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合院的创造性转化:南京青年会中华路会所的诞生与重生
2023-11-15武志华辽宁大学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心辽宁沈阳110136
武志华 (辽宁大学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心 辽宁沈阳 110136)
青年会①本文正文中“基督教青年会”“南京基督教青年会”“奉天基督教青年会”“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基督教青年会北美协会”分别简称“青年会”“南会”“奉会”“全国协会”“北美协会”。1844年创立于英国伦敦,旨在通过社会服务传播基督教,应对工业革命中所面临的城市社会问题。19世纪后期青年会传入美国,逐渐发生诸多变革,特别是服务重点由明显宗教性的德育转向世俗性智体群三育服务[1]。
19世纪末,青年会在北美协会资助下传入近代中国,随之在各地建造大量会所建筑。截至1929年,仅北美协会就资助建成36家城市青年会会所[2]。其中不少保存至今,成为历史建筑乃至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如南会中华路会所旧址现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本文主要利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与上海市档案馆收藏档案[3][4]研究南会中华路会所孕育、设计、建造、毁灭、重建与修复过程及其对中国传统合院建筑元素的传承和创造性转化。
一、花牌楼会所
1911年10月,海士(L . Newton Hayes)接替魏德模(F.B.Whitmore)担任南会总干事。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副议长王正廷与内政部总务司长马伯援领衔正式发起筹建南会,“是年四月一日,邀请当道暨参议院诸公在十庙口西干事寓所,开茶话会,筹备一切。在座者有孙中山、唐少川、参议院议员及各部总次长,当时即捐得三千六百余元”[5][6]。但是这次会议只是筹备会议,并没有成立南会。
海士收到孙中山等人捐资后认真选址,相中南京花牌楼大街1986号前清道尹周子昂住宅。魏德模曾治愈周氏眼病,因此南会得以于1912年10月租之为会所。同年11月13—14日,南会在此举行成立大会。周宅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民居(图1),总面积9.25亩,70间大小房屋,通过一条长廊连接四进两层天井院,楼上有寄宿舍,楼下有聚餐室、厨房、事务室、阅报室、广智室、演说厅,以备德育智育演说及影戏;这些建筑西边与南边有几块空地,大约3亩,可为排球、乒乓球、网球与门球场地;南部花园(图2b)占地约4亩,种植各种花草树木,还有球场与荷花池各一方,西北角是一座两层中西合璧的茶楼舍(图2c)[7-11]。南会曾在这座会所一个天井院中(图2d)宴请来访的美国亚洲舰队旗舰“休伦号”船员,留存照片背景中的建筑结构和装饰清晰可见。
图1 南京花牌楼会所平面图(图片来源:上海市档案馆,档号U120-0-99)
图2 花牌楼会所部分建筑(图片来源:大门来自美国杜克大学,花园、茶舍与天井院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
二、筹建新会所
1913年赣宁战役爆发后南京各校停顿,期间南会创办求实日夜学校,名声日盛。“南会既逐渐发达,所赁会所日后有不敷展布之势,于是1915年有筹划募建会所之提议。”1916年5月5日月例会,南会董事会提出两份议案:要求总干事师渡尔(W. R. Stewart)在返美期间募集5万美元建造会所、1万美元购置设备,同时南会要在本地募捐购买建造用地与准备三年组织运营费用。同年南会发起募捐运动,得各界人士之赞翊。江苏省督军李秀山嘉许南会事业,由南会第五任会长郭秉文博士具呈讲求,批令行地营官地局1918年春将旧中协署拨为南会筹建新会所地基,这里约有12亩地30间房子(另说是13亩8分5厘88间房子)②旧中协署址原为第六师随营学校。