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策略
2023-11-18□吴杰
□吴 杰
(海东市平安区农业农村和科技局,青海 海东 810699)
现阶段,虽然农业属于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体角色,但是依旧存在农业基础结构较为脆弱的问题,致使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如果坚持以往的传统交易策略,将无法更好地克服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但是互联网的发展为现代化农业生产提供了全新动力,并且逐渐整合了互联网与农业,优化了传统的生产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农业投入水平下滑、农业资源要素流出、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产品难以售卖、农业生产模式单一、缺少网站运营专业人才与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等,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发展策略势在必行。
1 “互联网+”农业经济发展概述
1.1 “互联网+”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下,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是指充分结合互联网与农业,为农业产业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而“互联网+”农业作为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举措,在促进农业结构规模化与产业化发展、拓宽销售渠道、完善农产品销售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价值,这对于长时间采取粗放式生产模式的农业产业来说无疑是一种历史性的改革与进步。其中,“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属于与农业生产智能化与销售电子商务化以及信息化一同组建的,以互联网为主要生产力,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1.2 “互联网+”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出现开启了全新的互联网时代,导致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在此期间,我国相关农业部门面临强劲的挑战与机遇,所以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与技术人员积极调控与改革方案。当前在“互联网+”时代下,农业产业结构出现了极大转变,原始结构质量也有了明显优化。互联网平台有着创新性、开放性与全面性的特征,技术人员能利用互联网管理农业生产信息,农民能借助互联网平台了解与掌握农业领域内的最新消息,并获取第一手文件与资料,农民也更加愿意咨询与农业相关的知识和问题,不再需要耗费过多时间查阅资料,节省了大部分农业生产时间与精力。
2 “互联网+”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
2.1 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互联网有着十分显著的开放性与创新性特征。信息技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能够通过一体化融合,有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农产品分销渠道,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进一步拓展农产品产业链。“互联网+”与农业生产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能够大大提升农产品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互联网+农业”的发展基础是市场,能够帮助农民获取更多的农业信息,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与农业产业结构,同时可提升农业技术水平,全方位提高农业生产量[1]。
2.2 有利于农业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农业和“互联网+”之间的有机融合能够有效减少农业生产成本,让农民脱离沉重的劳动压力,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经济效益。“互联网+农业”生产模式能够提升农业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农民可有效利用互联网平台实时访问市场内部信息,同时调整发展战略,以便于更好地适应全新的市场。二是借助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农业经济能够快速建立一个完善的物流体系,从而为农民提供更加便利的贸易平台,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三是信息技术能够加速农产品升级换代,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2.3 有利于培养创新型职业农民
在“互联网+”时代下,一方面农民应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另一方面农民应积极学习信息技术,同时学习怎样利用信息技术创造价值。在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经济过程中,必须确保农业主体为农民,积极鼓励农民参与其中,并借助互联网平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地方部门应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完善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农民生产经营指导与教育活动,并建立健全农民培养制度,借助专业队伍引导农民及时发现生产经营问题并加以有效解决,让农民认识到“互联网+”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利用互联网平台能够大幅提高农民收入,鼓励农民不断学习与提升自身技能,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2]。
2.4 有利于提高农业经济发展创新性
农民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够获取有关行业内的最新信息与技术,根据各种新型设备、机器与技术手段,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与发展,从而提升农民收益。在此背景下,农业和互联网之间的有机融合能够保障新型农产品与农副产品的顺利研发,赋予农产品更多附加值,从而建立起新型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基于市场运行系统服务的作用,广大农民能够获取更加丰富的信息资源,并以此为出发点,针对性优化和调整个人发展策略,不断优化与改革农业产业结构,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2.5 有利于适应我国“互联网+”农业工业化的结构调整
“互联网+”促使传统农业生产销售越来越丰富,减少农作物保留时间和生产干扰,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一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农业生产结构与生产问题十分透明,促使农民能够更好地了解当前农业市场,明确自身发展目标与生产方向,促使封闭式的农业市场得到全面开放,增强了农民的生产信心,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消费选择。二是农业生产人员可以借助便利的网络媒体平台,及时了解全新的种植技术与农作物管理方法,以便普及与推广新型农业生产技术,有助于促进农业经济大规模增长,提升农业管理知识水平。三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农业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宣传国家政策,并为农民讲解政策的优缺点,及时优化调整农业政策,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3]。
3 “互联网+”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农业投入水平下滑,农业资源要素流出
