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隆县林麝养殖现状及建议
2023-11-18陈龙
陈 龙
(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巴燕镇畜牧兽医站,青海 化隆 810900)
麝,又称为麝獐、香獐。我国麝类资源丰富,有林麝、马麝、原麝、黑麝和喜马拉雅麝5种。麝栖居于山林,多在拂晓或黄昏后活动,听觉和嗅觉发达。雄麝脐部香腺囊中的分泌物干燥后形成的香料即为麝香,是一种十分名贵的药材,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的功效。麝香可分为天然麝香(杀麝取香、人工养麝活体取香)和人工麝香两种。
目前我国人工养殖的麝有3种,即林麝、马麝和原麝,林麝为主要养殖种,其饲养量占全国麝类总饲养量的86.80%[1]。林麝隶属于麝科麝属,别名香獐、麝鹿、林獐等,200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 II 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国家 I 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全国养殖林麝的省份主要是陕西和四川。
1 化隆县林麝人工养殖现状
1.1养殖规模及数量
化隆县有两家养殖林麝的企业,一家是化隆县振宇农牧开发有限公司,位于甘都镇关巴村,目前存栏林麝10只,其中,成年公麝4只,能繁母麝4只,仔麝2只。公司占地约0.67 hm2,修建圈舍300m2。另一家是化隆县坎布拉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牙什尕镇唐三村,目前存栏林麝44只,其中,成年公麝16只,能繁母麝14只,仔麝14只。合作社占地面积约1.33 hm2,修建圈舍1 000m2,防疫用房150,饲料储存、加工厂房200m2,科研办公用房100m2。
1.2林麝的外貌特征及生活习性
麝的前肢短后肢长,蹄小耳大,无角,雄性有发达獠牙。原麝和马麝体型较大,被毛为浅褐色,原麝有白色斑点。林麝毛色呈深棕色,无斑点,颈部两侧各有一条较宽的白色带纹,一直延伸到腋下。麝怕热不怕冷,适宜温度为8℃~25℃,-5℃~-10℃时仍能自由活动,采食不受影响。喜雨雪、爱清洁。感觉灵敏,胆小怕惊,喜独居、不成群,在黎明和夜间活动多,白天则静卧休息。林麝善奔跑,能上树,跳跃力很强,能平地跳起2 m以上,食性很广,多种植物嫩枝叶均可供食用。人工养殖早期应尽量模拟野外生存环境,配方颗粒饲料是规模化饲养营养补给的最佳选择,按传统中医理论配制的植物药材目前已广泛用于林麝的日常饲料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1.3生产性能
成年雄麝平均体重约9 kg,雌麝平均体重约7 kg,寿命约13年,幼麝1.5岁即达性成熟,2岁可产仔,孕期半年,每胎产1~2仔,在人工养殖的情况下双胎率可达67%。通常于冬季发情交配(每年12月至翌年1月),夏初产仔。雌麝产仔育仔时期,雄麝泌香。麝香囊大小如鸡卵,位于腹肌与皮肤之间,囊口在尿道口之前约0.2 cm处。泌香期持续约1周,此时睾丸和香囊肿胀,体温略有升高,进食量减少,尿内所含17-酮类固醇明显升高。香囊内贮满香液后逐渐浓缩成半固体状的麝香,每只成年公麝可年产麝香17~20 g。
1.4经济效益
目前,合法出售麝香的价格约为600元/g (干质量,品质极佳的可达800~1 000元/g ),个体价格为8万元(雌雄一对)。雄性个体平均产香量为18 g/年,可折合收益为每只1.08万元/年。按30%的年增长率计算,个体出售的收益相当于每只1.2万元/年。
成年麝的饲养成本约为2 500元/只。饲粮为胡萝卜、甘蓝、白萝卜、南瓜+配方饲料(50%玉米、20%熟黄豆、10%熟豌豆、13%麸皮、6%麻渣、1%添加剂)及青干树叶,幼麝的饲养成本为成年麝的三分之一,约为800元。以饲养12只林麝为例,公麝4只、母麝4只、幼麝4只,则一年的养麝收益为产香量4只×个体平均产香18 g×600元/g=4.32万元;个体出售收益12只×个体平均收益每只1.2万元/年=14.4万元,共18.72万元。饲养成本为成麝8只×2 500元/只=2万元;幼麝4只×800元/只=0.32万元,共2.32万元,养殖一年林麝可实现收益16.4万元。
2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在政策管理层面,问题集中体现在种源的流转审批比较费时。目前,大多家庭养殖场的主要盈利方式为活体出售(麝人工繁育的直接收益来自作为种源的个体出售和麝香出售),盈利行为和各养殖场间为改善种质的个体调剂等行为都要前往省级主管部门申办,无疑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2.2因林麝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省级部门的审批流程繁杂,且林麝种源稀缺,价格昂贵,在推广过程中广大农户多放弃合作。另外,养殖林麝不仅需要时间成本,更主要的是资金上需要后续支持,这样养殖规模才能持续扩大,效益才能明显地体现。
3 化隆县林麝人工养殖产业发展的建议
3.1加大投入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
一是希望政府加大对林麝产业的扶持力度。青海省没有林麝养殖方面的扶持政策,可以借鉴省外经验。陕西凤县政府从种源的引入、圈舍的修建方面对养殖户给予了很好的资金扶持,为养殖快速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创造了条件,目前林麝养殖已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2];二是要积极探索建立林麝养殖特种保险制度,降低产业发展风险;三是多渠道争取国家、省、市项目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来资金投入林麝养殖和产品开发;四是争取各金融机构加大对林麝养殖公司、养殖大户的信贷投放力度,为林麝养殖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五是树立典型,推广技术,使特种养殖逐步走上正轨。
3.2强化科技支撑,破解技术难题
由政府出面加强与四川省养麝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的合作,共建林麝养殖科研平台,以解决林麝后续产品研发等难题,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同时,加强与山西、陕西等地林麝养殖区、县的联系,不断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也要与当地政府积极沟通、合作,做好林麝种源引进事宜。
3.3加强技术人才培养,造就专业技术队伍
目前林麝养殖技术服务专业人员欠缺,尤其是林麝的疾病防治方面,希望政府能够为林麝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
林麝养殖综合效益高,发展前景广阔。林麝养殖符合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与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对推进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促进传统中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帮助农民增收,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均有积极影响[3]。
在养麝生产中抓好种麝、母麝及幼麝的品种优化,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是决定养麝产业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在林麝养殖繁育中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出生率、成活率和产香量,建立营销渠道,形成品牌优势是养殖成功的决定性因素。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化隆县林麝养殖户规模在不断壮大,林麝养殖成为解决农村老百姓就业、脱贫等问题的可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