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培育优秀产业工人的现状与策略
2023-11-12蔡加加李银川
蔡加加 李银川
扬州市职业大学 江苏扬州 225000
高职教育作为跨界教育,既涉及职业教育又与产业发展紧密联合[1]。随着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不断推进,,制造业产业的数字化、信息化转型升级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产业工人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对产业工人的职业技能熟练程度、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要求进一步提升。根据人社部、工信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显示,我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在2020年缺口为1900万人,2025年高质量产业工人的缺口数字将接近3000万人,缺口率高达48%。高职教育作为产业工人的主要贡献力量和输出端,受制于机制、专业、师资等多方面原因,培育的新生代产业工人总体素质处于较低水平,产业工人的数量与质量尚不能满足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同时高职教育培育的产业工人在进入企业岗位后普遍存在适应性不足。本文在阐述高职培育产业工人意义基础上,深入剖析当前高职教育培育产业工人现状与问题,探索高质量产业工人培育的高职可行性路径,前阶段实现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
一、高职教育培养优秀产业工人意义
随着制造业“两化融合”推进和产业转型升级程度越来越高,传统职业教育培育的学生进入企业后脱岗现象严重,专业技能不符合企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需要企业对学生进行上岗二次培训,现代化高职教育培育优秀产业工人的需求应运而生。高职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对接产业与教育两个范畴,培育具有复合型高技能、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产业工人是职业教育适应产业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是企业转型升级成功与否的人才基础支撑,也是高职教育赋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2]。
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促使企业对于高职培育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培育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理念的产业工人是企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尤其是新兴技术企业、新行业赛道以及传统转型企业中。具有知识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的产业工人缺口巨大,据人社部、工信部统计,此缺口率逐年攀升,至2025年将达到48%。
高职教育作为产业工人培育的重要主体,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结合地方产业主导企业岗位需求,培育学生的职业技能与实践能力,为企业提供人才储备工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解决人才短缺问题[3]。
二、高职教育培育产业工人现状
(一)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适应性不足
首先,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到2004年才正式规范化,基本是以教育部颁布的指令性目录为导向,参照本科教育设置,缺少专业设置的独立性。同时,专业设置以提高就业率为指向目标,忽略了产业发展需求,缺少匹配地方产业的专业特色。
其次,专业建设与产业缺少互动。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在2006年以后逐渐强调通过“产学研”适应地区经济发展,将专业质量发展放在第一位。然而经过多年发展,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存在学科导向、市场导向和技术导向不协调等情况,专业建设中缺少地方主导产业的参与,缺少灵活性,缺乏对行业、企业发展深入调研,学生整体上所学知识与企业实际运用知识存在脱节,忽视了地方产业的实际需求,导致人才培育初衷偏离实际。
再次,专业教育实践深度不足。职业教育虽提倡“理实一体化”,强调实践作用,但实践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够,同时,在技能大赛上采用的是选拔制而非普适制度,因此高质量的产业工人远达不到产业转型发展的需求。培育人才和技能与行业企业发展的协调性和人才匹配性严重不足[4]。
最后,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和考核机制尚待完善。当前阶段高职教师能力缺乏有效引导和评价方法,激励机制依旧需要完善,如何科学考核教师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提升师资的实践教学水平,适应“产学研”融合发展,是促进解决高素质产业工人培育问题的有效措施。
(二)高职教育与企业协同育人机制不成熟
(1)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灵活性不足。目前职业院校教学内容与教材更新陈旧,实验室与实训基地操作设备远落后企业和行业主流设备,人才培养偏向知识技能掌握,与企业需求存在错位,校企协同育人整体层次不高。
(2)企业主动协同育人积极性不高。企业作为协同育人单位,基于企业内部利益驱动,期望通过参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式获得稳定、熟练的人才资源,但多数企业认为过多的协同培育会增加企业的人力、资金和时间成本,因此,协同育人的积极性不高,存在与高职院校“融而不合”的情况,培育的产业工人难以转换为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创业的推动力量,与全方位产教融合培育人才的目标出入较大。
(3)协同育人反馈评价机制欠缺。虽然高职院校普遍开展了产教融合、校企结合的育人模式,共建了部分实验实训室和“订单班”,初步实现了岗位与学生匹配适应,但对育人的质量缺乏具体评价机制,如企业、学校双向评价机制、数据库及平台,收集学生对岗位的适应性与问题点[5]。
(三)政策引导与师资力量薄弱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一些地方高校经费投入与教学资源短缺现象明显。
(1)受各种因素影响,高职教育相关政策制定上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无法紧跟新兴行业的发展[6]。
(2)与本科院校相比较,师资力量明显不足。多数教师的文化层次和文化底蕴不足,缺乏精湛的专业知识,高职教师普遍企业实战经验不足,在教育过程中无法将企业鲜活有力的实例代入。
