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帮扶中的青年力量
2023-11-11廉思
廉思
【关键词】青年 职业能力培养 就业帮扶
【中圖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大学生就业在整个就业结构中居于至关重要的位置,关乎着千万青年人的职业发展和前途命运,也牵动着无数父母和长辈的心。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是“稳就业”“保就业”的重中之重。
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始终牵挂于心。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宜宾学院考察调研时强调:“党中央十分关心民生工作,民生首先是就业,我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特别关心。”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从近年来高校招生情况看,未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仍将保持高位,大学生就业压力依然较大,高校就业形势将长期面临严峻挑战。
一般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有两条路径:一是从劳动力需求端出发,稳岗拓岗,扩大招聘规模;二是从劳动力供给端出发,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当前,各地各部门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一系列聚焦于需求端的举措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下一阶段,应更加注重供给端问题的解决,从注重就业数量向注重就业质量转变,从关注应届生就业结果向全过程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转变。因此,在高校已有就业工作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发挥学生组织的优势,鼓励更多青年力量参与到大学生就业帮扶的工作体系中来。
为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探索学生组织在高校就业帮扶机制中的作用,笔者带领的课题组对全国(不包含港澳台地区)31个省(市、自治区)共计6832名2022届高校毕业生开展了问卷调查。样本中专科生占33.18%,本科生占53.38%,研究生占13.44%,其中有62.46%的应届生是“00后”。除问卷调查外,课题组还在深圳、苏州、沈阳、贵阳、株洲等地开展实地调研,分别开展高校就业老师、团干部和应届毕业生座谈会10余场,对学生组织参与高校就业帮扶体系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并对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当前部分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从宏观来看,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疫情冲击、经济状况等宏观背景下企业招聘需求走弱等客观因素,也有大学生群体自身的就业能力欠缺等主观原因。研究发现,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对市场需求了解不充分、就业预期存在偏差、职业生涯规划模糊、专业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大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价值观培养亟待加强。
对市场需求了解不充分。调查发现,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Z世代”大学生对于就业市场招聘需求的了解主要通过网络渠道。调查数据显示,45.93%的大学生通过招聘网站或招聘APP获取招聘信息,44.27%通过学校就业服务部门获取招聘信息,37.69%通过参加招聘会、宣讲会获取招聘信息。对于大学生来说,通过互联网获取招聘信息已然成为他们最熟练、最常用的方法。但要注意的是,互联网招聘虽然在形式上效率较高、覆盖面广,但网络信息冗杂分散,缺乏针对性,信息质量参差不齐,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筛选甄别,因此找工作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近年来,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出大量新的工作岗位与就业机会。但部分大学生对这些新兴行业的发展现状并不了解,对行业的趋势走向心里没底,对自身是否适合这些行业也没有正确评估,他们大多采取“海投”的做法。这样即便找到了工作,也很可能会因为与自己预先设想有落差而产生“低人一等”“大失所望”的消极心理。
就业预期存在偏差。调查发现,部分大学生在校时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期待过高,在求职碰壁、受挫后容易产生焦虑和迷茫,出现主动推迟就业现象,如“Gap Year”(间隔年)、“尼特族”及“宁愿二战三战考研也不愿意工作”等。同时,伴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家庭对学生的支持能力有所提升,在就业难的背景下,有些学生开始选择“躺平”。当前,“慢就业”和“试就业”现象日渐突出,一项面向全国8.8万名应届毕业生进行的网络调查显示,8%的毕业生选择“慢就业”。当然,“慢就业”并不一定成为高质量就业的阻碍,关键在于是否基于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持续的自我提升,从而避免其成为“懒就业”“不就业”“怕就业”的挡箭牌。
大学生就业期望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对就业市场的真实情况没有形成正确认识。数据显示,以城市单位人员平均工资为基准,大学本科和专科毕业生的起薪较低。但部分学生的就业期待过高,求职结果与自我期待相差较大。调查数据显示,32.25%的应届生找到工作后表示收入水平低于求职时的预期收入,11.75%表示实际收入远低于预期。
