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校财会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2023-11-17马玉洁
马玉洁
(西安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1)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各行业已将 “数字化转型” 作为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为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在应对时代变化的过程中呈现出新趋势。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 “推进教育数字化” ,《教育部2022 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 “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 ,构建基于数据的教育治理新模式。由此可见,发展数字教育、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时代发展之所需、改革之所向。
在此背景下,会计高等教育工作也面临着转型与革新的挑战,探索高校财会类专业教学改革对推动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创新与改良有着重要意义。
1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校财会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 财会类专业数字化转型适应会计行业人才需求的新变化
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新兴数字技术的出现,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强烈冲击,企业财务逐渐向 “实时会计、智能财务” 方向发展,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大数据分析、创新管理等综合能力,能够适应行业数字化发展潮流的会计人才成为市场之所需[1]。
一方面,借助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企业生成的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更加庞杂,新时代的财务工作者需要掌握数据处理及数据挖掘技术,从海量数据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为企业各个部门的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财务工作模式,财务机器人逐渐替代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促使企业会计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这就要求新时代的会计人才具备创新性思维及管理型才能,形成准确有效的职业判断和前景预测,能够为企业战略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1.2 财会类专业数字化转型符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技术手段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是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为形成教育发展新形态、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2]。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新技术融入高校财会类专业教育教学中,用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为学生提供跨学科教育,实现教学 “数智” 赋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贯穿大数据思维,落实数字化时代教育变革的要求。财会类专业数字化转型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2 当前高校财会类专业教学面临的现实挑战
要想达成财会类专业数字化转型,需要正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与破局困境。当前高校财会类专业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模式、考核内容等方面面临以下现实挑战。
2.1 教学目标单一,新财会人才培养理念未完全建立
目前,大多数高校财会类专业基本沿袭传统的知识本位体系,教学目标较为单一,与社会经济发展、市场用人需求脱节,与数字化时代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没有突破专业和学科边界,缺乏与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学科的深度融合, “数字赋能、多元协同” 的新财会人才培养理念未完全建立。
2.2 课程设置落后,数字化相关课程开设较少且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
高校财会类专业课程体系中财务核算类课程占比较大,也有一些高校增设了 “大数据+财务” 的相关课程,如大数据导论、大数据与商务智能等,但是新的课程大多只是对数字技术的简单应用,没有与会计知识体系深入融合,出现数智课程与专业课程衔接不紧密、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等问题,课程体系设置尚不能适应新技术环境的变化需求[3]。
2.3 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结构不符合数字化背景下的教学要求
现有师资结构不能满足新环境下的变革要求。一方面,教师基本都是财会类专业出身,接受的是财务会计方面的高学历教育,缺乏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知识储备,教师队伍中既懂会计又精通数字技术的师资力量明显不足。另一方面,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不高,部分教师还停留在运用信息化工具开展课堂活动,课程资源数字化建设不足,数字化课程设计、数字化课程组织能力和数字化教学创新能力较差。
2.4 教学模式固化,有待利用数字技术创新教学模式
一方面,传统教学手段往往是单向的知识传递,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深入的沟通和思想碰撞[4]。线上教学平台的出现与普及使得教师可以开展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的教学模式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课程建设、重塑课堂教学活动,在推广的过程中存在一定阻力。另一方面,实践教学方式落后,未能搭建数字化实践教学体系。财会类专业实践性较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大多数高校搭建了校企合作平台,但是实践模式相对单一,缺乏财务共享、智能会计等实践内容,不能为学生提供有力指导。
2.5 考核内容片面,考核方式轻过程、重结果
现阶段财会类专业课程考核依旧是以结果考核为主,更多的是考查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过程考核设置过于简单,缺乏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的考核或评价,无法体现新时代财会人才的真实培养效果[5]。
