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高职学前音乐教学中的探索
2023-11-11沈斌鹏
沈斌鹏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终身教育已经成为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学前教育是教育生涯的开端,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要求艺术教育是学前教育的教学重点,音乐教育是幼儿艺术的重点。为实现这一目标,完善教师培养体系、优化课程培养体系势在必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作为幼儿教师的重要生源,其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幼儿教育的发展与未来。学前教育的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学前教育知识和理论,还必须具有扎实的艺术素养和艺术技能。因此,要在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育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教法,不断提升课程质量。
一、奥尔夫教学法的理念及特点
奥尔夫教学法是联邦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创建的一种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教学法赋予传统音乐教学形式全新的内涵,对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奥尔夫教学法是对传统音乐教学形式的颠覆,它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唱儿歌、拍手或者讲故事等形式刺激儿童的多种感官,是培养学生乐感的有力手段。
(一)人本性
学生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个性,而奥尔夫教学法适应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更加关注学生参与音乐教育活动的主观感受及兴趣爱好。奥尔夫认为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但音乐教育不能够只是为人传授知识,应该更侧重于建构学生的价值观念以及精神文化,所以追根溯源,奥尔夫教学法更关注音乐的自然属性和原始状态,采用最接近人的自然状态开展音乐教学活动[1]。
(二)即兴性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按照提前设计好的教学内容开展知识讲解活动,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却不能生发出新的学习知识内容。而奥尔夫教学法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学形式,在开展教学中以即兴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倡导自由学习,这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而是可以随意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感受。
(三)参与性
音乐不是独立的存在,也不是理论的记忆,音乐教育是一项重视实践教育的工作,需要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反复练习才能够有所收获。而奥尔夫教学法则更关注学生的参与性与实践性,学生不再是音乐的聆听者,学生也不再单纯地跟随教师示范展开模仿,而是为学生创造了更多可以参与的学习机会。在参与音乐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的音乐学习生涯奠定了基础。
二、基于奥尔夫教学法的高职学前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一)奥尔夫教学训练无法充分渗透到音乐教育中
奥尔夫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所以在部分高职院校中已经将奥尔夫音乐教学列为一门独立的音乐学科,在学科学习中,教师将关于奥尔夫音乐的相关内容和学习方式传授给学生,压缩了学生实际训练的时间,导致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这也是制约高职院校奥尔夫教学法发展的重要问题。
(二)奥尔夫教学训练无法与音乐游戏教育融合
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十分枯燥的,很多学生因为音乐知识学习难度大而对音乐学习失去兴趣,所以教师要不断尝试新教学方式,如采用音乐游戏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相关的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并没有将奥尔夫教学法与音乐游戏教育有效融合,使得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堂缺乏活力。
(三)对奥尔夫教学法的重视程度不足
意识是行为的指导者,什么样的意识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工作来说也是如此。教师只有意识到奥尔夫教学法的重要性,才能够在教学中加强对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力度,但是当前我国很多教育工作者并没有意识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重要性,这就无法充分发挥奥尔夫教学法对音乐教学水平,阻碍了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事业的发展。
(四)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是影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当前很多高职院校为了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育质量,开始将奥尔夫教学法应用到教学中,并降低音乐学习的难度[2]。但是应用奥尔夫教学法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教师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灵活地引导学生开发多种能力,而高职院校教师在综合素质与能力方面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导致奥尔夫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教师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包含高职院校没有为教师创建发展平台,教师也没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等等,这些因素最终都会影响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奥尔夫教学法在高职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大部分学生并未接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但他们热爱艺术,渴望表现,却因缺少知识与技艺,很难将自己的真实的想法发表现出来。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教师,必须吸取奥尔夫教育的精华,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了解每个学生的音乐实践特征,制订有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适应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通过分析学前儿童的特殊生理、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起点,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达到舒缓学前儿童内心情绪的目的,营造相对轻松的音乐氛围,让学生以自然、开放的心态去学习。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学生的音准掌握得不够好,调性不稳,常常走调,但节奏感比较强,教师要加强打击乐、体态律动等节拍的练习,加强学生的节奏感和体态,同时也鼓励他们在这一领域发挥自己的天赋;如果有些同学的声音条件不好,但对器乐感兴趣,教师要多教授乐器,如钢琴,电子琴,手风琴,打击乐器等。让学生以自然、开放的心态来进行学习[3]。例如,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同学音准掌握不好,一些调子不稳定,经常跑调,但节奏感很好,教师也要因材施教让他们在学习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勇于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
