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文旅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2023-11-16董敏
董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效能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对新时代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促进文化和旅游双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随着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公共文化需要不断更新升级,党的二十大对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等作出了重要部署,强调公共文化服务必须与时俱进,强化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的力度。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2年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强调要鼓励博物馆、非遗展示场所、文物保护单位等重要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打造成为旅游目的地,培育发展大众旅游时代的主客共享的文化生活新阵地、新场所、新空间。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优化文化馆职能定位:“准确把握文化馆特点,推动全民文化艺术普及,打造城乡居民的终身美育学校、文明涵养阵地。做大做强全民文化艺术普及品牌,切实推动全民文化艺术知识普及、鉴赏普及、技能普及、活动普及,让文化艺术融入人民日常生活。”文化馆发展文旅融合是提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深入实施文化惠民政策的有效措施,把握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发展规律特点,借助自身丰富的职能和不断优化提升的空间,发挥其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属性优势,更好地建设全民共享的高品质文化空间,以实现文化館和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我国全面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文化和旅游的高质量发展要求两者要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新时代文旅融合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重要议题,公共文化服务和现代旅游需要实现融通发展。各类公共文化空间都在不断加强旅游开发和发展,博物馆、美术馆、历史文化街区等已成为文旅重要场所,文化馆在旅游开发的进程有所落后,也具有巨大拓展前景。广州市文化馆新馆舍于2023年正式对外开放,凭借14.2万平方米的占地面积成为全国最大的文化馆,岭南园林式的大型文化综合体为文化馆发展文旅融合带来了新的契机。通过发挥文化馆在公共文化空间语境下的公共性、文化性、空间性和城市象征性四大属性作用,分析文化馆发展文旅融合的优势和意义,并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精神三个层面讨论文旅融合对文化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根据广州市文化馆目前文旅融合的现状,提出未来文化馆进一步发展文旅融合的规划与思考。
一、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文旅融合意义
公共文化空间是“公共性”“文化性”和“空间”的综合演绎,贝拉·迪克斯在《被展示的文化:当代“可参观性”的生产》中总结了公共文化空间的主要特征:一是不仅仅依托展品个体,文化产品强调现代生活方式完成再生产;二是历史文化场所在城市再发展的语境中转变为重要的展示空间;三是公共文化空间通过创造公共交流环境的方式,完成文化传播与吸引受众的任务。新时代文化馆基于优化升级的场地条件和高品质的文化活动,正在向综合性公共文化空间转变,强调群众文化的“公共性”和“文化性”的同时,还体现“空间”的高度参与性和体验性要求。文化馆的基本职能使其区别于博物馆、美术馆、历史文化建筑等静态展示为主的空间,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文化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承从本质上贴合大众旅游时代下旅游体验所强调的“本真性”,即“通过环境体验和以人为本的体验来获得的”旅游需求。因此,在现代城市旅游语境下,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既是旅游开发的空间场所,又具有发展旅游事业潜质的基础资源,故而能成为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在此发展旅游能形成积极的文旅融合发展态势。
(一)公共性