第六师即中华民国北洋政府陆军第六师,原晚清北洋新军第六镇。武昌起义爆发时,其统制是吴禄贞。1911年11月,李纯(秀山)接任原北洋新军六镇统制,两次南下镇压辛亥革命,后任江西都督、江苏都督。南京基督教青年会(编).十周纪念册[R].1922:6-8;李督军拨给会所[J]青年进步,1918(5月出版):79;D.L.Kelsey. Annual Letter (1919) , pp.1-2[B]. Anderson Library at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Y.USA.9-1-1. Data Concerning Conditions in Nanking Relative to the Location of an Equipped YMCA Building in that City (1916) , pp.7, 10 [B].Anderson Library at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Y.USA.9-2-4, Box76, Folder6。。类似的是,1916年5月,张作霖将奉天省城景佑宫旧址房地及其绘详图一起拨交奉会建筑会所[12]。
1922年10月前,北美协会建筑部主任尼尔·麦克米伦(Neil McMillan)负责南会会所基址勘察。当时南会正副会长由金陵关监督与江宁交涉员温佩珊(S.T.Wen)、国立东南大学文理科主任与校长办公处副主任刘伯明分别担任。南会为购买会所建设用地组织了募捐活动,捐款结果如下:冯国璋副总统3000美元,江苏省长韩紫石、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施特华基金(The Stewart Evangelistic Committee)会计宋合理(Rev. J. H.Blackstone)均为1000美元,江宁镇守使王子明500美元,江宁警务卫生科长王静庵150美元,周子昂、Sze Ching Yuen均为100美元③施特华基金会(Stuart Evangelistic Committee)应是“Stewart Evangelistic Committee”或者“Stewart Evangelistic Fund”。美国洛杉矶人施特华(Milton Stewart)从1909年起每年为中国新教事业捐15000美元,并建立此基金。雷立柏(编).中国基督宗教史辞典[K].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364;南京基督教青年会(编).十周纪念册[R].1922: 12, 18-21, 120; D.L.Kelsey.Annual Letter (1919) [B].Anderson Library at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Y.USA.9-1-1. P.L.Gillett to E.C.Jenkins,Oct. 14, 1922,pp.1-2[B].Anderson Library at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Y.USA.9-2-4, Box76, Folder6. Paula Lupkin. Manhood Factories:YMCA Architecture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Urban Culture [M].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10: 159-160。。
