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彗星“艾森”生死记

2014-09-10刘声远

大自然探索 2014年3期
关键词:艾森美国宇航局彗星

刘声远

2013年最令人期待的天文学事件如期上演——超过40亿年高龄、却仍在发育中的彗星“艾森”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在此,本刊为你讲述——

就像任何一颗大彗星一样,“C/2012 S1”彗星(它更容易被人们记住的俗名是“艾森”)是注定要死的。科学家说,“艾森”的死亡故事早在2012年7月就开始了。当时,两名业余天文学家在俄罗斯的基兹洛沃茨克附近观测巨蟹座和双子座附近的天空时,偶然看见了一个暗淡、模糊的天体。这就是“艾森”,当时它正加速飞向太阳,其外层不断分解、不断扩散。

“艾森”之死可以追溯到几百万年前的一次重大事件。那时,“艾森”还是由冰、尘埃和冻结的气体所组成的一大块惰性物质,在太阳系最外围区域几乎一动不动地飘浮,那里比冥王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还远1000倍。然后,某种未知的扰动(或许是被一颗经过的恒星的引力挪动)把“艾森”从静止状态唤醒,并让它踏上了撞向太阳的自杀之旅。

再往前,科学家还把“艾森”之死推到了45.6亿年前。那时,“艾森”及其他数万亿颗类似于它的彗星在太阳系的诞生过程中成形。其中,一些彗星与尚处在婴儿期的行星相撞——对地球而言,它们帮助建设大气层和充填海洋。还有一些彗星则被甩到遥远的寒冷地带。从这个意义上说,“艾森”奔向太阳之旅应该是长久放逐后的回归。

不管“艾森”的故事始于何时,科学家却精确地知道这个故事将在何时达到高潮:美国东部时间2013年11月28日下午1点41分。那一刻,装满冰的“艾森”到达近日点(与太阳最近的位置),从太阳上空不到120万千米处飞过。与此同时,“艾森”接受了超过2000℃高温的烧烤,其冰冻的表面一层接着一层被烧毁。在此过程中,地球上的科学家目睹了太阳系诞生时期的原材料——地球及其他行星都是由这些原材料建造的。

在故事高潮上演之前,有科学家预测“艾森”会在这次与太阳的近距离相遇中幸存,也有科学家认为“艾森”至少会留下一个较小的残骸,还有科学家暗示“艾森”将片甲不留。不管哪种说法为真,关注“艾森”的人们都有一个值得庆祝而不是哀悼的理由:“艾森”实在是一颗卓尔不凡而又十分罕见的天体,它让地球人学到太多太多的东西。

发现之日

2012年9月21日,在俄罗斯北高加索地区,业余天文学家维塔利·莱夫斯基和阿蒂姆·诺维奇奥洛克在云团疾飞的夜空中看见一颗彗星,并且立即意识到这是一颗不同寻常的彗星。当时,他俩正在为“国际科学光学网络”(简称“艾森”)工作,对夜空实施常规性观测。“艾森”项目旨在追踪岩石小行星及太空残骸,但出现在莱夫斯基和诺维奇奥洛克所拍摄图像中的这团暗淡、模糊的影子却并非是前两者。莱夫斯基回忆说:“我当时就心跳加速:莫非它真的是一颗彗星?”

在计算了这个天体的轨道之后,莱夫斯基和诺维奇奥洛克证实了他们的判断。这颗新发现的彗星被命名为“艾森”。“艾森”正朝着太阳几乎直接地撞去,所以理所当然地被科学家归入“掠日彗星”(一群敢于靠近太阳的大胆彗星)队列。彗星原本个头小,温度低,没什么看点,但彗星受热后分解的冰和尘埃会“抓”住阳光,形成一团圆形的云(称为彗发)和一条长长的尾巴(称为彗尾)。这也正是彗星为什么看上去如此美丽而又壮观的原因。

莱夫斯基和诺维奇奥洛克意识到“艾森”将上演精彩秀:在极为强烈的太阳烈火中疯狂地烧毁自己。2013年9月25日,莱夫斯基在正式宣布发现“艾森”彗星之后说:“这颗彗星的最高亮度可能匹敌满月时的亮度。”如果真是这样,“艾森”将成为自1910年“大一月彗星”(当时就算在大白天也能清楚地看见它)以来最亮的彗星。即便是不那么乐观的预测也认为,至少在双筒望远镜中,“艾森秀”会非常抢眼。

