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绘本阅读,支持小班幼儿的情感表达
2023-11-14福建省厦门市莲龙幼儿园吴美春
福建省厦门市莲龙幼儿园 吴美春
彭懿先生曾经说过:“绘本是最适合幼儿进行阅读的图书,绘本才是真正的儿童书。”幼儿通过对绘本人物情感的理解,主动学习故事里的角色,以角色身份表达自己的情感。
小班幼儿与父母分离来到陌生的环境,多会产生分离焦虑情绪,不适应集体生活,同伴交往也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对小班幼儿的情感表达进行积极有效引导,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成长。与大人的说教相比较,绘本的故事内容更容易被幼儿接纳。在阅读绘本的时候,幼儿会融入故事情境,把自己当成故事的主人公,还会模仿他们的行为同现实生活中的大人交流,把自己的情感需求自然地表达出来,也会从中学习如何控制、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从而更好地跟同伴进行情感交流。本文针对如何借助绘本阅读支持小班幼儿的情感表达展开研究。
一、绘本阅读与情感表达
(一)绘本阅读
绘本是用图画将故事情节串联起来的一种图画书,以细节丰满的图画、生动形象的视觉形象调动幼儿阅读的积极性,深深地吸引着幼儿,使其在绘本阅读中培养兴趣和情感。绘本阅读是将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阅读形式,小班幼儿不识字,多是通过观察画面、结合生活经验的方式理解故事情节,因此绘本故事内容更容易被幼儿所理解和接受。幼儿通过阅读进入绘本的故事情境,感知故事角色的情绪情感,能在绘本阅读的基础上获得更多思想上的启发和心灵上的触动。
(二)小班幼儿情感表达的特点
情感表达包含表达和控制两个部分,表达是把自己的情绪和情感通过表情、语言和身体姿态等方式表现出来,让别人感受和体验。控制是当情绪或情感出现消极状态时,能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并通过一些合理的方式进行发泄和排解。小班幼儿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他们的情感不稳定且易冲动,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感染,不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感。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绘本阅读,让幼儿在绘本情境中学会观察、体验、感受他人与自己的情感情绪,学习用适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借助绘本阅读,支持幼儿情感表达的策略
(一)甄选适宜绘本,帮助幼儿适应集体生活
小班幼儿园第一次离开父母入园,要面临分离焦虑的问题,大部分幼儿会用哭闹表达情绪。由于小班的幼儿心智发育还不完全,有自我中心和形象思维的特征,所以入园后会和同伴发生各种冲突和矛盾。因此,我园根据小班幼儿社会化情感培养的目标整理了一套适合小班年龄幼儿阅读的书籍,旨在化解冲突和矛盾,促进幼儿逐渐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1.入园适应。
小班幼儿第一次离开父母进入幼儿园,面对陌生的一切,难免会产生焦虑和不安的情绪,因此我园选择了一些能够帮助他们缓解分离焦虑和喜欢幼儿园的绘本,如《汤姆上幼儿园》《魔法亲亲》《阿文的小毯子》等。
这些绘本都是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以他们的视角描述幼儿园的每日生活。刚入园的幼儿就像汤姆一样对幼儿园充满未知,虽然妈妈为小汤姆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还是未能避免分离焦虑的产生,于是汤姆开始装病、耍赖不去上幼儿园,甚至到了幼儿园的门口,却拉着妈妈不肯放手。故事的内容使幼儿感同身受。很多孩子在特定的阶段都会“移情”到一件自己喜欢的物品上,他们纷纷效仿小汤姆难过的时候就看一看妈妈的照片,有的带自己喜欢的娃娃、玩具,有的带着小毛毯,以此缓解分离时的焦虑,融入新的集体生活。
2.同伴交往。
当幼儿入园一段时间后,情绪逐渐趋于平稳,不再把注意力放在分离焦虑中,而是放在了和同伴的交往上。《交朋友的方法》这本书里用各种可爱的卡通形象告诉孩子们,如何正确交朋友以及在遇到各种情况之后应该如何处理。比如,得到他人的帮助要说“谢谢”,做了哪些事情之后要说对不起。孩子会通过这些问题更加了解自己,并能以此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小班幼儿经常引发抢玩具、抢位置等冲突,原因是小班正值自我意识发展的时期,所以他们的物权意识比较强。《这是我的》绘本中三只青蛙的占有欲非常强,它们什么都喜欢说是自己的,像极了小班幼儿,经常说“这是我的”。三只青蛙原以为只要占有就会快乐,可是后来它们发现,原来把“我的”变成“我们的”才是真正的快乐。此外,“愿意分享”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并不容易。通过阅读《快乐分享日》绘本,幼儿纷纷带着自己心爱的玩具和同伴分享,体验共同分享带来的快乐。
