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学视角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研究
2023-11-17梁晓丽
梁晓丽, 岳 颖
(洛阳市教育局, 河南 洛阳 471000)
随着中国社会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的需求从“学有所教”转向“学有优教”, 我国义务教育的目标也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 作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指向、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为我国当前基础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要系统全面、客观真实地认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需要从多学科、多角度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在众多学科中, 新兴的教育生态学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
1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教育生态学基础
教育生态学是教育学与生态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它以教育为研究对象, 从生态学的维度, 运用生态学的理论, 采用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 进而掌握教育发展规律, 揭示教育发展趋势和方向.
教育生态学研究始于西方. 20世纪60年代, 英国学者阿什比用生态学理论研究高等教育问题, 提出了著名的“突变说”“遗传环境论”等新理论. 1976年, 美国学者劳伦斯·克雷明出版了《公共教育》一书, 首次提出了“教育生态学”这一术语.
我国的教育生态学发端于台湾. 1975年, 台湾学者方炳林出版了《生态环境与教育》一书, 运用生态学观点研究环境与教育的关系. 20世纪80年代末, 大陆学者也开始了对教育生态学的研究. 1990年, 由吴鼎福与诸文蔚合著的我国大陆第一本教育生态学专著《教育生态学》出版. 该书以新的角度研究了教育与各种生态因子的相互关系, 提出了新的教育生态原理和教育生态规律. 之后, 任凯、白燕撰写的《教育生态学》, 分析了教育与环境的关系, 阐述了教育生态系统的概念; 范国睿的《教育生态学》, 分析了文化人口、教育资源与教育生态的关系, 并对学校生态环境和课堂生态环境提出了设计方案.
虽然国内外学者在教育生态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方面存在诸多分歧, 但都强调了生态学的基本涵义——系统、联系、动态、平衡. 教育的生态平衡是教育生态的核心问题, 也是一条最基本的规律. 生态平衡是英国植物生态学家谭斯利于1935年首次提出的.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 生态系统各部分的机构和功能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的动态之中”[1]177. 也就是说, 生态平衡是动态的, 生态系统在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 作为一个教育生态系统, 义务教育也存在生态的失调.
目前, 我国关于教育生态学的研究, 不管是专著还是论文, 都还未涉及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研究. 运用教育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分析、研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会对许多现有的问题有新的解释, 提出新的对策, 呈现新的图景.
2 导致义务教育生态失调的主要限制因子
限制因子理论是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1840年, 李比希在研究营养物质与植物生长的关系时发现, 当一株植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降低到该植物最小需要量以下的时候, 这种营养物质就会限制该植物的生长. 1965年, 赖特指出, “当生态因素处于缺乏或低于临界线, 或超过最大忍受度的情况下, 就会起限制因子的作用, 这种限制因子能制约有机体的新陈代谢”[1]134. 在限制因子的影响下, 有机体虽然能够生存, 但整个新陈代谢都受制约. 随着教育生态学研究的发展, 限制因子也从自然因素逐渐扩展到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 几乎所有的生态因子都可能成为限制因子. 义务教育是教育生态中最重要的有机体之一, 要改变其生态失调的状态, 促进其优质均衡发展, 就要研究各种限制因子, 在众多限制因子中找出主要限制因子, 从而探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路径.
在限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因子中, 首先是教育经费的拨付不及时、不到位. “教育经费投入对以往有的、目前正在进行的业务活动视为应然的保障, 而对新的、未进行过的活动未充分列入本年度预算. 即使政府给予经费投入, 财政部门也要在一系列成本效益分析后才能拨付. ”[2]不少县区存在程度不同的教育经费拨付不及时、不到位问题, 部分县区初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不仅未落实“法定增长”的要求, 还出现了负增长. 其次, 县域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不均衡. 一方面, 大量农村人员进城务工, 农村适龄生源流失严重, 办学规模逐年萎缩, 大量农村教育资源闲置浪费; 另一方面, 县城中小学人满为患、资源紧缺, “大班额”日益严重, 造成了区域、城乡之间的不均衡. 再次, 部分学校教师编制配备标准偏低, 教师队伍缺编问题较为严重. 这种缺编问题, 有的是区域层面教师总量缺编问题, 也有的是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 还有女教师生二胎导致的一线教师数量不足问题. 实际运行中, 部分学校教师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师资水平的差距导致了城乡教育差距、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差距. 这些教育经费投入、教育资源不均衡和教师编制配备标准偏低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3 教育生态学指导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对策
分析限制因子, 我们既要看到它的客观限制性, 以提高重视程度、加强分析研判; 同时又要看到生态系统内在的主观能动性, 及时反馈调控. 教育生态系统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 其核心是人, 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 还具有社会属性. 因此, 要主动地创造条件, 促进义务教育生态系统的发展.
3.1 加大经费投入, 补齐办学条件短板
3.1.1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新增财力优先保障义务教育, 确保教育投入“两个只增不减”, 保证教育费附加专项用于教育. 按照中央工作部署建立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按规定及时足额拨付. 加大对中部地区支持力度, 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 加大对寄宿制学校投入力度, 确保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需求.