3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财会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高校财会类专业教学改革应该结合数字化背景,围绕面临的现实挑战,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进行实践与探索,满足新形势下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3.1 完善教学目标,培养符合新环境需求的会计人才
财会类专业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完备的知识结构以及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对数字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高校财会专业需要在维持现有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生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大数据分析和辅助决策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新时代高校财会类专业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以数字理念为基础,探索 “财会+大数据” 的融合创新模式,打造财会数字化教学体系,构建数字化教学新生态,培养能够适应数字化发展、具备扎实专业知识、掌握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创新战略思维的高层次复合型财会人才。
3.2 优化课程体系,推动课程体系数字化重构
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一环,深度融合数字技术,推动课程体系的优化与重构是财会类专业人才知识架构和能力培养的关键内容。数字技术可以通过三个渠道融入课程教学。一是在通识课程模块鼓励学生辅修计算机、机器学习等基础课程,学习计算机技术,培养数字化思维。二是围绕 “人工智能+财务” 重点开发跨学科交叉融合课程,开设财务机器人应用、大数据与商务智能、智能财务共享等新课程。三是丰富数字化实践课程。考虑融合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模式,与学生共同探讨现实案例,借助实践平台培养学生利用数字技术分析并解决真实上市公司存在的财务问题,学以致用,使其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够真正落地。
3.3 加强师资力量,打造数字化教师团队
数字化转型对教师驾驭智能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从两个方面加强高校财会类专业教师的数字化素养,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第一,加大跨学科人才引进力度。招聘具有数字技术交叉学科背景的人才,拓宽师资来源渠道;同时,面向产业与行业建立人才交换通道,引进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高级专家,打造具有较高学术水平且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6]。第二,更新数字化教学理念,全面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水平。首先,提高教师数字化教学理念,使其深刻认识到数字化对教育教学的重要影响,将数字技术应用到实际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其次,为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水平提供良好的学习途径,组织教师参加数字化技术应用、数字化教学设计等培训,鼓励骨干教师参加名师讲座,将新方法、新理念应用到课程中。最后,打通资源壁垒,引导和推动教师开展跨学科合作,打造新兴技术与会计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和科研团队。
3.4 更新教学模式,实现多元化教学手段
一方面,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持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借助智慧教学平台开展线上教学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过教学团队的形式推动课程改革,充分融入企业发展需求,扩充案例教学、思政教学等内容,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资源。
另一方面,采用产教融合、课赛融合的方式,实现多元化教学手段。推进产教融合,加强与企业合作,通过数字技术创设具有临场感、沉浸感和交互性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对技术环境的适应性,引导学生形成创造性与批判性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7]。开展课赛融合,重点培育 “数字+” 等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开设ERP(企业资源计划)沙盘模拟实验、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财务机器人、智慧会计等课程,学生自主选择队友,以团队的形式参与课堂。鼓励学生参加与课程内容联系紧密的比赛,特别是一些全国性赛事,如中国国际 “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ERP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 “创新、创意及创业” 挑战赛(简称 “三创赛” )等,将比赛内容和知识能力需求以项目化等方式融入课程教学,实现课赛结合、以赛促教的目的。
3.5 改善考核方式,考评体系突出过程导向
高校财会类专业数字化转型离不开考核体系的改革,考核体系的完善为全面提高财会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驾护航。
一是转变考核内容的重心,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比如,增加课内实验或进入企业实地调研,了解企业真实经营状况,着力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建立多元化考评体系,突出过程导向。采用更丰富的过程性考核手段,如线上平台考勤、视频在线学习、问题讨论等,结合课内实验、撰写小论文、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等考核形式,提高过程考核的比例,成绩认定侧重数据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三是合理利用智慧教学平台,实现课程教学管理评价自动化。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出现可以解决考核低效这一问题,数字技术的使用使得学生学情数据的采集更加及时和精准,教师可以对考核绩效进行有效管理,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对教学内容作出合理调整。
4 结语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社会经济形态发生巨大变化,高校财会类专业要顺应时代发展不断进行实践与探索,用好数字技术手段,推动财会类专业教学变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