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味玩球:对大班户外游戏的思考

2023-11-13江苏省如皋市石庄镇石庄幼儿园朱佳佳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3年10期
关键词:源源玩球拍球

江苏省如皋市石庄镇石庄幼儿园 朱佳佳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大班幼儿能躲避他人滚过来的球,能连续拍球。”球是幼儿游戏中常见的器械,它涵盖了走、跑、跳、投等多种运动技能,不仅能够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还能使幼儿在活动中建立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本月我班户外场地预设为东操场,重点活动项目是玩球。球在幼儿的自主游戏中会有怎样的玩法?幼儿与球又会发生怎样的认知、思维与情感碰撞?让我们走进大一班的“玩球”世界,一览幼儿玩球的精彩瞬间。

游戏一:球初探

观察时间:11月2日

观察对象:蕊蕊、妍妍、灿灿

观察地点:东操场

户外游戏开始之前,教师提醒幼儿在玩球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安全事项。接着,幼儿带着球来到预定的场地,有的幼儿单手拍球,有的幼儿滚球,有的幼儿在地上旋转球……蕊蕊和妍妍则在连续拍球,蕊蕊提议:“我们来比赛,拍球的时候脚不能动,谁坚持的时间长谁就获胜。”灿灿也想加入其中,征得蕊蕊和妍妍的同意后,她们三个开心地拍起了球。后来连续几天幼儿都在持续这种玩法。

分析

从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对球的玩法还停留在简单拍打阶段,仅有少许幼儿能够单手连拍甚或双手拍球。

教师的反思与策略

1.分享讨论。游戏结束之后,教师引导蕊蕊、妍妍和灿灿分享连续拍球的经验以带动其他幼儿参与的兴趣。随后幼儿开始讨论“球还可以怎么玩?”。

2.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助推游戏发展。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看图片、视频等说说自己是怎么玩的、都有哪些玩法,进而通过学习他人的经验来丰富自己的经验。

3.对表现突出的幼儿给予更多的鼓励、信任和放手,发挥他们在群体中的带动作用。教师表扬并鼓励蕊蕊、妍妍、灿灿的成功经验,激发她们持续游戏的兴趣。

游戏二:球与圈的“默契”

观察时间:11月10日

观察对象:蕊蕊、妍妍、灿灿、源源、智智

观察地点:东操场

玩球已有一段时间,幼儿积累了不少与球相关的经验,在接下来的游戏中,幼儿会与球发生什么样的碰撞呢?

今天,蕊蕊和妍妍一手抱着球一手拿着呼啦圈来到了东操场,她们将手上的呼啦圈放在地上,拿起球开始在呼啦圈内定点拍球,只见球有时跑到呼啦圈外面,有时碰到呼啦圈溜出去了,连续多次后,蕊蕊和妍妍能够在呼啦圈内连拍数个以上。站在一旁的源源见灿灿拿来一个系着绳子的呼啦圈,于是问:“我们怎么玩呀?”只见灿灿拉着呼啦圈,源源紧随其后定点拍球,边行走边拍球,但是球一会儿就拍出圈了,源源说:“灿灿,你走慢些,我慢慢向前挪动。”尝试几次后,两人终于成功向前挪动了数米,球也能连续拍数个了。智智看到灿灿与源源的玩法,便再给他们加了一个呼啦圈,智智将呼啦圈隔空悬置与地面的呼啦圈平行,源源面对智智给的挑战欣然接受:“那就试试呗!”灿灿在前面慢慢走,源源对着两个平行圈小心地拍着球,智智则手拿呼啦圈,眼睛紧盯着源源的球慢步前进,“一、二、三……”源源边走边数。灿灿、源源、智智的新鲜玩法吸引了其他幼儿加入其中。

分析

教师的反思与策略

1.有了辅助材料之后,幼儿整合自身的玩球经验,将球与呼啦圈进行花样组合。游戏中,教师允许幼儿在任何地方使用任何材料玩任何游戏,给予幼儿最大的支持与帮助。

2.幼儿协助同伴使用辅助材料,促发了自身的经验,进而将球玩出新花样。

3.教师管住嘴、管住手,让幼儿自己尝试与探索,进而获得成功。

游戏三:花样玩球

观察时间:11月16日

观察对象:清清、瑞瑞、菲菲

在葬礼上,念诵这段经文的人叫“导事”(也有写成“道士”)。这个导事,并不是专职的祭师(苗族似乎没有这个角色)。在纳平山,我们见到的这个导事,将近60岁,正式职业是做牛马生意。

