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融合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3-11-18许彩俊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23年8期
关键词:新兴产业合肥集群

□ 许彩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合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探索具有合肥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成效明显。其中,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入选首批国家级战新产业集群,入选数居全国城市第4 位、省会城市第2 位。本文重点围绕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研究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现状及问题并进行分析,分别从六个维度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 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一)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1.国内集群发展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政策引导性、创新驱动性、网络化协作性、跨区域协调性特征。而产业集群是“空间集聚+产业集聚+竞合紧密+公共服务”四位一体的新型产业发展生态和产业经济新型组织模式。地方政府普遍提出了打造产业集群的计划:重庆强调支柱产业集群,山东提出优势产业集群,河北提出特色产业集群,湖北提出高成长产业集群,安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天津、浙江、湖北、江苏提出先进制造业集群。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特别是疫情发生以后,全球产业链将进行重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机遇与挑战并存。

2.长三角城市集群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十大领域强化协作,推动升级、实现集群化发展,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集聚区”。2022 年,工信部公布了45 个先进制造业集群,长三角有17 个,占全国的37.78%。上海发布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打造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4 个万亿级产业集群;杭州提出“5+3”产业集群,推动生物、医药、健康协同共进,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南京出台4+4+1 产业体系,重点打造新型电子信息、智能汽车、高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与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集群;合肥深入实施“2855”地标性产业集群培育工程,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业集群,其中2 个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五千亿级产业集群,8 个是具有国内竞争力的千亿级产业集群(表1)。

表1 2022年合肥六大主导产业生产情况(单位:%)

3.安徽省和合肥市都市圈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安徽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家电、生命健康、绿色食品、数字创意十大新兴产业。”2022 年,安徽省战新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3.8%,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1.6%,累计对全省贡献率达到60%,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同比增长33.6%,对全省的贡献率达到15.4%。安徽围绕人工智能等十大新兴产业领域深入推进“三重一创”建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构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优势。合肥都市圈是长三角城市群五大都市圈之一,合肥都市圈将全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国际化都市圈和支撑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4.国外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启示。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提升区域和产业国际竞争力,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产业培育为重要抓手。从美国、日本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经验得出启示如下:一是重点关注和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二是重视技术创新及成果的转化;三是兴建园区为依托的产业集群;四是支持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的开发;五是加强产业集群的合作和交流,拓宽企业合作的渠道;六是进行政策和计划评估以及实施效果评价。

(二)合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劣势分析

1.合肥产业集群的三维优势分析。从宏观层面来看,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于关键时期。国家发改委于2007 年印发《关于印发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较为系统地提出区域层面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从中观视角看,有“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等利好因素;有长三角共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链,以及立体交通体系和商务成本的区域梯度优势。从微观视角看,2022 年,合肥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战新产值分别同比增长8.5%、14.3%,增加值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高2.2 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56.2%。十四五时期,合肥策源地位凸显,创新驱动力强,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产业基础具有优势,已形成以3 个国家级为引领,7 个省级、10个市级为支撑的集群体系。

2.合肥产业集群的三维劣势分析。从宏观视角看,新冠疫情后,全球产业链在纵向分工上将趋于缩短,在横向分工上将趋于区域化集聚。目前合肥大多数产业集群主要是以加工生产、组装等这些附加值较低的产业链环节为主,而如营销和开发设计等这些价值链中高附加值的环节大多由外部企业完成。从中观视角看,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长三角区域产业还没有真正形成强大合力,都市圈产业还没有资源整合,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产业还不能充分抵御外来的突发风险。从微观视角看,合肥产业集群分布主要集中在三大开发区,区域分布不平衡,尤其是县域产业集群还存在短板,另外环境约束及资源供给趋紧,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要求,发展仍然十分艰巨,合肥部分产业集群处于“微笑曲线”的中低端等劣势地位。

| 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长三角地区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飞速发展,特色明显,尤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成效显著,但是在产业体系、人才供给、产业结构等方面与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产业集群相比,仍存在明显短板。

(一)产业规模不够大,未形成联动优势

图1 2022年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及占全市工业比重(单位:%)

合肥全市工业涵盖了37 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是以汽车、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光伏及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为主导产业的工业体系,2022 年战新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6.2%。但是产业链主导企业较少,牵头带动力不强。从利润率看,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为438.79 亿元,比上年减少121.61 亿元、下降21.7%;营业收入利润率为3.9%,产业集群的规模和效益距世界级产业集群还有一定差距。从协作能力看,产业群内部本土产业链不完整,上下游本土企业衔接不紧密,以显示行业为例,本地采购率为20%左右,从国产替代率看,新型显示和集成电路不少设备依赖进口,国外技术始终占据供应链和价值链高端。从合肥都市圈看,合肥都市圈总量偏小,放眼长三角五大都市圈,2020 年合肥都市圈GDP总量相当于南京都市圈的58.7%和杭州都市圈的73.6%(图1)。

