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作用的分析及策略探讨

2023-11-13徐晓峰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28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大学运动

徐晓峰

(山西工商学院 山西太原 030072)

随着现代科技进步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大学生普遍面临着久坐不动、缺乏锻炼、饮食不规律等问题,导致体质滑坡的情况日益严重[1-2]。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群体存在着明显的体质下降趋势。一方面,大学生久坐不动,缺乏运动;另一方面,不良的饮食习惯、对外卖食品的过度依赖导致了营养失衡[3-4]。此外,学业压力的增加,也使得许多大学生缺乏足够的时间和动力去积极参与体育锻炼[5]。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优化体育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多样化的运动项目和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6]。该文就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作用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为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有益参考,以推动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全面提升,造福个体学生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1 大学体育教育与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关系

大学体育教育在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和维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体育教育不仅仅是传授运动技能和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7]。

参与有氧运动项目,如跑步、游泳、有氧操等,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心脏和肺部的耐力,促进新陈代谢的正常运作。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能和抵抗力,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参与敏捷性和协调性训练,如篮球、足球和舞蹈等,可以提高学生的灵敏度和协调能力。这对于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机动性具有积极影响,使学生更加灵活自如地应对各种运动和活动。参与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内啡肽等神经递质的分泌,缓解压力和焦虑感,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8]。

通过课堂上的相关知识传授和实践活动,学生了解到合理饮食、充足睡眠和积极心态等因素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学生可以发展对运动的兴趣和热爱,并形成长期坚持锻炼的习惯。这种运动习惯有助于学生维持身体健康,并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9]。

2 体育课程改革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作用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是对大学体育教育发展的深入思考,旨在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体育水平,进而实现对学生体质健康的有效促进,其促进作用共有以下4个方面。

2.1 提高学生的体育参与度

随着大学体育教育的不断升级和改革,越来越多的知名体育教练和运动员入驻大学,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和丰富的教学课程,吸引了众多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参与度。同时,也较好地满足了大学生对于健康的追求,为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的提升和体质健康的改善提供了崭新的契机。

2.2 培养运动兴趣和习惯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积极推行以运动乐趣和个人发展为目标的考核方式,如运动技能的实践表现、体育健康档案、学生自主参与形式等。这些改革旨在打破传统考核方式的束缚,让学生从根本上热爱运动,提高运动水平,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生也会更加关注运动本身的乐趣和意义,从而对运动项目产生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体验[10]。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自己的领导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实践技能,这些技能在日后的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涯中都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体育课程中定期测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自信和成就感,进而积极探索和发掘自身的运动潜力。

2.3 促进学生协同合作意识的增强

随着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和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大学的人才培养日益重视多学科交叉、跨专业协同。而大学体育课程正是一个比较适合跨专业、跨年级之间协同合作的平台。通过团队合作,学生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而且能够得到更全方位的知识体验,提高学术素养。通过团队合作,学生还可以为班级和学校赢得荣誉。这种集体荣誉感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进一步增强协同合作意识。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更能提高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和社交能力。由此可见,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对于大学生的协同合作意识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它不仅考虑到学生的运动技能,同时还注重学生的组织协调、沟通合作和指挥协调等技能的培养。

2.4 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其健康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体育课程改革鼓励学生参与各种运动项目,通过持续的练习,学生的耐力、灵敏度、柔韧性和力量等身体机能素质均能得到提高。

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课堂上的相关知识传授和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了解到合理饮食、充足睡眠和积极心态等因素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体育课程改革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运动项目和训练方法,使学生在取得运动技能的进步和增长的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鼓励他们持续参与体育运动并享受其中的乐趣。

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和应对能力。参与体育课程改革的学生在团队合作和比赛中获得了协同合作的意识,并学会应对竞争和挑战。这种锻炼不仅仅在体育领域有效,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和应对能力。

3 我国大学体育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当今大学体育教学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限制了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产生了不利影响。

