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高水平安全生产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3-11-12雷平

新安全 2023年10期
关键词:全员应急生产

雷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科学回答了事关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为做好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重大实践指南。安全生产作为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一汽)自觉从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高度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持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时刻牢记中央企业的使命责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从严从细抓好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生产屏障。

强化思想引领,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中国一汽认真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把“两个至上”“两件大事”“两个根本”作为工作遵循,把强化安全生产思想认识作为先导工程,引导全员厚植安全发展理念,坚决守牢安全生产红线底线。

一是始终坚持“两个至上”,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中国一汽深刻认识到,“两个至上”是我们党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应自觉把“两个至上”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牢牢守住“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在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对人民生命安全极端负责的精神开展各项工作,时时刻刻把安全生产抓在手上、放在心上、扛在肩上,带动全员不断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二是统筹推进“两件大事”,层层强化安全生产底线思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中国一汽深刻认识到,发展和安全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摆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在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坚持以高水平安全要求不断增强企业安全管理和保障能力,在各个项目设计阶段即嵌入安全管理基线,提高本质安全水平,保障高质量发展;同时,坚持用高质量发展来应对和消除不安全因素,加快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网络化平台建设,确保安全工作扎实开展、行稳致远。

三是切实强化“两个根本”,持续夯实安全生产思想堤坝。中国一汽深刻认识到,必须善于抓源头、抓根本,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进理念变革、制度变革、管理方式变革。在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推动企业所属各单位清醒认识风险因素明显增多、面临挑战更为艰巨的安全生产形势,强化问题导向、关口前移,更加注重从本质上消除事故隐患、从体制机制上解决问题,更加自觉推进标本兼治、系统治理。

抓实“六化六力”,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中国一汽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精准治理,坚持“六化”、提升“六力”,上下一心、协同攻坚,不断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坚持清单化管理,提升风险辨识管控能力。开发适用于企业自评估的安全风险模型,在行业内首创覆盖整车制造全部环节的安全风险数据库,实现对危险源辨识和风险管控的清单化管理。坚决压降存量风险,对燃气、危化品等重点管控安全风险实施分级分类监管,从工程技术、安全管理、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五个维度出发,全面落实“一点一策”。全力严控增量风险,健全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电储能等新材料新设备新业态火灾风险预估预判机制,按场景制定新能源危险源清单和风险管控措施清单,配备F90电池防爆箱等专用应急装备,确保风险可控、在控、能控。

二是坚持闭环化处置,提升隐患排查治理能力。推行从集团公司到班组个人5级、突出“闭环管理、挂牌督办”2个重点的“5+2”隐患排查治理新模式,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隐患排查治理新格局。固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果,编制《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图册》,组织各层级对照开展自检、专检、互检。不断完善事故隐患数据库,加强对事故隐患的动态分析和全过程记录管理,严格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形成从隐患识别、妥善处置到效果确认的工作闭环,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取得扎实成效。

三是坚持矩阵化运行,提升人员安全履职能力。抓好安全培训工作的顶层设计,建立五级四维安全培训矩阵,通过分类管理、定向培训和持续赋能,持续增强安全生产体系人员能力。提升培训适用性,根据不同工艺、不同岗位、不同需求,建设重点突出、搭配合理的知识库。提升培训体验感,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虚拟与现实相融合、多终端、全覆盖、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安全培训生态圈。提升培训实效性,推行“干部上讲堂、培训到现场”的培训模式,把讲堂与现场、课本与经验、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加强岗位资格准入培训和效果确认。

四是坚持标准化操作,提升班组安全管理能力。紧紧抓住班组这个最小安全管理单元,从提升班组全员安全责任意识和技能素质入手,在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红旗制造中心等单位开展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做法,在集团范围内全面推进班组安全标准化工作。通过推行安全管理目视化、安全记录准时化、生产作业标准化、生产现场定置化、安全活动规范化,完成对集团范围内5500余个班组的全覆盖,有效提高基层班组及一线员工的安全执行能力、行为安全能力、生产作业全过程控制能力和应急救援快速反应能力。

五是坚持数智化转型,提升本质安全保障能力。推进科技兴安,聚焦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精良制造、先进工艺、先进材料五大技术,积极打造智能制造标杆工厂,使“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在更多车间、岗位得到应用。打破信息孤岛,将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于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可视化平台,实现关键设备全生命周期、生产工艺全流程、生产环境全要素的数字化、可視化、透明化。提升监管效能,运用数智化工具和手段,搭建实时监控系统,破解监管力量不足、监控存在死角等问题,推动人员、装备、物资等安全生产要素的网络化连接、敏捷化响应和自动化调配,实现了跨企业、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联动。

六是坚持实战化训练,提升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按照“应急有预案,预警有手段,救援有队伍,联动有机制,善后有措施”的总体要求,以实战化为导向,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组织架构,强化企业内外部专业应急队伍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各方资源,全面增强应急指挥调度能力。完善应急预案管理体系,建立应急预案定期评估和动态修订机制,及时修订各级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落实年度应急演练计划,开展“双盲”演练等形式多样的应急演练,推进应急演练向实战化、常态化转变。2022年共开展应急演练500余次,持续提升应急演练质量和实效。

突出常态长效,做强安全生产工作保障

中国一汽坚持经常抓、抓经常,不断强化安全生产各项基础保障,持续激发广大干部职工自觉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全面发动、全员行动,确保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一是逐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实现全员“抓”安全。通过分层分级、到岗到人,引导全员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持续强化领导干部头雁效应,明确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细化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和履职清单,实现由“重视”到“重实”的转变。持续强化职能部门直线责任意识,将业务职能与安全生产职责紧密结合,实现由安全生产的参与者向责任者转变。持续强化基层单位属地责任担当,有效划分安全消防责任网格,加强对属地区域作业活动、设备设施以及相关方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确保责任落地不挂空档、不留死角。

二是构建自主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全员“会”安全。针对企业安全管理规模大、员工数量多、工艺流程复杂等特点,中国一汽在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和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基础上,积极对标最佳实践,学习、借鉴先进管理经验,融合和吸收国际、国内安全管理体系的科学内涵,推进管理创新和体系升级,构建了包括17个一级要素、46个二级要素的中国一汽自主安全管理体系,实现了对安全管理全要素、全周期的覆盖。通过自主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有机串联了安全生产管理的整体脉络,有效激发了各部門、各单位开展安全管理的自主性。

三是打造一汽特色安全文化,实现全员“要”安全。坚持从零开始、向零奋斗,强化安全理念、安全制度、安全行为、安全环境建设,持续培厚安全文化根基,引导全员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打造特色安全文化,以自悟、自制、自觉、自励的“四自”理念为指导,构建全员共建的“大安全”文化格局,形成上下同欲、知行合一的企业安全文化。丰富文化建设载体,创建体感式安全培训基地13处,通过云课堂、云竞赛等线上方式和安全宣言、指差确认、步行五规则等活动,持续提升全员安全意识。积极营造安全文化氛围,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消防月等系列宣传活动,坚持每周有安排、每月有专题,引导全员把安全生产作为自觉追求。近三年来,中国一汽下属8家单位先后获得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称号。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中国一汽成立七十周年,同时也是加快实施“All in”新能源战略的关键之年。中国一汽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持续强化“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奋发有为的工作状态,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坚决筑牢安全屏障,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加快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全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产业贡献。

猜你喜欢

全员应急生产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全员核酸
河南油田开展全员劳动竞赛
用旧的生产新的!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