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互联网+”背景

2023-11-18殷艳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互联网+职业

■殷艳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5)

在高校不断扩招的时代下,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精准性和适应性,有效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当前社会极为关注的问题。随着“互联网+”与各个行业领域的融合愈发紧密,更多的就业机会衍生出来,也同时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性,这就要求高校紧扣时代“脉搏”,联系实际调整和优化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理念、策略与模式,积极进行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创新研究。但是,“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在工作理念、互联网意识、指导方式和实践体验方面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因此,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索相应的解决对策,才能促进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的创新升级,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效能,助力大学生获得更好地发展。

一、内涵分析:“互联网+”与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之概述

我国存在未来大学毕业生人数升幅不断上升的现实情况,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出现大学生被动就业、就业难、就业结构失衡的问题。高校一方面要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形势与心理准备指导,帮助大学生建立市场意识,使其结合自身的专业特性与职业兴趣了解市场需求,把握自身的优势与不足,理性地评估自身的能力,做好就业心理准备,以适应社会的实际发展状态。另一方面,高校要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结合自身的实际确定合理的发展方向和行动计划,对未来的职业方向和目标做出清晰认知,帮助学生走出“我能干什么”的困惑。此外,高校还要针对求职技巧与就业政策为大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使大学生在就业前对相关就业领域或单位的属性、业务范畴和岗位职业能力具体要求等信息做到心中有数,增强其就业信心。在“知识社会创新2.0”的不断推动下,经济社会发展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支持下呈现出新形态,“互联网+”成为打破产业壁垒、推动传统产业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深度融合、促进各行业持续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思维与途径。“互联网+”时代具有巨大的能量,推动了社会变革,构建了数字化形态的社会模式,创造了更多的岗位与就业机会,给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1]。因此,高校要结合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生涯辅导理论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同时全面分析“互联网+”背景下的社会就业结构,了解新时代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就业优势和职业诉求等,引导其精准和主动就业,融合自身理想与社会现实选择适合发展的方向与具体职位,提升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实效性。

二、价值探寻:“互联网+”对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之意义

互联网技术是现代社会的创新模式,通过不断变化的形态推动了新型理念和行业发展趋势的产生,并对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教师理念更新,贴近学生需求

受成长环境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发生了转变。在平面媒体、互联网、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5G 技术等科技的影响下,身处互联网格局中的“数字时代原住民”——当代大学生,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电视等获得更多信息,扩大自己的文化交往和思想交流,进行“点- 线- 面- 体”的信息流动,“学而优则仕”“铁饭碗”等传统观念有所改变,精准就业、创新创业等意识提高[2]。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不能固守传统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策略,要积极进行相关工作理念更新,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如在就业指导服务中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兴趣,开设网络云课堂、网络面试、网络讲座等,利用新媒体客户端收集和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等,贴近其需求,不断改进就业指导服务,进而拓展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新路径,增进“互联网+”与高校就业理念的新融合。

(二)推动指导模式创新,多元服务形式

高校传统的就业指导服务模式一般依托就业指导类课程来呈现,比如,从就业价值观、面试技巧、职业选择、简历制作等方面出发开展相关教育。而“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就业结构、工作理念以及工作模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信息化教育技术也越来越丰富。高校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教育技术改进传统的就业指导服务模式,打造针对性、实效性强的就业指导服务形式和多种就业指导活动,鼓励学生就业、创业。例如,高校可以建立微信或QQ 就业指导服务群,在其中定期推送慕课平台中适应本校学生实际需求和专业发展诉求的优质就业指导视频等。或者借助信息化技术设计与开展多姿多彩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就业指导活动,如线上就业创业模拟、电子简历制作大赛、礼仪指导等,让大学生在积极就业、勇于创业的氛围中发展就业能力。