公共文化空间的首要属性是公共性,体现在文化展示与空间对所有人群的开放,即在一定空间内实现“各不相同、复杂的社会群体注定要发生相互的联系”。公共文化空间的形成和发展与人文精神和城市的发展密不可分,它为市民群众和游客提供联系、沟通、交流的场所,同时提供精神、文化、历史、记忆的场景,关注个人体验和群体交往。
族群或区域性群体创造承载交流功能的公共文化空间,开展用以承担集体记忆的公共文化活动,在两者融合的具体现实场景后,族群个体能从中形成自我认知和群体归属感,并汲取塑造自身独特性与文化身份的养分。通过实现具体空间内的公共交往,“突破了原来建立在亲近的共同性上的个体身份,为人们在复杂的城市生活中形成更广泛层次的社会关系及重塑个人身份提供了无尽的可能”。广州市的历史地理意义特殊,既有历史悠久的本土广府文化,体现了岭南地区漫长历史的精粹,又有千年商都特有的“海丝”文化,具有国际交流、商业联通、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重要特色,还有新时代大湾区发展的重要文化内涵。因此,文化馆要发挥公共文化空间的公共性属性以及以文化人、培根铸魂的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五个认同”贡献文化力量,突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人心归聚、精神相依的内涵。
(二)文化性
公共文化空间是文化展示的物质载体,展示的文化内容不仅关联城市社会发展,更关注多元文化的集合,并在不断追求展示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形成高质量文化体验需求的场域。文化馆以文化展示为吸引力的核心要素,包括城市文化、岭南文化、群众文化的传递和传播,通过演出、展览、公开课、非遗体验等形式,将抽象的文化内涵落实到可看、可感、可触的物质实体,在游览、参观、体验的过程中传达文化意涵。
文化馆在公共文化空间语境下的任务是展示、传播、传承文化,广州市文化馆自成立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在组织开展全市示范性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艺创作和文化理论研究、公益性群众文化艺术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等工作上不断发力进取。迁入新馆址后,根据新馆的空间布局积极融合公共文化品牌活动,发挥“羊城之夏”市民文化季、“大家乐舞台”“流光溢彩”展演等示范性活动的引导带动作用,为群众搭建展示自我、沟通交流和文化娱乐的大舞台,突出人民群众在文化生活、城市空间、集体活动中的主题体验。在馆舍内各园区开展具有穗城文化、岭南文化内涵的展览,包括“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广作华章——从外贸商品到非遗保护特展、花城百花开——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竞秀南国春——岭南盆景艺术特展、茶和天下兴——影响世界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展等,建构了集合文物、技艺、记忆、文化、历史的文化场域,为人民群众提供个人体验和群体交往的具体场景,契合市民和游客的文化需求。
(三)空间性
文化旅游空间既包含着历史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场景的特定空间,又体现着旅游体验过程中时间和空间的辩证统一,结合了象征意义系统和物理形态空间,体现为一个集聚现在、过去和未来3个时间维度构成的文化意义空间。广州市文化馆通过构造极具当代岭南特色的文化空间,举办广府文化特色的公共文化活动,为市民游客建立起个人体验与集体记忆之间的有机连接,依托文化内涵和建筑实体,实现体验空间化和文化具象化。
广州市文化馆新馆以“十里红云一湾水,八桥画舫十六亭”为设计主题,通过高低错落、层次递进,统一了汉唐风格的典雅大气和岭南园林的柔美秀气,设计理念出自古诗词关于广州荔湾的描述“十里红云,八桥画舫”,形容的是广州荔枝成熟时节满城荔枝红艳的壮观场面。沉淀在建筑中的文化内涵为市民群众、游客构建开放的、可达的交往空间,为参观者提供了丰满的文化体验感受,体现公共空间对于文化生成、传播、体验的重要意义。
(四)城市象征性
公共文化空间在城市文化建设语境下,是“基于城市记忆之上由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和现代生活场景组成的物理空间及其象征符号系统集合而成的特定文化场域”。文化馆通过实现群众文化活动、群众艺术创作、非遗传承保护等职能,成为展示城市社会文化、城市文化形象、族群历史记忆与市民深层感情的综合性文化场域。旅游开发在此基础上助推文化馆发挥城市象征性的作用,游客在场域内感受特意构建的物理空间与文化展示,集中感受内在蕴含的城市形象、记忆和精神。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强调构建城市文化空间,要依托城市文化设施、公园绿地等,连片成线建设公共文化空间,构建历史文脉、时代风貌和生态环境交融的城市文化空间结构。广州市文化馆位于国家湿地公园——海珠湿地之畔、城市新中轴线南段中心位置。广州城市新中轴线尤其自第十六届亚运会举办以来,随着城市发展东移,在承担空间新功能、定义发展新定位和打造城市新名片上起到关键作用,培育了天河北商圈、珠江新城CBD、广州塔广场等高品质空间。依托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广州市文化馆与广州塔、海珠湿地、海珠湖公园等珠江南岸文化场所共同组成具有城市象征符号的模块空间,集中展示了广州新时代的城市形象,有别于旧中轴的历史浓厚气息,更注重当代经济、自然保护与人文精神多层次的并进与和谐发展。同时,文化馆在馆舍内实现静态空间和动态活动相结合,在外部联系上实现自然景观和建筑景观相融合,在城市建设上完成地理位置特殊性和文化功能内在性的结合,发展文化旅游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