(3)教师年龄结构偏大,创新意识薄弱。高职院校教师多集中在45~50周岁之间,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不足,专业水平与培育理想产业工人的有明显差距。
(4)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和考核机制尚待完善。当前阶段高职教师能力缺乏有效引导和评价方法,激励机制依旧需要完善,如何科学考核教师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提升师资实践教学水平,适应“产学研”融合发展,也是促进高素质产业工人培育问题是急需解决问题[7]。
三、高职教育培养优秀产业工人对策
(1)“政校企行”多元育人机制。优秀产业工人培育涉及主体包含政府、企业和高职院校,发挥各培育主体的优势,采用“政校企行”联动育人机制,打造“四位一体”人才培育模式,协同推进。
第一,加强政府引导与政策支撑保障。积极发挥政府层面的指导和制度保障,支持产业工人职业培训和职业培训补贴,为产业工人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提升产业工人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水平,充分发挥政府在人才培育的引导作用。
第二,积极发挥高职教育培育的主体地位,深入调查企业和行业对学生技能要求。构建政、校、行、企合作平台和联盟,开设与行业、企业需求岗位的课程和专业,为学生进入企业奠定专业技能基础,积极发挥高职院校教育主体地位。
第三,发挥企业在校企合作育人途径中的引领作用。高职院校要加强与企业之间产教融合,改变企业短期功利化意识,为产业工人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与环境,通过内部培训、竞赛的方法,激发产业工人提升自我价值的热情。
第四,发挥行业协会在育人方面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优势,搜集行业发展信息,对接产业需求,谋划产业发展趋势,为产业工人培育提供最新信息指导,制定行业规划,让产业工人的培育质量更上一个台阶,促使高质量产业工人能“培育好、留得住”。
(2)“产学研用赛”协同育人平台。面对动态调整的产业结构,构建多学科交叉、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化“产学研用赛”协同育人平台。
首先,与企业协同打造联合实验实训基地平台。针对人才培育不可或缺的校内专用实训基地采用与企业联合打造的方式,将基地升级为企业管理的真实经营体,企业在实训基地部分场地生产,学生可以在校内进行实际岗位技能对接,提高学生向产业工人转变的整体素养。
其次,打造校企“订单班”协同育人平台。充分调研岗位与专业之间的关联度,与企业开展战略合作订单班,邀请企业技术骨干参与订单班的授课、技能培训以及课程培养体系的修订,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开展专业技能、职业综合素养提升等培训,发挥兼职教师的优势,实现与企业协同育人[8]。
(3)“师资双元”人才培育体系。优秀的产业工人培育离不开优秀师资队伍支撑,符合产业转型的高质量产业工人也离不开企业导师的引导。
“双元制”导师制度既可以通过高职院校和企业双导师制度,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理论知识以及实践能力和综合水平。让学生在校内了解到企业一线生产情况和前沿工艺技术,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或工厂中考察学习,实地了解现阶段的生产实践状况,从而促使教师将校内教学与行业实践紧密结合。
健全人才双向流通与激励机制。加强高职院校教师与企业骨干技术人员之间双向交流,出台激励机制,鼓励高职教师脱产到企业一线中学习行业动态与最新技术知识,向企业输出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为企业内部员工培训基础知识,帮助他们提高工作能力和素质。邀请企业核心技术人员到学校开展专业技能和行业法规讲座,参与高职院校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提高专业设置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性,提高教师的实战水平进而以点带面提升职业教育培育产业工人的整体水平。
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系统。高职院校要以培养优秀产业工人为导向,综合考核教师的理论实践创新、学科专业、教学方法创新等水平,通过改革评价机制改革推动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与优秀产业工人培养的有效性。
(4)“专创、产教”双融合通道。优秀的产业工人评价指标重要之一是产业工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专创、产教”双融合通道是破解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薄弱问题。
首先,构建“双融合”教育教学平台。“双融合”教育教学平台是指将产业和教育资源进行融合,建立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整合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产业基地等多种教育教学资源,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同时,注重平台的产学研合作,将学生的实践经验与产业实际紧密结合,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其次,构建“双融合”创新课程体系。将产业需求和学生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建立一套创新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将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企业的需求和学生的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最后,建立人才培育特色的产业学院。依托地方特色产业开设特色的产业学院。针对有创业意愿、创业理想的学生展开教育培育,用创新形式、新方法摆脱高质量育人的困境。同时,为企业培育项目和产业工人提供孵化创业场地和技术指导,促使项目落地,提升产业工人的创新创业能力,促使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融合,培育更多更优具备产业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产业工人。
结语
随着产业和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优秀产业工人已成为转型升级的关键和基础支撑。本文基于高职教育现状,提出构建“政、校、企、行”多元协同育人机制,“产学研用赛”协同育人平台,“专创、产教”双融合通道等路径,助推高职教育赋能优秀产业工人的培育,培育和提升产业工人的职业技能与创新能力,支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更好地发挥高职教育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贡献,培育适配产业动态发展的高素质产业工人,助推高职教育赋能优秀产业工人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