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对症治疗的有效性,但是对于引发腹泻的相关因素处理方面未给予重视,包括肠黏膜功能的恢复、肠道菌群的均衡等。因此,本研究选择了吴门医派调治脾系病四部推拿法联合健脾方脐敷治疗进行分析,了解吴门医派调理治疗脾系病四部推拿“简、便、廉、验”这一绿色疗法的有效性、实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的患儿共150例,均为小儿患者,且在2021年1月—2022年6月之间接受治疗。随机分组后,对照组1接受基础对症治疗,对照组2仅接受脐敷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吴门医派调治脾系病四部推拿法联合健脾方脐敷进行治疗。对照组1患儿的年龄1 ~ 5岁之间不等,平均(3.55±1.02)岁,男24例,女26例;对照组2患儿的年龄1 ~ 4岁之间不等,平均(3.52±1.02)岁,男25例,女25例;观察组患儿最小1岁,最大5岁,平均(3.56±1.03)岁,男女数量均为25例。对所有患儿的基本资料实施对比,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 均经临床中医诊断,符合小儿腹泻诊断标准;② 属于脾虚失运型;③ 依从性较好,能够配合本次研究中所进行的操作。

排除标准:① 合并严重胃肠道疾病;② 存在认知障碍严重,无法正常沟通;③ 存在药物禁忌。

1.3 方法

对照组1接受基础对症治疗,对患儿的饮食情况进行调节,要求尽量食用易消化的食物;予电解质平衡治疗、水平衡治疗等。对照组2采用健脾方脐敷进行治疗。健脾方敷脐:治疗前先消毒患儿脐窝,将处理好的药粉使用黄酒调和,变成糊状后放入到敷袋中,加热到与体温差不多的温度后(37 ℃左右),直接敷在患儿的肚脐上(神阙穴),在上面覆盖加热后的毛巾进行保温。每天进行一次,每次持续20 min。健脾方:薏苡仁30 g、党参20 g、茯苓15 g、山药12 g、白术10 g、苍术9 g、木香9 g、甘草6 g、砂仁6g 。制作方法:烧炒焦后研制成细末,日常保存要在密封瓶内,使用时取用。观察组接受吴门医派调治脾系病四部推拿法联合健脾方脐敷,脐敷方法与对照组2相同,四部推拿法:手部:补脾经:旋推小儿左手大拇指螺纹面3 min;补大肠:直推食指桡侧面自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3 min。下肢部:按揉足三里3 min;按揉上、下巨虚3 min;腹部:逆时针摩全腹3 min;按揉天枢、大横3 min;脊柱部:吴门医派捏脊7 ~ 9次,并顺势按揉脾俞、肾俞、大肠俞各1 min。

1.4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依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要求,分成无效、有效、显效和痊愈四个等级,参考标准分别为:大便症状、中医症状好转情况;中医症状积分处于30%以下、30% ~ 70%、70%以上、95%以上。有效率 =(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胃肠道功能指标包括:肠黏膜屏障功能(D - 乳酸、二胺氧化酶)、肠道菌群(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促炎因子(IL - 6、IL - 8、TNF - α)。

1.5 统计学方法

将SPSS 20.0软件应用在本次数据分析和处理中,计数与计量资料,分别采用%、±s表示,各自行χ2与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2.2 胃肠道功能指标

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要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胃肠道功能指标对比

3 讨论

腹泻是一个常见的小儿病症,其特征是排便频次增加,粪质变得稀薄如水,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而6 ~ 24 个月的婴幼儿群体更容易患上这种病症。这是因为这类小儿免疫功能较低,容易受到病原体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引发各种各样的肠道不适。一旦没有及时接受治疗,患儿可能会出现电解质、水失衡等问题,对于小儿的身体健康非常不利。

吴门医派调治脾系病四步推拿法是一种根据中医药经络腧穴学理论的外治方法,其依靠推拿特定穴位来改变脏腑的生理病理状况。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脊柱督脉下的皮层脑干束和脊髓束密布,而足太阳膀胱经实质为交感千,经过提捏推拿督脉和夹脊穴,可以有效地刺激神经系统,将感受传达至下丘脑,进而引起荷尔蒙的释放,调整内分泌机能,增加人体的免疫力,进而大大提高人体的肠道健康水平[2-3]。

神阙穴是“阴脉之海”的任脉上重要的穴位,是连接先天和后天的主要门户,也是腹部最重要部部位,特别是小儿神阙穴至关重要,它的特殊地位使得中药敷脐疗法能够有效地将药物运用到人体内,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4]。研究表明,甘草既可以健脾益气,又能调和药物的性质,同时可以缓解泄泻伴腹痛的症状[5]。此外,党参中的多糖类、甾醇类和内酯类等化学物质可以维护胃黏膜,调整肠道运动;山药可以增强肠道吸收功能,并透过控制血清淀粉酶的释放来提高消化功能;相关研究中发现,白术和茯苓灌胃给药后,可以有效地缓解脾气虚型腹泻的症状,从而达到升阳止泻的目的[6]。

本研究发现,采用联合治疗的患儿,其D - 乳酸和二胺氧化酶(DAO)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健脾方敷脐结合推拿法可以有效提高肠黏膜屏障能力。D - 乳酸是一种细菌发酵产物,它在摄入食物后无法被迅速降解,当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损伤时,会导致肠黏膜渗透性增强,从而释放出D - 乳酸,这种释放会使血液中D - 乳酸含量升高,从而反映出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受损程度[7]。研究表明,上层绒毛细菌中的细胞内酶有着较高的生物学活力,而肠黏膜细胞核酸和蛋白质的组成可以直接影响DAO 活力,从而引起肠黏膜上皮细胞形成度下降,DAO 浓度升高。同时,本研究发现,推拿联合脐敷观察组患儿的肠胃菌群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表明健脾方敷脐可以有效地调整肠胃菌群的平衡,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肠道菌群保持平衡,其中肠球菌、乳酸杆菌等多种微生物具有重要的防御作用,它们可以有效阻挡病原菌的侵入,减少内毒物的吸入,并产生优势菌群,有效抑制致病细菌的生长发育。同时,乳酸杆菌还能够减低结直肠黏膜的透过性。此外,在本研究中,推拿联合脐敷治疗组患儿的IL - 6、1L - 8和TNF - a等促炎因素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表明健脾方敷脐结合推拿可以有效地控制促炎因素的释放,进而减少肠道炎症反应,并且有效缓解肠黏膜障碍的损伤。肠道炎症反应是腹泻发病的重要因素,它会引起T淋巴亚群分配失调,IL - 6、1Lv8和TNF - a 等促炎因素大规模释放,从而加剧肠黏膜疾病。此外,炎症细胞的浸润也会进一步损害肠黏膜的免疫功能,从而加重拉肚子的症状。

综上,吴门医派调治脾系病四步推拿法联合健脾方敷脐对于小儿腹泻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平衡肠道菌群、改善促炎因子的水平,消除引发小儿腹泻的因素,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医派推拿法吴门
古物晨列所:吴门画派的创始人
山阳医派宗师吴鞠通
传承孟河医派 弘扬国医精髓
金陵医派——金陵名家周华龙平衡“五点法”为主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临证选粹
吴门画院师生书画作品联展开幕
脑瘫患儿便秘应用护理干预结合推拿法治疗的效果研究
孟河医派三大家及传人档案追踪
小儿推拿呵护孩子健康成长(四十九)——小儿眼保健推拿法
中医推拿法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中医学研究
学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