3.1 校际体育资源不均,运用不充分

一些高校在体育设施、器材和场地方面投入较多,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体育锻炼条件;另一些高校的体育资源相对匮乏,难以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这种不均衡的资源配置导致了大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的差异化。另外,由于管理不善,体育场馆常处于闲置状态,很少被学生利用,导致体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2 体育课程设置一刀切,忽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许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偏重篮球、足球等体育项目,忽视了学生多样化的体育兴趣和需求。但由于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上缺乏相应的选择,这些学生无法在大学期间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并尽情享受运动乐趣。另外,每个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能力水平都不尽相同,统一教学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3.3 大学体育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大学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存在差异性,有些高校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注重互动教学,而有些高校则只是简单地传授基础技能,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这样的体育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也难以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3.4 考核评价机制老套

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主要以课程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的综合能力、终身发展和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实际表现和进步,难以全面评价学生的体育水平和健康状况。另外,传统的考核评价机制往往只注重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表现,而忽视了他们在课外体育锻炼中的努力和进步,这也使得学生对体育课程缺乏兴趣和动力。

4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策略探讨

4.1 校际体育资源均衡利用策略

为了改善校际体育资源不均和运用不充分这一大学体育教学现状,可以加强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建立起高校间的体育资源共享机制,通过建立联盟或合作协议,使资源丰富的高校向资源相对匮乏的高校提供支持和帮助,从而实现资源的互补和共享,提高整体的体育教学水平。优化体育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场馆开放时间和使用规定,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开放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加强场馆的管理,提高利用率,避免出现场馆闲置的情况,吸引更多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充分发挥场馆的作用。体育设施的正常运行对于大学体育教学至关重要,故应加强对体育设施的管理和维修工作,确保设施安全可靠。定期检查设施的使用情况,及时进行维护和修缮,保持设施的良好状态。高校应根据学生人数、专业需求和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和配置体育资源。在新建或改建体育设施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

4.2 个性化体育课程设置策略

为了让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更富有个性化色彩,在设置课程时应充分注重不同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不同需求。高校应该开设多样化的体育课程,涵盖不同类型的体育项目,如球类运动、水上运动、健身锻炼等,通过提供更多选择,满足学生不同的体育兴趣和需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根据学生的体育基础和兴趣爱好,制定个性化的体育教学方案。对于已经具备一定体育水平的学生,可以提供更高水平的训练课程,帮助他们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对于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应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起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程的规划和决策过程,提供参与课程设置的机会和平台,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4.3 提高大学体育教学质量策略

大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参差不齐,使得体育教学内容难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也难以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高校应该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通过组织专业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同时,要注重选拔和引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教师,以提供更高质量的体育教学服务。高校应该积极探索和推广创新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游戏化教学等,这些方法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体育课程应该紧跟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不断更新和拓展课程内容,引入新兴的体育项目和健身方式,如瑜伽、健身操、户外探险等,以满足学生对多样化体育活动的需求。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等,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竞争力。由于每个学生的体育水平和需求都有所不同,高校应了解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的辅导计划和指导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体育水平。高校应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机制,定期对体育教学进行评估和反馈,通过学生评价、教师评估等方式,了解教学质量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保证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4.4 创新考核评价机制策略

为了推动考核评价机制的改革,高校应当全面地评价学生的体育素养和健康状况。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在考核评价中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除了传统的笔试和实践考核,还可以引入口头报告、项目展示、团队合作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体育水平和综合能力。大学体育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学习,还包括学生在课外进行的体育锻炼,故应加强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跟踪和评估,可以通过学生自我报告、体测数据收集等方式,了解学生在课外体育锻炼中的努力和进步,从而更全面地评价大学体育教育的促进作用。

大学体育教育不仅是为了临时达到某个成绩目标,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故在考核评价中应该鼓励学生参与终身体育教育项目,如健身活动、社团运动等。通过鼓励学生持续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素养,提高大学体育教育的质量。大学体育教育的考核评价机制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高校应加强对考核评价机制的研究,探索适合大学体育教育特点的评价方式,通过科学研究,形成更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促进大学体育教育的发展和提高。

5 结语

通过该文分析可知,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有着积极的影响,希望通过改革现有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强化身体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并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身体保健指导和服务,最终达到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标。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大学运动
“留白”是个大学问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