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国战略视域下家谱文化价值的再认识和内容的深度开发
2023-11-16何积英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强调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维系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文化认同是重要因素之一,寻根问祖、追根溯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素来就有浓厚的寻根意识。以谱牒编纂、收藏保存和研究应用等为内容的家谱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是加强民族、区域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着积极作用,通过家谱文化凝聚国人乃至全球华人的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这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互助县位于青海河湟地区,历史上羌、戎、汉、鲜卑、吐蕃、蒙古等各民族曾在这里交融发展,中原儒家文化、藏传佛教文化、蒙古传统文化以及伊斯兰文化在这一区域均留下了深刻印记。历史上形成的这种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的格局在当下社会文化中依然呈现出强烈的传承性和延续性。今天,互助地理区域生活着汉、土、藏、回、蒙古等29个民族,不同民族的群众在宗教信仰、民俗文化、教育理念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更多时候共享和共同拥有某些文化元素。家谱文化便是这个区域内不同民族群体共享的文化元素之一,它对研究互助地区历史发展、人口变迁、民族交流融合等均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一、家谱文化与文化强国战略
(一)家谱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谱又称家乘、族谱、宗谱、世谱、房谱、宗亲谱等,是记载同宗共祖血脉源流世系和人物事迹的历史典籍。纵观互助县各姓氏家谱,家谱序中都将“追远报本、孝亲睦族、宗族嫡派、源远流长”作为修谱的根本目的,家谱也是让后代辨别血缘宗亲的重要依据。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曾言:“有天下之史,有一国之史,有一家之史,有一人之史。传状志述,一人之史也;家乘谱牒,一家之史也;郡府县志,一国之史也;综纪一朝,天下之史也。比人而后有家,比家而后有国,比国而后有天下。”以谱牒编纂、收藏保存和研究应用等为内容的家谱文化,贯穿了中华文明发展史,数以千万计的家谱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档案。
(二)家谱文化为文化强国战略实施提供了深厚文化基础
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家谱是记载一个人、一个家族、一个民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重要文献资料,从家谱中可以追寻祖先艰苦创业的历程,感知祖辈对家族、社会、国家做出的贡献以及家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优良家风、家训,激励后人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营养。家谱是家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而家族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故家谱文化为传承优良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二、家谱文化在推进文化强国战略中的价值分析
家谱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学、经济学、民族学、社会学、人口学、教育学以及诗词艺文、家训家规、人物传记等内容,是百科全书式的历史文化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学术研究价值、道德传承价值等。互助县家谱文化丰富,既有明清时期编纂的老谱,也有新中国成立以来续修的新谱,既有汉族修的谱,也有土、藏、回等少数民族修的谱,这些家谱文化对研究互助地区政治经济发展、民族文化认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具有重要价值。
(一)家谱文化为研究地方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一个地方的历史变迁,实质是这个地方众多氏族的历史变迁。互助縣各姓氏家谱对互助地区历史沿革、组织机构变迁、地名演变、民俗文艺等都有记载,这些为研究互助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发展等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可补充官修史书之不足。
