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国际化的突破路径
——基于“双循环”变局

2023-11-18胡行翠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双循环人才队伍国际化

■胡行翠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2)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正大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高校人才队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支撑。人才队伍国际化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要求,地方高校如何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认清形势、准确研判、把握机遇推进人才队伍国际化工作落细、落实是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议题。

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国际化的时代之需

(一)推进高校人才队伍国际化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要求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信息化、智能化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深刻地影响着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对教育对外开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2020 年8 月2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理念的提出,是推动经济社会结构性调整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实践证明,只有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才能跟上知识更新的步伐,才能适应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需求。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要肩负起以知识创新推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使命,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指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推进高校人才队伍国际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使命担当

从世界维度来看,文明交流互鉴,关键领域在教育,重要担当靠大学,主要力量离不开人才。高校以开阔的眼界和思路积极融入世界潮流,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行者、实践者、贡献者是顺应时代的必然选择。从中国维度来看,教育强国是世界舞台上的教育强国,比拼的是国际水平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高校要主动担负起率先对外开放的责任,对照国际先进标准建设学校,吸引更多具有国际水平的名家名师,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三)推进高校人才队伍国际化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必然选择

从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看,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各个国家的合作共赢,而合作共赢也是各个国家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学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细胞,要想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创新更多高水平知识,就必须走出国门、开放办学,坚定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从大学的评价标准来看,无论是985、211 还是“双一流”工程,或者是学科评估、学位点增列以及各种大学排名,人才队伍国际化水平都是核心指标。

实践证明,任何一所世界一流大学,肯定是开放性的国际化大学,肯定具有一支强有力的国际化人才队伍;中国成长起来的每一所高水平大学,离不开国际化人才队伍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推进人才队伍国际化是每所高水平大学的内在要求。

二、“优劣并存”: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国际化的现实之境

(一)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国际化的国际环境:危机与契机交错

随着逆全球化、单边主义、“美国优先”等思潮的抬头,国际政治与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大国间竞争日益加剧。高校在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时受到了明显的阻力,争取世界优秀人才、优秀教育资源的难度越来越大。面对封锁打压,中国在主动加入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的同时,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欢迎海外人才的加入。通过各项扎实的举措为“回流”的海外人才施展才华、释放智慧保驾护航,积极鼓励海外人才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为海外人才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成为地方高校吸引海外人才的一大契机。

(二)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国际化的国内环境:机遇与挑战叠加

如今,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期、“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期,无论是“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还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都需要中国高校深度融入世界高等教育舞台,在合作交流中推动发展、实现共赢。然而,由于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每所大学对世界优秀人才和优秀教育资源十分渴求,国内外高校之间的竞争相当激烈。

对地方高校而言,“双一流”背景下,高层次海外人才越来越重视发展平台、发展机会和发展待遇,越来越多地向发达地区和高水平大学集聚。高层次海外人才聚集的“马太效应”更加突出,“虹吸现象”明显,再加上发达地区地方政府针对高层次海外人才实行“叠加政策”,增加了非“双一流”地方高校海外人才集聚的困难度,地方高校的人才队伍国际化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国际化的实践探索:优势与劣势并存

从优势来看,地方高校的国际合作交流网络已经形成,体系已经建成,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着丰富的对外开放教育资源,已经打造出一系列有价值、有影响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和载体,为人才队伍国际化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劣势来看,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国际化建设理念不明、体制不顺、成效不显。从建设理念层面看,部分地方高校由于地理位置受限,办学经费不足或传统办学观念束缚等原因,缺乏对人才队伍国际化的作用和趋势的深层次理解,认为国际化课程的开发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才是国际化的重点,人才队伍的国际化可有可无。在急功近利的效率观和经济思维的驱动下,部分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国际化建设重短期效益,轻长远发展,侧重于国际人才的引进,以此提升高校国际化人才的比例,提升人才队伍质态,忽视了人才国际化的培育工作。从体制机制层面看,部分高校尚未形成“引育留评”四位一体的国际化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在国际化人才引进方面,常常采用传统的面上的国际人才招聘方式,缺乏精准引才、创新引才的具体举措和力度;在国际化人才培育方面,以开设讲座、开展教学等方式提升国际人才的本土适应力,其途径单一,实效性不够;在留住国际化人才方面,由于国际人才引进信息化水平不高,流程繁杂,地方高校国际化人才引进手续办理周期较长,很难留住国际人才。在国际化人才评价方面,由于海外人才的特殊性,本土适应过程慢,很多地方高校并未针对海外人才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适应海外人才的考核评价体系。从建设成效看,受办学层次、资金投入和国际话语权的影响,地方高校人才出国访学学校层次不高,研修时间不长,有影响力的合作项目不多,交流学习效果不明显。

