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謇的社会治理思想与实践探析

2023-11-12许芝浩陆和健

档案与建设 2023年8期
关键词:张謇社会治理

许芝浩 陆和健

摘 要:教育与慈善公益事业是张謇社会治理思想与实践的核心部分。他以教育为刃,构想通过义务教育方式来普及教育,依照师范为先导,各层次教育次第设立的模式来完善教育结构,最终培育出德、艺、体兼备且具有实践能力的新生代国民;借助慈善公益事业,在扶危济困之余,教养结合使弱势群体得以自养,并改良人心风俗。张謇意图通过教育与慈善公益实现社会综合治理与源头治理,最终由一二人而至人人,共建新社会。然而在实践中,其“共建”模式却难以实现,最终走向失败。

关键词:张謇;社会治理;慈善公益

社会治理是指特定的治理主体为实现社会的稳定及在此基础上的稳步发展对社会实施的管理,其主体具有多元化特征,除政府外,亦包含各种非公组织乃至公民。近代中国时局动荡、政府羸弱,部分公民凭借政治、经济或两者兼具的特殊地位,在社会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张謇曾致力于政治立宪、实业救国等道路的探索,同时也试图以南通为示例推行“地方自治”以实现社会的有效治理,内容涉及实业、文教、慈善公益、水利、交通等多种社会公共事务。本文从教育与慈善的角度对张謇相关实践活动进行梳理,并归纳其社会治理思想主要内容。

一、 教育开通民智

张謇认为“举事必举智”,想要社会治理必须开启民智,“启民智必由教育”[1];民除亡于贫苦无依,也亡于民智未开而道德堕落,堕落之因即在于没有接受教育,故“务本之治,首在教育”[2];教育之法有别,科举可能有利于培养特别人才,但开通多数的民智在于兴办新式学校,故而孜孜于发展教育事业。其具体方法如下:

(一)普及教育

张謇将教育的普及和学校的蓬勃发展看作近代西方文明优越的原因,故而提出“自治之本在兴学,兴学之效在普及”[3],将社会治理与教育普及挂钩。而在如何普及教育方面,张謇反对辛丑年后各地掀起的举办大学堂的风潮,认为“未设小学,先设大学,是谓无本”[4]。对此,张謇提出“强迫教育”,即用法令强迫国民接受教育,其又称之为“义务教育”,并以初等小学为本。实施范围上,希望“全国人民举无能出此教育范围之外”[5];经费上,以国税扶助官立学校,以地方税扶助公立学校,私立学校自筹经费;教学内容及年限上,内容以科目简单、宗旨齐一为标准,内容难易、教育年限均依据国民生活情况变化而变迁。但因晚清及民国政府均无力支持全面“强迫教育”,故而张謇转而以个人之力在南通践行“普及教育”的构想。在普及儿童教育之外,他亦注重普及通俗教育,如创建伶工学社,借助戏剧表演以改变世人的观念,实现“纵不能令人人尽入学堂识字,亦当令人人尽知今日之世界”[6]的效果。

(二)师范为本,次第设立

张謇认为“师范则普及根原,教育本位”[7],如无师范教育先行,普及教育之说只会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他指出,如果教师没有接受过师范教育将无法胜任教学管理工作,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将师范教育置于“孳群校”的地位上,讲习速成科、本科的设置居于初等、高等小学之前,并创设中国第一个民立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以培养师范人才。同时在盲哑学校、女子学校成立前也是先成立对应师范教育机构,如盲哑学校师范科早于狼山盲哑学校创设,通州女子师范学校早于张徐女子私立小学创设。

张謇认为,职业教育有利于解决国民生计问题并辅助农工实业发展,故而附加设立乙种商业学校、初等农业学校、巡警教练所、监狱学传习所、纺织染传习所等职业学校。同时,张謇还设置南通博物苑、南通图书馆,作为各界人士自学之所,使他们得以“有所参考、有所实验,得以综合古今,搜讨而研论”[8]。

