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023-11-12宋义勇

科技风 2023年29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校企岗位

宋义勇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贵州都匀 558000

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重点单位,其发展动态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在高职院校发展历程中,计算机专业一直比较热门,吸引了众多青年学子的目光。随着时代的不断更迭,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愈显突出,而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计算机专业人才则成为相关教育工作者开展工作的核心目标。对此,高职院校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就必须与企业联合,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创造出品质教育,基于此,加强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势在必行。

一、校企合作背景下加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构建完善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内容与所施行的模式并非完全取决于校方单方面因素,还与企业有着密切关联,因为企业也需加入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实际工作中,并且还要与校方共同制定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企业的积极协助下,高职院校就可以更好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完善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为计算机专业学生专业素质与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通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施行,企业还可以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相应的实训场所以及技术支持,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有效减轻高职院校在计算机专业发展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压力,而且还能够保障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二)能够有效培养并提升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必须充分考虑到企业实际岗位业务内容,与企业岗位实际工作内容密切衔接,不得有任何疏漏,在此过程中,可直接向学生渗透相关企业一线业务内容以及岗位需履行的职责,这样就能够更好地提升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塑造并不断升华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责任意识、协作理念,使计算机专业学生懂得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从而与他人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以便参加工作后能够更好地适应自己的本职工作。

(三)能够有效提升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开展密切的合作加强双方的互动沟通,可更加深入地了解相关行业发展状况,精准把握行业发展方向,明确行业发展对于人才素质与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活动,也为社会储备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高素质计算机专业人才资源,提升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解决社会面长期存在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同时提升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此外,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工作环境以及岗位业务内容,能够切合实际合理规划定位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以及职业发展目标,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热爱,毕业后能够顺利进入相关企业上班,并为相关企业开拓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若想迈向理想发展进程,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专业教育服务,满足学生学习以及全面发展的需求,就必须改变传统人才培养路径,加强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在此情况下,高职院校就要密切联系企业,深化与企业之间的协作,双方合力共同推动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工作。

新视域下,高职院校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若缺乏企业这股强势力量的积极融入,那么就很难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也难以保障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构建,如此一来,培养符合社会所需的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目标实现难度就会进一步加大。因此,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就必须对相关企业岗位用人标准拥有切实了解和把握,与企业加强联络,共同制订实效性强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以及实施策略,并加强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此外,企业专业人士还要与校方计算机专业相关从教者共同开发计算机实践项目,精准定位人才培养方向,并对人才的技能培养实施深度剖析,根据企业岗位用人标准设置计算机专业课程与教学项目。实际上,订单式人才培养也就是校方结合企业岗位用人标准同企业合作制订益于人才未来就职的人才培养方案,精准设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企业发展形势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路线。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可确保校方培养出的人才在素质与能力方面都能契合企业岗位用人标准,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实效性以及学生未来的就业率。

(二)加强课程教材资源的开发合作

构建相对完善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并开发优质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教材资源,是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得以高质量落实的前提要素。以往时期,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开发的任务都是院校独立包揽,在此状况下,高职院校相关教职员工需自行完成计算机专业教材开发以及课程开发的具体工作,如此一来,不仅确保不了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资源开发的质量,而且计算机专业教材内容的编排也未必科学合理,很难提升计算机专业教材内容的应用价值与应用质效,无法满足当下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先进性人才培养的需求。基于此,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当加大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力度,与企业之间开展深度合作,二者合力将计算机专业课程教材资源开发工作落到实处。

结合相关企业的岗位用人标准以及市场行情,科学编排计算机专业的教材,把握好计算机专业教材中的教学素材融入,并根据相关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对教材内容加以优化,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契合度。如此便可切实使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材资源开发的质量达到一定的水准,从而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积极助力,使高职院校培养出更多与时俱进的计算机专业高素质人才资源。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材资源的开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打造、学生的就业以及学生未来的前途命运,因此,必须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此项工作的开展,在计算机专业教材资源实际开发的过程中,需始终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计算机专业教材资源的开发必须充分遵循学生学习规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同时还要与相关企业岗位发展相适应,确保教材内容质量。此外,高职院校还需与企业合作开发计算机专业教学项目,并将计算机专业教学项目与教材内容联系起来,提升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质效,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的合作

建设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关键,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塑造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效用,因此,若想成功落实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的任务,强化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实践本领,就必须高度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然而,有些高职院校却并不具备充足的资金,难以为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强力支持,并且有些院校还存在技术落后等问题,导致实训基地建设达不到要求。基于此,高职院校就应充分借助企业力量来开展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需与企业保持密切联络,发展两者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调动企业与校方合作的积极性,两者共同推进实训基地建设工作,确保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训内容与实训项目能够与企业岗位实际需求相辅相成、无缝对接。

校企双方可以通过很多种途径合作建设实训基地,例如:高职院校提供场地、师资以及生源,企业提供实训基地建设的各种材料、设备等,并安排专业人士到相关地点实施实训基地建设的技能指导,从而高效完成校企合作的任务。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开展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当中,院校与企业双方需结合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所需择取恰当的方式,加强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各种投入,加大合作力度,从而使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效果更佳,实现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理想目标。

(四)平衡高职院校与企业二者的需求

校企合作背景下,在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过程中,需对校企双方的实际需求实施科学调节,保障校方与企业之间需求达到一定的平衡状态,从而构建两者长期平等机制,维系高职院校与企业平等互惠的关系,唯有如此,才能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共同发展,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共赢。

在平衡高职院校与企业需求的过程中,应积极对接企业相关产业以及校方涉及的相关企业资源。高职院校相关教职员工必须改善不合时宜的守旧观念,通过不断深化学习,灵活调整自身专业课程,根据行业形势以及企业实际岗位需求来打造具有发展潜力的高素质计算机专业人才,珍惜企业提供的宝贵资源,抓住企业所给予的一切机会,强化学生实践实训工作的实施。企业则应深入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一线教学活动中,将企业运营中的相关项目资源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资源进行相互对接,二者合力开发优质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从而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站在企业的立场来分析,在校企合作办学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也应当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教育资源,使企业真正得到好处,切实领悟到与校方合作对自身发展所带来的利与益,从而提升企业对校企合作重要性的认识。

结语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模式是近年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新形势下的教学改革要求,在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效果也尤为突出。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加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策略探索成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此情况下,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相关教师必须提高对校企合作的重视与认识力度,加强对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为相关企业和单位培育更多可塑之才。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校企岗位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