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胡椒生产和贸易发展分析
2023-11-16曾小红李光辉王小芳胡杰
曾小红 李光辉 王小芳 胡杰
中国胡椒生产和贸易发展分析
曾小红 李光辉 王小芳 胡杰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海南省热带作物信息技术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 海南海口 571101)
胡椒是世界重要的香料饮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中国胡椒生产规模较小,占世界份额较低,但中国是世界胡椒主产国之一,贸易逆差持续扩大。通过对世界及中国胡椒的生产、进出口贸易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了世界及中国胡椒生产规模、单产、进出口贸易的现状及趋势;预测中国胡椒产业发展趋势,并提出应对策略。
胡椒;生产;国际贸易;发展趋势
胡椒()是胡椒科(Piperaceae)胡椒属(Piper)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素有“香料之王”的美誉,是世界重要的香辛作物之一,在药用价值和工业价值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1]。在医学领域可被用作健胃剂、解热剂和支气管粘膜刺激剂等,在食品工业上也可用作抗氧化剂、防腐剂和保鲜剂[2]。研究还发现,从卡瓦胡椒中提取的黄卡瓦胡椒素对多种癌症有抗癌作用[3]。
我国是世界胡椒主产国之一,其中海南和云南是我国主产区。由于胡椒的经济价值高,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胡椒一直是我国热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是海南重要热带经济作物产业,年平均产值30多亿元,关系100万以上农村人口收入。但是,与世界其他胡椒主产国相比,中国的胡椒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并不高,且产品竞争力低;同时,随着经济的增长及生活所需,胡椒在国内市场的需求呈刚性增长,2011—2020年,中国胡椒进口逐年上涨,从2011年的8 288 t增加到2020年的27 043 t,增长幅度高达228%。国内学者对中国及世界胡椒生产和贸易的研究多集中在2017年以前[1,4-6],对近年来世界和中国的胡椒生产和贸易形势研究较少,在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对现阶段世界及中国胡椒生产和贸易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并预判中国胡椒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这对于指导胡椒生产和产业政策调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世界胡椒生产现状及与中国的比较
1.1 世界胡椒生产现状
世界胡椒生产区域主要集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处热带地区的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度、巴西等亚洲和南美洲国家。从生产规模看,印度尼西亚、印度、越南等亚洲国家胡椒生产规模大且增长迅速,以巴西为代表的南美洲国家胡椒生产规模也在波动中呈增长态势。
1.1.1 世界胡椒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且日益集中 2000年以来,世界胡椒和胡椒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使胡椒收获面积不断增加,产量持续增长,从2000年41.95万hm2增加至2020年的60.61万hm2(表1),年均增长1.86%。印度尼西亚、印度、越南、斯里兰卡、巴西是全球前五大胡椒生产国。2020年5个国家的胡椒产量占世界胡椒总产量的比重为81.69%。作为世界香料界的重要香料作物之一,胡椒是东南亚地区重要的对外贸易经济作物,随着世界胡椒消费量的增加,胡椒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在不断增加。作为世界胡椒主要产区,东盟的胡椒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其中,印度尼西亚是世界胡椒生产规模最大的国家,其胡椒收获面积和产量增幅分别为5.42%和0.10%,2020年其胡椒收获面积和产量占世界的比重分别达32.70%和12.47%(图1)。越南的胡椒在种植规模上不如印度尼西亚和印度,但其产量却远高于两国,而且其生产规模在大幅增加,收获面积和产量分别从2000年的3.55%和16.19%增长到2020年的18.63%和37.83%。但是作为原产地的印度,近年来其胡椒生产规模却在逐渐萎缩,收获面积和产量占世界的比重分别从2000年的46.72%和18.73%下降到2020年的22.60%和9.24%。以巴西为代表的南美洲国家胡椒的生产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其收获面积和产量占世界的比重分别从2000年的3.86%和12.27%增加到2020年的6.15%和16.06%。与世界主要胡椒生产国相比,中国的胡椒生产规模小,收获面积和产量占世界的比重低但保持相对稳定。2000—2020年,中国胡椒收获面积占世界的比重保持在3.00%,产量占世界的比重从5.61%下降到4.67%。
