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县级融媒体中心短视频发展的现状、挑战与提升路径
2023-11-17尹雨晗
尹雨晗
(西峡县融媒体中心,河南 南阳 474599)
导语
新时代下,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指导下,全国各县市的新闻媒体中心在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形式上,积极探索新闻报道的新途径。[2]
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形式,已经成为县级融媒体中心探索丰富传播形式、创新话语方式的重要载体。它具有短小精悍、易于传播、生动形象等特点,在现代信息社会的舆论场上显得日益活跃,成为一种颇受广大受众喜爱的新媒体形式。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短视频创作水平,为新时期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做好宣传工作,是县级融媒体转型发展面临的“必答题”。[3]
1.短视频特征分析
短视频是一种移动化的视频内容,长度通常以秒为单位,适合在移动状态下观看。它具有制作门槛低、内容轻量化的特点,使更多人可以轻松制作和分享视频。短视频具有强烈的社交属性,可以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进行高频推送,并与受众进行互动和分享。它涵盖了时尚趋势、社会热点等多个领域,能够迅速传递信息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它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是系列的。[4]
新时代下,短视频已经成为传播生态中一种重要的媒体形式,呈现出多维互动、多样主题和多元主体的特点。它摆脱了过去的线性传播模式,转而采用循环、互动方式,重构叙事话语和传播体系。在县级融媒体中心推出的短视频中,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地方性”“区域性”。地方性意味着短视频针对特定区域的受众,展现了某一区域独特的民俗风情、历史人文等。县级融媒体中心要致力于短视频差异化发展,地域特色是其重点之一。乡土性是指“生在这里,长在这里”,它与地域性有紧密联系。只有这样,短视频才能获得观众的认同,赢得受众的肯定,并不断发展壮大。[6]县级融媒体特有的地方特色,使短视频在树立良好的地域形象、传播地方风土人情、提高人民群众的归属感等方面,发挥出令人惊叹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从整体上讲,优质的短视频内容可以为县级融媒体开拓出更多的发展空间,也反向提高其服务水平和传播效率。
2.县级融媒体对短视频资源的供求关系
第5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 年12 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31 亿。
过去,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是报纸、电台和电视。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人们可以通过更多途径获取资讯。进入全媒体时代,各短视频平台结合观众需求和媒体趋势,大量制作、发送了类型丰富多样的短视频,这也反过来助推了市场对短视频的需求不断增长。
国家级媒体、平台在这方面斩获颇多,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如,《人民日报》制作的短视频三部曲——《中国一分钟》,全面展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突飞猛进的发展变化。该系列短片每期节目长2 分15 秒,在网络上播放了24 亿多次,在网络上的受众达到了两亿五千万,成为那一年的“爆款”短视频,并获得了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除了国家级媒体、平台,省市一级在短视频制作、传播方面,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效。如,上海广播电视台在2022“两会”召开之际,围绕《看两会看东方——全国两会系列特别报道》主题,先后在“看看新闻 Knews”栏目下推送“我在上海工作中的工作故事”系列短片、“两会重磅”系列短片,这些短片以“我的工作故事”的形式,对当前热点问题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解读,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适应短视频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从2018 年起,“中国新闻奖”又增加了“媒体融合”奖项,其中就有“短视频”新闻,这一奖项促进了短视频发展更加指向“高质量”,也助力“短视频”形式进一步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众多媒体在短视频领域积极探索,为县级融媒体中心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并为其在短视频制作和宣传效果方面提供了宝贵经验。同时,短视频的兴起也满足了县级融媒体中心打通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的需求。
近年来,各县市融媒体中心建设扎实推进。如今,“没有短视频,就没有新闻”正日益成为共识。除了注重广播电视、新媒体内容的制作外,绝大部分县级融媒体中心还积极开通视频号、抖音号,以满足广大受众对于视频化叙事的需求。据统计,目前河南省全省范围内,104 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已经全部开通了视频号,短视频的潮流已经势不可挡。
3.县级融媒体中心对短视频制作的挑战
随着短视频的快速兴起,县级融媒体中心也开始积极探索短视频制作,以满足公众对多样化、生动化的信息需求,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短视频制作的过程中,县级融媒体中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这些挑战不仅影响了短视频的质量和效果,也制约了县级融媒体中心短视频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1 定位不够清晰,技术水平仍需提高