职业生涯规划模糊。调查发现,部分大学生对职业规划没有引起重视,对自身的优势劣势、兴趣爱好等认识不足,因而在职业选择上缺少自我主张,存在“跟风”“随大流”的从众心理。当前,大学生就业目标同质化较为突出,部分行业岗位的招聘难与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难——“两难并存”的局面愈发凸显。共青团中央2021年的一项调研发现,近2/3的受访学生倾向于到一线或新一线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近3/4的受访学生倾向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岗位。事实上,这些工作并非对所有人都适合。除此之外,不少高学历人才毕业后只愿意留在高校或事业单位科研机构从事研究工作,而未注意到自身实际情况以及这类科研岗位竞争激烈的事实。民营经济中的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行业亟需高层次人才却难以招聘到合适的毕业生,“有人无岗”和“有岗无人”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专业实践能力欠缺。调查发现,大学生参加实习实践的比例较高,但是实习内容和质量难以令人满意,因而部分大学生对实习经历的作用评价也较低。调查数据显示,有76.93%的学生在校期间有过实习经历,其中有58.16%的学生在1个单位实习过,有27.53%和10.64%的学生分别在2个和3个单位实习过,平均实习时间为5.5个月。大学生认为实习經历对找工作是否有帮助的平均分为6.58分(评分区间为0—10分,0分表示完全没有帮助,10分表示非常有帮助),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从原因来看,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欠缺与当前的高校教育模式有关。一方面,部分高校人才培养对于市场需求的反应存在滞后性,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点主要围绕教科书展开,部分学生只看重学分绩,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因而与市场需求脱节。另一方面,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尤其是对于实际操作能力要求更高的高职类院校,仍存在专业实习流于表面等问题。在调研访谈中,有高职院校学生提出,与学校合作的实习单位给学生提供的实习岗位“学不到技术,带班师傅给所有人的实习记录全部打90分以上,很多同学因对实习经历倍感失望,甚至不愿意在毕业后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
学生组织助力就业帮扶的优势
对于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高校学生组织因其具有独特的组织优势、平台优势和渠道优势,能够为学校有关部门开展就业帮扶工作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推动形成就业帮扶工作辐射态的“差序格局”,实现学校教育与就业市场的有效衔接。
连接“原子化”个体,有效传导信息。高校学生组织具有独特的渠道优势。一方面,学生组织可以凭借扎根学生的动员能力,在学生中建立“强链接”。学生组织类型多样、覆盖面广,常常以学科专业、兴趣爱好或价值理念为共同点凝聚而成,这种强关系网络可以起到就业信息传输作用,将学校层面的就业帮扶举措和市场招聘需求更为精准地传导到学生个体层面,同时还可以及时将学生反映的与就业相关的“急难愁盼”问题分类反馈给学校相关部门,起到桥梁纽带和意见聚合作用。另一方面,学生组织能够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开展专门性的指导帮扶。学生组织更具亲和力和号召力,尤其对于一些就业困难群体和需要重点帮扶的群体,如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家庭的学生,相较于校方身份,学生组织能从学生视角施加更为积极的影响。在调研访谈中有高校就业老师谈到,就业困难学生希望得到帮助,但对于来自学校层面的一些帮扶措施有所顾虑,担心会被贴上“负面”标签,因而不会主动申请或接受来自学校层面的帮助,但对于学生组织则并不反感,非常愿意参加学生组织推出的专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嘉年华活动。
拓展活动内容形式,提升帮扶效果。高校学生组织具有独特的平台优势。虽然各高校普遍开设了就业辅导活动或课程,但学生的满意度并不高,大多以被动参与为主。调查数据显示,有58.87%的学生参加过学校组织的求职就业辅导活动,有21.01%的学生表示“学校组织了这类活动,但我没有参加”,另外20.13%的学生则表示“学校没有组织过此类活动”。在调研座谈中,一些应届生表示求职期间“不太清楚学校搞过什么就业指导活动”。在参加过学校组织的求职就业辅导活动的3021名学生中,满意度平均分为6.95分(评分区间为0— 10分,0分表示非常不满意,10分表示非常满意),有30.42%的学生给出了5分及以下(不满意)的评价。
学生组织产生于学生之中,非常了解广大学生对于职业能力提升的需求。要鼓励学生组织发挥自身能动性和主体性,创新丰富就业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将国家和学校层面的政策举措以更为生动、更接地气的形态在学生中呈现,既兼顾当代青年共性的普遍需求,又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成长特点和个性化需求提供具体指导,提升就业帮扶的实际效果。
建立“跨届”交流通道,精准对接需求。高校学生组织具有独特的渠道优势。在传导信息和拓展活动形式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挖掘学生组织通过历届毕业生所建立的社会关系网络和长期积累的社会资源,将本校或本社团已毕业学生与在校学生积极对接,建立学生之间的“跨届”沟通渠道,有效弥补课堂教育滞后产业发展、校企合作实习实践机会不足的短板,向学生提供更加精准可靠、更富时效性的市场信息和内推机会,尽量降低就业市场的快节奏变化以及互联网的海量碎片化信息对于学生求职效果的负面影响。