三、现状透析:“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之问题

当前许多高校设置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部门和课程,重点围绕学生择业就业问题提供学习、择业、就业指导服务,如设计与实施就业类课程、开设就业相关专题讲座、就业心理指导等。但是,从“互联网+”视角来看,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工作理念“模式化”——难以把握发展之“本”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就业指导服务需要更多工作理念新、专业度高、工作能力强的教师参与其中,从师资配备上满足学生的期望与需求,适应社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但是部分高校就业指导服务课程师资匮乏,指导人员专业度不高[3]。比如,部分高校的就业服务指导相关师资主要由就业指导中心教师、行政人员与专业课教师构成,缺乏专业就业指导人员与用人单位相关的师资力量。而行政人员与专业课教师在身兼数职的情况下较难关注每个学生的就业诉求,且缺乏系统化、全程化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理念,多以自身经验为主指导学生,工作理念“模式化”,无法充分引导学生准确理解“互联网+”背景下的就业相关理论和概念,难以保障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质量和效果。因此,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与网络化就业指导整体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互联网应用“表面化”——难以抓住指导之“脉”

“互联网+”在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中的应用需要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出来,如利用大数据技术促进学生信息、就业系统、用人单位、就业政策等之间的互通,紧密发挥就业指导服务课程与“互联网+”结合的优势,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但是,在“互联网+”的应用方面,当前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仍停留在制作就业指导课程、获取招聘信息、统一标准指导等层面,较少全面整合网络化就业指导工作信息。互联网应用“表面化”,缺乏清晰的指导服务“脉络”,阻碍了高校就业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比如,部分高校对学生的专业、个性等差异考虑不足,通常采用相同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相关服务,比如:利用APP 发布同样的问题、教学视频、就业资源等,对慕课、在线教育等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不高。“互联网+”指导与服务功能发挥不足,导致学生在择业与就业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自我认知不清、职业定向盲目等问题。

(三)指导方式“单一化”——难以开阔服务之“根”

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不仅需要在相关课程内容方面进行改进,还需要改革指导方式,通过多样化的课程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助力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的“无时差匹配”。但是,当前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存在教师单向讲授、学生被动聆听的问题。课堂中的情景模拟和小组讨论环节设置不足,对学生的就业指导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例如,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课教学较少将学生需要的实习攻略、求职技巧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全面引入课堂,针对这些内容的课堂模拟训练不够,导致就业指导课程与教学脱离学生的实际需要,就业指导服务存在局限,难以开阔服务之“根”,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实践体验“片面化”——难以激活兴趣之“源”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应将“教”“学”“做”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就业指导中促进三者的互相融合、互相贯穿、互相渗透,形成以“做”为核心的实践指导模式,确保大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能够精准获得符合自身需求的职业教育知识和指导,形成自主探索和解决实际就业问题的能力,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化。然而,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存在重理论轻实践体验的现象。比如,虽然高校与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也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实践提供了对应的岗位,但在设计和实施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时,较少将相应专业群的专业能力培养目标、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乃至实际工作过程等引入就业指导服务中,导致就业指导服务无法激活学生兴趣,脱离了学生就业的实际需求,降低了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的效能。

四、实践探索:“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之对策

结合“互联网+”背景下劳动关系灵活化、工作内容多样化、工作方式弹性化、工作安排去组织化以及创业机会互联网化的趋势,高校需要基于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就业市场新样态解决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互联网+”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的特点,本文探索了以下对策。

(一)精研——重“探索”,树立崭新理念

要想优化“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就业指导服务,首先要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就业指导服务相关的师资队伍之中,建立崭新的理念,提高其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和信息素养。例如,高校可以将“互联网+”与就业指导服务联系在一起,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运用能力等层面加强培训,发挥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人员的协同作用,群策群力依托“互联网+”对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进行模式创新升级,以便赢得广泛支持与配合。此外,在引进专业程度高、工作能力强和信息素养高的人才加入现有就业指导服务队伍的同时,高校可以借助“互联网+”打破时空限制,补齐就业指导服务师资力量的不足。比如,通过多校师资联动加强线上相互学习交流,或主动统一在线就业指导服务课程资源建设的标准,抓住校企合作的契机,适当邀请用人单位专业人才参与在线教学录制,向大学生传授具有实践性、前沿性的职业教育知识与就业观念,促进理论与现实就业问题的融合,帮助大学生巩固、理解和转化就业指导服务课程中的核心概念与理论,使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更具先进性和多样性,提升其吸引力。

