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视域下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2023-11-17罗嘉欣
罗嘉欣,田 宇
(广州华商学院管理学院 广东 广州 511300)
2019 年4 月, “六卓越一拔尖” 计划2.0 启动,推进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推动全国高校掀起一场 “质量革命” ,为2035 年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1]。 “新文科” 提倡把以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融入文科专业,强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开放包容性和技术人文性。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主要以培养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为主,尤其是要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课程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文献信息获取和论文准确表达能力。创新提升是论文写作课程的核心功能,任何学术性活动都需要创新的驱使[2]。为深入推进文科专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势在必行。
1 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1.1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传统的面授教学使教学资源仅局限于课堂,线上教育资源的开放性和共享性恰好使其成为传统教育形式的有益补充。教师可根据课程教学需要,选择与课程相关的优质线上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学习。学生亦可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个性化地选择线上学习资源,并结合自身的时间灵活分配学习任务。借助线上教育资源,学生可及时知晓最新科学知识和最新研究动态和成果,根据其个性化需求,选择感兴趣的知识开展学习活动,开阔视野。
1.2 增加师生互动频率
在线下课堂中师生间互动的有效性是有限的。由于部分学生性格较为内向,同时课堂人数多且课程时间有限,教师无法高效和所有学生进行互动,了解他们的学习进程。而通过混合式教学,在授课过程中,性格比较内向或 “社恐” 的学生可避免当面请教,直接通过线上学习平台进行提问,继而有效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这有利于教学的课堂任务丰富化及师生互动的时间和频率的增加。
1.3 提升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为了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成果,教师在线上学习平台发布课后作业检验学生掌握程度。学生不仅能更便捷地进行作答,还可及时获知作业结果。线上学习平台还留存学生的学习记录,教师通过分析学习数据来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答题速度及正确率等在线下课堂中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保证了课后复习巩固任务的顺利完成和教学的有效性。
2 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混合式教学现状
2.1 教学模式落后
该课程教学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主,多采用多媒体进行授课,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与传授,轻论文的写作与演练,学生以被动接受为主,教学内容较为枯燥与乏味。教学过程中理论传授比例大而优秀或经典案例讲解比例小,缺少相应的实际操作,忽略了学术实践能力的培养;文字表述内容多而图片资料展示少,PPT的展示容量通常较大,学生缺少足够的时间消化与吸收;教师课堂讲授多而师生之间互动少。学生注意力容易不集中,学习积极性比较低。因此目前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批判思维和主动探究精神的培养不够。
2.2 考核方式单一
该课程一般被设定为选修课或考查课,学时数少,考核方式也较为单一。该课程的平时成绩大多根据平时作业、课堂表现以及出勤率等来展开评价,期末考核主要以期末开卷考试或提交课程论文形式展开,忽略了课程中学生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能力的形成,难以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真实水平。
2.3 教学内容不全面
该课程具有前沿性、实践性强等特点,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侧重论文规范,而忽视了论文写作内容,课程教学无法实现科研能力及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根本目的,即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同时在教学内容上诸如信息检索、文献管理等知识的教授相对缺失,学生也鲜有自主操作学习的机会,导致学生缺乏文献检索意识,对互联网、专业数据库等现代化检索工具不熟悉。
3 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混合式教学模式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构建新知识作为主线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使其线上与线下教学情境中的行为能融合统一,所获得的经验将交互支持、彼此补充[3]。更重要的是,通过混合式教学,在教学的不同空间与时间,师生共同组成 “探究共同体”[4]。
3.1 课前导学与自学
