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建设与运行模式研究与实践
——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产业学院为例

2023-11-12王建军温曼童王帅赵明威王英张文亭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19期
关键词:校企学院职业

王建军,温曼童,王帅,赵明威,,王英,张文亭

(1.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2.咸阳市高端数控机床关键零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台,陕西咸阳 712000)

2020 年8 月,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明确提出:职业学校要积极与优质企业开展技术协作,共建创新平台,推动校企共建共管产业学院[1-3]。在产教融合政策的推动下,产业持续转型升级,产业学院作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载体应运而生。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2019 年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A 档建设单位,教学目标为与产业实现深度融合,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学校“双高计划”建设任务明确提出要把围绕装备制造产业链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作为校企共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抓手和载体。本文以先进制造精雕产业学院为例,介绍了产业学院建设和运行的模式,以期带动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其他产业学院的建设,也为职业院校建设产业学院提供参考。

1 产业学院建设意义和可行性分析

1.1 服务区域支柱产业,支撑地方经济发展

陕西省作为西部重要的经济省份,以及国家早期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其航天航空、军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史相对悠久,对于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拉动作用,是陕西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以西飞集团、西航集团、西光集团、西安昆仑实业、陕西秦川等知名企业为代表,形成了先进制造、精密加工企业集群和产业集群,也是我国航天航空、军工、高端机床的主要生产基地。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装备制造类专业一直致力于服务地方支柱产业创新发展,始终把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为行业企业转型升级的保障与支持,响应政府号召,顺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校企联合建设先进制造精雕产业学院,既能保证产业人才需求侧与学校人才供给侧的紧密衔接,满足企业人才需求,解决企业技术升级问题,又能实现校企资源共用、共享,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4]。

1.2 高水平专业群对接支柱产业,奠定合作的基础

校企共建产业学院,要选择与支柱产业对接紧密的优势专业,以先进制造精雕产业学院为例,共建专业群选择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涵盖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技术、机械设计及制造、电气自动化、机电设备维修等专业。其中,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是中国特色高水平建设专业群中的核心专业;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电气自动化、数控技术专业都是国家精品专业和示范专业,共建的专业各具特色,在学校专业建设中均有较好的产教融合、校企共建的基础。校企双方合作共建的实践经验丰富,合作机制完善,这些为产业学院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5]。

1.3 “双高”院校选择产业内龙头企业,强强联手提供校企合作保障

选择装备制造行业内实力雄厚、技术先进、发展势头稳定良好且有职业教育情怀的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可以实现产业和教育强强联手,更好地保障产业学院的正常建设与良好运行[6]。依托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支持,陕西形成了以航空航天、军工、高端装备为核心的颇具规模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且规模不断扩大,这为产业学院建设提供了优质的资源和合作企业。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过深度的产业调研,研判产业发展趋势,选择北京精雕科技有限公司、宝鸡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等装备制造领域的骨干企业作为产业学院共建企业,在订单不断增多的基础上,助力产业发展,为产业学院可持续发展提供长期稳定保障。

2 产业学院建设构思

2.1 产业学院组织架构、管理模式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鼓励各二级学院联合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多方主体组建富有特色的产业学院,鼓励产业学院运行团队吸纳企业、行业协会等多方人员参与[7]。产业学院采用多方合作、共同建设和管理的组织架构,实行“学校统管、管理委员会领导、产业学院运作”的管理模式,由学校校企合作委员会承担产业学院建设领导小组职责,下设学校产业学院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校企合作处,办公室主任由校企合作处处长担任,具体负责全校产业学院建设的统筹规划、建设布局、方案决策、指导实施和监督管理。鼓励“一院一策”进行机制创新,设置产业学院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各产业学院的运行。

2.2 产业学院资金的管理及使用

校企双方签订产业学院运营协议,明确经费的使用与管理;严格执行学校财务管理制度,接受产业学院管理委员会、校企合作处的监督;产业学院院长每年向产业学院管理委员会、校管理办公室汇报年度财务状况。

2.3 产业学院考核

产业学院每年年初向校企合作处和产业学院管理委员会上报本年度工作计划,年底按工作计划向校企合作处和产业学院管理委员会上报本年度工作计划完成情况。产业学院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对考核优秀的产业学院予以表彰和奖励,参与人员在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事项上予以优先;对考核不合格的产业学院进行通报批评,并责成其限期整改。

3 产业学院建设重点内容

3.1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为满足装备制造业产业转型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产业学院引企入校,旨在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调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探索构建制造类课程体系,推行“线上线下混合+集中教学”模式改革,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建设结合,推动教学方法改革(启发式、探究式等),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多方协同育人[8]。产业学院与企业开放合作,整合创新要素和资源,探索构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形成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群对接航空航天、军工精密加工等企业,实施混合式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2022 年6 月,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第一批学徒制学生入驻企业,参与企业“特难急”项目,已能胜任部分现场工程师职责,获得了企业的一致好评。

