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践行“三个走向”,推动扬州档案工作发展

2023-11-12陈永平

档案与建设 2023年8期
关键词:扬州全市红色

陈永平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习近平同志提出档案工作“三个走向”重要论述20周年。扬州市档案部门把践行“三个走向”重要论述作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内容,对照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和全省档案工作会议要求,紧扣市委“发力奋进年”部署,奋力推动扬州档案工作迈进新的征程。

一、 践行“走向依法治理”,夯实档案管理基础再发力

贯彻落实《档案法》和各项档案法规制度,必须把法治思维贯穿档案工作各方面,加强档案普法、执法和监督检查,不断提升档案治理能力和水平。抓普法宣传。常态宣传用心用力,聚焦 “关键少数”,在市委办主办的《扬州通讯》开设《新档案法解读》《机关档案工作问与答》宣传专栏,每月一期,图文并茂,使依法治档意识得到广泛普及;“扬州档案方志”微信公众号2023年增设《业务在线》《发力奋进》等专栏5个,推出文章89篇,粉丝增长25%以上,更大力度传播档案知识。集中宣传有声有色,以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为抓手,全市各级档案部门整体联动,推动档案宣传深入机关、企业、学校、村(社区);扬州档案工作宣传片《档案,与你我同行》《回眸我们的2022》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央广网、中国档案网以及市主要新闻媒体播放;举办全市档案系统“奋进新征程 兰台谱新篇”演讲比赛,生动呈现档案工作服务“好地方”扬州建设发展大局、服务人民群众的丰硕成果;开展全市“最美档案人”推选,在《扬州日报》等媒体大力宣传“最美档案人”先进事迹,激励全市档案工作者爱岗敬业、担当作为,约24万人次阅览先进事迹并参与投票。抓制度落实。聚焦建设档案资源体系,推动各级各类单位落实档案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行机关档案“三合一”制度,进一步加大专业档案规范管理力度,着力构建多元化档案资源体系,不断夯实档案工作服务中心大局、服务人民群众的资源基础。深入执行《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档案管理办法》,大力实施“新时代新扬州记录工程”,制定“强富美高”新扬州现代化建设2022年度重点归档任务指引清单64条,主动介入全市“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世界运河城市论坛”等重大活动,推动全市各机关单位及时将“四重”档案收集齐全、规范管理。落实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登记和验收两项制度,既注重监管全覆盖,滚动式开展全市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登记,对近两年开工的72项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开展指导培训、现场服务;又注重打造示范点,重点培树七里河闸站改建工程、开发路东延快速化改造工程等16个项目为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标杆工程”,点面结合、以点促面,持续提升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水平。抓监督检查。充分发挥档案考核“指挥棒”作用,定期开展档案综合检查、专题检查,把档案法规制度优势转化为档案治理效能。将“档案管理”纳入市级机关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指标,科学制定考核细则,强化正向激励。对市直98家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开展归档检查,集中约谈9家档案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的单位。继续抓好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反馈问题整改,认真开展市直28家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工作业务建设检查评价。健全档案信息系统和档案数字资源安全保密防护体系,做好档案业务外包过程中的风险防控、安全管理和指导督查。