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组建的时间较短,许多新闻工作者还处在转型、适应的时期,仍未能从传统的思维模式中完全走出来,没有更好地适应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媒体融合的认识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面对当前短视频形式的多样性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县级融媒体中心在短视频制作方面缺乏明确的定位和战略规划,同时,对制作方法还不太清楚,技术水平不高。短视频制作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和创意,包括剪辑、配音、特效等方面的技能。然而,由于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人员和资源有限,很多县级融媒体中心制作的短视频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6]
实践中,有时,记者们都是将事先录制好的新闻片段,经过简单的压缩,再配上一首歌,再配上一句话,就算是结束了。面对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不断崛起,自身职能单一,没有找到合适的发力点,发展后劲不足,导致了县域受众流失现象更加严重,很难担负起社会主流舆论阵地和县域综合服务作用的重任。
3.2 装备和人才上的限制比较突出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发展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大量的投资来支持。近年来,尽管我国很多地方的县级融媒体中心投资规模较大,但在技术装备方面仍存在更新缓慢、升级滞后等问题,无法满足当今媒体发展的需求。特别是面对当前快速发展的媒体环境,新媒体和短视频等技术手段的应用日益普及,观众对于高质量、多样化的内容有着更高的期望,技术装备陈旧的问题日益突出,甚至直接导致县级融媒体中心无法及时提供符合观众需求的创新内容和高水平的制作产品。
究其原因,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资金主要来自地方财政的直接补贴、间接投入及广告经营,但是,自身输血能力往往相对偏弱。这使得县级融媒体中心在更新设备和引进先进技术方面面临较多困难,无法跟上当今时代媒体飞速发展的步伐。如,某县级融媒体中心,设备更新周期6 ~7 年,目前录像设备以摄像机为主,没有短视频拍摄所需要的单反、打光设备、滑轨等器材。落后的后期编辑设备和数量极少的单反设备还无法配套,需要转换视频格式方能使用。100 多人的中心仅有2 台单反相机、1 台无人机。极少量的设备又导致无法大规模培养人才,会使用这些短视频拍摄工具的人很少,无法适应当前新的传播形势需求。相当一部分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短视频制作进度较慢,时效性很强的新闻不能实现当天播发,甚至延后几天才播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可移动的编辑笔记本电脑和具备快速剪辑能力的制作人员。造成了设备少、人员素质欠缺的死循环。落后的设备,无法适应短视频求快求新的特点,也无法培养内部人才适应短视频生产的流程。这也直接或间接导致,县级融媒体中心所推出的产品缺乏创新,日渐乏味,既无法引起人们的兴趣,也难以形成规模化的影响,对县级融媒体中心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很大的制约。
3.3 内容的同质性
“内容”是媒介的核心能力,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形式,同样应该遵循“内容”创作和传播这一理念。然而,县级融媒体中心在短视频制作上存在着同质化现象,内容缺乏特色以及差异化,无法吸引用户的关注和留存,这是当前很多县级融媒体中心在短视频制作方面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在目前阶段,很多县级融媒体中心仍习惯主要传播内容是县域时政要闻,在短视频的策划和题材方面比较死板,没有自己的设计思路和策划。尽管县级融媒体中心也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上开设了账号,但不能真正把受众的需求当作核心建设,许多短视频作品仅仅是对同一题材信息进行类似的复述而已,缺乏吸引眼球、容易形成“爆款”的新颖题材。因此,内容的受众关注度低,最终的短视频作品在点击量方面和县域人口总量不成比例。
实践中,相当一部分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发布短片时,很多都是“请您欣赏”,配着简单的音乐,缺乏深度,缺乏温暖,难以引起受众的共鸣。更为严重的是,有的县级融媒体中心直接将电视新闻报道作为题材来源,进行简单的复制、剪切加工后,便视作自身的短视频作品创作,属于典型的以传统思路照搬至新媒体,根本无法适应新媒体时代下用户的特点和需求,导致优秀的本地作品数量稀少,无法与观众建立直接联系。这种同质化的内容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也无法提高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7]
3.4 著作权保护的观念和措施不够
许多县融媒体中心及其工作人员受到长期工作方式、思维习惯的影响,没有能够适应新时代下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表现突出的一点就是在短视频制作的时候,忽略了对音乐、字体等内容的版权保护。这种行为很可能会侵犯版权人的合法权益,给县级融媒体中心带来法律风险和不良影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媒体平台在没有获得合法授权的情况下擅自盗用,甚至遮挡原创者标志,通过剪掉的部分,然后再进行二次剪辑。这一做法既容易导致原创者的版权被侵犯,还可能会导致短视频内容的质量下降,影响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形象和声誉。
4.提高县级融媒体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途径
在对县级融媒体中心短视频制作现状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和改善的对策。
4.1 多渠道协同,为高质量的短视频创作提供保证