可见,将绘本阅读与幼儿实际生活相结合,鼓励幼儿进行积极思考,可以引导他们主动与人交往。
3.亲子共情。
小朋友刚上幼儿园,必然会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最害怕的是妈妈没有准时接,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耐心地解答,陪伴孩子度过这个没有安全感的时期。《妈妈一定来接你》这本绘本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充满想象力的问答,容易让孩子产生共鸣。绘本主要讲述“信守承诺”这一行为的重要性,帮助幼儿建立对家长的信任感,使其尽快度过入园适应期,快乐上学。
初次离开父母,面对陌生的环境和生活,幼儿会突然不适应,也会感到安全感缺失,这时他们需要父母的关注和爱护,以此提高安全感。在《魔法亲亲》绘本中,浣熊妈妈做了两件事:一是对幼儿园生活的期待。浣熊妈妈先告诉小浣熊,到幼儿园后可以认识新朋友、有新玩具、有新秋千等。二是爱的陪伴。浣熊妈妈在小浣熊手上吻了一下,然后告诉它感到孤单或者想妈妈时,就把手贴到脸上,就会想到妈妈的爱就陪在你身边,这个就是魔法亲亲,这个吻永远不会掉。浣熊妈妈让小浣熊明白了,妈妈对他的爱无刻不在。家长也可以像浣熊妈妈这样用亲吻、碰鼻尖、拥抱等能为孩子带来安全、被爱的方式,缓解孩子的入园焦虑。
(二)阅读情绪绘本,引导幼儿学习管理情绪
1.认识不同的表情。
表情是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是一种独特的情绪言语,只有学会识别各种表情,才能理解对方所要表达和传递的信息。《脸,脸,各种各样的脸》绘本用最简单的色彩、线条和图形为孩子勾画出一张张脸,让孩子生动地感受不同情绪的状态,分辨它们之间的差别。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情感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不好理解,所以绘本阅读要与生活、游戏结合起来。例如,看到开心的脸,提问:“你什么时候会做这样的表情?爸爸给你买了一个新的玩具,你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描述不同表情时脸、眼睛、嘴巴分别是什么样子的。这样多次“理论联系实际”后,孩子会很容易理解并学会这些情绪词汇,进而学会运用。所以,在表达情绪时,教师要让孩子把自己的体验和外部的表情统一起来,通过阅读绘本引导幼儿认识喜、怒、哀、乐等情绪相应的表情,学习正确对待这些表情的方法。
2.宣泄和调节负面情绪。
小班幼儿的情绪非常敏感,会因为一些小事产生消极的情绪,比如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别人抢了他的玩具等,出现孤独、气愤、失落等负面情绪。情绪管理并不是一味地消除,让各种“坏情绪”不出现,而是能正确地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并用恰当的方法调节和表达情绪。换言之,我们需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感觉是“生气”,知道生气时可以大声说出“我生气了”,而不是大哭或者打人。
例如,在阅读《我好生气》绘本后,教师可以开展讨论——自己生气的时候会怎么做,如何做到既可以发泄情感,又不伤害到别人。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哭”“唱歌”“跑步”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幼儿学会宣泄自己的情绪,而不是一味压制情感。《不要哭,清楚地说》告诉小朋友,遇到事不要慌、不要哭,要清楚地说出遇到了什么事,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三)理解绘本内涵,鼓励幼儿体验多样表达
1.言语表达。
语言是表达情感最常用、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幼儿在阅读中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在感同身受的过程中理解故事内涵,充分想象故事角色的对话,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用语言表达出来。
在绘本《我好生气》中,幼儿联想到生活中让他们感到生气的事情,如妈妈不让我看电视,我很生气;姐姐弄坏了我的玩具,没有和我道歉,我很生气。通过语言表述,我们能够直接了解幼儿的情绪情感。
在阅读《我爸爸》绘本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回想生活中最棒的爸爸。有的幼儿说:“我爸爸是医生,他会给病人做手术。”有的幼儿说:“我的爸爸是解放军,他会保护大家,他很有力气,一只手就可以把我举起来。”通过分享引发幼儿表达对爸爸的爱。
2.肢体表达。
小班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行动的特点,在阅读活动的过程中以“体验”为主。因此,在阅读《生气汤》绘本时,教师可以让幼儿手牵手拉成一个圈形的“锅”,大声地说出自己生气的事情,从而发泄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在阅读《逃家小兔》绘本时,用表演的方式进行阅读,老师扮演兔妈妈,幼儿扮演小兔子,一起想象“当小兔变成什么,兔妈妈会变成什么?”想一想妈妈为什么要变成这样,感受妈妈暖暖的爱意,进而通过演绎故事情节的方式体验和妈妈之间的亲密感情。