对于天文爱好者来说,一颗明亮的掠日彗星意味着一场令人愉悦的视觉盛宴。但对于科学家而言,它提供了一个认识彗星构建过程的罕见机遇:用光谱仪分析彗星星光,科学家就能辨别其中存在的不同化学组分的视觉指纹;通过估计每个组分的数量,就能知道有关彗星在哪里形成以及怎样形成的大量信息。更重要的是,对彗星的深入了解,可以帮助科学家认识行星和人类自身的创生条件。

方便的是,要想了解彗星内部,无需科学家们撬开彗星,因为太阳辐射正在干这件事。由于“艾森”最终会靠近太阳,因此被烧掉的不只是它的所有含冰部分,也包括它的岩石。这样一来,科学家甚至有机会计算彗星尘埃和气体中的原子数量。

情节复杂

在“艾森”彗星被发现后,其他研究者开始回溯它的轨道,希望找到它的发源地。他们发现,“艾森”前往太阳的路径与其他大多数彗星的圆形或椭圆形轨道一点都不像,而更像是一条直线。“艾森”之旅始于奥尔特云,这个由惰性彗星组成的很大一团“云”从太阳系边缘一路延伸出去,几乎延伸到了前往另一颗恒星的一半距离位置。

这让“艾森”的传奇变得更加妙趣横生。科学家研究过的大多数彗星都曾在环绕太阳的过程中前往过太阳系内部的酷热区域,许多彗星还去过多次。结果,它们被烧烤、蒸发和侵蚀,从而被抹掉了自己的大部分本性。然而,“艾森”看来是首次从奥尔特云出发。果真如此的话,它对于科学家的意义就不只是“恐龙骨头”,而是“恐龙本身”了。

“艾森”的漫长轨道还赠予了科学家另一件珍贵的礼物:进行准备的机会。大多数掠日彗星都是在飞过太阳之前几小时才被观测到的,当时它们已经支离破碎。这么短的时间,科学家根本来不及注意到它们并进行观测,因为相关的天文台观测装置必须提前几个月预订。幸运的是,“艾森”被发现时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是地球与太阳之间距离的6倍,因此科学家有大量时间做好观测准备。

目击者

观测“艾森”从2013年开年前后就开始了。全球各地的观测者都开始注意“艾森”,并且把观测报告发到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小行星中心”,这里是有关彗星和小行星信息的主要的和专门的搜集所。

到2013年春季,美国夏威夷大学的科学家卡伦·米奇使用坐落在莫纳克亚山(夏威夷岛的死火山)山顶的巨型“双子座北座望远镜”观测“艾森”,并记录到了猛烈的气体和尘埃流溢。大约同一时间,由美国行星科学研究所(位于亚利桑那州图森市)的科学家李建阳(译音)领导的一个团队与“哈勃空间望远镜”团队合作,查明了这场流溢的起源——“哈勃”拍摄的图像捕捉到了一场高能喷泉,它正从“艾森”的向阳面喷出,高达近4000千米。李建阳说,他根本没料到会有如此壮观、如此显而易见的射流。

这场喷泉部分解释了莱夫斯基和诺维奇奥洛克为什么能在“艾森”距离近日点很远处(“艾森”被发现时,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约为9.41亿千米)就能看到它。不过,由此又带来了一个更深的奥秘:由于彗星的最常见成分是冰,所以彗星一般都保持相对平静,直到接收的阳光足以让水汽化。通常情况下,彗星在接近火星(火星与太阳之间距离为3.7亿千米)之前,其温度都到不了那么高。然而,“艾森”却远在木星轨道之外的冰冷地带就开始“腾云驾雾”。

米奇认为,“艾森”如此炫耀的行为反映出它的不同寻常的组分。她指出,作为来自奥尔特云的一位新嘉宾,“艾森”可能覆盖着一层冻结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这些气体哪怕暴露在一点点热量面前也会迅速蒸发。其中,二氧化碳远在土星轨道(比木星轨道还远一倍)的位置也会强烈汽化。

那么,“艾森”在坠向太阳的过程中为什么会如此迅速地挥洒自己呢?美国马里兰州大学的彗星科学家迈克尔·艾赫恩指出了一种可能性。太阳风暴创建了一个巨型磁泡泡——日球层(也叫太阳风层或日光层),它保护地球和其他行星免遭来自于深空的高能亚原子微粒的不断侵袭。但在遥远的奥尔特云,“艾森”得不到这样的保护。艾赫恩推测,在日球层之外待了45亿年后,“艾森”最外层10米或20米厚度已经完全被辐射,几乎所有的化学键都断裂了,留下大量不稳定的分子残骸,它们哪怕只得到一点点热量也会猛烈重组、爆发。打个比方,“艾森”的外层就像是一张由梯恩梯炸药组成的厚地毯,一遇到火苗就会引爆。