(三)“德行、艺、体、实践”均衡发展

张謇将现代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称之为“艺”。他认为,初、高小学教育中,“德行为重,而艺次之”[9],因为如学生不再深造,也可循旧例从事农工商等业,而无德必为社会不容。中学以上则“德行”与“艺”并重,因为此时教育是在为社会储备高等人才,故而“修身”成为张謇所创大部分学校的必修课目。“德行”并不单指私德,更多指爱国精神。除此之外,张謇还关注到基层官吏的德行培养问题,通过举办法政讲习所、巡警教练所等基层政府人员的培养机构,意图从下而上改良基层政治风气。同时,他认为“体”与“德行”“艺”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无健康之体质,自无奋发之精神,而道德学习举无所施”“有统系之知识,非有健全之身體不能应用也”[10],提倡设置体操类课程,意图以军国民教育而使国民具有军国民资格,进而挽救国人惰性。张謇还认为“实学而不求实施,犹之空言,无裨耳” [11],强调所学知识的实践运用。张謇在所设师范学校下必设置一学校为实践基地,学生最终一学期必须进行实习教育。农学、河海工程、测绘等专业学生实践课程比重更大。

二、 慈善公益以利民

张謇一方面受传统教育影响,将公益慈善视作人道存续之处、人格养成之所,体现儒家以民生为重及自我道德要求;另一方面,认为社会治理的职能是“进增社会之能”与“弥补人民之缺憾”二者,而后者的实现最重要的手段即慈善公益。[12]故而在张謇的慈善公益事业中,除早期曾侧重于恤嫠、施棺等传统救助形式,后期主要内容如下:

(一)现代化的助养方式

张謇所设立的慈善公益事业“凡特设之事六:曰新育婴堂,曰养老院,曰医院,曰贫民工场,曰残废院,曰盲哑学校”[13],所谓特设,即指其现代化特征。

特征一,教养结合。张謇的慈善公益目的并非只是使弱势群体有养护场所,更多是想授之以渔。新育婴堂设第一幼稚园予以婴儿启蒙教育,所收容婴儿受小学教育后按资质送往学校就读或教习一技之长。贫民工厂设木、漆、革、织、缝纫、藤竹六种课程,济良所收纳的失足妇女也可选择洗濯、缝纫、手工、烹饪等科目学习。两者均设有识字、算学课程助他们脱盲,并延请名师举办讲座引人为善。

特征二,现代化的管理制度。除“残废”院、狼山盲哑学校等采用以教助养的现代化收容方式外,新育婴堂、第一养老院、第二养老院、第三养老院也均采用现代化管理方式。作息制度上如贫民工厂日工作时间采取冬季7.5小时、春季8.5小时、夏秋9小时的灵活作息形式,并每周半日及节假日一天休息;养老院遵循6—7时起床、21时就寝的时间安排。各慈善公益场所均设有具有现代化性质的管理服务职位,如新育婴堂配有教师、乳母、保姆等职,贫民工厂设有庶务、监守、工师等职。其次立有具有激励作用的分工制度与奖惩制度。如养老院、贫民工厂等处会将所做手工等物品进行出售,扣除杂费后登记入册由本人支取。对于贫民工厂有优良表现的有就餐特席等奖励,而打架斗殴等不当行为则有面壁、罚工等处罚。

特征三,现代化的卫生健康管理制度。张謇极其重视场所卫生与人员健康状况,衣物被褥多由机构统一发放,各机构大多为每周一洗澡、一换洗衣物,贫民工厂炎夏缩为一日一次。机构内多设有养病室或医务室,轻症入室诊疗,重症送往医院,并时常请医务人员来院诊治。医生来自张謇所设立的南通医院与大生职工医院。两所医院开设现代医学各科室,购买X光机等先进诊疗仪器,聘请西方名医,并按国内诊疗习惯设有中医科,采取中西医结合模式。[14]

(二)早期现代化的城市建设

南通由“通僻下邑”到“中国近代第一城”[15],主要源于南通早期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一方面,张謇致力于早期现代化的交通建设。1912年在张謇的主持下南通路工处成立。1913年联通南通“一城三镇”的公路网络构成,至1921年南通已有公路288.4公里,以一县占全省公路总里程的66.5%。[16]南通公共汽车公司、通如海长途汽车公司、大达内河轮船公司等运输公司的创办及天生港的建设,促使南通与周边城镇、乡村乃至海外的交流日渐便捷,经济联系日趋加深。另一方面,张謇重视早期现代化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如针对南通滨江临海却深受水害,除以工代赈疏浚河道外,另有架桥及筑堤坝、涵闸之举。张謇还设立众多机构为城市建设培育人才,如将新警教育作为一切内政改良的开端,设立巡警教练所,期望培养出以协和社会为目的的新式警察。

三、 教育与慈善公益中的社会治理特征

“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以及多元治理主体“共建”均是社会治理的显著特征。百余年前张謇的教育、慈善活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治理理论相匹配。

