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诗同行,我们在路上
2023-11-10乔星
乔星
学完第三单元的诗歌后,班上的孩子们热血沸腾,想要大展身手,尝试诗歌创作。长短不一、内容不限的宽松范围让他们每日乐此不疲地创作。读了他们的作品,我从中感受到了他们的小小世界,也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孩子们缺少交流分享,不了解彼此的写作思路和创作理念。于是,办一场别开生面的诗歌朗诵比赛的想法在我心中悄悄萌芽了。
先是班级内选择主持人,两位主持人在同学们的帮助和我的鼓励下自己写了主持词,接下来根据班级人数确定了奖项和奖品,把朗诵时间和朗诵内容定了下来,前后用了差不多三天时间。身为一个“懒”教师,看着他们忙前忙后、井井有条地组织,最难的诗歌配乐也只是拜托我将其储存在电脑上,我大胆放手,甘心做一个最佳听众。
很快,我们迎来了周五,走进教室,白板上已经写好了朗诵主题“与诗同行”四个大字,上课铃声响起,比赛正式开始了。
主持人从容不迫地站在台上,口若悬河地介绍比赛规则。看着下面神采奕奕的孩子们跃跃欲试的神情,看着窗外的阳光倾泻在班級的每一个角落,我的内心软成一片。我的孩子们啊,不知不觉已经长这么大了。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1号选手,今天我带来的朗诵作品是原创诗歌《四季》……我的朗诵到此结束,谢谢大家。”他们一个接着一个自信地走上讲台,落落大方地自我介绍。伴奏响起,一个个美妙的音符从他们的嘴里蹦出来,在教室旋转跳跃,最后深鞠一躬。我全程坐在下面,用心感受他们笔下的四季:万物复苏的春天,阳光,绿叶;热辣辣的夏天,树荫,游泳圈;金灿灿的秋天,谷穗,麦田;白雪皑皑的冬天,雪人,冰滑梯……无数美好事物不停地在我脑海里盘旋,原来生活中有那么多不经意间错过的美好,成人思维固化的缺陷在10岁孩子的诗歌中得到了暂时的弥补和修正,我在四季的轮转中全身心放松,仿佛一直行走在路上。
除了四季,孩子们对书籍的热爱、对古人生活的好奇、对童年生活的纪念都跃然纸上,吟诵成诗。正当我沉浸在美景如画的旅程中时,几声低低的啜泣将我带回现实。台上是班里最为内向的孩子若萱,她朗诵的是自己的原创作品《母亲》。一开始我和其他同学一样,以为她是情感的自然流露,但是很快,我发现了异样。
若萱微微颔首,额头上的汗珠在阳光的反射下显得亮晶晶的,她双手紧紧攥着朗诵稿,双腿不自觉地抖动。大家都望着她,教室里一时间落针可闻。那啜泣声好像被无限放大了,我知道,她在紧张,在难过。
平常在班上,若萱算得上是“透明人”,课上极少举手回答问题,课间除了上厕所和必要的活动外很少离开座位,我刚到这个班级时就发现了这个问题。经过了解,若萱的父母离婚,母亲常年在外工作,父亲再婚后对她疏于关心。从那时起,我就知道这个孩子为什么总是如此沉默。我下定决心,给这个孩子更多关爱。渐渐地,若萱已经可以积极举手发言、流利地回答问题,也交到了一些好朋友。读了她的诗歌,我被她的善良和勇气深深震撼,她从未因为自己的境况埋怨任何人,反而勇敢地表达内心的情感。
由于近期班上的集体活动不多,若萱不适应被很多双眼睛注视的感觉。正当我犹豫要不要上去抱抱她,让她先缓一下时,孩子们给了我巨大的惊喜。“没事!”“读出来,没事!”“小声也没关系!”“坚持啊,加油!”一句句鼓励、一个个眼神,都奔着若萱而去,没有嘲笑,没有失望。我轻轻鼓掌,越来越多的掌声加入其中。舒缓的音乐响起,若萱抬起了头。朗诵结束后,掌声比任何一次都持久、热烈。
我想,若萱会记住这一次诗歌朗诵比赛,其他同学也会。与诗同行,不只是一个人与诗歌结识相知,更是所有人与诗歌并肩而行。诗歌让孩子们学会了独立自主,理解了情感抒发,明白了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更重要的是,他们明白了哪怕不完美也可以获得掌声,明白了卸下内心沉重的包袱,“轻舟”方能过“万重山”,明白了与诗同行就是与爱同行。与爱同行,需要我们一直在路上。
环顾教室,颁奖仪式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看到孩子们举起奖状的笑脸,我想这场成功的诗歌朗诵会,我会记住很久很久。
(责任编辑/李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