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民族管弦乐的创作趋势与教学创新

2023-11-18朱彦达周兵

艺术大观 2023年30期
关键词:传承创新

朱彦达?周兵

摘 要:民族音乐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而民族管弦乐创作教学对于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首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器乐电视大赛”为启示,结合实例简要谈论当下民族管弦乐作品的创作趋势和创新之处,并以“虚拟仿真”这一技术能使抽象生硬的编配理论真实可测,一维的乐团场景变得环绕可视等优势来探索在数字化、信息化的当代高校教育中,如何对民族管弦乐创作课程教学进行创新、挖掘民族管弦乐创作的新路径,从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推动民族管弦乐创作的发展和创新,让更多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呈现在各大音乐比赛中。

关键词:中国器樂电视大赛;民族音乐创作;虚拟仿真教学;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30-0-03

为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推出民族器乐新人新作,首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器乐电视大赛”于2019年在京顺利举行。本届大赛不仅涌现出众多技艺精湛的民族器乐表演人才,同时也让大批优秀原创作品得到了很好的展现。纵观本次器乐大赛作品和获奖情况,笔者试图分析当前民族管弦乐的创作趋势与创新之处,并以此为启发,探索在当代高校教育中如何结合“虚拟仿真”这一技术进行创新教学。

一、当代中国民族管弦乐的创作趋势与创新之处

(一)创作趋势

传统的器乐曲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传统音乐作品的学习和演奏,是我们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次器乐大赛中并未摒弃传统作品,而是创造性地增设了“最佳编配奖”来鼓励演奏家和作曲家一同探索“旧曲新调”的这一新颖的呈现可能。不仅如此,本次大赛各组别均有一定数量的传统曲目呈现。由此可见,传承是当前民族管弦乐的创作趋势所在。

如在弹拨组中,有以唐代诗人杜甫诗作《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为主题创作的柳琴曲《剑器》,该曲目突出了明亮清丽的柳琴音色和独具特色的演奏技法,是柳琴的经典作品之一;拉弦组中,有以新疆塔吉克族的音乐素材所创作的二胡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此曲展现了辽阔美丽的草原风光和牧民们弹琴高歌、欢快舞蹈的场面,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乐曲吸收了中国民间器乐曲的演奏手法,充分展现了复杂多变、敏捷灵活的二胡演奏风格;吹管组中,有杜如松先生根据明代诗人凌云翰诗作《西湖渔者》的意境而创作的《扁舟载月》,表现了江南如画的山水和浓郁的人文气息,乐曲意境淡雅深远,体现了古代文人墨客的音乐文化;打击组《大曲》(又名《钟鼓乐三折“戚·雩·旄”》),作品借鉴了古代大曲的结构形式,利用击鼓边、击鼓帮、边击等多种中国鼓演奏技法,通过节奏力度、速度的变化,充分展示出中国打击乐丰富的表现力;传统组合组中有江南丝竹的代表曲目《中花六板》,它细腻柔美清新委婉,展现出江南水乡风貌神韵,是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

(二)创新之处

出新,是当今各领域所常提到的顶层发展概念,也是中国未来民族器乐革新的第一驱动力。纵观此次大赛,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大赛对原创性作品的重视。比如,首次设立“最佳中国作品原创奖”,同时还在决赛、总决赛环节,对新创曲目(2013年1月1日后创作的未发表过的作品)给予加分。综合以上变革,足以证明大赛对民族音乐新作品、新内容、新形式方面的重视和支持。笔者认为,本次大赛作品的“新”并不仅局限于乐曲出产的时间维度上,更宽泛地体现在作品的体裁表现以及表演形式的创新上。

1.新的体裁表现

本次大赛呈现出了许多比较现代化的民乐作品,这些作品可能改变了民乐的气质,改变了民乐的说话方式,但它的中国神韵并没有改变,只是改变了民乐的表现空间。故此,本次比赛也大大刺激了作曲家的创作热情。[1]

如二胡协奏曲《云南随想》,该曲取材于云南民间音乐,在运用了“极限音域”“快速双音”等二胡演奏技巧,凸显了二胡这一民族乐器特色的同时,又大胆采用了近现代“十二音序列”创作法,在保证作品民族性的同时对西方作曲技法,进行合理的借鉴与运用。

