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与尼山双向奔赴
2023-11-12郭蓓蓓
郭蓓蓓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说后生可畏,孔子并不是惧怕年轻人,而是认为他们是不可轻视的力量,应“少者怀之”。
尼山世界青年论坛,正是借鉴孔子思想,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青年在深度参与中与孔子对话交流,汲取孔子智慧,推动创新发展。在这里,他们畅所欲言,播撒文明传承、交流的种子,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和危机,共同探寻未来和答案。
“因为‘全人类共同价值’,我们相聚在这里。虽然我们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文化背景,但我们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热爱中国、喜爱中华文化。”伊朗青年艾森与中国的缘分,始于朋友的一次意外受伤后通过针灸治愈。在见证了中医的神奇疗效后,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11年,艾森考入山东中医药大学攻读中医专业,一直到博士毕业。“山东是孔孟之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山东人热情好客、淳朴厚道,让我体会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君子情怀。”在山东,艾森被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吸引。2018年,艾森来到重庆,任职于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这让他有了更多机会了解、研究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3 世纪的波斯著名诗人鲁米曾把文化的精髓比喻为“永不耗尽的黄金库”,他还说“虽然我无法把整个‘黄金库’带给别人,但至少可以给他们介绍这处宝藏的存在”。艾森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像是鲁米所说的“永不耗尽的黄金库”,“我至少要通过翻译,把这处宝藏的一小部分介绍给伊朗人。”
这些年来,在向伊朗民众翻译、介绍《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中华文化典籍的过程中,他深刻体会到“仁者爱人”“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等哲学思想的丰富内涵。艾森说,“这些优秀思想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发,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和挑战提供了重要借鉴。”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孔子开创的儒家占據着特殊的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儒家思想文化对于解决当今文明冲突、国际争端,不啻为一剂良药。”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沙志利认为,把优秀理念从古籍中提炼出来,赋予其现代化的形式,是全世界对中国文化的期待,而《儒藏》的编纂出版,可以为其提供可靠的资料保障。
“所谓‘儒藏’,就是将历史上的儒家典籍汇编为一套大的丛书。”沙志利介绍,经过近20年的努力,《儒藏》“精华编”中国部分已出版,共收书 510 种,编为 282 册。域外部分则收录韩、日、越三国历史上的儒学者用汉文撰写的儒学著作,目前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沙志利认为,在国际上,《儒藏》能够推动文化合作,推进文明互鉴。“因为《儒藏》工程本身就是一个国际合作的学术项目,各国学者曾多次坐在一起共商大计。如今,全本编纂启动,又为扩大合作提供了一个契机。”沙志利说,已经启动的全本《儒藏》,预计将收录3000种书,规模在10亿字左右。
在《儒藏》的编纂过程中,沙志利见证了很多青年的成长,他希望以全本《儒藏》的编纂为纽带,吸收更多具有古籍整理专业素养、掌握数字人文技术的中外青年加入到编纂和研究队伍中来,让《儒藏》在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充当重要的使者。
在2500多年前的尼山,一个老师问他的两个学生有何志向?一个学生说,“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另一个学生说:“愿无伐善,无施劳。”然后他们问,老师您呢?老师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这位老师,就是孔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川说,那时中国人的理想是什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
时间来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当《Imagine》的旋律响起,约翰·列侬所描绘的一个四海皆兄弟的美好世界,再次引起世人的共鸣。“从历史的深处走来,我们可以看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类的执着梦想。”徐川说,回到现实,我们的世界变好了吗?好像是的,好像又没有。“我们所面对的是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严峻突出的全球性问题,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
面对这样的世界,中国的答案是什么?
在中国发展的近10年时间里,有几个数字值得深思:9899万人口摆脱贫困;中国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在推动世界向好的过程中,中国既是倡导者,更是行动派。”在徐川看来,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秉持全人类共同价值,这就是中国的答案。
中国有答案,青年怎么办?