与已毕业学生建立起常态化的互动机制,对在校生树立自主平等的就业观念和理性平和的就业心态也有一定帮助。在调研座谈中,有高校就业老师谈及学生“跨届”交流的重要性:“过来人的真实经历,尤其是朋辈间的故事,更能让学生们有所触动。师兄师姐们的职业成长史,不仅让学生们发自内心认同‘行行出状元的择业观,而且还可以让他们了解到行业最前沿的资讯和需求,对找到满意工作至关重要。”
将学生组织纳入高校就业帮扶体系的建议
对高校而言,打好大学生就业“保卫战”,应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特点与优势,打通各部门各主体之间在角色定位、信息共享、协同机制等方面的痛点、堵点,创造性地施展“组合拳”,并通过试点探索、树立典型、经验推广等步骤,逐渐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大学生就业帮扶工作机制。
创造增量,打造资源汇聚平台。通过学生组织建立就业资源汇聚平台,强化全员联动为就业工作提质增效。一是盘活校友前辈资源,由特定学生组织、行业社团对接管理相关校友院友、行业专家及人事专员资源,面向对应学生群体进行就业指导、经验分享、简历问诊、创业孵化,扩大覆盖对象,提高育人精度。二是盘活实习实践资源,依托相关学生组织输送学生开展实习实训与实践,除了发布相关实习信息外,还应在高校帮助下主动与相关企业、基层政府、事业单位等取得联系,开辟实践合作基地,将学生输送到合适的岗位上锻炼,积累就业经验。同时,也应鼓励学生尝试在不同行业进行实习实践,以进一步明确学生的职业规划。尤其是应该鼓励学生在社区、乡村、企业等基层进行锻炼,以提升工作技能与综合素质。三是盘活就业岗位资源,支持各类学生组织分领域、分专题同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开展岗位对接与定点推荐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化、细致化、特色化的分学科、分行业就业服务。
当前,各高校普遍在学生就业帮扶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机制,可以选取在学生组织帮扶就业方面基础较好的高校开展试点,探索适合推广的经验模式。同时,在总结试点高校经验模式的基础上,将学生组织参与就业帮扶的典型做法向社会推介,鼓励并支持有关高校结合学科专业与办学特色,在已有基础上探索更多可能性,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倍增效应”。
用好存量,做优已有活动载体。当前已经初步形成体系且适合学生组织参与的就業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系列比赛。虽然创业并非大多数学生的选择,但通过“以赛代练”的方式能够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因此,应不断丰富“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已有品牌项目对于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二是针对有一定技能要求但就业压力较大的专业,例如会计、法律、旅游、商贸等,可以举办多样化的职业技能大赛、职场模拟大赛等,并适当联合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资格认证机构,为学生提供职业技能考试培训,在技能提升中熟悉真实工作环境、明确职业发展方向。三是结合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开展社会调查和行业调研等实践活动,客观记录学生在校期间实习实践、志愿公益、创新创业、技能培训、社会工作等参与情况,绘制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雷达图”“展示屏”,进一步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不断提高其社会化能力和综合就业能力。
在今后工作中,要凭借已有品牌活动的影响力和组织力,注意在活动中设置有关大学生人际交往、抗压抗挫、自我认知、职业规划等内容的社会化能力板块,将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主动融入活动设计,为高质量就业打牢基础。
统筹协调,形成就业帮扶合力。学校党委要加强统筹协调能力,厘清各相关主体的角色定位,建立高效运转、协调配合的组织架构。学生就业帮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部门联动的工作,首先是高校团委、教务处、研究生院和招生就业处等职能部门的角色协调,其次是学生会(研究生会)、社团联合会、与就业相关的学生社团以及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组织之间的角色协调。要充分发挥分管副校长(副书记)的牵头作用,既要避免出现有关部门争夺资金资源的情况发生,也要避免互相推诿等职责划分不清、缺乏准确定位的状态出现。
通过学生组织建立信息集合的工作机制,助力青年学子消除就业信息盲区。一是探索发挥学生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功能,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职业生涯发展类学生组织,倡导前置职业生涯规划,形成就业意识;二是帮助高校学生正确认识行业发展,减少因舆论过度强调工作稳定性或唯学历论而制造出的社会焦虑,注重宣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就业观念;三是整合分散的社会资源,推动共青团相关的青联、青企协、青商会、企业团组织以及各类行业协会中的青年企业家形成就业帮扶合力;四是整合教育资源,结合新媒体直播等信息工具,推出品牌化的职业能力指导课程,为高校提供政策宣讲、典型宣传、就业形势分析等优质资源。
(作者为中央团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博导、二级教授,国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专家委员,国务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专家顾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深圳研究院张宪博士后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编/银冰瑶 美编/陈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