到2013年4月,米奇等科学家注意到“艾森”不再如此迅速地变亮。艾赫恩将此解读为爆炸结束:那些超反应分子几乎被耗尽,“艾森”的行为逐渐恢复成普通彗星。李建阳利用来自“哈勃”的观测数据估计,“艾森”的彗核(彗星的固体部分)直径不超过4千米,小于大多数科学家起初对这颗高能彗星的估计值。尽管“艾森”的彗尾最终可能将在太阳系中延伸数百万千米,它的彗核却很可能不如纽约的中央公园大。

至此,科学家意识到他们可能仅依据“艾森”向阳面的表现而误判了它。与莱夫斯基当初的期望相反,“艾森”的亮度不会像起初推测的那样可与满月的亮度相比拟。但另一方面,科学家期待,随着“艾森”被烧掉一层又一层,它的过去——也就是人类自己的过去——将得到新的揭示。

太空藏猫猫

“艾森”正一点一点地放下自己的“死亡面具”,可突然之间它消失了——从地球上看去,它退到了太阳的背后。连续两个月中,科学家都看不到“艾森”,直到2013年11月28日它重新回归地球视野。不过,这给了科学家准备下一轮研究的时间。

李建阳等科学家所调查的起源故事,与在几年前才写进教科书中的内容大不相同。旧的观点认为,行星的形成井然有序:行星诞生于旋转的气体尘埃盘(即太阳星云),然后进入目前所在的稳定轨道。然而,这种解释留下了许多不清楚的细节。比如,为什么像“艾森”这样的彗星会被一路抛射到奥尔特云,而其他彗星却踏上了轰炸地球之路?

科学家对其他恒星周围的秩序怪异的行星系统的研究显示,行星形成过程根本就不可能那么有序。一些行星在严重拉伸的轨道上环绕恒星,甚至与恒星反向旋转。艾赫恩说:“我自己看来已经很清楚、但我还未能让其他人信服的一点是,木星当时一定朝着太阳迁徙过,然后又调头往外移动。”根据这种理论,其他巨行星也移位过,移动过程也就是它们之间的互动过程,以及它们与围绕新生太阳的厚密物质盘互动的过程。而在这幕太阳系大戏中,“艾森”彗星被清扫到了太阳系外围。

艾赫恩等人对这一过程的动态模拟研究结果,能解释有关太阳系的许多悬而未解之谜:不仅包括奥尔特云的彗星来自何方,而且包括为什么火星相比于地球而言会这么小并且没有空气——随着木星迁徙,它的强大引力搅动周围的一切,它吸走了本该到达火星的一切材料,还逼迫尚处在婴儿期的彗星流落远方。

艾赫恩解释说,在迁徙过程中,木星逼一些彗星踏上与刚出生的地球相撞的道路。当一些彗星相撞时,它们给予地球水和有机化合物,从而为地球成为一颗有生物的蓝色星球奠定了基础。此后,随着木星逐渐远离太阳,它第二次搅动更遥远的彗星,把它们掷向奥尔特云。按照这种解释,“艾森”不过是被迫迁到太阳系外围的木星受害者之一。

这看起来的确是一个很好的解谜理论,而“艾森”有可能证明它的真假。太阳星云中的每个组件都有独一无二的组成,由它自己的温度和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决定。通过调查“艾森”的化学指纹——它的二氧化碳与水的比例、它的不同氢原子组合、它所含尘埃微粒的种类,科学家就能知道它在45.6亿年前形成于何处,因此便能验证“流浪木星”理论正确与否。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仅将有助于解释地球是怎样变成一个生命摇篮地的,而且将提示在其他恒星周围发现类似的生命之星的可能性。