由于旧中协署位置距离商业区较远,“而府东街适为全城商业之中心,南接黑廊花市夫子庙繁盛街市,北扼中正街花牌楼等交通要道,事业进行,各方利便”,因此在温佩珊努力下,南会于1924年2月19日经江苏省督军齐抚万批准将旧中协署地块换得城南府东大街旧镇守使署地块10.7496亩④这里原来属于清代江宁府署(前身即明代应天府署),1853年毁于兵火,1865年府署在原基“新造房二百一十六间,穿堂走廊二十二号,上谕亭牌楼一座,内外牌楼六座”,但是最初八年用作两江总督行辕。民国初年府署西部成为市立中区实验学校中学部,1933年改称市立第一中学。府署东部至府东大街北部为旧镇守使署,南部建为宪兵学校(府东大街是南京现存最古老街道,自孙吴建业至今一直是城市主干道,因为从内桥延伸到中华门,于是又称内桥大街,1932年拓宽后改名为中华路,因此南会在此建造会所被称为中华路会所。南京市白下区文物事业管理委员会(编).南京市白下区文物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44-45,213-215;P. L. Gillett to Hall, Nov. 19. 1924,pp.1 [B].Anderson Library at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Y.USA.9-2-4,Box76, Folder8。(图3);当年3月,通过江苏省财政厅长向江苏省省务院军务司购买相邻一块带状临街土地,改善地基临街地界[13]。两块地合计12亩,南会最终满足向北美协会申请拨款建设用地条件。南会中华路会所建造费用共计124,780.93鹰元(合67,449.15美元),包括北美协会捐助的111,000鹰元(合6万美元)、南会本地筹措的13,250.93鹰元及其利息530鹰元[14-19]。相比之下北美协会因为资助奉会37,000鹰元远逊当地奉会在张学良支持下所募款约10万鹰元等因素,1924年被迫与奉会分别另聘用哈里·何士(Harry Hussey)、艾术华(Johannes Prip-Møller)设计草图与施工图[20](即奉会单独设计)。
图3 1928年“最新首都城市全图”中南会新址所在(其中“新建青年会附求实学校”即南会)
1915年,北美协会建筑部在纽约成立,负责各国各地青年会建筑事务,其设在中国的机构全国协会建筑办事处(Building Bureau of the National Committee of YMCA in China)在上海成立[21]。截至1927年,南会与上海、长沙、保定、济南、宁波、南昌、成都、福州等地城市青年会、庐山牯岭夏令会及上海全国协会、西侨青年会的会所和干事住宅均由北美协会建筑部基于当地青年会提出建议与要求制作其会所草图,全国协会建筑办事处根据草图准备施工图与设计任务书,并且负责监督会所施工,只有奉天与厦门城市青年会会所除外[22][23]。显然,南会会所代表中国青年会会所主流设计模式。
1924年7月,南会建筑工程委员会成立,成员如下:江宁交涉使与南会会长、全国协会干事温佩珊(S. T. Wen),东南大学司库与南会副会长、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生涂羽卿(Y. C. Tu),金陵大学商务代表Hung Chang,警察局副局长王静庵(Wang Tsing An),南会副总干事夏曰瑚(Y . H. Shaw),金陵大学建设部主任司迈尔(A. G.Small),金陵大学校长、卫理公会传教士包文博士(Dr. A. J. Bowen),金陵神学院院长、南京基督教联合会执行干事与美国南长老会传教士毕来思博士(Dr. P. Frank Price),南会总干事与南会建筑委员会联合司库吉礼泰(P. L. Gillett,图4)。吉礼泰1917—1918年取代师渡尔担任南会代理总干事,1920年秋至1921年秋任南会副总干事,1922年春至9月担任北美协会募捐会长,1919至1920年、1921年秋至1922年春、1922年9月至1927年春三次担任总干事。南会建筑工程委员会主要责任是保证以下事项:根据批准的方案建造会所;没有负债地完成项目;处理好建设资金,做好财务记录;满意地完成项目[24-28]。
图4 在花牌楼会所茶舍查经班中的南会总干事吉礼泰(中)(图片来源: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
三、近代合院会所的诞生
1923年,南会总干事吉礼泰(其实代表整个南会)曾就南会中华路会所方案提出意见。南会在花牌楼会所运营12年,直到再建新居仍然倾心这里,特别是那座茶舍最适合进行交际、宗教活动与学生工作,中国人在此宛如家中。但是吉礼泰认为,相比北美协会已经建成的会所,更符合中国人需要的南会会所并不意味着一定是中式屋顶或外观,也非一定是中式建筑,而应该在空间的控制与联系的实用与原则方面,各部分布置采用庭院分散分布而非垂直集中。他认为新会所可以仿照花牌楼会所利用庭院、花园与连廊空间布局开展工作,并且实用、防火与耐用[29]。显然他的意见考虑到筹建会所的中国化问题,但主要还是受到花牌楼会所合院建筑布局与中国特色功能建筑即茶舍的影响。