一是家谱反映了互助地区地名演变与行政区域变迁。互助县在明清及民国早期,曾属西宁卫、西宁府、西宁县等管辖,地名和行政区划也与现今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些历史信息在家谱中都有翔实记载。如南门峡镇古边村编纂于清同治十年的《西宁府大通县燕麦堡永新庄牛氏家谱》,记载有“维我牛氏,原籍本古晋人,因商至湟……至呈满公又移居大通县燕麦堡永新庄。”清代,今互助县南门峡镇所属地区归属西宁府大通县,这与《西宁府新志》记载“清雍正三年,改卫为府,领县二、卫一。乾隆三年,增领所一”相一致。清雍正三年,改西宁卫为西宁府,下设西宁县、碾伯县、大通卫、贵德所。乾隆二十六年大通县改设县治。清同治时期南门峡地区归属大通县,地名为燕麦堡(因产燕麦饲马,故名),今古边村为永新庄。至1954年互助土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后,经青海省政府批准,将大通县第八区(包括隆旺乡、丰稔上下乡)划归互助县管辖。其时,地名为大通县第八区隆旺乡、丰稔上下乡,1960年改为南门峡乡,2001年撤乡建镇。青海明长城是明代为防御西海蒙古袭扰而修建的长城,南门峡地名因明长城修建而来。明朝初期,蒙古统治者虽被迫放弃了对内地的统治,但仍据大漠南北地区,对明朝构成严重政治军事威胁。明武宗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蒙古鞑靼部进入青海湖地区,并以此为据点不断劫掠临近诸部落,曾多次攻入西宁卫属地,烧杀抢掠,给百姓带来无尽苦难,史称其为“海寇”。今互助县境内很多地方都深受其害,红崖子沟乡老幼堡村编纂于清光绪三十年的《杨氏家乘》记载,“明中叶,海寇复起,扰乱地方,简命旧职官军讨之。”为防御“海寇”袭扰西宁卫,明穆宗朱载垕下令修筑边墙。其中一条经甘肃永登,延伸进入互助北山,经东闇门,出东峡,越大通娘娘山沙尔岭,入湟中,再延伸通往贵德。因边墙在跨越河流、交通要道之处均设有出入门户,时称“闇门”。今互助南门峡境内的闇门因处苏木莲河之东,称“东闇门”,峡因闇门得名,时称“东闇门峡”,后就易从简,称南门峡。
二是家谱反映了互助地区的移民史。自秦汉以来,中原王朝便开始了开发式移民屯边。明代为加强西北边疆防御,更是在河湟地区实施大规模移民戍边。互助地区汉族家谱大多记载了明清时期的移民史以及在这片区域内不断迁徙发展的历史。红崖子沟乡老幼村《杨氏家乘》记载:“暨有明之世,我先世祖德山公发籍南京竹市巷,以戎行起家,屡征有功,诰授世袭指挥,至明中叶,檄调征西地,随军至甘肃之湟中,征剿西寇,颇有奇功,奏捷后,多封功臣,以世袭指挥镇奠斯土。于是德山公辞职就农,因寓湟中,遂家郡东红崖子沟老幼堡耕读为本。”今红崖子沟老幼村杨氏之一族于明朝中叶因征从南京移民至今互助地区,老幼村地名也因移民不分老幼全为军籍而得名。哈拉直沟乡费家村《湟中马氏家谱》记载:“湟中马氏者,始祖原居南京诸市巷,自先明开国初,播迁来西,先居高寨盐场堡,后又迁居马家寨。”明朝初期,马氏从南京移民至今互助地区。五峰镇陈家台村编纂于清康熙十一年的《陈氏家谱》记载:“一世祖讳子名,原籍淮安府山阳县人,系元朝右丞。明吴元年归附明朝,授职指挥。二世祖讳义,明洪武十四年因功世袭西宁卫指挥使。后世历任北川营、道中营,都励精图治、胜任其职。”北川营辖今互助五峰镇地区,陈氏从明洪武年间因征从江苏移民至今互助地区。从以上家谱记载可知,明代在今互助地区,随着卫所军屯体系的建立,大批军事性移民从以南京为中心的江淮等地迁徙而来。这与《明史》记载:“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相一致。据《西宁志·岁计志》载:“西宁卫洪武中户七千二百,口一万五千八百五十四。”《西宁府新志》记载:“永乐中,官军户七千二百,口一万二千九十二。嘉靖中,官军户三千五百七十八,口四万五千六百一十三。”明初,移民河湟地区的军户就达8400多户。据此分析,明代互助地区江淮军事性移民数量也很庞大,他们构成了今互助地区汉族的主体,因而,南京竹市巷(珠玑巷)就成了互助地区乃至河湟地区汉族家谱群体记忆中的故乡。
另外,明清时期互助地区移民中还有从安徽、陕西、山西等地经商而来的大批客商。如《湟中柴氏宗谱》记载:“柴氏者始祖固同州府河阳县巷村人也(今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项村),嘉庆十八年先祖父明义、明和、明德兄弟三人贸易来宁,定居于西宁县属北川河东依山堡(今互助县五峰镇下马圈二村)。”这些客商中以山西客商为最多,称“山西客娃”。
(二)家谱文化为研究“多元一体”民族格局形成的实在性提供了历史依据
家谱记载了互助地区多民族交流交融、迁徙演变的历程,反映出各民族历史上已深深融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之中。