二、 践行“走向开放”,提升档案服务能力再发力

树立“开放、融合、共享”理念,推动档案工作从“重保管”向“重服务”转变,依法开放档案、促进档案利用,让档案“活起来”“亮起来”,让“档案库”成为“智慧库”“思想库”。推动档案有序开放。依法向社會开放档案是扩大档案利用的重要手段,是档案工作“走向开放”最具有标志性和根本性的工作。扬州市档案局、档案馆密切配合,探索建立计划引导、内外结合、保管单位和形成单位紧密协同的档案开放审核工作机制;共同举办专题培训,提升广大档案形成单位共同配合做好档案开放审核工作的责任意识;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馆藏到期档案开放审核工作通知,明确工作任务和完成时限。将各单位会同市档案馆完成到期档案开放审核工作情况列入“档案管理”考核指标。用好红色档案资源。全市各级档案部门把保管好、利用好红色档案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加大红色档案资源抢救、征集和保护力度。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红色档案资料;全面梳理全市红色档案数量、保管状况和开发利用情况,加快建设红色档案资源数据库;加大红色档案联盟建设力度,精心策划联盟活动,组织12家红色场馆赴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等地参观学习,打造红色档案资源建设开发“共同体”;发挥红色档案服务“四史”教育的特殊作用,精选馆藏珍贵红色档案,拍摄制作“扬州觅档”系列视频;联合扬州大学、扬州职业大学等高校,利用红色档案资源编印校本教材、创设情景课堂,组建红色档案青年宣讲团,开启红色档案赋能思政课的育人新模式。落实“两个服务”重要要求。既坚持将服务中心大局作为首要职责,做到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延伸、拓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覆盖、跟进服务到哪里,又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好档、管好档、用好档,满足社会各界用档需求。高站位服务中心大局,策划编纂年度即时性口袋书《扬州记录(2023)》,条目式展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扬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为市委全会和市“两会”服务;加强科学技术档案业务指导,推进重点科研单位科技项目档案工作,为产业科创名城建设和科技创新提供档案支撑;与教育局联合推进中小学校档案规范化建设,计划至2025年完成全部中小学校档案工作规范化建档;联合文旅部门出台进一步加强“非遗”档案管理的实施意见,推动扬州市非遗保护中心等单位建立非遗保护档案和数据库;与世遗办联合公开征集大运河档案,服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高水平服务人民群众,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回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档案需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政、人社系统档案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开展民生档案工作执法检查,征集评选民生档案工作优秀案例,推动建设普惠共享的民生档案资源和利用体系;持续推广互联网查档、“我的扬州”APP手机终端查档等便民服务方式,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三、 践行“走向现代化”,促进档案工作转型再发力

针对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背景下档案工作环境、对象、内容发生的巨大变化,坚持把“档案工作姓党”作为行动指南,把党的创新理论贯穿档案工作全过程各领域。坚持党管档案,推进治理方式现代化。牢记档案工作的政治属性,健全党管档案体制机制,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局馆协同一体、主管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广泛参与的档案工作新格局。局馆协同,优化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党办“联系各方、协调左右”的职能优势,协调推动档案工作与“强富美高”新扬州现代化建设同频共振。采取联席会议、联合发文、工作清单、项目专班等方式,建立健全“一家人、一盘棋、一起干”的沟通协作机制,推进局馆职能聚焦、优势互补,共同开创全市档案事业发展新局面。内外统筹,优化联动机制。继续开展全市档案工作创新案例评选,推动县(市、区)、功能区档案工作担当作为、创先争优;由市委办发文,广泛开展“档案工作突出贡献单位”表彰。坚持数字赋能,推进发展路径现代化。主动适应和加快档案信息化转型,不断推动从传统载体管理到数字管理的迭代升级。主动融入数字政府建设,以扬州市档案馆创成“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为新起点,大力实施民生档案查询“全市通办”项目,实现市县两级综合档案馆民生档案资源共享,持续推进档案查阅点向乡镇、村等基层延伸;以馆室一体化为目标推广应用全市档案室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展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在线移交接收,建设一批高标准高水平的数字档案室。坚持人才强档,推进队伍建设现代化。档案事业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认真抓好全市档案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问题为导向,大兴调查研究,开展“六对照六推进”档案管理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将高质量调研成果转化为破解档案事业发展难题的有力举措。落实人才隊伍建设年行动方案,深入实施理论大学习、业务大提升、技能大练兵、风采大展示四大行动,瞄准讲者有新、听者有益、讲坛有影响目标,高质量办好“学而·问档”扬州档案讲坛;与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共建档案人才培养基地,推进理论共研、人才共育、资源共享;聚焦基层一线档案人员需求,精准化、定制式安排培训课程;联合市总工会、市人社局、市级机关工委等部门举办全市档案职业技能竞赛,突出实战导向,通过以赛代练、以赛促学,培养更多档案工匠型人才。

(作者系中共扬州市委副秘书长、市档案局局长、市档案馆馆长)

猜你喜欢

扬州全市红色
红色是什么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扬州的夏日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扬州的秋日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