按1924年5月资料,南会计划设计一座两层会所。一层中心入口右边成人部,左边童子部。成人部包括门厅、交际厅、阅览室与台球室,交际厅与其他空间相隔,通过走廊先后到达更衣室、盆浴室、淋浴室,理发室通往走廊、卫生间与演讲厅休息室;童子部包括入口大堂、交际厅、少年游艺室、儿童游戏场与图书室,孩子可从交际厅后面进入休息室,然后到达更衣室、盆浴室、淋浴室;管理部门位于成人部与童子部之间,包括两个部门成员和总干事的衣帽间、服务员房间、会议室、会见室、档案室、接待室、2间办公室;接待室紧邻总干事办公室,经短廊通往成人部与童子部休息室;演讲厅包括舞台、更衣室、入口门厅与顶层楼座,在一层右部,以平衡侧厅。二层有健身房与餐厅、厨房、学生俱乐部聚会室、女士休息室、厕所、宿舍、1间储藏室、6间教室、3间办公室,健身房包括游泳池、观众席与健身区,餐厅打开折叠屏可以扩大,包括一两个聚会室,6间教室可以改建成礼堂[30]。
关于南会中华路会所方案,1924年6月上海全国协会建筑办事处主任鄢盾生(A. Q. Adamson,图5)收到纽约北美协会建筑部的设计草图,做修正后于7月21日提交给南会(图6、7);23日经当时负责青年会建筑工作的全国协会高级干事贺嘉立(Chas. W. Harvey)授权准备施工图[31];8月,南会计划增加临时而独立的演讲厅与健身房各一座、围墙一堵(次年1月方案通过);12月初,准备好施工图与设计任务书,然后招标。12月28日,北美协会对几个项目拨付款项,其中奉会项目与南会项目分别为2万美元(合3.7万鹰元)、6万美元(合11.1万鹰元)。1925年1月,奉会与南会先后签订会所建设主要合同,南会项目总承包商为三合兴营造厂(San Ho Shing & Co.),鄢盾生作为建筑师加入南会建筑工程委员会。1925年4月,会所正式开工建设(图8);10月,鄢盾生基于整套会所方案预算准备施工图与规范。项目监理先后有两个人即Ling与康乐熙(Kelsey)。1926年秋季,南会会所正屋、健身房、演讲厅与茶楼4栋主要建筑落成,其形式与颜色为西班牙建筑风格。至12月会所主体基本完工(图9)。1927年春,国民革命军的进驻中断所有建设工作,彼时尚有水井没完工,以及原来餐厅有待改成11间宿舍。1927年1月审计显示,南会会所建设已经用去建筑费12.6万鹰元(约合6.8万美元)。不过南会应该在1926年6月就已临时入驻正屋,9月开始正式办公,但从来没有举办正式的会所落成仪式[32-45]。
图5 鄢盾生(图片来源:引自参考文献[31]第25页)
图6 南会中华路会所平面图⑤ 目前学界认为美籍华人建筑师李锦沛设计了南会会所项目,根据除了这张图纸,另有二手资料显示他曾经完成南会项目。李锦沛于1923—1927年在上海全国协会建筑办事处任职副建筑师。但是笔者在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南会会所建筑档案中没有查到他的名字,虽然无法否认他参与项目设计,但是根据南会会所设计模式,他发挥的作用显然不如上海全国协会建筑办事处主任鄢盾生、特别是北美协会建筑部提供草图的建筑师。参见:李元信(编).环球中国名人传略·上海工商各界之部[M].上海:环球出版社,1944:121-123;Who’s Who in China[M].Shanghai:China Weekly Review, 1931:230-231。(图片来源:李锦沛家族收藏档案)
图7 南会中华路会所设计透视图(图片来源: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
图8 中华路会所屋角石(图片来源: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
图9 中华路会所竣工(图片来源: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