生死瞬间

当“艾森”重回地球视野后,地球上几乎每一座大型望远镜都对准了它朝着太阳的疾飞。与此同时,许多空间望远镜却因为另一次除快的机遇也对准了“艾森”——恰逢行星连线之际,“艾森”正好经过内太阳系。2013年10月1日,“艾森”从距离火星仅1600千米处飞过,当时美国宇航局的“火星勘测者轨道器”观测到了它。11月18日,“艾森”从距离水星仅3600万千米处经过,美国宇航局的“信使号”探测器观测到了它。“艾森”一度距离火星如此之近,“火星勘测者轨道器”对它的拍摄是太阳系中的任何空间及地面天文台的观测都不及的。尽管它不是这么靠近水星,但它的这次经过同样重要,因为在此期间从地面上几乎不可能对它进行观测。事实上,从不同地点和在不同时间对掠日彗星进行观测是非常必要的。

不幸的是,在“艾森”飞蛾扑火之旅中最危险、也最激动人心的时刻——2013年11月28日,地面望远镜观测不到它,原因很简单:它已经如此靠近太阳。所有为夜间观测而设计的仪器都被强烈的阳光弄瞎了“眼睛”。这一次,因为同样的理由,就连环绕其他行星的探测器也无济于事。但另一系列设备派上了用场,它们就是美国发射的多艘太阳空间天文台探测器,它们都被设计成能够直视太阳表面。随着彗星环绕太阳,只要有壮观的事情发生,都逃不过它们的眼睛。

“艾森”能否完整存活取决于热量和引力。相比于引力,热量反倒是个次要问题。就算是在2000℃的高温下,彗星外层的汽化速度也快于热量穿透速度。除非“艾森”已经耗尽材料(也就是说它已被烧得干干净净),那么它应该会剩下一个岩石内核,然后冒出来,就像一个巨大的、被烤干了的阿拉斯加。

来自太阳的引力潮汐却是另一回事。彗星的结构很松散。如果你用手捧起一堆雪,除此之外不对它做任何事,那么它就是彗星的组建方式。事实上,彗星并不是一个雪球,而更像是一个脏雪堆。另一颗明亮的掠日彗星——“拉夫乔伊”彗星能清楚说明彗星的不稳定性。三年前,它在环绕太阳期间大部分分解。还有“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它在1994年与木星相撞之前就已被木星引力撕碎成至少21块,在“哈勃”的视野中它们就像是一颗颗珍珠。难怪科学家相信“艾森”也会被太阳变成“一串珍珠”,不过这样的“珍珠”在太阳附近就算真的存在,也几乎不可能被观测到。

如此看来,“艾森”的太阳之旅最终究竟会是什么结局呢?很多研究“艾森”的科学家给出了自己的预测。有人认为“艾森”能活下来,也有人预测它难逃劫数。艾赫恩调侃地说:“我准备赌一瓶啤酒,赌它(“艾森”)不会死。我不确定是否会为它赌一瓶上好的苏格兰威士忌。”显然,他们言下之意是这个赌不好打,所以没必要下大的赌注。如果“艾森”到时候能够从太阳的另一侧冒出来,米奇、李建阳、艾赫恩及全球数不清的其他人就一定会重新开始守夜,监测彗核组成及形状的任何改变。然而,从某些意义上来说,“艾森”彻底解体更好,因为它能提供这颗彗星的内部结构信息,由此揭示它最初的形成情况。就算“艾森”最终分崩离析,它的碎片也应该能在地球夜空中呈现一片惊人的风景。

到2013年11月底,有科学家认为观测结果表明“艾森”已彻底解体,没有任何可见的大的残骸留下。但美国宇航局没有认可这个说法。美国宇航局科学家指出,“艾森”已经分解是确定无疑的,但它是否留下了大的残骸还需要进一步的追踪和观测。

“艾森”来世

科学家确信,不管“艾森”之死是快速的还是缓慢的,它在2013年11月28日之后的个头都将大大缩水。但科学家同时也指出,太阳系中的任何东西都不会因此真正地丢失。来自彗星的材料将分散到四面八方,其中一些彗星尘埃预计会在2014年1月12日撞进地球大气层,届时地球会经过“艾森”的彗尾边缘。大块的彗星残骸将会与我们失之交臂,但太阳辐射会把微粒(大约为烧木头的烟雾中的颗粒大小)推到地球上,其中不到500克的颗粒最终将飘落地面,这与彗星撞击年轻地球的方式并无多大区别。

对于“艾森”或其残骸是否会重新踏上回归奥尔特云的路途,科学家充满兴趣。如果有机会,科学家将一直观测这些残骸,直到它们刹车熄火。如果能重回奥尔特云,所有残骸都将再度进入“冬眠”状态。就算是在“艾森”彻底淡出地球人的视野之后很久,它的遗产也将以其他方式延续下去。