1.1.2 世界各国胡椒单产水平差异明显 胡椒单产的影响因素众多,如土壤环境、水分、气候条件以及生产技能、科技水平等会对胡椒的生产产生影响。世界胡椒单产水平最高的地区在东南亚,其中以柬埔寨、马来西亚、越南的单产居高。这些国家温暖的气候、肥沃的土壤和充沛的雨水等丰富的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相对稳定,为胡椒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7-8]。南美洲的巴西胡椒单产水平位居前列,巴西胡椒主要产自北部地区的帕拉州、圣埃斯皮里图州、巴伊亚州和马拉尼昂州[9],丰富的热带气候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土地资源优势使巴西的胡椒产业迅速发展。自从日本引入巴西种植胡椒后,胡椒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巴西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业产业。中国自1947年引入胡椒种植以来,虽然受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限制,仅能在海南、云南部分地区种植,但通过不断加强胡椒栽培管理技术的提升,单产水平显著提高,但仍远低于最高单产水平的柬埔寨,且近年来增长乏力。胡椒种植规模最大的南亚的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胡椒单产明显低于其他胡椒主产国,增长也表现出明显的疲软态势。从世界各胡椒主产国单产情况分析,世界胡椒单产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表2)。
表1 2000—2020年世界5大胡椒主产国及中国胡椒收获面积 单位:万hm2
注:数据来源于FAO统计数据库,2022。下同。
图1 2000—2020年世界5大胡椒主产国及中国的胡椒产量占世界的比重
表2 2000—2020年世界胡椒主产国的胡椒单产变化情况 单位:t/hm2
1.2 中国胡椒生产情况
中国胡椒种植主要分布在海南、云南、广东,其中海南和云南是主要的胡椒生产省份,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胡椒总产量的98%以上。海南是中国胡椒的主产区,其种植面积、收获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88%、95%和94%。
2011—2020年,全国胡椒种植面积总体呈逐渐扩增趋势,但广东到2018年已无胡椒生产数据,此后胡椒种植集中在海南和云南两省。其中云南胡椒种植面积增长明显,从0.09万hm2增加到0.27万hm2,增幅高达2倍;同期,海南的胡椒种植面积增幅仅1.83%。由于单产水平的提高,两省的胡椒产量均有所增长,云南胡椒产量从2011年的737.9 t提高到2019年的2 811.2 t,增长2.8倍,2020年受气候等因素影响减产到686.3 t;海南胡椒产量从2011年的35 388 t增加到2020年的41 951.4 t,增长18.55%。海南的胡椒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的琼海、文昌、海口、万宁等地,并已形成规模(1 000 hm2以上),但受地理因素的影响,生产规模扩大的趋势不明显;云南的胡椒主要种植在临沧、普洱、玉溪、红河、西双版纳、保山、德宏等市县,虽然目前种植规模还较小,但这些市县的光热条件都适宜胡椒生产,其生产规模发展空间潜力巨大。
2 中国胡椒贸易状况及与世界的比较
2.1 世界胡椒贸易总量上升,胡椒粒贸易规模大于胡椒粉
世界胡椒进出口贸易主要是胡椒粒和胡椒粉。随着胡椒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不断增加,以及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世界胡椒贸易总量也呈不断上升趋势。世界胡椒粒贸易规模显著大于胡椒粉贸易规模,但胡椒粉贸易增速快于胡椒粒贸易。2000—2020年,世界胡椒粒、胡椒粉贸易量呈波动增长态势。其中胡椒粒贸易量从47.25万t波动增长至82.85万t,胡椒粉贸易量从3.87万t波动增加至17.56万t,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85%和7.85%。2010年后,世界胡椒贸易规模加快扩大,从出口情况看,世界胡椒粒出口量从2010年的25.41万t增加至2020年的46.75万t,出口额也从9.51亿美元增加至2020年的12.2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09%和1.29%;同期,胡椒粉出口量和出口额年均增长率分别为8.85%和8.25%。2020年,受全球经济贸易不景气及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响,阿富汗、尼泊尔、马里等国家胡椒粒进口规模大幅度减少,世界胡椒粒贸易量下降0.49%(图2)。
图2 世界胡椒贸易情况
2.2 东盟和南美洲是世界胡椒出口的主要来源地
亚洲、美洲、欧洲、非洲及大洋洲均有胡椒出口,其中亚洲是世界最大的胡椒出口地区,胡椒出口量占世界出口总量的70%以上,其中又以东盟为主,东盟胡椒出口量占世界胡椒出口总量的60%以上,以越南、印度尼西亚为主;其次是美洲,占世界出口总量的20%,以巴西为主。
由图3可知,2020年,世界前5大胡椒粒和胡椒粉出口国中,越南是最大的出口国,其胡椒粒和胡椒粉出口量分别占世界出口总量的47.05%和45.61%。巴西是胡椒粒出口第二大国,占世界出口总量的19.16%;第三是印度尼西亚占12.20%。胡椒粉的第二大出口国是印度,占世界出口总量的10.40%,第三是德国,占6.45%。