(二)根植于集群内的创新动力较弱,关键核心技术能力不足

合肥市是四个国家综合性国家科学城市之一,各类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每年增加100 个以上,总数已经超过1400 家,初步构建了“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创新”的创新全链条,然而,在原始创新、重大技术创新等方面偏弱,集群创新部分环节卡脖子问题依然明显,这成为制约合肥建设产业集群的重要短板。如电子信息产业中的芯片制造环节,医药产业中的重大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环节,装备制造业中的尖端材料环节等与世界级产业集群相比还有差距,主要靠低成本和低价格来维持竞争优势。全市六大主导产业有30 户链主企业,17 户在合肥没有研发销售中心,全市2611 户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仅为37.2%。成果转化机制有待完善,产学研结合不紧密,虽然合肥市研发投入强度在全国排名靠前,但是主要是研发机构和高校的研发经费投入,目前合肥市各类企业研发投入为69.9%,低于全国76.4%的平均水平。

(三)产业体系不够完善,配套要素仍需要补充

公共产品供给是事关集群发展的重要方面,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需进一步推进,特别是研发、测试、培训等公共性服务还有待提升。集群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缺少名校、名医、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仍需不断加强。生产性服务业规模不大,在构建服务与制造深度融合方面存在短板,企业孵化能力仍有提升空间。虽然科创孵化载体数量增长较快,但孵化能力有待提高,目前,42 家新型研发机构累计孵化企业1200 余家,但是21 家新型研发机构研发资金投入不足亿元,且部分区域孵化器存在低效闲置的问题。从创新的要素资源看,产业集群中的创新网络,孵化器主要由政府投资,这种现状有待改变,风险投资基金发展不足,特别是种子风险投资匮缺,市场化不足,不利于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形成和发展。

(四)能源消费持续走高,节能降耗形势严峻

“十四五”后期合肥将面临人口快速聚集、工业节能难度加大等多种不利因素制约,将有部分新增的重大工业项目逐步投产,从规模以上能耗看,2022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为1057.11 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5.2%,比上年增加用能51.95 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能源消费增量的31%,拉动全市能耗增长2 个百分点。从新增企业能耗看,2022 年,新增的5 户万吨标准煤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晶科能源、新晶集成电路、国轩科宏、比亚迪汽车和维信诺)合计增加能耗29.65 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量的57.1%,合计上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幅2.9 个百分点。从六大耗能看,2022 年,全市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564.87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0.9%,占规模以上工业能耗的53.4%。

(五)产业人才供给不足,竞争形势日趋激烈

近年来,随着战新行业的快速发展,国际化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合肥产业集群发展的明显短板。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合肥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还不够强,集成电路行业专业人才储备数量少,中高级人才缺口很大。据统计,未来全国IC专业人才缺口将达到30 万人,合肥市集成电路未来五年需要专业技术人员1.5 万人,而每年本地相关人员供给约1000 人,远不能满足需要。特别是具有市场经验和设计经验的复合型人才缺口较大,存储器、驱动芯片、功率芯片等技术性方向的国际人才更是短缺。此外,新兴产业集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程加快,对产业高端、紧缺人才、产线高技能人才需求明显增加。量子、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人才已经成为其他地区重点引进人才对象,高层次人才还面临流失的风险。

(六)产业结构未根本转变,融入全球深度不够

从全国布局看,部分产业还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以家电为例,海尔、美的、格力等企业母公司均在省外,只有生产基地在合肥,生产和销售没有自主权。从全球产业链看,如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大部分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创新链处于中下游,集成电路原材料领域的大尺寸集成电路级硅片等严重依赖进口;从产业看,同质竞争与高端短缺并存,产业链核心技术、关键领域的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等工业基础能力不足;从行业看,显示等行业受政策影响波动下行,部分新兴产业长期低效益运行、增产不增收;从企业看,应用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整体水平不高,还需要向智造模式转型。

| 发展建议

产业集群具有要素集聚度高、创新能力强、主体互动高、知识传导性强、成长潜力大的特征,能发挥产业倍增效应和聚合效应。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需强化系统观念,统筹兼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技术、产业、城市之间耦合联动、互动相长、融合共生,在融合发展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形成点面结合、错位发展、协调共享的集群发展格局。通过协同化、科技化、生态化、品牌化、国际化、链条化融合的集群发展路径,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一)协同化融合——以规划发展为引领,做大集群规模“体量”