县级融媒体中心要为制作高质量的短视频提供多方面的保障。在人才培养上,要走专业化的道路。不少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创作团队还比较薄弱。要想迅速打破这种局面,就必须采取“长短结合”的方法。“短”指的是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县级融媒体中心要结合自身实际提升队伍建设水平。一方面,组建专业的短视频团队,吸纳那些短视频经验丰富、特长突出的年轻编辑、新闻工作人员,让他们专注于制作、推送短视频,提高作品的质量和吸引力。另一方面,建议考虑打破过去模式下不同部门之间的严格界限,搭建平台,促进部门之间年轻人的沟通与互动,通过协作一起提升短视频的制作水平。“长”,即立足长远,招聘中要注重数字采编和动画制作方面的专业人才,这样才能将“新鲜血液”引入短视频的制作中,才能有更好的组织保证。如,通过与高等院校的密切合作,利用共同建设教学基地、实践基地等方式,提高对高层次人才的提升水平,为高水平短视频人才的引进创造良好的环境。[8]
在业绩评价上,要突出“数据化”,真正把重点放到能够产生高质量“产品”的一线采编团队。如,探索数据考核机制,基于短视频总量、优秀作品数量、点击排名等新媒体数据,制定适应形势要求的绩效指标,通过数据对业绩进行归档。在此基础上,改革工资制度,注重对制作一线、关键岗位和贡献者的奖励,真正激发出每一名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
对人才的培训,应注重“持续化”。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工作人员要对传统的新闻采编流程及报道模式了如指掌,既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又要转变思维,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适应观众的需求;或“请进来”,让短视频达人、高校教授传授“技艺”;或组建“技术突破”团队,以青年为骨干,创作出有地方特色的个性化内容。
4.2 纵向深度挖掘,实现“产销”的精准度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推进、人们的时间日益碎片化,短视频不断兴起,并日益发展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与中央媒体、省级媒体和市级媒体相比,县级融媒体中心最大优势在于本地资源,所以,要紧紧围绕县域民众的深层需求,挖掘出能抓住眼球、形成热点的题材。在具体制作过程中,内容的建构应该植根自身受众,准确把握一线群众的关注点和现实需要,基于他们的视角看待问题,切不可一味追求广度而忽视实质,导致空洞无味。要真正把主流采编资源用于本地化短视频的生产和供给,有效提高观众的关注。围绕“乡村振兴”的中心大局,县级融媒体中心应主动扛起“党媒”责任,充分利用县融媒体中心的本地资源,让编辑、记者团队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社区,贴近县域群众,挖掘出有深度、有温度的内容,彻底克服内容同质、形式单调等顽疾,专注本土特色,进一步增强本地短视频的核心竞争力,立足一线群众的视角,让短视频既为百姓喜闻乐见,又具备较强的影响力、传播力。
实践证明,短视频的创作者必须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去观察和挖掘,用更巧妙、更丰富的角度,将新鲜的新闻呈现出来。比如,在全国抗击疫情攻坚战中,恰逢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苏州市相城区一家精机厂的厂长袁传伟,在员工未归时,独自一人承担起了一条流水线,为湖北武汉的战“疫”前线制造消毒剂。16 天里,他夜以继日地工作,以一己之力,完成了200 台机器的订单,并以最快的速度送出。苏州市广电全媒体中心获悉后,马上组织进行专题策划,制定采访、拍摄方案,一班人马紧密合作,制作出了一部精雕细琢的短片《一个人的生产线》。这部作品在众多同类作品中独树一帜,获得了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文学奖”的优秀短片专题作品三等奖。
同样,笔者所在的西峡县融媒体中心,在工作中注重深度挖掘,于平淡中求“新奇”、要质量,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如,西峡县融媒体中心立足当地特色农业和旅游资源,推出的短视频《西峡老界岭:春雪雾凇云海美若仙境》2023 年4 月荣获河南县级融媒体中心大象新闻客户端“云上河南”优质稿件传播量排名第8 名。2022 年,笔者团队在拍摄林业专题片时,挖掘到在深山守林15 年的护林员薛伦堂典型故事,在拍摄间隙,以护林员的视角,抓拍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公益广告,荣获2023 年度河南省广播电视公益广告和微视频征集活动电视类三类作品扶持项目。
4.3 以科技为支撑,聚焦于短视频制作过程的优化
短视频的制作和传播,必须具有新媒体的基因,杜绝同质化现象,做到经常更新,持续满足受众需求。
县级融媒体中心记者应该抛弃过去那种“现场采访、回家写稿”模式,积极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自觉学习视频拍摄、处理技术,追求“秒发布”。面对重大活动,应强调团队作战,发挥技术优势,推动前后方无缝衔接,不但做到“争分夺秒”,更要确保“多出精品”。[9]
在这方面,很多中央、省级媒体都作出了表率。如,在北京冬季奥运会期间,央视新闻先后制作、播发的《当“奥运侠客”遇上“冰雪江湖”,绝了!》等短片,因其独到的视角、独特的构思和高质量而受到广泛关注。
另外,县级融媒体中心应增强版权保护观念,在尊重知识产权前提下,加强版权保护,构建起良性内容版权生态,通过多种方式保障原创者积极性与切身利益。[10]
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短视频制作和传播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传播方式。它不仅可以满足观众的需求,也能够提升自身品牌的价值与影响力。近年来,县级融媒体中心在短视频制作、传播方面进行了一些努力和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县级融媒体中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同质化现象、内容创新不足、版权保护意识不强等。针对这些挑战,县级融媒体中心要讲好县城的发展故事,主动适应移动化、视频化潮流,注重短视频队伍、内容等全方位建设,守正创新,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注重深度挖掘和版权保护,加强与社交媒体平台的合作,才能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提高自身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推进高质量的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唯有如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