截至1928年7月,南会中华路会所包括主要建筑与辅助建筑各4栋。主要建筑包括一层的健身房与演讲厅、两层的正屋与茶舍,均为西式做法的坡屋顶,就整体建筑风格具体而言属于西班牙教会风格建筑(California Mission Architecture)。正屋一层有成人部与童子部、学生部、交际厅、理发店、总务处、办事室,二层有厨房、餐具室、教室、由餐厅改造成的11间宿舍、小休息区、教员室、厕所、女士休息室。健身房与演讲厅均为轻型结构,健身房适合竞技性运动,可容纳近200名观众;演讲厅有七八百人座位。茶舍适于小型联谊会与茶话会。4栋主要建筑和游廊围合出一个大约21平方米的内庭或者露天庭院。另有传达室、学生厕所、仓库与水泵房等辅助建筑[46][47]。在主要建筑西边还有9座网球场。
南会中华路会所采用西班牙风格建筑并非偶然,因为西班牙风格建筑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与上海均很流行[48],其以建筑物之内、柱廊四围的露天庭院闻名。这种庭院被称为帕提欧(Patio),是伊斯兰的天堂花园融汇希腊、罗马式中庭而成。帕提欧作为西班牙风格建筑特色流传至今,多以阿拉伯式拱廊位于四周,围成一个方形的庭院,装修精细。方形水池、条形水渠或水池喷泉位于中庭的中轴线上,不同数量的乔木、灌木搭配在水池、水渠与周围建筑之间,周围建筑多为居住之所。西班牙风格建筑也有将几个庭园组织在一起的,如建于1238—1358年间的阿尔罕布拉宫就包括桃金娘庭园、狮子院、林达拉杰花园、柏树庭园等。桃金娘庭园为大使朝见君王仪式之处,狮子院为后妃住所,林达拉杰花园为后宫[49]。
南会中华路会所设计借鉴了西方合院式公共建筑,而且通过使用近代建筑材料提升了建筑防火等级。西方公共建筑中通过合院来组织复杂的建筑功能的方式从古罗马时期一直被延续下来,直到今天在西方城市公共建筑的空间组织中仍然被普遍地应用。但是西方合院类型公共建筑经常位于开放性广场,而非中国传统合院由房屋与围墙组成封闭性空间[50]。南会会所没有西方广场式合院公共建筑的开放性,更具有传统中国合院住宅建筑的严谨封闭性:东部正屋中部庭院(即图6平面图中的court)正如中国传统合院中的天井,其功能并非提供活动场所,而是通风采光,而宽敞方正的西部内庭四周基本是紧密相连的坡屋顶,与“四水归堂”的江南民居平面布局相同,这里应是会所之花园所在[51]。
合院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最普遍、最重要的建筑形式。南会中华路会所显然更受到作为中国传统合院建筑的江南民居花牌楼会所影响,正如吉礼泰1923年在会所方案建议中所提到的。南会在花牌楼会所运营12年,使以吉礼泰为首的南会职员在考虑会所设计时选择同样是合院的西班牙风格建筑。因此南会中华路会所设计是中国传统合院建筑的一次近代创造性转化,也是从中国传统江南合院住宅到近代公共建筑的转型。
林毓生指出,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就是把一些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符号、观念与价值加以重组或改造(有的传统成分重组,另外有的成分则需改造,当然也有成分应该扬弃),使经过重组或改造的符号、观念与价值变成有利于变迁的种子,同时在变迁的过程中继续保持了文化的认同。”“这里所说的重组或改造,当然是指传统中有的东西可以重组或改造、值得重组或改造,这种重组或改造可以受外国文化某些成分的影响,却不是硬把外国东西移植过来。”因此,“首先要具有对中国文化传统与西洋文化传统真正实质的了解,也就是对这两个文化传统的来龙去脉要有深切的历史认识,同时对中西经典著作要有敏锐精微的了解”[52]。显然南会中华路会所是东西方建筑对话与交流的产物。虽然都落成于1926年,南会与奉会、成都青年会的会所分别吸收了不同的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奉会会所创造性仿造重檐庑殿顶;成都青年会会所采用四川特色挑檐造型;南会中华路会所与此前落成的福州青年会、济南青年会的会所则是合院建筑(图10)。
图10 福州青年会(左)、济南青年会(右)会所平面图,庭院即中部标注court区域(图片来源:李锦沛家族收藏档案)
四、从辉煌到毁灭与重建