一是家谱反映了互助地区历史上各民族在“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发展进程之中逐步形成的过程。如互助县威远镇古城村《吉氏家谱》记载:“吉氏之乃祖乃孙其先系本土之番族人也,华言名之曰西番,土语名之曰铁约西番。番族本无姓氏,究竟而姓吉者,因是庄地之名番语曰吉藏,是以地名之吉取为吉姓也,是一变也……本番族也,然令之言语与妇女之冠服悉变为本地土番之言语冠服者,意为土番之言语冠服较之西番之言语冠服略近中华,故语土语、冠土冠,却非本来之面目,由西番而变为土番也,是亦又一变也……至吉公讳大德者(生于康熙五十七年),痛番俗亲殁火葬之害,告诫其子孙曰,火焚亲尸大伤天理,大干国法,殁后必以华理殡葬……春秋祭祀,以时思之,宛然中华之理也,是又一再变也。”道光十八年,“吉生应祥纂修族谱,谱系既明,伦常自不紊乱矣,是又一大变也。”吉氏家谱记载的五变反映了今互助地区土族、藏族之间的融合演变。“痛火葬而具棺橔,轻佛经而重儒书,斥革番俗,遵服王化,易风变俗”则体现了汉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之影响,深刻揭示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历史演进的辩证统一性和长期性。
二是家谱文化反映了互助地区各民族在历史上经历复雜民族过程和民族关系演进,进而形成交融一体中华民族自在实体的历史事实。如互助县丹麻镇新添堡村《湟中新里堡严氏合族家谱册》记载:“严氏先祖系蒙古人,远祖某,南宋时从元世祖忽必烈入,攻破严州,赐姓严氏,后入官西宁,随家焉。至清康熙三十三年有守信、守忠二祖公徙至新添堡。”可知,严氏祖先为随蒙古军南下而进入中原的蒙古人或色目人,明朝归顺朱元璋之后,在攻克严州的战役中立有大功,而赐汉姓为“严”,并演变为汉族。
从以上各民族、各姓氏家谱记载的家族迁徙演变历程可知,历史上各民族的交流融合形成了今互助地区的民族分布与民族关系,也体现出互助地区各民族文化上兼收并蓄、情感上相互亲近,民族形成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这些为研究互助地区“多元一体”民族格局形成的实在性提供了历史依据,也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实在性和实体性。
(三)家谱文化为互助地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效途径
家谱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倡导推崇的家国一体、守法明礼、敬祖孝亲、修身养性、重教亲传、勉学励志、齐家治业等优秀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是今天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一是家谱文化中倡导的立志、勤学、兴业、睦族等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相一致。如老幼村《杨氏家乘》道:“人生之本、孝悌为先,袛父恭兄、礼度罔衍。子耕父田、殷勤作苦、必获丰年、勤者日富、惰者日贫、偷闲自安、终不及人。”勤俭持家、和睦乡邻、励志读书是很多家训、家规中的核心内容,它规范着家族成员的日常行为,影响着家庭建设,影响着家庭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进而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永续发展。纵观家谱可以发现我国家族式人才链条涌现的一个共同特征:家学渊源,幼承庭训,最终卓然成家,翘楚不凡。家谱文化中这些持家治国理念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思想相一致,每个家庭应通过传承弘扬家训、家规来有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家谱文化中恪守礼制、正直正义、爱众亲仁等处世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相一致。如塘川镇汪家村《河湟汪氏族史志》载:“汪家祖训格言:居身务间要质朴,平易近人塑人品;富裕不忘本族人,济贫助残同舟进。嫖窃赌毒害人深,吾族老幼不染身。”这些处世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相一致,在对家族子弟良好品德的培养中,引领家族的精神走向,形成优良家风,进而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三是家谱文化中保家卫国、耕读传家、恪尽职守、敬业乐群等伦理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相契合。如东和乡克麻村《何氏家乘》道:“人生天地间,宜以忠孝为立身之本。”“忠”即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塘川镇汪家村《河湟汪氏族史志》载:“《汪氏族规》道:‘宗族当睦;妯娌当厚;职业当勤;争讼当止。’”这些家谱中的伦理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公民准则相契合。在传承家谱文化过程中,家文化上升到国文化,从爱家庭到爱家乡,进而爱祖国,可以有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文化强国战略视域下互助县家谱文化内容的深度开发