每一个国家、每一种文明都将面对时代的命题,都将给出自己的答卷,而主要的书写者就是青年。徐川表示,“为了理想的世界,为了美好的未来,我们要不忘本来,成为文明的传承者;吸收外来,成为文明的交融者;面向未来,成为文明的践行者,在继承中发展、在交流中进步、在融合中创新。”
风起于青萍之末,路在世界青年脚下延伸。“作为年轻的领导者、思考者和实践者,我们肩负着塑造未来的重任。我们共同的愿景应该是一个世界:每一个个体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充满机会的生活,以及有梦想的权利。”北马其顿左翼党青年团主席马里奥·贾内斯基说。在他的梦想世界里,北马其顿年轻人能和来自中国、巴西、俄罗斯等国的同伴们充分交流。
“在北马其顿,我们珍视关于我们古老传统、智慧和韧性的故事。这些故事,类似于中国孔子深远悠久的教诲,塑造了我们的价值观。”马里奥·贾内斯基认为,当年轻人汇聚一堂,融合历史和传统,就为一个富有相互理解和共同目标的集体未来铺平了道路。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马里奥·贾内斯基用中国的这句古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青年是连接不同时代、意识形态和传统的桥梁,在青年的携手下,这个全球化的世界是一个团结、尊重和相互成长的世界。在曲阜,让我们倡导一个在多样性中团结一致,并由全人类共享价值观所绑定的世界。”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短视频产业正在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各大短视频平台,也吸引了众多外国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韩国青年陈荣恩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27岁的陈荣恩,来自韩国庆州。在大学期间,她曾到上海交流学习,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感情。毕业后她毅然来到中国,在湖北省宜昌市从事旅游策划相关工作。“作为旅行策划师,我去过中国很多乡村,那里洁净、精致。我喜欢把中国乡村振兴的风貌拍进短视频,让大家看到这么美丽的地方。”陈荣恩说。
在圆桌对话中,陈荣恩分享了一次在宜昌市远安县龙凤村探访的经历:在那里,她邂逅了一位百岁老奶奶。老奶奶告诉她,现在中国农村的政策越来越好,农民们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老人的笑容让陈荣恩看到中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给农村带来的巨变,也让她看到了和外国人认知中大不相同的中国。“我想类似的例子在中国一定还有很多,我要多多拍摄和分享这些故事。”陈荣恩表示。
在中外交流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如今越来越多像陈荣恩一样的青年,自发成为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使者。他们生活在飞速发展的中国,见证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也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和传播中国故事。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一辈子也学不完。”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凌骁说。他是一个从万里之外的遥远国度埃及来到中国取经的人,中国的巨大变化和影响力吸引着他在这里不断探索和学习。
从初识中文到走进中国,在中国的4年时间里,凌骁决心从一个中国文化的仰慕者成为传播者。“这正是文化的力量,也是文化的魅力。它不仅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连接世界各国人民的纽带。”中国不同的文化特色和表达方式,在凌骁眼中都神秘而新鲜,在不断的学习中他对这个国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致力于把自己真实的所见所闻告诉更多阿拉伯世界的国家。
凌驍与十几个来自叙利亚、约旦的朋友集资建立起一个网站介绍中国,在阿拉伯地区已经获得上万人的关注,这让他在面对巨大的工作量时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经过两年的努力,他参与翻译的《中国文化知识辞典》也终于在埃及出版,摆上了书店的书架。这一刻,他感到自己从一个仰慕文化的取经人,终于成了一座中国和埃及文化交流的桥梁。
在中国,凌骁有机会参与到各种文化活动和交流项目,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青年互动和交流。作为青年学者,第三次来到曲阜的凌骁,对尼山并不陌生,他希望在未来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孔子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并将其带给更多阿拉伯国家的受众,让他们也能欣赏、了解、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编辑/郭晓娟
Two-way Communication between Young People and Nishan
With the aid of Confucianism, the Nishan Forum on World Youth allowed the young people of different countries, ethnic groups and civilizations to have dialogues and exchanges with Confucius through deep involvement, to draw on the wisdom of Confucius, and to promot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Mario Janeski, President of North Macedonia’s Red Youth of Levica, said, “Civilizations are enriched by exchanges and mutual learning. Such exchanges and mutual learning will be an important engine driving human progress and world peace and development. The young people undertake the task of innovating for the future while safeguarding the precious wealth of past civilizations.”
Ehsan Doostmohammadi, a foreign expert at the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Southwest University, and a researcher at the Center for Iranian Studies, Southwest University, sai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an ‘Inexhaustible Gold Vault’.” He hoped to set up a bridge for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Iran by translating more Chinese documents.
Sha Zhili, deputy director and associate researcher of the Editorial and Research Center of Confucian Canon at Peking University, said that he has witnessed the growth of many young people during the compilation of Confucian Canon, and called for more peo- ple to join the project, cultivate new knowledge, validate existing knowledge and address the unknown by embracing Confucianism.
Xu Chuan, Party secretary, professor and PhD supervisor at the School of Marxism,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delivered a speech titled Demonstrating the Youth Power through Exchanges and Mutual Learning among Civilizations, and encouraged young people to become pioneers, achievers and contributors to exchanges and mutual learning among world civiliz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historical missions, China’s answers and young people’s responsibil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