发挥“链长制”的重要作用,依托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等议事协调机构,以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工程—基地—集群”梯次推进格局为目标。跨领域深度融合,促进发展能级。坚持“领军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条—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强化全链条布局、全要素配置、全方位支持,打造“供给高效、安全韧性”的发展能级。跨集群深度融合,强化服务协同。集各地之所长,分工互补,形成共生共荣的产业生态。充分利用政策协同、服务协同、市场协同等方面发挥好政府、企业、第三方组织等多元化主体作用。跨区域深度融合,培育未来产业发展。加强与国际级长三角园区共建,推动一批跨国、省合作园区发展,加快形成都市圈产业协作配套圈。

(二)科技化融合——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提高集群发展“变量”

聚焦产业发展方向和国家政策导向,长三角一体化着力解决主导产业集群“卡脖子”问题。着力产业创新,突破关键核心零部件难题。横向聚焦产业基础领域,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关键战略材料,纵向聚力智能芯片、柔性AMOLED 显示器件等领域,解决卡脖子问题。完善协同合作机制,支持企业创新。依托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利用量子、新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等国家实验室,做好企业应用创新转化。调整产品结构,引导产品创新。围绕品种创新方面,对产品结构改进和改造;围绕工艺创新,鼓励参与或主导标准体系建设,健全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深入场景应用创新,提升竞争活力。通过前瞻性布局和加速场景应用,构建数据驱动的良好生态。加快应用场景与实体经济融合,以场景驱动努力提升城市创新活力和竞争力。

(三)品牌化融合——以培育品牌为重点,优化集群发展“增量”

主动对标国际先进经验,积极创建区域品牌,加大集群品牌培育力度,有效推动集群品牌化,品牌国际化。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品牌张力。支持企业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打造一批世界级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形成较强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培育领军企业,带动产业融合。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带来新优势,积极引导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加强培养合作意识, 实现企业间发展双赢。加强合作整合内部的资源,充分利用“工业互联网”,建设共治的良好互动模式。培育要素市场,加快产业集聚。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决定性作用,打造全球领先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加快培育新一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四)生态化融合——以绿色发展为抓手,提升集群发展“存量”

全面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水平,构建高效、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建立循环型产业集群,推进区域经济循环发展。立足于产业园区,坚持分类施策,鼓励业态调整,腾笼换鸟。推进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资源循环利用,打造完整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群。优化资源配置,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加强绿色制度创新,从项目准入、要素配置等一系列环节制定绿色标准,统筹兼顾“绿色”“低碳”“循环”与“高效”。建立绿色技术生态系统,助力整个产业链条绿色低碳循环转型。借助于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科技,建造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重点领域建立绿色示范工厂,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循环高质量发展。

(五)国际化融合——以扩大开放为平台,拓展集群发展“分量”

集聚吸引全球高端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资源,提升创新水平和生产效率。完善载体建设,优化空间布局。引导合理规划布局,明确发展重点,鼓励支持集群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从企业孵化、人才培训、项目申报、政策补贴等方面提升产业集群国际化水平。培育集聚人才,强化人才战略。围绕产业集群急需人才制定专项人才政策,尊重企业家的创新主体地位,开展国际交流学习合作。加强开放创新,参与国际合作。营造创新生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抓住RCEP 带来的的发展机遇,借助集群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

(六)链条化融合——以产业链条为核心,增强产业发展“质量”

产业链是从研发、设计、原料、材料、零件、部件、成品、品牌等多层次、多环节、跨行业、多主体展开的链条或者链条网络。基础材料决定了制造业的“体质”,基础零部件决定了制造业的“骨骼”,制造工艺决定了制造业的“核心能力”。完善产业链招商,提供上下游配套支撑。打造“供给高效、安全韧性”的产业链条,创新实施链长制并发挥行业协会的优势,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创新支持方式,政策扶持精准。在融资政策扶持上,需要建立集群风险投资机制,并创新资金支持方式,加强“基地+基金”“产业+基金”“园区+生态+基金”的模式创新。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全面覆盖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全生命周期。在产业扶持政策上,加快推动专业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中介机构建设,通过匹配性政策给予引导和支持。

猜你喜欢

新兴产业合肥集群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合肥:打造『中国IC之都』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新兴产业市场绩效提升的现状及建议
在新兴产业看小元件如何发挥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