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重建 拯救“消失的半张脸”

2023-11-11王蕊王赫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健康博览 2023年10期
关键词:横纹肌颌骨肉瘤

□文/王蕊 王赫琛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42 岁岩哥(化名)做生意常年东奔西跑,一直不是很在乎自己的身体,从来没有去体检过,平时有点小病小痛也不放在心上。“我也记不清我的脸是什么时候开始肿起来的,等到我在自己的左脸上摸到一个肿块时,才发觉可能不对劲了。”岩哥赶紧放下手中的生意,来到医院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医生发现他左脸颧骨附近有一个肿瘤。更糟糕的是,肿瘤已经有一个网球那么大了,“吃”掉了左侧上颌骨,破坏了左眼眼眶底壁,口腔内的大面积软组织也被累及。因为肿瘤最初破坏的是骨头,脸并没有明显的肿起,直到肿瘤进一步长大,导致面部肿起时才被发现。

如果要切除这个肿瘤,就要把波及左脸的颌骨和口腔软组织、牙齿等都切掉,那么岩哥左侧半张脸就会出现明显的畸形塌陷。但如果不切,不能排除肿瘤是恶性的可能,而且肿瘤可能会继续长大。

“这怎么办?”岩哥担心无法“保住”自己的半张脸。

数字化技术显神威

颌骨是人类面部中下2/ 3 的主要骨性结构,肿瘤、外伤、炎症等疾病本身以及相应的手术治疗,都可能会导致颌骨的严重破坏。专家团队为岩哥完善了进一步检查,不能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同时也仔细研究了患者的各项影像学检查报告,结合他的具体情况,应用数字化技术,为他量身定制了肿瘤切除+脸部重建的手术方案。

专家团队先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手术”。“打个比方,重建患者左脸,你可以想象成要再造一个房子,需要房梁、水管电线、墙砖,还要粉刷,不仅要重塑外形,更要恢复功能。”医生说,“通过数字化手段,可以先在手术前进行精准‘设计’,比如需要‘多长的房梁’‘多少水管电线’。”

通过精准设计,专家团队用岩哥的腓骨(小腿部骨头,不影响正常行走)做“房梁”,支撑起上颌骨的位置,用基于数字化模型设计的个性化钛网修补缺损的眼眶底部,用腓骨上的血管和原来面部的血管连接重新连通“水电线”,再用腓骨瓣携带的软组织皮瓣来修复口腔内大范围的软组织缺损。缺损的牙齿,则需要二期手术再进行种植。

一切准备就绪后,专家精准切除了上颌骨肿瘤。手术先切除部分肿瘤组织,并送术中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为恶性肿瘤,于是专家团队按照原先设计的扩大切除方案进行肿瘤扩大切除手术,随后为岩哥重塑左脸。术后岩哥面容恢复良好,新联通的“水电线”也都恢复了功能。

“因肿瘤导致的上下颌骨缺损,不仅对患者的外形造成了明显影响,更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口腔功能和生活质量。因此,通过手术的方式重建上下颌骨成为重要的治疗选择。”专家表示,在传统的血管化游离腓骨或髂骨皮瓣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可以修复包括颌骨在内的软硬组织缺损,具有精确性、安全性、个性化和临床可预测性等优势。

竟是横纹肌肉瘤“惹”的祸

经过术后进一步的病理检测,岩哥脸上的这个恶性肿瘤是横纹肌肉瘤,但好在肿瘤完整切除,而且尚未发现转移。后续,他还要在移植骨的基础上种植牙齿,以恢复正常的咀嚼功能,并随访注意肿瘤是否复发。

横纹肌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由异常生长的肌肉细胞发展而来,发病原因不明,可能是基因突变导致,总体发病率不高,在儿童中较为多见,是儿童软组织肉瘤中最常见的一种,但在成人中较为少见。

横纹肌肉瘤可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常见于头颈部、四肢和泌尿生殖器官。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仅表现为无痛性肿块,一般不会通过淋巴结转移,但容易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横纹肌肉瘤的发病部位会影响预后,发生于头颈部和泌尿生殖区者预后较好,发生于四肢及躯干者较差。

专家提醒,如果面部出现肿起、发麻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猜你喜欢

横纹肌颌骨肉瘤
种植体-颌骨界面微动损伤的多指标评价
46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治疗体会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成人肺原发性横纹肌肉瘤2例CT表现
血尿的梦魇 横纹肌溶解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研究进展
滑膜肉瘤的研究进展
侧脑室内罕见胶质肉瘤一例
PHBV膜与珊瑚羟基磷灰石联合修复颌骨缺损的研究
咽旁巨大平滑肌肉瘤一例MRI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