三、“双循环”模式:新时代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国际化的实践之路

“双循环”模式是以提升高校人才队伍国际化水平为目标,以人才引进、科研合作、人文交流等为手段,以国内人才大循环、国际人才大循环体系为依托,实施高校人才队伍国际化的操作模式。

(一)增强国际人才本土化和本土人才国际化,畅通国内人才大循环

1.“在线”与“在地”有机融通,增强本土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第一,培养教师国际交往能力。加大青年教师公派出国(境)资助力度,不断完善国、省、校、院联动的四级公派体系,逐步实施教师海外学术休假制度,出台承担全英文课程、担任国际生导师和合作项目协调员等国际化相关内涵工作的配套政策及措施,不断提升教师国际合作与交流意识,加强国际化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第二,提升教师国际科研合作能力。鼓励教师申请国际专利,与国外同行联合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参与国际学术组织重要会议。支持教师在重大国际会议上作主题报告和特邀报告,进一步增强学校的国际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整合校内外资源,引导教师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部等部门重点专项和各类引智专项。积极参与联合国、欧盟等国际组织主导的对中国开放的项目、全球性或区域性重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充分挖掘其他国家面向中国开放的技术资源信息。

2.“适应”与“迎合”有机衔接,提升国际人才的本土适应力

第一,以“制”“迎合”国际人才成长。大力推动涉外人才工作机制创新,实行国际引进人才弹性考核制和协议薪酬制,在动态聘用与优化中提升国际引进人才本土适应能力和水平。打造以国际背景人才团队、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国际联合基地平台、重大成果为主要特征的国际化创新团队发展模式,建立健全以国际化团队为单元的评价考核与资源配置机制。

第二,以“情”推动国际人才本土“适应”。组织“匠心”提升行动,以导师制引领国际人才过教学关、科研关、师风关,努力为国际人才成长搭好“学习台”“交流台”“关怀台”,不断提升国际人才的教学科研和实践技能水平。实施“国际人才培训计划”,以系统培训引领国际人才过思想认识关、能力提升关,引导国际人才“站上”“站稳”“站好”讲台,提升国际人才环境适应能力和专业业务能力。

(二)提升国际影响力和国内吸引力,畅通国际人才大循环

1.突出靶向需求,推进海外引才提速进位

第一,拓展海外人才招聘渠道。不断完善“学校主导、学院主体、校院联动”的国际化人才引进机制。进一步加大全球招聘力度,建立常态化海外人才招聘机制,构建校领导带队、学院参加、学科支撑、海归协助的海外引才策略。筹建海外高层次人才招聘工作站,聘请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招聘联络员,定期举办高层次国际青年学者论坛,重点引培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第二,增强海外引才的精准性、有效性。充分发挥学院、学科和专业等主体作用,分类分层制定海外高层次人才“引培管用”方案,制订实施专项计划,重点引进相关学科领域发展亟须和紧缺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围绕重点发展领域与学科,强化“学术大师+创新团队”的海外人才引进与培养模式,围绕海外领军人才配备学术平台和学术助手,形成以海外领军人才为主导,相关海外人才为补充和配套的海外人才集群。