二、旅游开发对文化馆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意义
文旅融合不是文化和旅游的简单结合,而是体现在旅游者主体与文化旅游客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实现,以达到文化和旅游在两大主业发展基础上的国家文化身份建构的目标,即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的统一。文化空间的三重属性(物质属性、社会属性、心理属性)促使文旅融合在不同层面有各自延伸发展的意义。
(一)物理空间层面
文化馆的旅游开发不仅能增强文化馆的主体性,通过空间的整合实现各项职能的融合,而且能推动公共性深入发展,提升向公众全面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服务范围从当地市民群众及社群扩大至全国、全世界的游客。
广州市文化馆根据新馆的场地条件,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和公共旅游服务的发展。一方面加强社会力量的参与,凝心聚力,整合资源,一是开展文旅志愿服务“繁星行动”,孵化基层文旅志愿服务组织者、文旅志愿服务示范队伍、特色文旅志愿服务项目、文旅专业志愿服务队等;二是开展群众文艺团队“群星工程”,组织“群艺之星”“创演之星”“传承之星”团队培育计划,打造广州市群众文艺团队扶持、组织、推广、研究网络;三是积极探索社会化参与路径,按照“公益化服务+市场化运营”模式开展社会化运营,制定了《广州市文化館社会化运营管理和服务规范》《广州市文化馆社会化运营考核评价办法》等文件,推动社会化运营延伸服务落地。另一方面提高场馆的建设管理水平,以高水平的旅游服务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广州市文化馆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通过完善景区建设、场地管理、信息咨询服务、惠民便民服务、安全管理等方面,不断提高向公众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一是设立游客中心、旅游信息咨询中心,配备专门服务人员为观众游客提供引导、咨询、建议采集、投诉处理、手机充电、租借轮椅和婴儿车等服务。二是完成导视系统的设置。按照景区创建标准,结合文化馆特色,规范设计标识系统,合理设置全景导览图、标识物、安全警示等标识,使用中英俄韩四种语种对照导览。三是在入口处设立游客咨询服务点,及时回复游客的问题和诉求。四是配备讲解员队伍,在中心阁、翰墨园、广府园、广绣园等园区提供定点定时讲解服务。
(二)社会空间层面
文化馆通过旅游开发传递城市文化信息,推动城市文化的传递与传播,通过公共文化活动和文化空间形成城市文化体验,形成市民群众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旅游者主体与文化旅游的客体之间的紧密连接。
广州市文化馆凝心聚力出新出彩,打造文旅融合活动品牌。一是推出一批高品质的文化艺术展览,“‘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广作华章——从外贸商品到非遗保护”特展、花城百花开——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金色华章山河颂——陈金章捐赠美术作品展、锦绣中华——传统织染绣艺术与生活展、岭南美术大展、蓝精灵65周年特展等多项特色鲜明、精品迭出的优秀展览相继惊艳亮相。二是打造“沉浸式”的文旅融合惠民活动,如结合新馆园林式建筑特点,春节期间推出“漫游新园”主题活动,集非遗互动体验、诗词书法雅集、宋代点茶演艺、广府服饰展示等于一体,让群众在游园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打造“茶和天下兴”系列展览,将游园体验与茶文化展示融为一体,通过举办小型戏曲展演、茶文化体验、茶主题空间、游园式茶会等的系列活动,呈现一幅以广州为核心站点的海上丝路茶文化历史长卷。还有集古琴实景音乐会、游园古琴“快闪”雅集及古琴游园打卡等活动于一体的“岭南古琴艺术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2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等。三是精彩演出和大型活动纷至沓来,如“2023非遗品牌大会”、2023年广东省红色讲解员大赛总决赛、第六届广州诗词挑战赛决赛、“羊城之夏”2023广州市民文化季开幕式、“花开广州 盛放世界”2023广州文化旅游推介大会等各种大型活动及赛事先后在文化馆举办。开心麻花、广州杂技团、广州歌舞团、广东音乐曲艺团等众多优秀团队纷纷来文化馆演出,来自文化艺术界的知名艺术家、优秀学者等也在文化馆举办了各种讲座、沙龙活动,为市民及游客带来了丰富的精神文化盛宴,加深市民群众对广州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精神空间层面
旅游开发借助市场力量能提高文化馆的文化传播与共享的程度,既使文化成为可展示的物品,又使文化空间成为可参观的地方,丰富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空间的交流沟通意义,进一步增强文化价值的实现。旅游在此过程中,促进游客建立个人的文化身份认同与国家、族群的身份串联,同时获得知识体验和情感体验。
