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阻滞与疼痛介入治疗技术》出版: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既往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氧代谢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3-11-15颜枫,陈樱艳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3年9期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缺血性

书 名:《神经阻滞与疼痛介入治疗技术》

主 译:李水清、贾东林、张达颖

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ISBN :9787565924408

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是一种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由缺血、缺氧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 缺血性脑卒中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全部记性脑血管病的70%,其中患该病的以中老年患者多见,女性与男性患者的比例为1:1。该病主要发生在汉族,少数民族较为少见。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颅内及颈部大动脉样硬化,但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和小动脉闭塞为发病的最主要的三种病因。初期患有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一般意识清晰;中期会出现意识障碍、应激性溃疡、四肢瘫痪、昏迷、中枢性高热等;当病情发生到晚期并发脑疝时,常危及生命,最终导致脑死亡。 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较为滞后,主要靠患者往期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该病无法治愈,其治疗实施以个体化为原则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我们人体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个系统有着调节作用,可以让这些系统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从而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神经阻滞与疼痛介入治疗技术》一书系统阐述了各种神经阻滞与疼痛介入治疗的相关技术,是一本侧重临床实战的疼痛治疗专业书籍,全书共分为二十篇:简介、概述、各项技术特点、头面部、颈部、肩部和上肢、胸部和背部、腹部和背部、腰骶部、盆腔、下肢、硬膜外阻滞、硬膜外介入治疗、蛛网膜下腔阻滞、椎间关节与后内侧支射频热凝、神经根阻滞、椎间盘内治疗、椎体内治疗、下肢及关节、运动神经。 第一至三篇从整体上介绍神经阻滞与疼痛介入治疗技术;第四至二十篇详细阐述了各项神经阻滞与疼痛介入治疗技术的背景、适应证、解剖、治疗设备与药液配制、操作技术、并发症等。 本书首先从整体上介绍了神经阻滞与疼痛介入治疗技术,然后详细阐述了各项神经阻滞与疼痛介入治疗技术的背景、适应证、解剖、治疗设备与药液配制、操作技术、并发症、治疗方法的利弊以及建议等, 并配以生动鲜明的影像学(包括X 线、CT、MRI、超声图像等)资料, 将疼痛治疗技术的基础与临床紧密联系起来。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我们人体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个系统有着调节作用,可以让这些系统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从而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星状神经节阻滞是指将局麻药液注射于星状神经节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内从而阻滞支配头面颈部、上肢及上胸部等区域的交感神经的治疗手段。 缺血性脑卒中是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是局部脑组织因为缺血、缺氧而软化或坏死。 星状神经节阻滞可以缓解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成的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解除脑血管的痉挛,增加颅内血管内径,减少血管内阻力,极大提高脑血流量,改善脑组织的营养。 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改善脑血流量,预防和治疗脑缺血造成的再灌注损伤。 对于后期缺血性脑卒中,星状神经节阻滞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并发症和后遗症,改善患者的预后。 据统计,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合并高血压者高达百分之七十以上。 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病较未合并高血压患者更加危险,预后往往更不佳。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伴有高血压,高血压是缺血性脑卒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急性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和凝血功能的影响,而且血管的再通率并不高,《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指出,血管内取栓可以显著提高大血管的再通率。但由于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很难控制,患者在进行取栓过程中血压波动较大。 星状神经节阻滞可以抑制患者一定的应激反应,并增加脑血流量,会有益于患者在手术前后其的安全以及改善预后。 缺血性脑卒中以中老年为好发群体,而老年人患病术后常见的中枢系统并发症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最常见的表现为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力发生障碍、焦虑、有社交障碍和记忆力减退等。 总之,星状神经节阻滞可以改善并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氧代谢和改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障碍。

《神经阻滞与疼痛介入治疗技术》叙述简洁,重点突出,图文并茂,临床应用指导性非常强。 本书特色之处在于以操作要点和图片体现相关内容,对读者临床疼痛治疗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不但适合参与疼痛诊疗的各科医师作为工具书参考,也可作为疼痛专科医师和住院医师培训用书。 (文稿:颜枫、陈樱艳 杭州市临平区中医院麻醉科 浙江杭州)

猜你喜欢

星状神经节缺血性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缺氧诱导因子-1α对肝星状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
蝶腭神经节针刺术治疗动眼神经麻痹案1则
The Six Swans (II)By Grimm Brothers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