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动精神融入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的意义与路径
2023-11-12杨方明
杨方明
(长春东方职业学院,吉林 长春13005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广大青年发出号召,要求青年学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懈奋斗。青年是祖国和民族发展的希望,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主要力量。在这个伟大的征程中,要培养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劳动精神,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使学生为实现强国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和一般高校的劳动教育相比,高等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蕴含更加丰富的职业特征,目的在于依托劳动与课程的结合、社会实践与理论学习的结合,丰富劳动教育形式,弘扬劳动精神,激发学生的劳动意识,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充分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一、劳动精神融入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1]在提升职业院校学生劳动自觉性、提升职业院校教学成效的过程中,需要融入劳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劳动理性,提升学生的劳动自觉。
(一)在职业院校推进劳动精神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实践需要
劳动教育通过增强学生劳动素养的途径,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新任务。职业院校主要培养实用型人才,使之成为面向生产一线的劳动技能人才。党的十九大与党的二十大都强调要根据现阶段我国的实际情况与实际需求,塑造一批可担重任的时代新人。学校立德树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劳动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前提。促进劳动教育更加全面、更成体系地发展,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让学生养成更加积极、向上的劳动思维、习惯,充分增强学生的劳动技能与创新水平,能够让学生修身养性、提升智慧、增强体能,实现自由、全面发展。强化职业院校学生的劳动精神教育,使学生形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投身劳动的良好风尚,培养出更多投身人才强国建设的应用型人才,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更是民族复兴的客观需要。
劳动教育要成为真正“蕴含丰富教育意义的体力劳动教育”[2]。职业院校应通过深入的理论探讨,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提升学生的价值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进而提升劳动教育的效果。可以搭建“劳动教育+专业实训”的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体系架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从而实现全面的教育。
(二)在职业院校推动劳动精神教育是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目标、实现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科技的加速发展,一些全新的技术、产业、业态开始出现,客观上造成了劳动的形态、方式与方法产生新的改变。为此,急需培养出一批高技能创新人才,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增强国家的竞争能力与综合实力。推进教育强国战略,能够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与竞争优势。这需要职业院校紧紧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加大力度弘扬劳动精神、开展劳动教育,塑造一批富有创新精神与操作本领的实践型人才。弘扬劳动精神、加强劳动教育是职业院校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要克服过度关注智力教育而不关注劳动教育、侧重理论提升而忽视实践操作的不良倾向,实现教育实践与生产实践的高度融合,切实强调劳动精神、劳动教育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塑造出一批满足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是贯彻落实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根本,也是职业院校为强国目标贡献力量的核心所在。
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通过参加高考、自主招生、对口单招、注册等方式入学,多元化的招生方式使职业院校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也使学生的特点比较突出,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执行能力。职业院校的教学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上述特点,将劳动教育融入教学内容。为了提升职业院校的实际教学效果,必须不断推进教学改革,设计实用的教学项目,推进“形式+内容”的实践形式,使学生通过劳动实践真正理解理论知识。总而言之,将劳动教育融入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实践应用能力,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也诠释了“三全教育”的理念。
二、劳动精神融入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的路径
近年来,随着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努力,许多学校的劳动教学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使学生的劳动技术、专业技能水平以及劳动意识有所改善。然而,仍有许多学子存在劳动意识不足等问题,对勤劳美德的认知仍有待加强。鉴于此,应该采取全面的措施来加强学生的劳动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设定育人目标,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中
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地位不可忽视,不仅可以推动教育的变革,更可以激发人们的劳动热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将劳动教育融入教育体系中,努力构筑高水平的劳动教育体系,让劳动教育成为实施德育的基础,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满足当今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应加强对劳动教育的整体把控,将其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中。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精心安排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以及综合性的劳动教育课程。要针对当今社会的需求,结合各行各业的特性,精心制订劳动教育的课程安排,将道德、知识、身心健康、艺术修养等多种元素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学生的职场能力,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当今世界的变革,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要通过改革教育模式,优化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形成政府、地方和高校的有效合作关系,促进劳动教育的发展。
(二)加强思政劳育,在教育教学中全方位加强劳动精神培育
马克思提出了“教学与生产劳作结合”的观点。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将体育与智能运动结合,可以提升自身的智力水平、道德修养水准,有利于个性的成长。高校对学生劳动精神的培养,并非仅仅体现为课堂上的理论讲解。为了更好地做到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导的有机结合,需要将劳动精神培养纳入整个教学活动中。为达到这一目标,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开设具体、系统、全面的劳动教育课程和实践项目,并将其与其他的学习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推进社会的进步。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强调劳动的重要性,让学生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出发,深入了解劳动的真谛,提升学生的素养,增强学生的责任心,促进学生的成长。要让学生从劳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生产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接受、发扬劳动的价值,培养学生勤勉、拼搏、敢于探索、热爱工作的精神,从而使学生的道德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
(三)发扬劳动文化,为培育劳动精神奠定基础
劳动带有显著的文化特征,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风尚在我们的民族文化中根深蒂固。我国古代有许多描绘劳动景象和歌颂劳动精神的美好诗句,表达了古代人民对劳动的尊重和崇尚。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阶段,都非常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通过发掘各个不同时期的先进典型,弘扬劳动文化,充分调动人民群众为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而不懈奋斗。
新时代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不懈奋斗、创先争优、勇担重任,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战胜贫困贡献了力量,书写了为“中国梦”不懈奋斗的崭新篇章。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表明,在培育劳动精神的过程中,一定要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劳动文化相结合,从客观上促进劳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劳动道德在广大高等职业院校学子的内心深深植根。
总的来讲,教育是人类专有的一种传承文化的能动活动。要把劳动精神的培育与劳动文化的传承辩证统一起来,深刻弘扬劳动精神,塑造勤俭、奋斗、奉献的劳动文化氛围,激励学生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
(四)完善考评体系,提升培育劳动精神的持续性
科学、完善的劳动素质评价体系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基本遵循,更是培育劳动精神的客观需要。劳动素质评价能够动态反应劳动精神的培育情况,检验劳动教育成效与学生劳动道德情况。劳动素养评价是系统的、综合的工程,在确立评价制度与评价指标的过程中可以把握以下原则。其一,评价内容的科学化原则,即评价内容的设定要根据教育目标,依据专业、年级等特征,把握生活、生产、服务、专业技术四个层面的需要。其次,评价方式的灵活化原则,即评价方法的选定既要考虑大学生思想道德评价与能力评价的通常性特征,还要考虑劳动教育的特征,设定可操作性强、可供长时间实施的标准,通过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长时间地把握学生贯彻劳动精神的情况。再次,评价主体的多样化原则,即建设以学校为主体、第三方组织广泛参与的多元协调机制,确保评价主体的多样化,在落实规则的过程中注重可操作性。评价方式的使用要充分化解任课教师与学生的敷衍心理,评价结果的使用要适度、适当,避免造成师生过分关注这一指标而产生功利性心理倾向。
三、结语
新时代,劳动精神融入高等职业院校实践教学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基本要求。在高等职业院校推进劳动精神教育,不仅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需要,也是推进教育改革、实现教育强国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劳动精神培育要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感,激发学生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动力,真正培养出一大批可堪重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