广州市文化馆坚持推进文化交流,全力打造立足湾区、面向世界的公共文化交流展示平台。积极推进建设国际性的民间艺术交流展示平台,打造国家非遗展览展示研究中心(华南展示基地)和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广州)协同创新中心;开展“锦绣中华非遗精品馆”共建项目;组织“珠水同舟——粤港澳大湾区非遗系列研学”活动;联合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戏剧协会组织“粤讲越有戏”“青年有戏永向前”等系列活动,以粤曲、广东音乐、醒狮等粤文化形态为重点,充分发挥新馆场馆优势,发挥“人文湾区”引领作用,讲好广州故事、湾区故事、中国故事。
三、广州市文化馆对文旅融合的思考与规划
公共文化建设和文旅融合要通过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强调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各领域的融合发展,结合“十四五”时期的发展要求和大众旅游时代的现实情况,文化馆做文旅融合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广州市文化馆根据目前工作实践实际情况,未来在文旅融合进一步推进高质量发展有三个规划:
一是实施文旅商深度融合行动计划。未来积极推进4A级景区建设,同时联合海珠湖公园、海珠湿地等推动“文化+旅游+商业”深度融合、品质发展,激活周边商业活力,引领文化消费新潮流。搭建社会力量共创共享平台,推动基于非遗资源的研究、设计转化和开发利用。积极参与城市文旅推广品牌建设,运用公共文化服务的城市辐射能力,结合城市旅游热点营造岭南传统文化振兴潮流。
二是深入探索社会化参与示范计划,引领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多元发展。按照“公益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模式,通过购买服务或合作运营的方式,通过开展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和限定的经营性服务,进一步提高场馆运营效率,探索广州经验,满足人民群众新时代的文化和旅游需求。
三是实施文化交流传播拓展计划,打造立足湾区、面向世界的民间文化交流中心。深入实施“双创”工程,焕发岭南民间文化新活力。配合广州国际演艺中心建设,吸引国内外的优秀剧目到馆演出,促进国际民间演艺交流。通过设立国际民间艺术节组织理事会中国委员会湾区文化艺术交流(广州)中心,继续发挥“人文湾区”引领作用,积极推动大湾区公共文化服务、非遗保护、青少年文化交流等协同创新一体发展。
四、结论
为提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深入实施文化惠民,文化馆可借助自身丰富的职能和不断优化提升的空间,发挥其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公共性、文化性、空間性和城市象征性的优势,在大众旅游时代中建设全民共享的高品质文化空间,以实现文化馆和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在物理空间、社会空间、精神三个层面通过文旅融合实际工作推动文化馆本身高质量发展,聚力提升向公众全面开放的深度与广度、形成城市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文化身份认同与文化价值实现,最终促进文化和旅游形成双向融通的良好态势。在未来,文化馆在文旅融合深度发展中可以推动“文化+旅游+商业”融合模式、探索社会化参与示范计划和实施文化交流传播拓展计划。
参考文献:
[1]贝拉·迪克斯.被展示的文化:当代“可参观性”的生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1.
[2]菲利普·皮尔斯.旅游体验中的真实性概念[J].社会学,1986,2(1):121-132.
[3]傅才武.论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内在逻辑[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73(02):89-100.
[4]傅才武.文化空间营造:突破城市主题文化与多元文化生态环境的“悖论”[J].山东社会科学,2021(02):66-75.[5]侯雪言.文化场景视域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优化研究[D].武汉大学,2022.
[6]胡和平.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N].人民日报,2022-12-28(009).
[7]理查德·桑内特.公共人的衰落[M].李继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20.
[8]宋立新.基于公共空间价值建构的城市规划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12.
[9]王玲.基于公共文化空间视角的上海市博物馆旅游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10.
[10]徐磊青,言语.公共空间的公共性评估模型评述[J].新建筑,2016(01):4-9.
[11]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2(24):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