一是农业投入力度与水平都有明显下降。全国各地政府针对“三农”问题的投入增长率出现了逐渐降低的趋势,比如西南地区某市政府连续3 年对“三农”问题的投入增长率分别在17.7%、15.7%、12.3%,甚至还有一些县(区)中的投入增长率呈负向发展趋势。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与相关资本投入匮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二是农业资源要素不但没有增长反而出现了降低的情况,净流出态势越来越明显。虽然各地政府开始陆续制定相关政策,致力于加速农村地区资金回流与劳动力回流,改善耕地较少或者非农化问题,但是效果不够明显[4]。
3.2 农业产业化水平不足
一是农业生产规模较小且组织化程度不足。结合我国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绝大多数地区的农业生产规模都局限在单个农户身上,在农业生产期间依旧表现出分工不充分的问题,组织程度明显不足。二是农产品深加工能力明显不足,产能严重过剩。比如在我国西南地区某市的农副产品加工产值相较于农业总产值高出近15%,这一指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整体水平。由此可见,农产品的二次加工能力严重不足,导致农产品整体附加值不足,影响农业产业化发展。
3.3 农产品难以售卖
一是农产品流通渠道过于单一且流通环节复杂。现如今,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依旧采取传统农产品批发与零售相结合的模式。其中,农产品批发模式的主要流程包括产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农产品商店、百货商店、街边商铺。在该流程中,农产品价值大多数都被消耗到了流通环节中,同时单一、固化的农产品销售模式致使农产品在销售过程中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5]。二是沿海城市或者一些瓜果生产大省农产品冷链系统严重落后。随着反季节生鲜与农副产品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加大,现有的冷链系统无法充分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导致农副产品售卖较为困难。
3.4 农业生产模式单一
截至目前,部分地区因信息不够发达,依旧应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严重浪费劳动力,使得农民收入过低。近年来,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虽然机械设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无法有效实现生产目标,生产效率没有达到最高预期。
3.5 缺少网站运营专业人才与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
在当前“互联网+”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离不开专业、合格且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但实际上,在农业与“互联网+”技术融合的第1 个阶段,因为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很多地区在专业人员聘用方面投入较多资金,用于稳定农业经济发展,导致农业经济整体成本增加,致使农业经济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部分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必须快速到达以保持新鲜,所以冷链物流成为分销商的一个必要选择,因此会增加运输成本。现如今,我国依旧缺乏完善的冷链物流运输体系,所以在部分农产品运输至消费者手中时,经常出现农产品不够新鲜甚至变质的情况,一方面会严重浪费农产品,另一方面会造成经济损失[6]。
4 “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策略分析
4.1 构建“互联网+农业”体系
一是创新农村投融资机制,解决当前农业发展过程中资金不足的问题。应增强互联网金融意识,政府着重扶持培育具有本土创新性与影响力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生产。政府需要鼓励当地信誉良好的金融机构利用平台优势将资金引入农村。二是深化“互联网+”农产品深加工,加速推动农产品工业化发展。以全新的“互联网+”思维,建立当地特色化农副产品园区与生产基地,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政府积极引进农产品深加工领域内的技术型人才,建立完善的加工示范点,优化农产品深加工模式,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改革与升级。
4.2 利用互联网调整农业生产模式
在我国农业长时间处于粗放式生产经营状态下,加速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与发展势在必行。强化农业发展与科技之间的紧密联系成为优化农业生产要素和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在“互联网+”时代下,创新性更强能够让农户了解最新的市场消息、学习更多先进的种植技术和掌握最新的农业政策,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水平,为现代化农业生产提供更加充分的助力与保障,为传统农业的转型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将互联网和农业生产结合,不仅能够促进农业产业的改造与升级,而且能够加速农业设备的科技化与智能化发展,促进农业和互联网之间的深入融合[7]。
4.3 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农业发展资源
当前,在“互联网+”时代下要想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应把握和了解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价值,高度整合农业资源,推动农业朝着信息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以此强化农业数据分析,精准把控农业发展环节,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借助互联网技术整合农业资源,坚持融入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同时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利用互联网技术,全面且深入分析农产品种植区域的土壤环境、水文环境、地质条件等因素,提升对病虫害信息的挖掘与分析能力,并利用数据信息制定出更加完善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方向与策略,为实现农业精准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4.4 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创新农产品销售渠道
一是大力发展订单型农业。在“互联网+”时代下,利用电商平台推进订单型农业业务的发展,根据订单决定农业生产方向和农产品种植与交易模式。订单型农业是指借助电商平台连接农民与采购方,在双方都同意的前提下,农民按照订单要求种植与生产农产品。应用该方式能够有效避免生产盲目性,解决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满足采购方与农民的双方需求。二是推进农产品网络化效果。网络化销售是利用电商平台线上销售农产品。通过采用直播带货的方式销售农产品,获取更大的农业经济效益[8]。
4.5 利用互联网平台培养创新型职业农民
地方政府部门应加强农业信息化管理建设,完善农民培训机构,同时做好对农民日常生产经营的指导工作,建立健全农民培养制度,借助专业队伍引导农民及时发现与解决农业生产与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农民能够真正了解互联网在现代化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让农民清晰地认识到应用互联网技术可大幅提高农业收入,鼓励他们积极学习与提升自己的互联网技能,从而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实现“互联网+”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9]。
5 结束语
在“互联网+”时代下,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融合与应用。通过运用“互联网+农业”模式,促使农业在方案制订、种植生产、销售推广等方面的转型与优化,从而获取更高的农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