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上有魔法,那一定就在爱丁堡
2023-11-15段志飞
段志飞
看过《哈利·波特》的人都深知“魔法”和“咒语”的神奇,对于这种在现实生活中似乎并不存在的“超自然力量”,人们只能凭借想象去构建中古世纪风格的城堡世界,殊不知在苏格兰,一个通往“魔法王国”的“入口”,早就矗立在了爱丁堡的小山坡上。
爱丁堡是《哈利·波特》的“故乡”,J.K.罗琳深受其景观和氛围的影响,在那里创作出了《哈利·波特》的第一部和最后一部。近年来,青年学者鲁佳在爱丁堡大学研习期间,也一直努力在这座山城中探寻和挖掘罗琳的灵感来源。鲁佳说,爱丁堡遍地都是关于魔法传说的线索,比如,罗琳常去的大象咖啡馆和勺子咖啡馆,被称为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原型的赫瑞-瓦特大学……“倘若要在英国进行一次《哈利·波特》的‘文學寻根之旅,爱丁堡必然是首选之地。”
“文学之城”与魔法的渊源
爱丁堡由于它的建筑风格、地理结构和在苏格兰启蒙运动中的地位,一直被誉为“北方的雅典”。由于那里孕育了许多伟大的作家和风靡世界的文学作品,2004年,爱丁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世界上第一座“文学之城”。
在爱丁堡,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传说和精彩绝伦的故事,比如,“天空之城”与“命运之石”、“亚瑟王座”和“苏格兰勇士”等。然而,爱丁堡这座“文学之城”对于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吸引力,其实主要还是在于遍布全城的《哈利·波特》印迹。
早在12世纪,苏格兰威廉一世把出现在《古兰经》中的独角兽,放在了王室的盾徽上,独角兽因此进入了苏格兰的历史。如今,在苏格兰,随处可见这种长着犄角的马的图案。独角兽之所以会成为苏格兰的“国兽”,除了这是一种现实中找不到的神奇生物外,也因为它的梦幻色彩与苏格兰的整体气质和处境非常契合——虽然性情温顺,但打起架来力量强大——这一形象在《哈利·波特》中,也被罗琳刻画得惟妙惟肖。
更为神圣的还有爱丁堡荷里路德公园里的最高山峰——亚瑟王座。据考究,它是由3.5亿年前石炭纪火山爆发喷出来的岩浆凝固而成的,不过在苏格兰人眼里,亚瑟王座显然是大自然吟唱了“冰与火之歌”后的产物。传说亚瑟王和他的大魔法师梅林第一次来到这座山峰后,此处便成为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寄托精神和陶冶情操的地方。
罗琳把她创作的大巫师邓布利多与英国大魔法师梅林的名字并列在一起,放在了巧克力蛙附带的魔法师卡片中,让这部小说与英国的古典传说产生了奇妙的连接。
在爱丁堡城堡广场入口处右手边的墙上,有一个用青铜制造的饮用喷泉,叫作“女巫之泉”。女巫之泉有浮雕为记,其左边是邪恶女巫的头像,而右边是一个善良女巫的头像,两个头像中间还有一条蛇。这座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女巫之泉背后,折射的是英国以及西欧曾经的一段黑暗历史,当然,也是《哈利·波特》的文化源泉。
对超自然力的信仰
《哈利·波特》令人着迷的魔法世界并不是罗琳一拍脑门想出来的,而是取材于英国历史文化中原本就存在的“巫师文化”。
巫师的形象并不仅仅出现在传说和文学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英国的民间都相信这些东西是真实存在的。比如,人们在生病时会请巫师熬制草药,提供治疗,充当医师的角色。人们在生活中遗失了物品,也会请巫师占卜寻找。如果自家的动物出现了不正常的行为,人们还会请巫师判断是否被人下咒并解咒。由此也看出,《哈利·波特》中的魔法体系建构,完全是根据英国的历史和人们心目中关于巫师的观念演变而来。
然而,正如女巫之泉中的善恶寓意一样,凡事都有两面性,巫师也有光明与黑暗之分。
从中世纪末期开始,西欧各国战乱不断、瘟疫横行、经济衰退,人们普遍缺乏安全感。于是,世俗政权和教会都开始认为社会上存在的巫师是这些灾难的根源。1484年,罗马天主教皇英诺森八世发布谕令,声称巫师给欧洲带来了危害。一场“猎巫运动”就此开始,并迅速席卷欧洲。
1563年,苏格兰玛丽女王统治时代,通过了第一个禁止巫术的法令。此后,就在今天爱丁堡的女巫之泉附近,约有300名女巫被处死。而在1736年相关法案被废除前,苏格兰有大约4000名妇女被以女巫的名义处死,其中就有三分之一的案例发生在爱丁堡。
鲁佳说,在“猎巫案件”里,绝大多数巫师都是女性,甚至很多从未从事过“巫术”的女性,也因为私人恩怨被人陷害指控为善于下咒的女巫。在她看来,罗琳在这座曾经处死大量巫师的城市写下了《哈利·波特》,歌颂巫师世界和传播巫师文化,这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对历史上那些被迫害的“巫师”的平反。
寻找现实中的魔法学院
从爱丁堡大学艺术学院,走到干草市场的尽头,就到了被称为《哈利·波特》中对角巷的原型的维多利亚街。之所以被称为原型,当然不是因为这里有两家《哈利·波特》官方纪念品商店,而是这条街上有很多售卖奇特小玩意的古怪店铺,还有古老的爱尔兰酒吧和各种五彩斑斓的小屋,加上弯弯曲曲的中古世纪风格的鹅卵石街道的烘托,跟《哈利·波特》里描述的对角巷气氛非常相似。
除了维多利亚街,鲁佳自己还新发现了一条“《哈利·波特》文学景观线路”。据她介绍,世界上最早的两所大学,第一所是法学院,第二所是医学院,之后又有了神学院和艺术学院。在《哈利·波特》中,罗琳创作的格兰芬多的原型就是法学院,鹰头狮身兽的徽标跟英国法律界著名的律师学院的徽标也非常相似,甚至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一些课程设置,比如,“黑魔法防御”——教人们在暗室中对付犯罪的方法,也相当于法学院的刑事诉讼法。而专门与格兰芬多学院作对的斯莱特林学院,则有医学院的元素,院徽上醒目的蛇,在古希腊文化中,就是医药之神的徽记。在爱丁堡从法学院走到医学院,鲁佳感觉自己仿佛从斯莱特林走到了格兰芬多。
站在爱丁堡城市中间往小山坡上看,那里有一座双子尖顶的奇幻建筑,它就是于1846年建成的“新学院”,也就是今天爱丁堡大学的神学院。推开神学院的大木门,走过一段狭长的楼梯,走进壮阔的图书馆大厅,仿佛走入了《哈利·波特》电影:充满宗教隐喻画像的彩绘花窗、摆满古老硬皮书的原木书架、厚重的红色羊皮地毯,还有学生们正在埋头读着的厚厚的羊皮纸制的书籍,让人心怀敬意。
“神学院仿佛魔法世界的入口,带给我无限遐想的同时,也让我思考人类历史上,精神世界和自然世界从水火不容到相辅相成的渐进过程。”对鲁佳来说,身在21世纪,坐在古老的神学院门前的长椅上,看由人类科学和理性制造出来的机器人为神学院修剪草坪,那一刻,整个世界都和谐了。
(摘自《新周刊》2023年第10期,视觉中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