越南是世界最大胡椒制品出口国。2010—2020年,越南胡椒粒和胡椒粉出口规模总体均呈扩大趋势。其中2010—2014年,越南胡椒粒、胡椒粉净出口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16%和8.13%,胡椒粒贸易顺差从2.94亿美元增加到9.54亿美元,增长了3.25倍,胡椒粉贸易顺差也增加了3.01倍;在2014年,越南胡椒首次突破1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10]。受越南胡椒中发现多菌灵杀菌剂高残留事件的影响[11],2015年越南胡椒粒和胡椒粉出口规模都有所下降,贸易顺差分别下降7.42%和5.15%。2016年后越南胡椒出口再次大规模增加,但是受世界胡椒市场消费需求的影响,巴西、柬埔寨等国家胡椒产量和出口的增加,越南胡椒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压,特别是黑胡椒[12],2020年越南胡椒粒和胡椒粉贸易顺差分别减少12.84%和增加13.41%。从胡椒的进出口价格来看,越南胡椒粒进口量约为出口量的10%,胡椒粉不到1%,但越南胡椒粒和胡椒粉的出口价格逐年走低,每千克胡椒粒从2015年高达9.41美元降到2020年仅2.32美元,在经过多年胡椒价格下跌后,2021年胡椒价格出现复苏迹象,再次振兴越南10亿美元的胡椒产业。受不利天气和新冠疫情的影响,世界多地胡椒生产区无法实现产量目标,除巴西外,印度尼西亚、印度等胡椒主产国正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而随着部分国家新冠疫情防控好转,餐馆、酒店开始恢复运行,使得胡椒调味料消费需求猛增,与此同时,多地农民因新冠疫情和胡椒价格下跌而减产。因此世界胡椒协会预计,2022年胡椒原料将供不应求[13]。
2.3 中国胡椒进出口状况
2.3.1 中国胡椒进口连年增加 中国胡椒贸易以胡椒粒和胡椒粉为主,进口量远大于出口量,基本处于净进口状态,贸易逆差持续扩大。2020年,中国进口胡椒粒20 994 t(图4),占胡椒贸易总量的84.32%。随着国内消费市场对胡椒需求的扩大,中国胡椒进口规模在波动中呈扩大化态势,尤其是2017—2020年,胡椒粒连续4年增长,2020年比2017年进口增加了1.78万t,年均增长率高达86.74%;相比之下,胡椒粉进口量较小,增速较慢,从2011年的302 t增加到2020年的1 067 t,年均增长率为13.43%。从世界胡椒进口情况来看,中国胡椒粒进口量占世界的比重约为1%且呈增长态势,2020年增加到5.18%;胡椒粉进口量占世界的比重也呈逐年增长趋势,从2010年的0.47%增加到2020年的1.17%。
图3 2020年世界主要胡椒粒、胡椒粉出口国的出口量占世界比重
中国胡椒的出口量小于进口量,2010—2020年总量仅2.68万t,年均出口量不到5 000 t,2014年仅1 040 t,近年来保持在2 000 t以上;其中胡椒粒出口总量约1.57万t,从贸易顺差变为逆差且逐年扩大,贸易逆差年均增长率达26.88%;同期,胡椒粉出口总量约1.11万t,大于同期胡椒粉进口量。
2.3.2 中国胡椒进口大于出口,东盟是最主要的进口市场 中国的胡椒粒主要来自于印度尼西亚、越南、巴西、意大利和奥地利等国;胡椒粉主要来自越南、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亚、意大利和泰国等,东盟是中国最主要的胡椒粒和胡椒粉进口市场,2021年中国从东盟进口的胡椒粒、胡椒粉分别占胡椒粒和胡椒粉进口总量的92%和72%以上。印度尼西亚和越南分别是中国最主要的胡椒粒和胡椒粉进口国,2021年中国从印度尼西亚进口的胡椒粒和胡椒粉分别为6 957和115 t,分别占进口量的55.74%、14.98%;从越南分别进口胡椒粒和胡椒粉3 753和713 t,分别占进口量的30.07%、61.59%(图5)。
图4 2010—2020年中国胡椒粒、胡椒粉进口量变化情况
来源:中国海关信息网。
中国胡椒粒和胡椒粉的出口规模较小,2021年中国出口胡椒粒1 926 t,其中出口到越南占比23.58%,美国占比10.71%,英国占8.51%;同期胡椒粉出口量为1 403 t,出口到罗马尼亚占比41.05%,中国香港占13.60%,美国占9.36%。
3 中国胡椒产业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
3.1 对胡椒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虽然中国的胡椒种植面积和产量在逐年增加,但受品种、技术等影响,增幅并不明显。而随着我国居民健康消费观念的深入,胡椒的消费人群和消费量都在逐渐增加,对胡椒的需求将保持旺盛的增长态势,进口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我国人均胡椒消费量不足23 g,远低于欧美国家人均150 g、亚洲国家人均50 g的平均水平[14],从消费需求上来说,胡椒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2 胡椒产业的转型突围,提质增效迫在眉睫
目前,中国胡椒种植集中在海南和云南2个省份。近年来,受国际贸易及供求关系的影响,国内胡椒生产成本不断上涨,而胡椒价格低迷,导致中国胡椒产业整体效益降低。受生长条件、品种及生产管理以及采摘加工等技术的影响,胡椒产量及品质无法获得显著性提高。因此,亟需加大科研支持力度。首先,要解决胡椒品种单一、老化、抗性差的问题,选育适合我国立地条件的优良品种并加强推广应用;其次,加强胡椒高效栽培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运用,比照越南的有机胡椒、柬埔寨的贡布胡椒生产技术及管理模式,强化并改善胡椒生产的立地条件和管理模式,切实提高胡椒的单产水平和产品质量;第三,在产品加工方面,加强胡椒加工平台和创新团队建设,提高胡椒加工创新能力,在提高白胡椒、黑胡椒传统模式的质量基础上,加快胡椒精油、胡椒粉、胡椒树脂、胡椒酱、胡椒饼干等产品的研发,延长胡椒产业链。
3.3 利用RCEP等国际经贸规则的机遇与挑战,重整胡椒产业
RCEP等经贸规则协议的达成将进一步降低中国与相关国家间的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制度性门槛。作为中国胡椒的主产区海南、云南两省,特别是海南,提高胡椒产品质量,抓住机遇扩大海南胡椒的国际市场。但需要注意,作为世界胡椒主产区的东盟也将利用新的经贸规则扩大国际市场,东盟胡椒将进一步通过挤占内地胡椒消费市场,对中国胡椒将产生较大冲击。因此,首先要抓住机遇,提高胡椒生产管理技术水平,生产有机生态胡椒或向国际知识产权申请品牌保护注册或申请欧盟地理标志认证,打造高品质胡椒原料供应基地,使海南胡椒迈入国际体系;其次,针对加工技术及深加工不足的问题,加强产品采收及加工技术的提升,建设胡椒精深加工基地,延长胡椒产业链,提高胡椒附加值;第三,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加强中国胡椒,特别是海南胡椒的品牌化影响,扩大中国胡椒产品知名度及影响力,重整中国胡椒产业。
