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呼吸康复治疗在慢阻肺缓解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3-11-20曲凡家

康复 2023年17期
关键词:呼气血气组间

曲凡家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高陵镇中心卫生院,山东 烟台 264000)

慢阻肺即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处于缓解期的患者其肺功能相对较为脆弱,并且炎性因子还会给患者的呼吸系统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需加强患者的康复治疗干预[1]。现阶段,临床上针对慢阻肺缓解期患者的康复治疗主要以肺呼吸康复治疗为主[2]。为了探究在慢阻肺缓解期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肺呼吸康复治疗的应用价值,本次研究选取了60例患者进行研究,现做出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的时间选取范围控制在2022年4月— 2023年4月,选取对象为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高陵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慢阻肺缓解期患者,共计60例,将这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两个不同组别。常规组共3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早50 ~ 78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2.22±1.31)岁;研究组共3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早51 ~ 77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2.18±1.26)岁。2组慢阻肺缓解期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 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 年修订版)》中关于该病的诊断标准;② 患者病情处于缓解期且各项生命体征平稳;③ 伴有不同程度的喘息、气促、咳痰以及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

排除标准:① 患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或肺癌者;② 处于病情急性加重期者;③ 伴有沟通障碍、认知缺陷以及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康复治疗:常规康复治疗包括化痰、止咳、气管扩张以及适当吸氧等,同时给予患者饮食指导、戒烟戒酒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肺呼吸康复治疗。呼吸肌锻炼:① 缩唇呼吸训练,指导患者经鼻腔进行吸气,嘴部呈嘟起状态,之后缓慢匀速呼气,将呼吸比例控制在2∶1左右。② 胸式呼吸训练,将患者调整至仰卧位,中立骨盆,将双手分别平稳放置于身侧,指导患者缓慢深吸气,同时将腹部收缩,将腹腔内壁完全向内收缩,收缩肋骨期间还需保证其向双侧扩张,直至扩张到最大限度之后进行缓慢且匀速的呼气,并使胸廓逐渐缩小。③ 腹式呼吸训练,将患者调整至卧位,保证呼吸处于平稳状态,将双手放置于胸部及腹部处,缓慢用力深吸气,同时将腹部尽量向外扩张,再进行匀速缓慢的呼气,同时保持胸部不动,每日3 次,每次10 min。④ 吹气球训练,为患者选择吹气容量在800 mL以上的气球,通过反复吹气球的方式来使患者的呼气及吸气功能得到锻炼。吹气球时要确保患者肺部的气体全部排出,之后松开吸气,每日3 ~ 4 次,每次约4 ~ 5 min。

(2)有氧活动训练:指导患者开展有氧训练,并通过扩胸上举以及扩胸前伸等方式进行上肢活动,并逐步过渡至患者可以举哑铃。在此期间要注意运动量的把控,不宜超过患者耐受,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还可以通过爬楼梯、慢跑以及慢走等方式来锻炼患者下肢功能,每日2次,每次约20 min。

(3)气道湿化干预:通过人工促排痰或使用排痰机的方式来促进患者排痰,保证其呼吸道处于通畅状态,为患者进行持续吸氧干预,浓度需在30%以上,并将氧流量控制在1 ~ 2 L / min左右,每日1次。

1.3 评价标准

1.3.1 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1)慢阻肺缓解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评价等级可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等3个等级,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30×100%。

(2)肺功能指标对比: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肺功能的评价指标包括有峰值呼气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用力肺活量(FVC)以及FEV1 / FVC等。

(3)血气指标对比:慢阻肺缓解期患者的血气指标包括有血氧分压(PaO2)、pH值以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

(4)生活质量对比:慢阻肺缓解期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从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日常生活以及躯体功能等方面进行评分,评分越高的组别组内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越高。

(5)睡眠质量对比:慢阻肺缓解期患者的睡眠质量需要从入睡时间、觉醒次数、睡眠时间以及睡眠障碍等方面进行评分,评分越高的组别组内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0.0处理相关数据资料,t和χ2检验组间数据,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2.2 组间肺功能指标对比