第三,创新海外引才体制机制。注重教育背景多元化、学缘结构多样化,建立国际化人才梯队。对于海外访学的教师,除了加强“闭环”管理外,还要积极探索“访学+科研合作”“访学+人才招聘”“访学+指导学生”等模式,全面提升访学的质态。创新方法柔性引进海外学术大师,实行“非全时实聘”海外院长制度,采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机制。

2.加大引智资源投入,推动外专引智提质增量

出台外国专家和外籍教师聘用与考核管理办法及外国专家奖励机制,坚持对拟聘外国专家和学者的标准要求,通过全职聘用、兼职聘用、荣誉聘用等灵活方式开展海外人才引进和聘用。大力引进国外优质智力资源,迅速提高外国专家和外籍教师的质量与规模,推进聘请外国文教专家以语言教学为主向以专业教学与科研为主转变。

(三)“硬制度”和“软环境”双保障,融通国际国内人才“双循环”

1.以顶层设计促进循环合力最大化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紧紧聚焦国际视野、国际标准和国际元素,进一步完善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和任务举措。牢固树立“党管人才”思想,不断完善人才队伍国际化工作领导体系,加强高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和统筹协调,定期研判人才队伍国际化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定期检查人才队伍国际化工作规划的实施进展。

第二,压实工作职责。进一步完善人才队伍国际化工作的组织领导体系和责任网络。人事部门要牵头负责人才队伍国际化的总体工作;国际合作与交流部门要做好人才队伍国际化相关手续的办理等工作;其他相关学院和职能部门在编制各单位事业发展规划时,也要对人才队伍国际化提出明确的思路和举措。

2.以平台建设推进循环效果最优化

第一,积极打造高端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加强国际合作布局规划,推动优势学科、重点学科等与世界知名大学、科研机构、跨国企业建立实质性科研合作关系,共建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等联合科研平台。鼓励实体研究机构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海外优质科研力量助推研究水平提高。建设好现有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集聚科研人才,培育科研创新团队,提升国际科技合作水平。

第二,不断完善新型高端智库体系。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的独特优势,建立国际、国家、区域等三个层面的高端智库体系。激活校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国际合作效能,提升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基地的国际化水平。积极争取国家外事部门、地方政府、民间国际交流基金支持。积极鼓励学院、学科、研究基地以具有建设性、前瞻性、吸引力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成果与国际一流智库开展高水平合作。

第三,积极打造科研成果国际转移平台。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国际学术评价,支持和鼓励文科教师在SSCI、A&HCI 期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进一步完善人文社会科学教师发表国际期刊论文的激励制度。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海外科技推广基地、海外技术人员培训基地、海外科教中心等,探索中国成果走出国门,按照国际法、国际规则合理有序转化成果,积极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3.以支撑条件保障循环流程最佳化

第一,要持续完善人才队伍国际化保障体系。大力提升国际化“硬环境”,强化海外人才后勤保障体系建设,建立与人才队伍规模相适应的后勤保障设施。加大海外人才公寓的建设力度,进一步提升海外人才公寓设施条件。积极营造国际化“软环境”,在校园楼宇文化建设、形象标识设计、宣传片制作等过程中加入国际化元素,积极打造国际化文化识别系统。

第二,要提高外事工作管理与服务效能。加强人才国际化制度体系建设,努力提升人才队伍国际化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水平。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机制,充分调动各学院、各学科的人才队伍国际化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施“管理干部海外培训计划”,推进党政管理人员境外访学、研修工作,切实提升管理干部外事工作能力。

第三,要加大教育外宣和学校形象国际化传播力度。精心制作符合国际惯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的对外宣传推介材料,通过各种途径、教育交流渠道和新兴海内外社交媒体,大力宣传学校的良好形象。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影响下,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国际化面临着危机与契机交错、优势和劣势并存、机遇与挑战叠加等现实境遇。从高等教育实践来看,高校人才队伍国际化不仅是大学的本质属性和重要职能,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职责担当,更是地方高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内在要求。因此,高校应以国际视野和世界情怀积极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体系,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和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猜你喜欢

双循环人才队伍国际化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聚焦港口国际化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