1927年3月,国民革命军占领江宁县(随后改称南京),占据南会中华路会所部分空间。南会“一时会董四散,干事辞职,防御飘摇,会务几于不能维持”[53-56]。国民政府于4月成立,并定都南京。南会几经磋商才让军队从中华路会所撤走。1928年,傅若愚担任南会总干事,开始恢复正常工作。北美协会郝瑞满(R.S.Hall)说:“南会在1927年遭遇不测风云,但是光明在前,将因南京成为首都而前途无量”[57-59]。
南京成为国民政府首都后,人口剧增,南会由此发展迅速而改变中华路会所各空间原来功能,而其两进合院格局具备了优越的条件与环境:首先把餐厅改成11间宿舍;1928年创办游泳学习班,但是游泳池由原来规划的位于会所健身房中改在共和门外九龙桥护城河里;1930年创办食堂,其西餐与当时励志社、中央饭店齐名;特别是创办初高两级中学及职业补习学校,续办求实日夜学校,还申请成立南京青年会中学,把会所后院原来的健身房、演讲厅与茶舍安置到正屋,原址改作校园,正好利用两进合院对两种建筑功能进行恰当而自然地划分而互不干扰。1933年,正屋两层空间布置如下:一层包括盆浴室、更衣室、卫生间、健身房、演讲厅、少年游艺室、儿童游戏场、食堂、开讯处、存物室、办公室、会员书报室、民众合报室、弹子间、交际厅、淋浴室;二层包括图书室、阅览室、储藏室、会员宿舍、宿员盥洗室、学校课室、学校办公室、敎员室、仪器室、理化试验室。1935年,南会会员达2000余名,又额外租赁保泰街7号来复会⑥来复会,系基督教复临派,相信基督即将重临世界的基督教派别,源于美国浸信会牧师威廉·米勒(Miller William)于1830年发起的预言运动,后来成立美国来复会 (American Advent Mission Society,AAM;后为Seventh -Day Adventist Mission,SDA),总部在美国波士顿,1897年传入中国长江下游,中国总部在芜湖。参见:雷立柏(编).中国基督宗教史辞典[K].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2,6。学校旧址,这里有西式楼房3座,平房20余间,10余亩空地,青年会中学校迁移至此,并立分会所,又于其南首建造三层宿舍楼[60-64]。
1937年,南京建都十年,人口从25万增至100万;南会中华路会所更成为时尚中心,有时同时组织两三次艺术展览,其中一次名家艺术展6天门票收入达6000美元,这年有颇多政要参与南会征求会员活动。南会副总干事费吴生(George Ashmore Fitch)认为当时会所有些过时与不足,计划在1943年他退休前与南会总干事史襄哉(Peter Shih)一起在城北新金融中心再建起一座壮丽会所⑦。但是他最终没有实现这项计划,却投身于一项伟大的行动中。
费吴生1936年接替郝瑞满担任南会副总干事职务。1937年10月,南会安置主要来自平津的70名逃亡学生在中华路会所健身房住宿。在南京沦陷之际,费吴生12月应邀担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总干事与南京市代理市长,南会出面拯救了数以十万计的中国人生命[65-68]。同时南会自己也付出惨重代价。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入南京,很快占据南会中华路会所。12月20日,南会中华路会所差点被全部烧毁(图11)[69-71]。据费吴生后来现场勘察,中华路会所最后仅存后面餐馆、淋浴室以及正屋一楼西南角的小房间,其中保险柜财物仅存大部分文件,南会因此于1938年2月停止工作[72][73]。
抗战胜利后,全国协会派梅纳德(H. L. Minard)和上海青年会德育部主任干事诸培恩、徐如雷、钱大卫重建南会。诸培恩任总干事,于1946年10月8日—11月9日发起首次复兴征友募捐运动,特请原南京市市长马超俊担任募捐总队长,最终招募5千会友,募集经费2千万元法币,于11月修复好中华路会所,12月1日正式复会。徐如雷、钱大卫于当年秋冬之际分别担任南会智育部干事与少年部干事;1947年他们二人与中共南京市委下属的学委合作,先后成立南会少年部团契联合会、大中学生助学联合委员会,组织南京大中学生助学运动,还在演讲厅圣诞晚会组织学生唱《白毛女》等革命歌曲,促进南京市地下党工作发展[74-76]。
