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农林领域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分析及培养对策研究

2023-11-12赵静刘晓丽卢坤菲廖金铃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19期
关键词:需求量人才需求农林

赵静,刘晓丽,卢坤菲,廖金铃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广东广州 510520)

1 现代农林领域人才发展现状

《中国林业和草原年鉴》2021 卷显示:林草行业机关单位中的从业人员多为高学历者,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业人员占比超过60%,比事业单位高28%、比企业高48%,从业人员中女性占比约为26%。

目前,现代农林领域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农林业实用型人才储备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培养体系不健全等。如辽宁省彰武县农村实用型人才仅占从业人员的5.10%,其中35 岁以下的人才约占实用型人才总数的15.58%,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才约占农村实用型人才总数的0.25%,大专和中专学历的人才约占实用型人才总数的9.00%,女性人才约占农村实用型人才总数的11.05%[1]。

2 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分析

项目组分别用“林业”和“农业”作为关键字,在智联招聘网、前程无忧招聘网爬取了2020 年6 月至2021 年7 月期间的人才招聘数据5 242 条,其中林业相关信息有1 385 条,农业相关信息有3 857 条,用其分析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

2.1 需要农林类人才的企业多为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对农林类人才的需求量远高于其他类型的企业,其分别在智联招聘网、前程无忧招聘网上发布1 014 条林业相关人才招聘信息和2 360 条农业相关人才招聘信息,在该类人才招聘信息中占比分别为75.50%和66.27%;国企、股份制企业和上市公司对农林类人才也有一定的需求量,发布的招聘信息数量分别为190 条和779 条,在该类人才招聘信息中占比分别为14.15%和20.88%;合资、外资企业发布的农林类人才招聘信息分别为50 条和335 条,在该类人才招聘信息中占比分别为3.70%和9.41%;事业单位、创业公司、社会团体和港澳台公司对农林类人才的需求量较少。

2.2 需要农林类人才的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

最需要农林类人才的公司多为500 人以下的较小规模的民营企业,1 000~10 000 人的中型企业也有一定的需求量,而上市公司的需求量很少。

2.3 各省对农林类人才的需求存在差异

农林类人才需求在地域上差异较大。除青海和内蒙古外,其他省份对林业类人才的需求量较均衡,广东、北京、广西、山东、安徽和河南省相对较多,分别发布了147条、70条、49条、48条、37条和34条招聘信息;对农业类人才需求量分布不均匀,需求量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华中和西南地区。

2.4 对农林类人才的需求集中在本科和大专学历,具有一定的工作经历最佳

从学历维度来看,农林类岗位对于学历的要求主要集中在本科和大专;从工作经验要求维度来看,1~3年工作经验的频数最高,其次是不限工作经验和要求3~5 年工作经验。对比学历和工作经历整体结构也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具有大专学历同时拥有1~3 年工作经历的农林类人才的需求量最高。

2.5 企业需要复合型的农林类人才

对采集所得数据中的农林类岗位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发现企业需要复合型的农林人才。企业的农业类岗位更需要人才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即人才除需具有农业相关专业背景外,还需掌握计算机技术。

3 现代农林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现代农林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及农科人才培养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以培养生产型劳动者为特征的阶段(1949—1966 年);以培养普通劳动者为特征的阶段(1967—1976 年);以培养科技型人才为特征的阶段(1977—1998 年);以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为特征的阶段(1999 年至今)[2]。从农林职业教育来看,目前,我国已初步构建了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相应的招生形式、考试录取形式及人才培养形式也都在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而做调整[3]。

涉农高职院校要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必须顺应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和新生态的发展趋势,在新农科建设理念下,扩大供给规模,以适应需求侧变化,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4-5]。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的过程中,涉农高职院校必须关注几个变化:

(1)生源从单一向多元变化。如广东省高职招生类型从原来二类扩大至六类,生源逐步从单一向多元变化。

(2)学情差异化变化。生源包括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高素质农民、在职企业员工等,学情差异化较大。

(3)学制的变化。生源不同、学情差异,决定了人才培养必须分类分层制定,采取不同的培养模式和学制,目前分别有2 年制、3 年制、5 年一贯制的学制。

(4)课程体系结构的变化。现代农业领域积极响应国家相关政策,强调高等学校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5)师资队伍及协同育人要求的变化。一是对教师师德师风的要求,教师应具有“三农情怀”;二是多措并举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三是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探索“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模式等。

3.2 现代农林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3.2.1 农林类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产业人才需求匹配度有待提高

部分涉农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过程中,虽按要求开展了农林领域人才需求的调研,但只是根据统计数字简单地得出结论,缺乏针对具体服务区域的分析,导致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行业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脱节[6]。

3.2.2 人才培养的惯性思维阻碍了理念的创新

在涉农高职院校,仍有部分教师习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单一专业课程的讲授[7]。专业集群建设局限在院系内或二级学院内,未开展跨学科、跨院系的人才培养。

3.2.3 教师主动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方法改革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教师认为教育教学改革是教学管理部门的工作,对主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积极性不高。

3.2.4 农林类“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缺乏,制约“岗课赛证”的融合

教育部已审批四批共446 个“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但涉及农林类专业的试点较少。据不完全统计,农林类专业的试点仅有11 个,占比2.50%,获农林类专业的“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专业人员也较少。这就使涉农职业院校难以完成“岗课赛证”融通培养农林领域复合型高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8]。

4 现代农林类专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对策

4.1 重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专业群内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根据专业群课程体系框架要求,并经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论证,涉农高职院校以社会需求为目标,重新构建面向农林业生产核心岗位群工作内容的专业课程体系[9-10]。

4.2 立体化开展课程思政

涉农高职院校制定课程思政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标准,明确思政教育的作用,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挖掘课程思政切入点,建设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创新课程思政教学形式,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

4.3 加快校内、校外两支教师队伍建设

涉农高职院校应大力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11-12]。近年来,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农林专业“双师型”教师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2020 年达教师总数的75.18%。通过开展企业实践,教师把行业产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引进课堂,同时涉农高职院校邀请企业一线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开展课堂教学,讲解企业真实案例、新技术、新工艺,并操作示范。

4.4 细化过程性考核评价

涉农高职院校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过程性考核评价,加大过程考核、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学生的学业评价方式由学校自主评价向学校、社会、企业相结合的考评方式转变[13-14];注重多种能力评价、多元评价方法、多元评价主体,注重过程性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如技能测试、模拟测试、实物制作、专题报告等。

4.5 探索落实“1+X”证书制度

农林类“1+X”证书制度是对接农林科技发展新趋势、农林生产服务一线关键岗位、农林就业市场需求、着力服务学生优质就业的重要制度。涉农高职院校应挖掘农林领域中相对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员证”“工程测量员证”“全国信息化工程师GIS 应用水平证书”“无人机摄影测量员证”等,积极探索将“X”证书内容科学地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毕业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两类成果的认定与转换。

猜你喜欢

需求量人才需求农林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2022年冬奥会冰雪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路径研究
从数学角度看“弹性”
价格战是一定的! 2020年虾苗需求量预计减少10%~20%,苗价下调是趋势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能源行业网络安全人才需求与培养探讨
AC311A加装农林喷洒设备首飞成功
中国海归人才需求地图
2017年我国汽车软管需求量将达6.4亿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