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游戏中师幼互动质量的提升策略

2023-11-17张掖市高台县第三幼儿园

山西教育·幼教 2023年9期
关键词:师幼泡泡玩法

■文/张掖市高台县第三幼儿园 王 娟

游戏是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提升游戏中的师幼互动质量能够切实发挥游戏教学的有效性。然而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仍存在过度干预或缺乏引导等问题,影响幼儿园游戏开展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在游戏活动中探索有效策略,提升师幼互动质量,与幼儿进行心灵交汇和情感互动,鼓励幼儿展现自身长处,增强幼儿自信,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师幼良好互动中获得高质量的游戏体验,促进其全面发展。以下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探索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尊重幼儿,建立良好互动关系

幼儿是游戏活动中的主体。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有所收获,是游戏中师幼互动的目标。“平等”和“尊重”是师幼建立良好互动关系的关键。在开展游戏活动时,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想法,依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与幼儿共同确定游戏内容,并在游戏具体实施过程中,及时根据幼儿的反馈意见对游戏做出适当调整。

比如,在一次户外游戏活动中,教师先鼓励幼儿自由活动,尝试不同的游戏,之后用投票的方式选出幼儿最感兴趣的游戏——滚轮胎。但是,单一的活动形式很快让幼儿失去了兴趣。这时,一名幼儿将一块木板搭在轮胎上当作滑滑梯玩耍,引起了幼儿的围观。教师敏锐地察觉到幼儿表现出的创造力和吸引力,于是鼓励幼儿尝试更多有趣的玩法。每当有幼儿提出一个新的玩法时,教师都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你的想法真棒呀,你能教一教大家吗?”幼儿在教师的鼓励下积极发挥想象,互相协作,发明了轮胎加上木板走平衡木、将轮胎垒高进行爬高等游戏玩法,参与热情高涨,促进了身体协调性和动作的发展。

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尽可能关注到每一个幼儿,师幼之间建立起平等互动关系,释放了幼儿的“天性”,激发并保护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了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二、追踪观察,精准把握互动时机

教师在幼儿游戏中扮演着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适宜的师幼互动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幼儿的发展水平与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支持,使幼儿获得长足的发展。但是,如果教师随意介入游戏过程,致使游戏被迫中断,幼儿会受到干扰,积极性降低。如果在游戏过程中对幼儿不闻不问,则容易使游戏变成单纯的玩耍,幼儿的收获有限。因此,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幼儿的行为,准确把握与幼儿互动的时机,实现教师与幼儿的“双赢”。

比如,在“我是小小驾驶员”游戏中,幼儿将汽车放在一条直线轨道上开来开去,重复性的游戏动作使幼儿很快失去了对游戏的兴趣。教师在观察到这一情况后,选择及时介入,搭建了一个有坡度的轨道,将小汽车重新放在轨道上行驶,小汽车“下坡”时快极了,幼儿的兴趣被调动起来,都来围观教师的操作。教师向幼儿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你们还有别的玩法吗?”幼儿跃跃欲试,用不同材料搭出了不同坡度的斜坡轨道、弧形轨道,甚至还有“V”形轨道、“U”形轨道。接着,他们把小汽车放到轨道上“行驶”,同时调整“行驶”的距离和坡度,感知坡度、速度、时间、距离之间的关系。教师这次选择在一旁继续观察,放手幼儿去创造和尝试,五花八门的轨道使活动室重新热闹起来。

三、启发引导,注重延伸互动价值

师幼互动需要讲求方式方法。互动的过程就像抛接球,你抛我接,不断往复,球才不会落到地上,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师幼互动同理,它不是简单的你问我答、你说我做,而是在及时回应对方的同时给予对方启发和思考,预留问题空间,使师幼互动可持续,使教育价值更长远。

比如,在开展“吹泡泡”科学探究游戏时,有的幼儿尝试了很多方法依旧无法吹出泡泡,他们逐渐变得焦躁,不愿意再继续参与游戏。观察到这一情况后,教师问幼儿:“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可以告诉老师吗?”幼儿回答:“老师,我吹不出来好看的泡泡,你可以帮我吗?”教师没有选择直接上手帮忙,而是启发道:“也许你可以看看其他小伙伴是怎么吹出来的,老师相信你不用老师帮忙也可以吹出泡泡,加油!”幼儿在教师的鼓励下重塑信心,通过观察其他幼儿的成功案例,最终自己吹出了泡泡,获得了成功的喜悦,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反思能力得到了锻炼。

综上所述,教师应在幼儿游戏活动中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坚持开放的教学心态,与幼儿平等交流,建立良好的情感沟通和心灵互动渠道,切实发挥师幼互动在游戏活动中的内在价值,借助良好师幼互动关系引导幼儿健康成长,促进幼儿全方位发展。

猜你喜欢

师幼泡泡玩法
倾听儿童 相伴成长——“师幼互动”研修纪实
吹多大的泡泡能把人送上天?
巨型泡泡
共享区域活动资源 滋长师幼幸福
师幼互动视域下幼儿教学活动策略探讨
零跑的新玩法
创意玩法
师幼互动那些事
TPP的新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