3.画面表达。
绘画通过构图、线条和色彩创造视觉形象,从画面的表征能够了解到孩子的情感,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小班幼儿通过颜色和一些简单的线条表达自己的情感。
例如,在认识表情时,教师可以要求幼儿添画五官,表征各种表情,也可以请幼儿尝试画表情图,说说自己画的是什么表情、心情是怎样的;在阅读《黄雨伞》绘本时,学生认识了各种颜色的心情,冷色让人难过忧伤、暖色看起来很温暖开心,此时教师可以延伸活动,指导幼儿画一把属于自己的“心情伞”。有的小朋友用黑色的颜料为伞涂色,因为他想妈妈了,心情不好,所以这样为伞配色。
(四)开展绘本主题,支持幼儿主动表达情感
1.选择阅读主题。
小班下学期的孩子已经能够体会到爱,并能够感知到自己对他人的喜爱,但还是存在一些不适宜的表达爱的方式,如有的孩子会兴奋地抱着同伴、有的会摸别人的脸、有的会拉别人的头发等,导致同伴感觉难受。其实,孩子想表达对同伴的爱和喜欢。借助这个教育契机,我园开展了主题为“我会这样说我爱你”共情课程活动,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爱的表达方式,知道爱有很多表达方式,而且每个人爱的表达方式都不一样,只要找到适合自己表达爱的方式即可,旨在提升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经验的积累与提升。
首先,我园围绕“爱是什么”这个话题进行讨论,让孩子们通过调查和讨论,对爱这个话题产生更进一步的了解。其次,借着孩子们的热情,我园开展了共情活动“我会这样说我爱你”,通过故事中丹尼尔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理解到每个人表达爱的方式不同,愿意表达对他人的爱。最后,开展“爱在行动”活动,将爱投射到家庭,用行动对家人表达浓浓的爱意,让幼儿直接有效地了解和体验爱的最好方式。通过主题活动,小班幼儿对爱的表达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体验,能有意地注意到他人对自己的爱,也能选择适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
2.创设区域环境。
为了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我园在语言区创设了读书吧,并有计划地定期投放一些情感类的绘本,使幼儿可以在午餐后、离园前等过渡环节自由选择喜欢的绘本进行阅读。我园还投放有关绘本的故事盒、故事图片、服装头饰、手偶等操作材料,供幼儿进行创造性表演,模仿故事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等,从而主动地表达绘本的情感。
小班班级设置了一面“我的心情墙”,让孩子每天入园的时候把自己的心情画下来,展示在墙面上,在午餐前、点心后的过渡环节同大家分享自己的心情。小朋友开心时会在自己的照片旁边插上笑脸表情,不开心的时候,会插上生气的表情。此时,教师应让幼儿说说遇到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不高兴。这不仅让幼儿适时宣泄自己的内心,还提升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知道自己的心情可以用表情表现出来,而非一味克制。
(五)鼓励亲子共读,促进幼儿提高共情能力
亲子共读的时光是培养“爱”天然的、最合适的沃土,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能在亲子阅读中,通过阅读经典作品学会感受爱、表达爱。
首先,在阅读《猜猜我有多爱你》绘本时,当读到小兔子说“我跳得多高就有多爱你”时,家长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跳一跳,比一比。
其次,在阅读结束后,家长可以进行延伸练习。绘本里用距离表达爱也是一个好办法,父母和孩子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力,“我爱你,像飞机飞得那么高”“我爱你,像珠穆朗玛峰那么高”“我爱你,像火星那么远”。这种延伸联系,不仅帮助孩子熟悉爱的具体表达方式,对孩子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也有很大帮助。
最后,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父母可以在给孩子拿牛奶的时候说:“爸爸(妈妈)对你的爱有一杯牛奶这么多,你喝了牛奶就收到了爸爸(妈妈)的爱。那你的呢?”让孩子开始尝试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家人、对小朋友、对大自然的爱。在父母的一言一语中,一粒粒“爱”的种子播撒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在父母与孩子一点一滴的亲子共读过程中,良好的阅读习惯自然养成,亲密关系也更加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