课前预习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其学习效率。教师可尝试创建微知识微学习模块,将知识点碎片化,将教学PPT和视频、相关案例(如科学研究的概述、论文写作规范、参考文献格式)以及讨论话题(如选题追求热点还是冷门、如何看待某一社会热点等)等相关的教学资源发布到线上学习平台。如对于以5―8 分钟甚至更短时长为单元的视频、300 字为单元的文本,根据学情和课程教学特点选取合适的线上学习平台进行任务点推送,为学生提供碎片化、移动化的网络学习新体验。学生可随时登录线上学习平台,查看、接收预习任务,通过自主查阅教学资料,观看学习线上教学视频,线上答题检测等方式来完成预习与自学。
3.2 课中共学与互学
3.2.1 课程导入
教师通过设计引导性问题,对学生在课前线上预习与自学的知识进行回顾、梳理,借助线上学习平台随机选人作答或学生主动抢答,既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及积极性,也可检测学生课前线上预习成效。
3.2.2 理论讲述/实训操作
①理论讲述方面。理论课程内容除了对科学研究概述、论文概述、选题、开题报告、写作规范性以及论文答辩等方面做系统而全面的讲解外,还需鼓励和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图形、表格和数理统计方法,科学综合运用各种论文写作技巧,增强论文观点阐述的可信度。这一环节可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从论文库中遴选出一篇较易理解的论文作为蓝本,将其中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文献综述、附录、参考文献、结果与讨论等部分肢解成图、表和小段落等素材。分小组要求学生根据上述素材整理出一篇结构完整的论文。将各小组完成的论文通过对格式的规范性、内容的规范性、论文的科学性与学术性、论文的逻辑架构等评价指标进行小组间互评。同时对照论文的写作规范找出论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论文写作规范多次回顾,通过对论文的对比分析,加深了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教师的现场提问和答疑也有助于学生表达与思辨能力的提高。如此,将研究论文的写作从简单的识记层次提升至技能养成模式,实现了学生论文写作技能的培养。
②实训操作方面。鉴于论文写作具有较强实践性以及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特性,教学内容需引入文献检索与利用(知网、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Elsevier Science Direct、SpringerLink、Wiley-Blackwel 等)、参考文献管理(NoteExpress、Endnote)、图表制作(Excel、Photo-Shop)、电脑写作与修改、文献检索的辅助功能(借助CNKI查询、翻译)、利用网络挖掘技术收集数据、利用数据库与语料库进行语义分析、利用Stata 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清洗等。上述内容采用课堂演示与学生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切实掌握论文写作的基本技能。
3.2.3 随堂演练和归纳总结
教师布置随堂演练。随堂演练以少而精为主,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在线上学习平台发布练习,进行实时统计,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便归纳和总结课程的重难点。
3.3 课后促学与拓学
教师根据学生线上线下学习的整体效果与仍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案,实现教学的良性循环。在每次线下课堂结束后,教师将重难点、课后作业等进行整理汇总,设定作业和讨论提交截止时间,发布到线上学习平台。这样,教师能总体把握学生学习情况如知识点薄弱环节、在线学习的访问频率、学习路径、学习偏好等,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监督和引导,缩短了学生纠错与巩固知识的周期。教师还可借助线上平台充分实现课堂的延伸,布置拓展任务,推送拓展学习资源。
3.4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基于综合教育质量评价机制,教师对学生应采取多样化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在定量评价上,学习成绩由期末成绩、实践成绩和平时成绩组成,权重设置分别为35%、30%、35%;在定性评价上,应更多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实现了知识能力与学习方法技巧的整合[5]。期末成绩主要来自综述论文,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定一个主题,按照综述论文的撰写格式与标准完成。实践成绩包括文献检索报告及论文答辩演示。为了让学生熟练文献检索过程,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定一个主题,在中国知网上完成一份检索报告,要求检索式不可太简单,检出的文献数量在20―30 篇,电子版上交;而论文答辩演示则要求学生制作论文答辩PPT 并进行3―5 分钟的汇报,评价指标包括论文选题的针对性、汇报PPT 制作的规范性、答辩过程中的逻辑性以及回答问题的中肯性等,教师与同学共同评分,营造一个相互学习、良性竞争的学习氛围,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平时成绩的设置需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线上平台任务完成情况、参与讨论的情况、利用学习资源情况等若干方面。
4 结语
教学改革的关键在课程改革,改革的着力点在课堂[6]。伴随着数智化时代的到来,新文科建设逐步推进,面对新文科带来的新机遇与变化,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课程混合式教学进行创新性改革势在必行,这有利于构建新型论文写作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出具有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适应新文科背景下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满足体现中国特色的社会新需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技赋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