根据图12英文注释与描述,南会会所重建费用大部分另有来源。首先是当时中国四大政府银行之一的中国农民银行租用会所正屋提供的10年租金,其次北美协会世界青年基金提供会所重建和购置设备资金的五分之一。正屋前面建成石质围墙与大门,后面还有另外两栋大型建筑,即最初的健身房与演讲厅,南会使用其中一座10个房间。正屋在内庭北边加做第三层的阁楼,所以这次重修并非完全恢复原样,但是仍然完整保持原来两进合院布局,而且屋顶还是原来的坡顶(虽然照片显示好像是平顶)。
五、合院格局的破坏与回归
南会于1950年代把中华路会所转让给南京分析仪器厂,先后用作厂房、办公楼、仓库、银行、酒店等,因此被称为南会旧址,后以“基督教青年会旧址”的名称,于1983年、2006年分别被公布为南京市白下区文物保护单位、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图13)。2013年,地上建筑部分向西平移37米,在原址修建四层地下室,2014年移回原地,米黄色的水泥拉毛外墙、清水勾缝青砖内墙和门窗艺术雕饰等外观依旧(图14),但是内部改为大板结构,还旋转5度,抬升60厘米。修复后目前作为江苏银行的高级会所[77-79]。
图13 2000年南会旧址临街部分(图片来源:引自参考文献[80])
图14 修复后的南会旧址(正立面局部)(作者自摄)
根据从1929年到2009年美国航拍照片(图15),南会中华路会所1946年重修后仍然完整保持原来坡顶的两进合院。但从2005到2009年,原来的健身房、演讲厅、茶楼先后被拆除,虽然在此期间旧址已经被地方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当时南会旧址占地面积840平方米,建筑面积1580平方米,这只是原来中华路会所正屋大部,因其南侧原来围合部分已不存在,原来两进合院布局几乎完全消失(图16)。
图15 1929到2009年航片中的南会中华路会所旧址(图片来源:a、b来自美国国家档案馆,分别由美国亚洲舰队飞行中队在1929年9月拍摄,美国U2飞机在1961年拍摄;c、d来自谷歌地球影像)
图16 2013年的南会旧址鸟瞰(图片来源:江苏银行总部大厦项目基督教青年会旧址保护与展示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批前公示[EB/OL].(2021-11-11)http://ghj.nanjing.gov.cn/pqgs/jsxmpqgs/202111/t20211111_3187940.html>
2009年,在南会旧址西南侧江苏银行大厦工程建设中,首次发现一段东西走向的宋代青砖路面遗迹,对研究南唐及宋代南京建筑格局具有重要价值[80]。因此建筑师查阅南会建筑档案特别是平面图,结合南会旧址修缮对其进行整体保护,在南会旧址南侧设计地上建筑面积465平方米的钢结构建筑(图17),这样与南会旧址重新围合出来一个庭院,即南会旧址与新建筑通过设计拼接而成一座完整的合院建筑(图18)。
图17 南会旧址保护展示设计方案,红线包围处即增建宋代道路遗迹展示建筑,黄色高亮区域即重新形成的庭院<图片来源:江苏银行总部大厦项目基督教青年会旧址保护与展示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批前公示[EB/OL].(2021-11-11)http://ghj.nanjing.gov.cn/pqgs/jsxmpqgs/202111/t20211111_3187940.html>
图18 保护宋代道路的钢结构建筑与南会旧址重新围合出来一个庭院(作者2023年自摄)
总之,这座近代建筑跨越百年,在其建造、重建与修复过程中,利用合院为中国传统建筑复兴提供借鉴,也显示了中国传统合院强大的生命力。
(笔者在写本文过程中先后请教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孙璨、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赵淑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刘亦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汪晓茜、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郑红彬等学者,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