3.1.2 加大标准化建设力度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按标准补齐补足义务教育学校教学仪器设备, 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全力推进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薄弱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等项目建设, 提升改造学校教学、实验、办公、住宿、运动、洗浴等场所, 确保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和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 实现县域内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体育运动场馆面积、教学仪器设备值及校际差异系数达到规定要求.
3.1.3 强化信息化建设和应用
加强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建设与应用, 实现学校管理与教学信息化,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服务教师教学、服务学生学习、服务学校管理的重要作用. 实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工程, 强化师生应用培训, 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
3.2 优化布局调整, 增加优质资源供给
将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与建设规划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充分研究、论证人口变化对于教育布局的影响. 坚持系统思维, 综合考虑城镇化进程、农村地区人口流失等因素, 整合区域内优质资源, 加大对人口聚集的城市和县城学校布局规划建设力度, 全面优化教育布局, 满足人民需求. 根据规划引领、分级落实、逐年实施的原则, 修订完善各级中小学布局专项规划. 进一步盘活教育资源, 扩大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空间. 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 增加现有义务教育学校住宿功能. 科学规划建设拟保留的农村小规模学校, 加快撤并其他小规模学校, 做强中心镇教育职能, 逐步实现农村寄宿制小学向乡镇所在地集中、寄宿制中学向县城所在地集中. 对有条件的、群众认可度较高的学校, 通过充分利用现有校舍资源、改扩建教学楼、建设新校区等方式, 在不产生大班额大校额的情况下, 进一步扩大学位供给. 通过集团化办学、高起点举办新建学校、改造帮扶基础相对较好的学校, 办好一批条件较优、质量较高、群众满意的新优质学校.
3.3 推进强师工程,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3.3.1 完善教师编制管理
依据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 结合班师比和师生比合理核定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 多渠道盘活中小学校教师编制, 利用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富余编制向教育倾斜. 以学校和教学需求为导向, 重点补充体音美、心理健康等紧缺学科教师. 通过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统筹动态管理、教师走教等方式, 盘活教师存量, 统筹协调和动态调整优化师资配备.
3.3.2 深化教师管理改革
完善县管校聘制度, 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区域内流动的常态化机制, 以学区内、集团内和城乡间为主, 实施骨干教师轮岗交流计划, 加快实现县域内师资均衡配置. 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 健全校长选聘制度, 教育部门组织选聘委员会, 根据条件和标准, 面向全国选聘优秀校长, 建设专家型校长队伍.
3.3.3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强化师范生综合素质和全面育人能力培养, 着力提高师范生作业与考试命题设计、实验操作、家庭教育指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数字技术应用等能力. 完善教师培训制度, 推动建立健全分层分类、阶梯式教师成长发展体系, 有规划地开展名校长、名师培养. 创新教师培训体系, 实行学分制、驻点实训、线上线下等培训模式, 有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3.3.4 完善激励保障机制
建立科学的奖励性绩效考核机制, 不断完善内部考核制度. 完善符合中小学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 合理确定岗位结构比例, 职称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 全面落实乡村教师补助政策. 依法保障教师待遇权益, 推进落实教师减负.
3.4 深化教学改革, 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义务教育的均衡, 归根结底是学校教育质量的相对均衡. 要促进教学质量的均衡, 归根到底要变革教学方法, 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育质量, 激发学校活力.
3.4.1 严格规范办学行为
聚焦“五项管理”“双减”工作, 全面规范办学行为, 强化民办义务教育规范管理. 推动中小学课后服务提质增效, 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 严格审批准入, 规范培训行为,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3.4.2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严格执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 推动教师在课内“教足教好”、学生在课内“学足学好”. 全面执行小学“零起点”教学, 推进各学段科学衔接. 强化教研支撑引领, 配足配齐各学科专职教研员, 完善市县校三级教研体系. 加强教学常规随机视导, 建立教研员巡课视导、学科组集体教研、备课组互学评议等常态化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机制. 注重兴趣激发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培育推广精品课程、优秀教学法和优秀教学成果, 以优质课、示范课、观摩课等为抓手, 强化教学示范引领.
3.4.3 完善考试评价制度改革
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 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率等不良倾向. 以过程评价与成长性评价为重点, 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综合素质档案, 探索综合素质评价及其结果应用的具体方式方法, 增强评价的真实性、科学性、有效性.
3.4.4 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
采取紧密型、联盟型、项目式、合作型等多种方式, 因地制宜开展集团化办学, 带动相对薄弱学校和新建学校共同发展. 要建立资金、政策等激励机制, 引导薄弱学校积极与优质校开展合作, 通过学习先进办学理念、成功管理模式、丰富课程资源和优秀教师团队等方式, 增强薄弱学校造血机能, 形成合作共建共享机制, 力争实现每一所薄弱校都有优质教育集团覆盖, 每一所优质校都组建成优质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