再如扬琴曲《云端》,该曲开创性地对扬琴“长延音”等特点加以运用,通过增加和声,对长线条旋律加以衬托,从而更好地营造出风起云涌、变幻莫测的意境。曲中大量运用七和弦、九和弦、十一和弦等色彩性较强的高叠和弦,显露出来自西方音乐中的印象主义风格。[2]其中,第52小节由建立在G音上的七和弦G、B、D、#F贯穿始终,及至53小节,乐曲在该和弦的基础上再向上叠置了第十一音A,和弦由七和弦变为十一和弦,七音D的省略也使得此处带有cluster(音簇)的特点,使和声语言充满了色彩性(见谱例1)。

又如扬琴与管弦乐队的协奏曲《狂想曲》,该曲运用了带有美国爵士乐风格的音阶元素,借助点状节奏打破长线条旋律的困囿,对扬琴的复调性特点进行了充分的挖掘,为作品带来了时代感和新鲜感。[3]

2.新的融合形式

本次比赛在作品和组合上呈现出多样性,有民间乐种、有地方乐种,也有戏曲乐种,还有一些单边乐队和极具个性化的配置。这种百花齐放的、多元素共存的形式组合,目前在中国已经非常多样。根据笔者对多个场次的回放观摩,得出以下融合特点,即原创作品中所体现的新的音响融合、新的手法融合、新的体裁融合等方面。

例如,古筝协奏曲《秋韵》,该作品在本次大赛中荣获“最佳中国作品原创奖”,通过大型交响乐团与古筝音色的共鸣,交织出五声音阶在近现代和声体系中的完美音色融合,潜移默化地将秋色、秋思、秋实、秋梦等抽象意境,通过新的声音美学传达至观众的脑海中,产生心灵的回响。

同样荣获“中国作品原创奖”的,还有星海现代乐团演绎的作品《丝路梦》。该曲于2015年创作而成,灵感来自我国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作曲家创造性地将中国民族曲调元素融入爵士乐创作形态中,借助律动十足的南美拉丁节奏和色彩性丰富的“II-V-I”爵士和声离调语言,映射出作者脑海中的丝绸美景。在音响设计上,运用了琵琶、二胡、古筝、钢片琴、双排键琴等中西乐器,而中国鼓的使用尤其为作品更添几分融合后的震撼。

七彩泠音组合呈现的是改编创作的朝鲜族民歌《太平歌》。曲中,作曲家将朝鲜族传统乐器奚琴、伽倻琴、长鼓与二胡、中胡、竹笛和钢琴相结合,这种新颖别致的组合设计在创造全新的复合音响。与此同时,此曲中后段还加入了人声声部,以民族母语化的思维方式对各民族音乐精髓进行全新创作,具有独特的音乐表演,体现了“传承中华民族音乐,歌颂新时代精神”的宗旨。

西南交大8090组合呈现《丝绸之路上的阿拉木汗》也展现了对新音色、音响的融合尝试。该曲讲述了阿拉伯音乐和新疆少数民族音乐互通的故事。乐曲第一部分由琵琶营造出神秘的西域风情;第二部分是全部器乐奏响的高潮,变换的节拍和舞蹈性极强的节奏舞蹈感十足,营造出浓郁的西域特色;第三部分是打击乐和琵琶的对垒,声部的交错、音色的碰撞和节奏的对比带来强烈的震撼感;最后乐曲结束在全部器乐的合奏中。这是一首少数民族风格性作品,琵琶、手风琴、吉他与打击乐的融合使该组合呈现出色彩斑斓的音色对比和丰富多变的音响效果。[4]

乐影弦情组合以两把二胡和一台手风琴呈现了《回旋曲——为手风琴和双二胡而作》。该曲是古典与创新的有机结合。紧凑节奏和粗犷旋律叠加在一起,强烈的抒情性和托卡塔快节奏风格完美融合,传递出活泼、热情、乐观的生活态度。作品中创造性地使用了cluster(音簇)式的和弦,该手法大量存在于手风琴的现代作品中。同时,作曲家还在对位声部配以大量小二度旋律,使作品不论在形式上还是音响效果上都充满了戏剧性和斗争性,三个声部间频繁地交错跳跃,增加了音乐的不稳定感。呈示段中节拍的强弱规律被打破,连续进行的十一和弦配以重音记号的大量使用,为乐曲带来了强烈的戏剧效果和极具张力和不安的先锋乐派风格(见谱例2)。