(二)培养学习兴趣,激发音乐天赋
朗读的语调、语气、声调与歌唱在生理、发音原则等方面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学生在演唱前,往往要先把歌词读出来,随后再去体会内容。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方法可以将语言和音乐相结合。在声乐课上,教师可以列出一种有代表性的韵律类型,并对其进行朗读,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其咬字、感受其意境,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进而更好地把握韵律情绪,更快地进入演唱状态[4]。奥尔夫教学的课程有很多种,包括声势和身体各个部位的动作,也包括音乐、朗读、戏剧等艺术门类。教师以拍打、捶等方式让身体产生声响,使课堂气氛更加直观生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音乐素养以及音乐审美能力。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倡导最大限度地发展孩子们的表达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音乐课教学中,音乐欣赏、音乐表现、即兴创作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和创造力,使其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人格,培养学生的自信,培养他们的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积极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实践中运用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方法要求教学环境要开阔、宽敞,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心态更加平和,传统的知识教学也从理性教育变成了感性的认识和思考,通过理解性和探索性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和修养,调动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在奥尔夫的指导下,许多“即兴式”的教学活动,将单一的音乐教学变成更全面的教学,学生要做到动手、动脚、动脑的有机统一,要调动自己的思想去表达、体会音乐,这样才能在教学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性,学生在综合音乐训练中,能够实现听辨、节奏、协调等方面的训练,这对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和学前教育水平而言意义重大。例如,可以鼓励学生自己编创音乐、童话、舞蹈等。丰富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手段,重现了音乐教育的原生态风貌,实现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四)在音乐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实践教学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理论认为,要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学会创造,就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和音乐实践的指导。奥尔夫“原本性”的音乐教学思想突破了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为世界各国的音乐文化所接受。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老师,既要将优秀的音乐艺术、多样的文化传承下去,又能开阔学前教育的艺术视野。例如,在乐器和有关学科的教学中,老师会组织学生分组进行不同的音乐表演;在歌唱课程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合唱表演;在音乐伴奏和有关课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并组织学员们进行多声部表演。在学前音乐课中,教师要将音乐练习与课堂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亲身体会音乐的美妙和乐趣,获得更好的音乐体验。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教师在整个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音乐课堂中应用奥尔夫教学法对教师而言是一项不小的挑战,但是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师还不能满足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所以高职院校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首先,高职院校要构建完善的教师队伍培训体系。教育工作与其他工作差别较大,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教师必须要在工作中有不断上升和提升自己的途径,才能够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为此,高职院校必须要构建完善的教师队伍培训体系,让教师在发展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其次,高职院校要定期组织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培训活动,聘请专业的人员向教师讲解奥尔夫教学法的相关知识,丰富教师的知识储备,提升教师应用奥尔夫教学法的能力。最后,教师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教学理念,利用工作之余不断学习和研究奥尔夫教学法的知识。
(六)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
教学理念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奥尔夫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堂中的应用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降低了教学难度。但是在过去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对奥尔夫教学法存在错误认知。基于此,高职院校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在开展音乐教学中加强应用奥尔夫教学法,促进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发展。教学理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教师长期的经验积累和实践总结,高职院校也要尊重教师理念转变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给教师施加过大的压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是提升高职院校学前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但是我国高职院校中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这要求教师加大对奥尔夫教学法的研究与分析力度,针对高职院校运用奥尔夫教学法时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奥尔夫教学法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范围会更加广泛,我国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育也会朝着人性化和全面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