(一)综合治理

从张謇的教育与慈善公益活动来看,两者间相辅相成,综合发挥作用以促进民众素质提升与生活质量改善。其教育活动经费多由张謇自筹,带有慈善公益色彩,其所创办的慈善公益机构在扶助贫弱的基础上也蕴含教育底色。从教育活动角度看,张謇构思“师范—小学—中学—分科高等—大学层级设置,辅以职业教育、大众教学”的综合框架,设置德行、艺、体、实践教育并举的课程内容,无不体现综合治理特征。张謇的慈善公益活动也是如此。在助养对象上,张謇以养老院、育婴堂、“残废”院等机构助养弱势群体;在助养方式上,张謇采取教养结合并以现代化管理制度、卫生制度为依据,使幼者、残者学得一技之长以谋生,使弱者生活质量得以保证;在机构设置上,通过育婴堂与贫民工厂、学校之间,养老院、“残废”院与医院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弱势群体有所养、所学、所医、所工等场所。

(二)源头治理

张謇的社会治理思想核心是兴学,其一切教育与慈善公益活动均以此为源头。张謇为实现兴学最先提出“税收扶助官学、私立学校自筹经费,国家以法令强制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普及教育方案,在难以实行下并未放弃,转而自办私学,而后才有为普及教育所设置师范为本、次第设立的教育框架。针对力有不逮的市民阶层,张謇通过伶工学社、南通公园等机构意图让世人尽知今日的世界,以达到改变世人观念的兴学效果。张謇的兴学举措也蕴含于慈善公益活动中,其打破传统救助形式,在各种慈善公益机构均设有教育课程,以实现老幼残寡各有所学以自养的效果。

(三)“共建”模式

张謇的社会治理实践,几乎均为其个人构思与实践,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意图以一己之力进行社会治理。张謇多次呼吁有识之士,期许更多的人加入到社会治理实践中来,使人民学得知识技艺而摆脱贫困。张謇的社会治理虽主要集中于南通一地,但其构思却是意图将“致效南通者,效于江北” [17],乃至整个江苏、全国。在张謇的计划中,社会治理最终会由始一二人而及人人,先使人康乐、和亲、安平,再进一步使人人知行艺、知邦法,最终实现社会治理新局面。

四、 余论

张謇虽有邀请众人共建而实现社会治理的构想,但在南通的社会治理实践中几乎是凭一己之力,这样社会治理实践终究会力竭而止。张謇逝世后,其社会治理规划因他人不继而中止。

张謇的社会治理规划难以为继的原因可予商讨。一则,政府作为社会治理主体的缺失。晚清政府对地方控制力的减弱使其无力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北洋政府时期,军阀混战,政府更迭,亦无暇于社会治理的开展。张謇“求援于政府,政府顽固如此”[18],故而并无依靠政府而实现社会治理的可能。二则,张謇与其他社会治理主体之间缺乏良性互动。张謇的社会治理,对于政府、军阀他是坚决排斥的,“向由私人经营,绝不仰于政府……更不受军阀之牵制”[19],不愿与政府、军阀互动。而对普罗大众,张謇虽有意由一二人至人人,但却需要通过教育与慈善公益教育、改造好他们之后,才能实现共建社会。此种情况下,构想与实践之间产生了落差,在实践中张謇不可避免地偏离了“共建”道路而只得独立承担。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江浙商人参与社会治理及其行动逻辑研究”(项目编号:19BZS073)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与参考文献

[1]《张謇全集》编委会编.张謇全集 第5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198.

[2][5][6]《張謇全集》编委会编.张謇全集 第2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490,245,194.

[3][7][8][13][19]《张謇全集》编委会编.张謇全集第1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154,154,113,431,723.

[4][10][11][17][18]《张謇全集》编委会编.张謇全集 第4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185,333,334,458,473.

[9][12]《张謇全集》编委会编.张謇全集 第3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1249,883.

[14]赵有梅.张謇慈善事业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06.

[15]吴良镛.张謇与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1-7.

[16]张廷栖.学习与探索——张謇研究文稿[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5:252.

猜你喜欢

张謇社会治理
伟大的爱国者——韩国钧与张謇
状元实业家张謇与其兄张詧
张謇家训一则(书法作品)
基于张謇文创产品开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与探索
论张謇的日本观
结构性嵌入:社会治理视域下强制隔离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会治理视域下的
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