梁启超曾言:“尽集天下之家谱,使学者分科研究,实不朽之盛业。” 如何开发利用家谱文化,让传统家谱在推进文化强国战略中发挥其应有价值,是值得思考之问题。
(一)开展家谱收集整理工作,建立家谱档案信息中心
家谱由各姓氏宗族自行编修、自行保存,较分散。据调查,互助县目前有近千套家谱,全部散落于民间,由各姓氏家族自己保存。基于此,互助县应开展家谱收集整理工作,建家谱收藏馆,将分散在民间的家谱档案整合到统一平台,方便公众查找,实现家谱的档案文献价值。
一是建立家谱调查征集中心,组建家谱收藏征集员队伍。由互助县政府牵头,建立家谱调查征集中心,可将其设在县图书馆。在全县各行业中征调热心于家谱收藏、潜心于谱牒文化研究的人员,组建家谱收藏征集员队伍。以“当好家谱征集员、姓氏文化研究员、编修家谱服务员、谱牒文化宣传员”为宗旨,开展家谱征集工作。
二是多渠道、多措施全面征集家谱。首先,由家谱调查征集中心向各乡镇、村、社区、家族等发家谱征集函,说明家谱征集的目的和意义,使民众知晓家谱征集,并鼓励民众自愿捐赠家谱,存放于家谱收藏馆中。对愿意捐赠原谱者颁发收藏证书,不愿捐赠原谱的,家谱收藏馆将其扫描成电子版打印保存。其次,家谱调查征集中心通过各乡镇文化站了解当地姓氏家族,知晓其所在乡镇修谱、续谱情况,及时征集。第三,组织开办家谱收藏保存知识培训班,邀请专家讲解家谱文化以及正确保存家谱的方法,最大限度抢救保存老谱。
三是结合现代科技,做好家谱整理工作。首先,将征集到的家谱扫描成全文影像,根据一定的元数据著录规范,对家谱文献的有效信息如谱名、纂修者、编纂时间、谱籍地、始迁祖、家族名人、堂号等文献特征进行标引后,形成家谱目录,存储于家谱收藏馆或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中,便于文献管理。其次,将扫描成全文影像的家谱排版成符合现代人阅读习惯的形式,打印装订成统一尺寸的书籍,方便读者查阅。第三,运用数字技术,即文本挖掘、数据分析、可视化等技术,多元化开发家谱档案。
(二)加强谱牒文化研究,丰富地方历史文化内涵
鉴于家谱在地方志编修、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中的独特功能,互助县应成立家谱文化研究会,开展家谱文化研究与挖掘,丰富完善地方历史文化内涵。
一是政府支持、文体旅游局牵头成立互助县家谱文化研究会。研究会以家谱收藏者、历史文化、家谱文化等研究者为主体,以举办家谱文化研究论坛、召开家谱文化学术研讨会、举办家谱文化讲堂等形式,开展家谱文化学术研究活动。
二是投入资金,设立家谱文化研究课题项目。文化宣传部门设立家谱文化研究课题项目,投入课题资金,吸引研究者申报课题,对互助县家谱文化进行多角度、系统性研究,挖掘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如威远镇古城村《吉氏家谱》中收藏有30多份清代、民国时期有关田地交易的地契,这是国家与社会互动,法律体系在地方社会实践的重要见证。在县、乡镇、村志编纂中,用家谱文化研究之成果充实地方志内容。
三是研究挖掘家谱文献,编撰出版相关图书。家谱文化研究会对不同姓氏家谱所记载的族姓来源、世系、迁徙源流、始迁祖、迁徙时间、迁徙缘由、迁出地、迁入地、人口统计、家规家训、族中名人事迹及字派等研究挖掘,编纂出版《互助县氏族源流》《互助家谱提要》 《互助姓氏寻踪》 《互助土司》 《互助名人事迹》等图书,从众多氏族变迁发展的历史来反映互助地方历史。
(三)依托谱牒文化资源,打造县域历史文化品牌
在文化强国战略视域下,努力实现家谱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家谱文化由抽象文字转化为具象场景和情感载体,真正使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使承载中华文化基因的家谱与现代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相通相融。
一是利用家谱信息挖掘县域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寻根旅游、名人旅游等特色文化旅游项目,打造互助历史名人文化品牌。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祁家延西》是互助土族地区广为传唱的土族民间英雄叙事长诗,其叙事取材于明代生活在河湟地区的东祁土司祁延西为抗击入侵者、保家卫国而率兵出征,后被奸臣迫害致死的英雄事迹。《东府祁家土司史略》中记载,《祁家延西》故事发源地在今威远镇白崖村,白崖村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87年)前后修筑祁家城,设祁土司衙门。明天启二年,十一世土司祁秉忠受命率军出征今辽宁一带抗击后金军,不幸身负重伤而牺牲。《祁家延西》以祁秉忠英雄事迹为原型,口头演绎传唱而来,弘扬了爱国、和平、勇敢等精神。今白崖村仍保留有多处祁家城遗址。互助县可挖掘《东祁土司家谱》《东府祁家土司史略》等家谱文化,结合《西宁府新志》《秦边纪略》等历史文献记载,完善祁延西的英雄事迹,在白崖村打造“祁家延西古城”,借助非遗演唱、秦腔剧演出、参观、研学等方式弘扬传承祁延西精忠报国的精神,打造互助历史名人文化品牌,丰富文旅资源。