研究组的肺功能指标和血气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对比(±s)

表2 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对比(±s)

FEV1(L)FVC(L)FEV1/FVCPEF(L/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300.93±0.24组别 例数4.87±0.15常规组 300.92±0.21 1.28±0.14 1.46±0.12 1.85±0.11 61.43±1.13 67.65±1.22 3.11±0.26 3.93±0.14 t 值—0.1854.3190.3348.3580.40910.8610.16427.103 P 值—0.8530.0000.7390.0000.6830.0000.8700.000 1.15±0.11 1.47±0.13 1.62±0.12 61.32±1.12 64.43±1.26 3.12±0.25

2.3 组间血气指标对比

研究组的血气指标较好,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血气指标对比(±s)

表3 2组患者血气指标对比(±s)

PaCO2(mmHg)pHPaO2(mmHg)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 3038.32±1.24组别 例数88.32±1.25常规组 3038.24±1.25 34.56±1.52 7.34±0.34 7.68±0.23 70.12±1.23 81.23±1.21 t 值—0.2487.3240.1154.4480.03022.321 P 值—0.8040.0000.9080.0000.9750.000 31.76±1.44 7.35±0.33 7.41±0.24 70.13±1.32

2.4 组间生活质量对比

研究组的生活质量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分)

表4 2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分)

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日常生活躯体功能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30 85.32±1.24组别 例数98.64±1.25常规组 30 85.24±1.25 97.56±1.52 88.22±1.32 94.34±1.22 86.12±1.23 97.32±1.25 88.35±1.13 91.31±1.24 t 值—0.2489.9400.27213.4710.03012.8760.25122.802 P 值—0.8040.0000.7860.0000.9750.0000.8020.000 93.76±1.44 88.13±1.24 90.25±1.13 86.13±1.32 93.23±1.21 88.43±1.33

2.5 组间睡眠质量对比,

研究组的睡眠质量较好,P<0.05。见表5。

表5 2组患者睡眠质量对比(±s,分)

表5 2组患者睡眠质量对比(±s,分)

组别 例数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入睡时间觉醒次数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301.34±0.34 0.34±0.21常规组 301.35±0.33 0.58±0.23 1.33±0.21 0.56±0.31 0.78±0.22 0.31±0.13 3.29±0.31 1.31±0.22 t 值—0.11511.2040.1937.4920.18812.4170.29219.809 P 值—0.9080.0000.8470.0000.8510.0000.7700.000 1.26±0.24 1.32±0.19 1.08±0.22 0.77±0.19 0.76±0.15 3.31±0.21

3 讨论

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导致慢阻肺患者患病的因素较多,临床上常见的包括生活环境因素、生活习惯、作息习惯、吸烟因素以及工作环境因素等[3]。慢阻肺患者患病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喘息、气促、咳痰以及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同时其肺功能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4-5]。呼吸康复治疗是一种以呼吸为主的康复训练治疗手段,患者通过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吹气球训练以及胸式呼吸等方式来锻炼呼吸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得肋间外肌、膈肌以及胸锁乳突肌等一系列呼吸肌均参与到吸气中,从而使患者的肺部气体充足,并扩张患者的肺部体积。在患者肺部被扩大到最大化之后进行呼气,通过控制呼气流速的方式可以将患者的呼气时间延长,从而减少患者肺部的二氧化碳含量,通过交替呼吸的方式可以使患者肺部的气体完成交换,最终起到改善患者肺部张力以及呼吸肌肌力的目的,并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与此同时,通过配合有氧活动锻炼的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这有助于患者尽快回归正常生活。除此之外,肺呼吸康复治疗中还包括有气道湿化干预,这种方式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痰液的排出,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本次研究对比结果显示,增加了肺呼吸康复治疗的研究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生活质量以及睡眠质量等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采取单一常规康复治疗的常规组。

综上所述,对于处于缓解期的慢阻肺患者来说,应采用肺呼吸康复治疗,其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猜你喜欢

呼气血气组间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