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不可以忘危 治不可以忘乱

2023-11-12东山

新安全 2023年10期
关键词:建军强军军队

东山

2017年8月1日,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推进强军事业,必须始终聚焦备战打仗,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安不可以忘危,治不可以忘乱。”

“安不可以忘危,治不可以忘乱”化用自《周易·系辞下》中的“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是把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同“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哲理相结合的清醒论断。

“安”与“危”、“存”与“亡”、“治”与“乱”交替演进的历史规律,时刻提醒我们,社稷安稳时不能忘记覆灭的危险,江山存续时不能忘记衰亡的可能,国家太平时也不能忘记战乱的隐患,必须对可能威胁国家前途命运的各方面风险挑战时刻保持警惕,这是教训也是经验。

从历史深处走来,中国人民的伤痛始终历历在目——

旅顺“万忠墓”碑文记载:“光绪甲午十月(1894年11月)日本败盟,旅顺不守,官兵商民男妇被难者计一万八百余名,忠骸火化,骨灰丛葬于此”;

列宁在《中国的战争》中描述1900年庚子俄难:“他们杀人放火,把村庄烧光,把老百姓驱入黑龙江中活活淹死,枪杀和刺死手无寸铁的居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沙皇政府在中国的政策是一种‘犯罪的政策”;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铁证凿凿: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占南京,30多万同胞惨遭杀戮,无数妇女被蹂躏残害,无数儿童死于非命,南京三分之一的建筑被毁;

…………

“剜心之痛!”“痛彻肺腑!”

严酷的斗争和血的教训给予中国人民深刻启示:如果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安全就无法支撑,发展更难言保障,人民也势必遭殃。习近平主席常怀忧患意识,一再强调:“军事上的落后一旦形成,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将是致命的。”

今天的世界,国际形势正发生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虽已成为时代主题,但局部冲突和动荡仍然频发,战争威胁始终如影随形;今天的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面临难得机遇、具备坚实基础、拥有无比信心,但前进的道路绝不会一帆风顺,必然会面对各种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席卷而来,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国际军事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主席高屋建瓴地指出:“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走出苦难、中国人民实现解放,有赖于一支英雄的人民军队;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实现更加美好生活,必须加快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居安思危,强国与强军休戚相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并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始终葆有强烈的忧患意识,高度重视国防建设,敢于在关键时刻亮剑,顶住了来自外部的各种压力,维护了国家的独立、自主、安全、尊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深入推进政治建军,大刀阔斧改革攻坚,紧锣密鼓练兵备战,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等全面推进;党的二十大举旗定向、继往开来,历史性创造性地深化拓展了习近平强军思想。到2027年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我国强军兴军路线图愈加清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不断开创。

中国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是国际正义力量的壮大,既不会走殖民掠夺的老路,也不走國强必霸的歪路。中国人民珍爱和平,决不搞侵略扩张,但却有战胜一切侵略者的信心。

捍卫和平维护安全、慑止战争的手段和选择有多种多样,但军事手段始终是保底手段。这是习近平主席作为军队最高统帅谋深虑远的战略考量,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忧国忧民的责任担当,也是对“安不可以忘危,治不可以忘乱”最有力的诠释。

猜你喜欢

建军强军军队
庆祝建军95周年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attern formation of a gas–liquid interfacial AC current argon discharge plasma with a deionized water electrode
无论等多久
开战!过年也不停火的古代军队
强军路上
军队的4月1日
强军 强军
走在强军路上
《魂牵深蓝》:强军路上的奉献之歌
军队组织形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