从火星上观测“艾森”,也将是对另一次彗星事件——“塞丁泉”彗星将于2014年10月19日经过火星进行观测的预演。届时,“塞丁泉”与火星之间的距离不到11万千米,只有火星与“艾森”之间最近距离的不到1%。对科学家来说,这无疑将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塞丁泉”将如此近距离飞过火星,以至于火星将划过它的彗发。每一艘环绕火星的探测器或者火星表面的每一部火星车,都将记录这次事件。

艾赫恩说:“对于观测趣味无穷的彗星来说,这将是一次绝佳的时机。”但比这还可能更好。有关奥尔特云的理论模型指出,引力扰动不仅会偶尔抖松那些单颗的彗星例如“艾森”,而且会破坏成批的彗星,从而形成“彗星雨”。正如艾赫恩所言:“等着看彗星雨吧。”虽然彗星雨击中地球的可能性很小,但彗星雨大秀依然会很醒眼。不过,何时才能见到壮观的彗星雨,则没有人能说得清楚。

“艾森”为什么发绿光?

在许多公开发布的“艾森”彗星图像中,“艾森”都显得有点发绿或蓝绿。西方一些阴谋论者有些反常地声称,这种绿色实际上是一种好兆头,大量彗星都展示出这种色彩。而科学家解释说,“艾森”的绿色源自环绕含冰彗核的气体。从“艾森”彗核喷出的射流很可能含有氰(发现于许多彗星的一种有毒气体)和双原子碳,这两种物质在接近于真空的太空中被阳光照射时都会发绿光。这两者通常情况下都是无色气体,但被阳光中的高能紫外光激发时会发出荧光绿。这些有毒气体听起来很危险,但它们黻到太空的浓度很低,根本到不了地球。所以,千万不要受那些别有用心者蛊惑。不过,像这样的事在历史上还真出现过。1910年,当“哈雷”彗星重返地球天空时,骗子们公开兜售所谓的“防毒面具”和“彗星药丸”。当然,彗星根本就不是什么“灾星”。

“艾森”生死日记

至少100万年前 “艾森”踏上离开奥尔特云(位于海王星轨道外很远的地方,是巨大的一群含冰天体所在地)的行程。这也是“艾森”首次前往内太阳系。

2012年9月 “艾森”\首次被发现。两名俄罗斯业余天文学家运用“国际科学光学网络”(位于俄罗斯基斯洛沃茨克)发现了它。

2013年1月17-18日 美国宇航局的“深度撞击”探测器拍摄到了“艾森”的图像,但这些观测未能探测到是否有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存在。

2013年1-3月 在两个月里,美国宇航局的“雨燕”卫星观测到了“艾森”,当时“艾森”距离太阳大约7.4亿千米。观测表明,“艾森”正在以每分钟大约50802千克的速度失去尘埃,以每分钟大约59千克的速度失去水。失水量较低是因为“艾森”当时距离太阳太远,所以它所含的水冰还未开始汽化,但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等其他材料正在气化、脱落。

2013年4-5月 4月10日,美国宇航局的“哈勃空间望远镜”观测到了当时距离太阳大约6.2亿千米的“艾森”。“哈勃”的初期观测提供了惊人的结果:“艾森”的彗核大小看来不超过6.5千米。由于“艾森”非常明亮而且活跃,所以科学家之前一直推测它的彗核很大。“哈勃”发现,“艾森”的彗发直径约为4988千米,彗尾长度超过91733千米。“哈勃”还在5月2日和7日分别观测到“艾森”,并且确定了这颗彗星产生一氧化碳的速度的上限值。

2013年6月13日 美国宇航局的“斯皮策空间望远镜”观测到了当时距离太阳大约5亿千米的“艾森”。观测数据仍在处理中,尚未发布。

2013年7-8月 “艾森”穿越“冻结线”。冻结线距离太阳大约3.7亿-4.5亿千米,“艾森”在那里感受到了足够的太阳辐射,它所含的水冰开始汽化,彗星变亮。一些彗星甚至会在穿过冻结线的过程中分解。

2013年8-11月 从9月开始,科学家得以再次通过地面望远镜观测到“艾森”。从6月初~8月底,“艾森”几乎完全位于太阳背后(从地球上看去),因此,从地面上观察不到它。