二、当代高校民族管弦乐创作课程的问题与创新策略

(一)课程问题

在大赛最后,评委指出“新作品应建立在传统音乐的语汇上”,从本次大赛评委以及听众的反响可以看出“出新”并不是万能的,它需要在乐手与作品之间寻求平衡点,同时还需关注听众的心理需求和审美结构,从某种意义来看,作曲家可能需做到创作想象与听觉现实的某种妥协。笔者从中不由思考:创作者在创作时如何兼顾创作想象和听觉现实?当前的高校民族音乐创作课程仍采用纸质的创作方式,高校培养的一大批创作者虽具有丰富的创作理论和创作想象,但难免会忽视在实际演奏中的听觉效果。由此我们反思目前的课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当前高校民族管弦乐创作课程中,侧重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普遍存在理论能力强,但实践能力弱,理论与实践存在割裂的问题。在实际演出中,面临现场问题就会暴露出知识单一、不知所措,对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欠佳的情况。

其二,当前高校民族管弦乐创作课程在教学中仍使用多媒体、钢琴等相对传统的教学工具,主要采用讲授法和演示法,多以教师的讲解、提问和点评为主,学生学习过于被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学生在练习时主要采用书面的练习方式,这一方式不仅在形式上缺乏创新和吸引力,而且导致学生无法感受到自己编创作品的音响实际效果,难以解决演练实操中的问题。此外,学生对电脑音乐制作软件的操作十分生疏,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的革新,这一方式越来越无法满足现代化的音乐教学需要。

(二)创新策略

通过分析本次大赛和当前高校民族管弦乐创作课程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数字化、信息化的今天,民族音乐的创作与教学应该与时代接轨,而不是还停留在沿用多年的老传统、老做法。教师可以在实践与教学中引入“虚拟仿真”(见图1)这一教学技术来辅助创作和创新教学。

“虚拟仿真”教学是通过线上的方式来模拟实际的乐团编配,使抽象生硬的编配理论真实可测,一维的乐团场景变得环绕可视。因而改变了原有创作和教学中“听不到、摸不着”的体验,突破了时间、空间、人力成本等限制,可以有效补充实体教学的不足,节约教育成本。这一技术以虚拟民族乐器、虚拟乐团以及虚拟音响为重现手段,让乐谱变得既能看见又能“听见”,在创作时能够得到及时的音响反馈并记录实践成果,在实验中不断发现问题并改进。同时,这一方式十分灵活,可以将课堂学习内容延伸至课下与课外,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和实操练习,这大大提高了学习者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学习的体验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虚拟仿真”这一技术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不仅可以改变当前民族管弦乐创作教学中缺少实践和音响反馈的问题,还能够丰富课堂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力。最终在实践中加深学生对民族管弦乐创作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实际演出问题的解决能力。

三、结束语

民族音乐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传承并创新民族音乐,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彰显我国文化个性的重要途径。通过首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器乐电视大赛”可以看出,民族音乐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被忽视,反而在时代潮流中与时俱进。民族音乐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演奏家与评委专家的倾力参与,更离不开广大作曲家的大胆尝试,同时还离不开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努力[5]。笔者认为,民族音乐的创新与教学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还需要广大民族音乐创作者、教学者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探索与开辟创作和教学的新路径,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民族音乐,才能推动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俊,唐昌菲.再谈艺术歌曲——听青年作曲家廖勇作品音乐会有感[J].艺术评论,2014(01):97-100.

[2]王小伟.论马勒《大地之歌》中的“中国元素”创作构想[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09):82-85.

[3]明言.让器乐创作回归常识的呼吁——于润洋《器乐创作的艺术规律》的历史评价[J].人民音乐,2019(05):64-67.

[4]孙博.中国民族器乐配器之特点概述——以小型乐队写作为例[J].北方音乐,2018,38(23):37.

[5]张继红.探究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趋势和传承[J].音乐时空,2014(10):80.

基金項目:2021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音乐学专业乐团编配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项目编号:HNJG-2021-0397)。

作者简介:朱彦达(1987-),男,江西安福人,博士,讲师,从事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传承创新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江西武宁打鼓歌保护和传承的路径探讨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