(二)精准——建“平台”,增强网络利用

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有序、科学展开必须体现出“互联网+”特色的时代性与创新性,为大学生提供新颖、立体、生动的就业指导教育和服务[4]。对此,高校可以依托“互联网+”的就业大数据分析优势、就业信息共享优势、就业效率优势等,精准地搭建校本就业指导服务网络平台,打造不受时间、空间桎梏的线上线下双线融合的就业指导服务,增强网络利用。比如,高校可以利用“互联网+”就业大数据分析优势,结合学校的专业特性,借助问卷调查系统摸清相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和学生就业动态,收集鲜活优质的就业资源和案例,搭建信息数据库,动态了解不同形态下的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需求变化,为精准优化和实施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提供资源支持与奠定基础,如利用互联网对“后疫情”时代的企业需求变化进行调查,形成企业用人情况调研报告和毕业生就业意向、就业情况分析报告等,结合当前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就业状况、求职心态、困难问题等,为在校大学生开展分类就业指导服务,通过岗位信息共享,疏通就业指导服务的“堵点”和“痛点”,实现就业服务信息的全覆盖与高匹配。

(三)精心——创“方式”,落实针对指导

在“互联网+”背景下,“创新”是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的关键词。因此,高校要顺应时代潮流,构建“互联网+就业指导服务”的新方式,因材施教,落实针对指导。例如,高校可以在传统就业指导服务课程教学的基础上,使用“云课堂”“云双选”“云会议”“在线咨询”等形式对具有不同就业观念和取向的大学生群体进行清晰的分类指导。比如,基于精准摸排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能力评估动态档案,为每位大学生提供靶向指导。以缓就业群体为例,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教师可以利用抖音、微信公众号设计“社会需要你”等品牌活动,激发此类大学生群体的就业意愿。对于求职能力不足的群体,高校可以联合用人单位,打造线上职场训练营等方式,让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而面对具有就业焦虑的群体,高校可以适时推出在线心理减压辅导讲座或课堂,帮助其修正和降低不合理的就业观念与就业预期。这样可以通过互联网智慧模式识别不同大学生群体的就业特征,指导其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和匹配的职业,积极获取合适的就业资源,制定和执行个性化职业规划,提高自身的就业核心竞争力[5]。

(四)精深——激“潜能”,拓展学生实践

实践体验是开发和激活大学生择业和就业“潜能”的有效手段。高校就业指导服务要尝试全方位地引导大学生去“学”、去“做”,鼓励大学生进行高效、深度的就业实践,促进就业指导服务过程与大学生“学”的过程以及“做”的过程的和谐统一。对此,高校可以摒弃滞后于当前就业形态、学生需求、社会要求等的就业指导服务内容,引入具有时代特征和实践体验性的内容,如渗透校园文化、思政元素、生涯规划、社会实践等,使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能够与就业岗位实现顺利对接。例如,高校可以在就业指导服务课程中增加职业礼仪、面试技巧等内容,采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训练、一对一点评等方式引导大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推动其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同时,可以利用“互联网+”设计与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创意网站、海报、软件等相关的设计比赛,使大学生边学、边做、边思考,提升其信息素养和职业素养。另外,高校还可以鼓励大学生参与实习与面试,启发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积累就业经验、锻造就业能力。

“互联网+”为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的创新拓宽了途径。作为服务社会的主要人才培养“阵地”,高校应主动立足“互联网+”背景,链接新时代的社会需求,审视当前就业指导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更多有效对策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培育具有鲜明特点的创新型社会人才。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互联网+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