二是利用家谱信息挖掘互助地区移民历史,打造互助移民历史文化品牌。互助地区多数汉族家谱记载其祖先于明代从南京珠玑巷迁入该地的历史,南京珠玑巷是互助地区乃至河湟地区汉族家谱群体记忆中的故乡,民间也有许多相关的民俗和传说。互助县可组织家谱学、历史学、非遗学等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对编撰较早的家谱开展研究,结合河湟地区于明代实施的“移民屯边”历史及民间传说故事,整理编撰民间文学《珠玑巷人西迁传说》,详细记录、录像、建立资料数据库,申报非遗项目,并拍摄节目,建立“珠玑巷人西迁传说”展厅等,打造互助移民历史文化品牌,促进文旅融合。
三是举办“我从哪里来——互助家谱精品展”,打造家谱文化品牌。互助县文体旅游局利用收集整理的家谱,在清明节、寒食节等传统节日,举办多种形式的“晒谱节”“家谱精品展”等活动,打造家谱文化品牌。让人们在缅怀先祖、追根溯源的同时,增强对家谱的文化认同感,接受家训家规熏陶,传承优良家风,既丰富了节日文化,又弘扬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运用谱牒文化之精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一是运用谱牒文化思想引导功能,引导民众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家谱文化的内在渊源关系。家谱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家族关系中,不同姓氏之间通婚组成家族,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家庭——家族——民族——中华民族”這样一个家国同构、家国一体链条。这组链条超越年龄、性别、职业、地域,任何力量都拉不开、斩不断。家族为族众提供生存基础和成长空间,而家族成员为自己家族作贡献,保证自己家族长盛不衰。因此,要发挥谱牒文化的思想引导功能,让家族后人从祖辈身上接受家训家风教育,修养好个人品行,肩负起家庭责任,进而承担起社会责任、国家民族大任。
二是运用谱牒文化的价值认同功能,实现谱牒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对接。谱牒文化经数千年积淀,其优良家训、家规及家族先辈的英雄事迹、美德传说会对家族成员价值观形成最原生的影响。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对接,在家庭、村落、社区、学校等宣传树立优良家训、家规,讲好家族英雄事迹、美德故事,在营造优良家风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是运用谱牒文化的行为养成功能,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和媒体多元互动机制,通过宣传普及优良谱牒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谱牒文化承载着富含传统文化给养的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根同源,因此,可利用谱牒文化中血浓于水的亲情感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细微之处、融入到小事之中,发挥谱牒文化行为养成功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总之,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程中,探析互助地区各民族、各姓氏家谱文化,可以增进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区域社会相协调,推动地区社会文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云.汉藏蒙边缘地区家族文化流变探析——以青海大通安宁滩祁氏族源为视角[J].青海民族研究,2018(3).
[2](清)章学诚.文史通义[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习近平.一个民族须知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N].人民日报,2014.5.5.
[4](清)杨应琚撰,崔永红校注.西宁府新志[M].青海人民出版社,2016:7.
[5]互助土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互助土族自治县志[M].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12.
[6](清)张廷玉.明史卷89兵志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175.
[7]崔永红.明代河湟地区屯田的分布和军户的来源 [J].青海社会科学,1988(6).
[8]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322.
[9]陆平等.家谱德育资源开发研究 [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2).
(作者简介:何积英,女,任职于中共海东市委党校。研究方向:地方民族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