2013年9月 在南半球,使用双筒望远镜在破晓时分能够看见“艾森”。

2013年9月17日-10月15日 这是“艾森快速反应气球”的发射窗口期,这只气球及其负载的总高度达到204米,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美国宇航局的科学气球飞行中心发射升空。它搭载了一部80厘米口径的望远镜及其他科学设备。它升到了离地37千米的高度,在那里观测“艾森”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开地球大气层的干扰。“艾森快速反应气球”在近红外、近紫外以及可见光波段观测“艾森”,并且测量“艾森”散发的二氧化碳与水的比例。这个比例对于诊断“艾森”的起源很重要。这些散发物被地球大气层所阻挡,从地面上测量不到。

2013年10月 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和“机遇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观测到了“艾森”,当时“艾森”与火星之间的距离最近。10月10日,“艾森”距离太阳已足够近,美国宇航局的一艘太阳观测器看到了“艾森”,当时它距离太阳大约1.5亿千米。“哈勃”对“艾森”进行了新的观测,将提供对彗核大小和彗星组分的新估计值。同时,“哈勃”还要搜索从“艾森”脱落的较大残片。

2013年11月 美国宇航局“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对“艾森”的观测数据被用来研究随太阳风涌出的太阳微粒,这些微粒与“艾森”交互作用所产生的x射线被“钱德拉”侦测到。两次观测中的第一次是在11月初,当时“艾森”穿越了沿着太阳赤道区域产生的“热风”。

2013年11月16-19日和21-26日 位于水星附近的美国宇航局“信使号”探测器观测到了“艾森”。“艾森”与水星之间的最近距离出现在11月19日。一旦经过水星后,“艾森”造访太阳之旅的最危险阶段就开始了。太阳的强烈辐射导致彗星物质迅速蒸发掉,太阳粒子造成的压力会造成彗星瓦解。在此期间,地面和空间望远镜对“艾森”的命运进行了密集观测。

2013年11月18-24日 这是美国宇航局“佛提斯”探空火箭的发射窗口期,它测量“艾森”在接近太阳的过程中所散发的紫外光。这些光线能帮助科学家确定离开“艾森”表面的挥发性化合物的产生速度,而且也可用于寻找彗星上此前未被探测到的原子和分子种类。

2013年11月21-30日 11月21日,“艾森”开始进入美国宇航局的多艘空间太阳天文台的视场,首次接受“日冕仪”检视,所得图像能阻挡太阳本身的明亮图像,以便于聚焦太阳大气层——日冕。这类引人注目的图像将在未来陆续发布。在“艾森”位于近日点附近的几小时里,美国宇航局的“太阳动力学天文台”探测器对它进行了观测,所得图像能提供有关彗星怎样在太阳大气层的辐射和压力下演化的信息。此外,在可见光、红外光和无线电波段对太阳进行观测的地面望远镜,也观测了位于近日点附近的“艾森”。这些观测能提供有关彗星组成以及彗星材料怎样蒸发掉、从而为彗核周围的尘埃云提供“燃料”的额外信息。在这一阶段,“艾森”还可能受到太阳的最后一个影响。如果太阳很凑巧地发出一朵巨大的太阳粒子云——日冕物质抛射,时间和方向恰好对准“艾森”,它就可能斩断“艾森”的彗尾。不过,对于这一幕是否发生了,有关数据仍在分析中。

2013年12月-2014年1月 如果“艾森”经过太阳煎熬而幸存,按理说它就会变得异常明亮,在地球上的一些地方仅凭裸眼即可看见。但如果剩余的彗星残骸太小(这也算彗星没死)则不可能看到,这也正是一些科学家从11月底就开始宣布“艾森”已死的原因。他们指出,“艾森”显然已在接近太阳的过程中粉身碎骨,就算有残骸也没有大的残骸。不过,美国宇航局尚未认定这个说法。2013年12月26日,“艾森”到达与地球的最近距离处,只有地球和太阳之间距离的1/3,大约为4500万千米。“钱德拉”对它的第二轮观测始于2013年12月中旬,止于2014年1月初。当时,“艾森”经过太阳风中的渡越区,在这里,来自太阳赤道的热风与太阳两极附近区域产生的一股较低温风混合。有关“艾森”这次穿越的情况,至本刊发稿时尚未公布。

猜你喜欢

艾森美国宇航局彗星
展览“彗星来的那一夜”现场图
出发!炸掉那颗彗星
艾森的时光机
美国宇航局“Artemis”月球探测计划新进展
彗星
第十三章彗星撞地球
“土耳其小姐”因不当言论被秒撤
杰西·艾森伯格 不看电影的演员
图说
木偶戏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