3.2 推动专业群发展,提高专业建设标准化

为了推动装备制造业相关专业的快速发展,产业学院紧密对接产业链,进行跨界融合和跨专业融合,推动专业集群式发展[9]。同时,根据行业和产业发展的前沿趋势,探索职业教育本、专科层次新专业开设的方向,创新发展职业教育本、专科层次的专业建设路径。通过引入行业标准和企业资源,将行业、企业标准与教学要求紧密结合,形成学校教育到企业生产的闭环培养机制。对接行业企业技术岗位需求,积极开展国际实质等效的专业认证,实现专业建设标准化。

3.3 产学合作,开发校企合作课程

依托产业学院,联合先进制造行业龙头企业,确定适应产业集群发展所需专业群的岗位职责、工作任务,以及正确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以先进制造业产业链所需岗位群的职业能力为中心,进行职业能力需求分析,搭建课程模块,重构专业群课程体系。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以确保课程与企业标准、制作流程等产业需求无缝对接。创新教材的编写方式和体例结构,与企业共同开发“活页式”“手册式”新型教材,编写一批专业核心课程的双语教材,打造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材。以行业企业最新产品研发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和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项目为创新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将新技术、新工艺融入理论实践教学和学生综合创新能力专项训练,重点培养学生创新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3.4 校企共建,打造实习实训基地

以陕西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方向为依托,结合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紧缺岗位的需求,构建基于产业发展和创新需求的实践教学和实训实习环境。校企双方在互惠共享的前提下共建实训基地,优化实训设备,建构先进制造技术示范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及运作模式,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0],以满足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建设需求。依托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研发中心,为满足人才培养需求,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共同出资建设先进制造工程中心实训实习基地。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投入5 600 万元,用于购置教学设备和建设面积达1 500m2的厂房,企业投入2 600 万元,提供教学设备和软件支持。该实训基地设在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由该校管理,作为教学所需的实训场所和设备,提供给学生使用。2022 年12 月,该基地被教育部确立为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并承担了首批专项培训项目[11]。此外,企业还开放面积达4 000m2的生产车间,供学生开展校外实习实训。

3.5 完善教师实践体系,建设“双师型”高水平教师队伍

产业学院聘请能工巧匠、技能大师等高水平人才兼职兼课,由行业技术骨干人员兼职担任专业带头人、行业企业技术技能大师和特聘教授。建立包含国家技术技能大师库、外聘教授库、兼职教师库等多层次分类管理的校外兼职人才库。完善教师实践体系,鼓励教师到产业学院所服务的企业参与技术服务和岗位管理工作,落实教师轮训制度。产业学院与合作企业联合开展科研活动,提升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创新激励机制,打造一支以“双师型”教师为支撑的教学团队。产业学院建院以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有10 人次在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进行顶岗实践,人均实践6 个月,每人完成至少一个企业技术研发项目;在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宝鸡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等其他企业也陆续开展了教师顶岗实践。

3.6 整合资源,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鼓励各二级学院和企业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利用产业学院平台,共建共享专家工作室、技术研发中心、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教学资源应用中心等功能实体,服务区域产业升级。立项并获批建设复合型移动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该工程研究中心由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建设,聚焦复合型移动机器人“手、脚、眼、脑”多行为并行研究,实现技术突破,对降低复合型移动机器人研发制造成本、实现其在制造业中的普及应用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并且在推进高校服务国家战略、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7 “一院一策”,完善管理机制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一院一品”,鼓励二级学院跨界、跨专业与行业龙头企业、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共同建设符合自身特色的多专业交叉复合型产业学院。鼓励二级学院利用产业学院平台,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形成一批理论研究有深度、实践探索有创新、成果产出有影响的标志性成果。按照“一院一策”,制定各产业学院章程,完善产业学院人事、财务、岗位设置、分类管理、考核评价激励等相关制度;根据人才培养要求、专业发展需求、人员结构、师资水平,建立利益相关各方长效合作机制。对产业学院进行融合赋能,释放办学活力,实现教育、产业的深度融合[12-13]。

4 产业学院建设预期成效

预期通过三年建设,产业学院力争实现校企联合制定优质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并在同类院校推广。每个产业学院需联合企业至少共建1 套新型高质量人才培养方案、1 个“师傅+教师”一体化教学点、1 个校企一体的课程开发平台——“企业课栈”、1 个以企业真实产品或生产过程为载体开发的“金课”群和系列配套教材、1 个数字化教学资源库、1 个全国机械行业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 个省级及以上创新团队、1 个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并完成相应服务任务。

校企联合制定一批全国行业标准,并被行业龙头企业推广;系统形成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方案,引领带动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探索建立校企协同联动、产教深度融合的产业学院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为职业教育产业学院的建设与运行提供“陕工方案”。

猜你喜欢

校企学院职业
初等教育学院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学院掠影
校企合作五反思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