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探究

2023-11-12王静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19期
关键词:导师技能院校

王静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 210031)

现代学徒制是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其培养方式是通过将学生送到企业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实践前阶段,学生在高校接受基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同时与企业进行初步接触,为后面的实践培训做好准备;第二是实践中阶段,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践培训,参与实际的工作任务,掌握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第三是实践后阶段,学生回到高校进行总结和反思,与高校教师进行交流和探讨,并结合实践经验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优势在于可以让学生参与技能培训,积累实践经验,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同时也可以让企业更好地获取人才资源和技术支持,促进产业发展和创新[1-3]。

1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人才培养模式较为传统,缺乏与市场需求相符的实际能力的培养,较难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创新创业课程设置单一,缺乏多元化的课程内容和形式,难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并且课程内容理论化,缺乏实际案例和实践操作,难以让学生真正学会创新创业技能和方法。另外,一些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实力不足,有些教师在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实践操作的讲解、指导不到位,缺乏实践经验,难以提供实际的案例和创新创业指导。同时,部分教师缺乏创新创业的意识和理念,难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创新和实践,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因此,高职院校需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4-5]。

2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意义

高校应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促进地方创新经济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现代学徒制可以提供更加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创新创业培训,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6-8]。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培养和引进所需的人才,同时,高职院校也可以根据企业需求,调整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向和内容,实现产业需求和人才供给的对接,并让学生在企业实践中获得工作经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现代学徒制可以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资源和技术支持,促进地方经济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

3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方法

3.1 打造“教练型+师父型”的创新创业导师团队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主体,应打造“教练型+师父型”的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充分发挥“教练型”导师和“师父型”导师的互补作用,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应该通过招聘、引进等方式,聘任具有创业经验和技能的人才,组建“教练型”的创新创业导师团队[9]。导师应该具备丰富的创业经验和业务技能,能够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创业指导和咨询服务,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情况,为其量身定制创业计划和方案,指导学生完成市场调研、商业模式设计、产品开发、融资等各个环节,帮助学生实现创业梦想。高职院校还可以促进校企合作,帮助学生将创业项目落地,并向企业介绍学生的创业项目,寻求合作机会,从而促进学生开展创业。另外,高职院校通过行业合作、校企合作等方式,邀请企业家、行业专家等担任“师傅型”创新创业导师,组建“师傅型”创新创业导师团队,请其分享创业经历和经验,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指导[10]。

3.2 加大创新类活动开展力度,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性

高职院校通过加大创新类活动开展力度,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竞争力。高职院校可以举办创新创业比赛,制定比赛计划,包括比赛主题、参赛规则、评审标准、奖励措施等,确保比赛的质量[11];可以通过学院官网、社交媒体、校内公告等渠道发布比赛和项目信息,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为参赛选手和项目组提供相关培训和辅导,帮助他们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包括市场研究、商业计划书撰写、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应为参赛选手和项目组提供资源支持,如场地、设备、资金等,帮助他们顺利完成比赛项目。另外,在创新类活动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参赛作品进行评审和展示,评选出优秀作品,将优秀作品展示给企业或投资机构,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3.3 创新专业课程建设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高职院校应该根据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要求,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制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12]。教师在基础课程中介绍创新创业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包括创新创业的意义、环境、商业模式等,并要以实践为主导,将创新创业实践贯穿课程教学,通过组织创新创业比赛、项目实践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创新创业的市场调研、产品设计、融资等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核心能力;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成功和失败案例,掌握创新创业的实际经验;向学生讲解与创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公司法》《劳动法》等,让学生为创业做好充足的准备;在教学中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实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目标[13]。

3.4 集中校企优势项目,营造创新创业运营环境

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同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创客空间等平台,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平台和资源支持,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掌握创新创业技能。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可以提供办公空间、会议室、实验室、创业辅导等资源,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的支持。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引入创新创业资源,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机会。创客空间是一个开放、自由、创新的空间,学生可以在创客空间进行创新和交流[14]。创客空间还可以提供3D 打印、激光切割、电子设计等设备,帮助学生将创意转化为实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另外,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如开展创新创业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并举办创新创业比赛,鼓励学生参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3.5 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动力

在融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至关重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创意项目,开展项目式教学,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例如参加创新创业比赛、担任社团干部等。通过参加活动,学生可以开阔视野。教师还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法,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并引导学生在集体讨论和交流中分享自己的想法,让学生互相启发和帮助。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不断拓展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增强创新创业动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政、行、企、校联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有效促进地方经济创新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打造“教练型+师父型”的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加大创新类活动开展力度,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创新专业课程建设思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集中校企优势项目,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动力,进而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

猜你喜欢

导师技能院校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V eraW an g
劳动技能up up!
导师榜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爱情导师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