观察地点:东操场

辅助材料:小椅子、呼啦圈、木棍

1.球与呼啦圈

延续前几次的玩球经验,清清从材料架上拿来两个呼啦圈来到去草坪途中的木棍摆放处,接着用地上的一堆小木棍让两个呼啦圈站立起来,然后又拿出一根小木棍到软质场地上开始尝试用木棍拍打篮球,拍着拍着,只见他尝试用木棍将球拍入呼啦圈内。尝试了两次后,清清仍然没能将球拍进呼啦圈中,于是他继续重复拍球。瑞瑞看到后,也像清清那样尝试着将球拍进呼啦圈,清清看到有同伴加入,游戏的热情更加高涨了。此时,菲菲走过来,她并没有像清清和瑞瑞那样拍球,而是将手中的球直接投入呼啦圈内,此时,幼儿都高兴地呼喊着“中了”,于是,清清和瑞瑞都选择使用菲菲的方式投球,并获得了成功。

球与呼啦圈的组合玩法让幼儿获得了成就感,但他们仍然没有满足于现状——找来小椅子,一个间隔几个地排列开来,需要通过障碍(小椅子)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投球活动。

2.滚筒上抛接球

游戏中,幼儿不断寻求“刺激”并获得“喜悦与成功”——瑞瑞和菲菲的“投球”项目持续进行着。前段时间,瑞瑞和菲菲已经将滚油桶项目玩得炉火纯青了,今天,他们抱着球走上各自的油桶,尝试将自己手中的球抛向对方,显然,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于是,菲菲放下手中的球,示意瑞瑞将球抛给她,于是两人开始互相抛球。

分析

幼儿通过自由选择材料,一次次地改进游戏玩法——单手拍球、双手拍球、绕障碍拍球、在固定呼啦圈内拍球、在移动的单呼啦圈内拍球、在移动的双呼啦圈内拍球、在移动的滚筒上抛接球……逐步递进。辅助材料的加入,再次激发了幼儿对玩球游戏的探究兴趣,最后幼儿与同伴自主制定游戏规则,进一步感受花样玩球带来的乐趣。

活动的特点与价值所在

一、活动特点

本次游戏以幼儿的自主性游戏作为整个活动的切入点,从幼儿的实践经验出发,通过不同形式的支架支持幼儿深度游戏的可能,挖掘幼儿游戏过程中潜在的教育价值。在游戏过程中,通过同伴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最大程度地放手给予幼儿充分的空间与时间,从而实现球的花样玩法。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重视幼儿的主体性,凸显出“幼儿是有能力的学习者”理念,彰显出幼儿游戏的价值。

二、教师适切的支持

在观察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敏锐地抓住幼儿动作发展目标与幼儿对球的兴趣及当下幼儿玩球水平的差异性:简单单手拍打、摆玩与连续性双手拍球……所以,如何让游戏向深度发展、把握游戏材料对幼儿发展的价值?这是教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通过与幼儿分享讨论提出:球还可以怎么玩?进而利用图片、视频等方式丰富幼儿的玩球经验。有了同伴玩球经验的传递及教师的鼓励、支持与放手,幼儿玩球的方式更加丰富了,对球的兴趣也愈发浓厚了。游戏中,教师提供开放的环境与丰富的辅助材料,为幼儿营造宽松且具有安全感的游戏环境,鼓励、支持幼儿按照自己的节奏挑战自己、相互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从真正意义上诠释了“最大程度地放手”,充分支持了幼儿的游戏行为与可能。

三、幼儿的深度学习

在“花样玩球”的过程中,幼儿的兴趣浓厚且勇于挑战,具体体现为在深度学习与持续游戏中将“花样玩球”玩出高度、玩出境界。

1.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激发

从前期的玩球到经验的拓展、游戏的尝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不断得到激活,进而呈现出一幕幕花样玩球的精彩瞬间。

2.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在球与圈的默契挑战中,教师通过语言鼓励“那就试试呗”,幼儿便勇于挑战,最终成功,体现出他们不怕困难、迎难向上的良好学习品质。

球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游戏材料,拍球更是较为常见的玩法,如何彰显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凸显玩球价值对幼儿发展的作用是本次游戏活动的目标,而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不惧困难的勇气等优良品质令我折服。同时,幼儿日常活动中的主体性还可再增强一些,教师可再退后一些。例如,若要丰富幼儿的玩球经验,可让幼儿尝试自己找寻问题的答案,收集球的更多玩法,拓展幼儿玩球游戏的边界,这样幼儿在游戏中的创造性行为才会更加丰富。

猜你喜欢

源源玩球拍球
和爸爸一起锻炼
登楼
玩球高手
见证(2)
抢魔方
拍球真好玩
俄动物园老虎与羊“同居”生活每天一起玩球
拍球游戏
拍球接龙
SOCCKET玩球发电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