[1] 郑维全, 杨建峰, 鱼欢, 等. 我国胡椒产业现状与创新发展探析[J]. 热带农业科学, 2017, 37(12): 102-108.
[2] 范睿, 邬华松, 郝朝运, 等. 胡椒资源ISSR遗传多样性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 2014, 35(1): 98-103.
[3] 唐颖, 李雪森. 黄卡瓦胡椒素B抑制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22, 35(9): 919-924.
[4] 杨建峰, 邬华松, 孙燕, 等. 我国胡椒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 热带农业科学, 2010, 30(3): 52-55.
[5] 邢谷杨. 我国胡椒产业发展概况[J]. 中国热带农业, 2005(4): 7-8.
[6] 邢谷杨. 世界胡椒贸易与我国胡椒产业发展的思考[J]. 热带农业科学, 2002(5): 47-52.
[7] 张慧坚. 中国、东盟胡椒业比较及中国胡椒业发展之路[C]//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05年学术(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5: 500-509.
[8] 谭砚文, 李丛希, 曾华盛. 中国木薯生产和贸易发展分析[J]. 世界农业, 2018(10): 163-168.
[9] 黄艳. 巴西胡椒产销情况分析[J]. 中国热带农业, 2010(6): 34-35.
[10] 2015年越南胡椒出口量有望超过11亿美元[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5(9): 16.
[11] 黄艳. 西班牙控制进口越南胡椒[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6(3): 15.
[12] 越南黑胡椒价格创9年来最低[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8(2): 22
[13] 越南胡椒出口逐渐恢复增长[EB/OL]. (2022-01-14) [2022-06-26]. http: //www. agri. cn/V20/ZX/sjny/202201/ t20220124_7808044. htm. 2022, 01-27.
[14] 邓钰. 海南胡椒如何解“椒虑”[N]. 海南日报, 2022-06-24 (A09).
An Analysis of Pepper Production and Trade Situation in China
ZENG Xiaohong LI Guanghui WANG Xiaofang HU Jie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CATAS/Key Laboratory of Practical Research on Tropical Crop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Hainan , Haikou, Hainan 571101, China)
Pepper is a vital spice beverage and cash crop in the world. Although compared with other countries, Chinese pepper has a smaller production scale and a lower share. However, China is one of the major producers, and the trade deficit continues to expand. In this paper, we compared the production,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data of pepper in the world and China and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 in production scale, unit yield,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lly, Predic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pepper industry and propos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pepper; production; international trade; development trend
S573.9
A
10.12008/j.issn.1009-2196.2023.09.017
2023-01-28;
2023-02-28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自主立项项目[No.ZZLX-202204];2022年度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No. HNSK(YB)22-13]。
曾小红(1979—),女,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国际热带农业发展,E-mail:zxh608@126.com。
(责任编辑 龙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