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奏响文化建设五部曲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3-11-10黎义波

今古传奇·少年文学 2023年4期
关键词:德育学校课程

黎义波,1966年9月出生于湖北潜江,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专业毕业,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93年3月获潜江市初中数学教学比赛一等奖,1995年9月获潜江市教育“园丁奖”,1997年被评为潜江市教学能手,1999年10月任潜江市数学教育委员会理事,2012年7月被评为全国特色教育工作者,2013年9月被评为潜江市首届“潜江名校长”。2003年2月至2010年8月任潜江市渔洋中学校长、书记,2010年9月任潜江市园林一中校长、书记,2014年1月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附属学校校长。

文化内涵书写在人们的脸上,融化在人们的血液里,体现在人们的交往中。对于一所学校而言,学校文化内涵是学校生存的立校之本、发展之源。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学校现状,摆脱薄弱,收获信任,就要百花齐放、乐曲竞鸣,思考并实施学校文化建设。

聚首地大附校,践行发展未来,既要建设里子,又要增加面子;既要凝聚地大附校精神,又要体现文化建设内涵。几年来,我校克服困境,抓住机遇,全体同仁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变化,地大附校人从此踏上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探索之路,一起构造“真美附校文化”大乐章——奏响文化建设五部曲,开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附属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建设理念文化——奏响紧跟时代的进行曲

理念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也是“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的关键。面对我校办学实际,如何体现教育方向、展示办学形象,让其生命力得到焕发——其育人观、课程观、质量观如何突破思想瓶颈,紧跟时代步伐?

地大附校秉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衍生了自己的校训:怡情启智,崇真尚美。这不仅是对地大校训的继承与延续,更符合义务教育学校的内涵和要求。在这一校训的统领下,地大附校凝练了独具特色的“勤学向上,情智共生”的校风,培育了“乐学善思,情智兼备”的学风,形成了“敬业爱生,情智相融”教风,提炼出了“敢于创新,超越自我”的学校精神,呈现了“尊重诚信、创新坚韧”的育人目标和“真美教育,精品学校”的办学目标。通过践行“小微德育、情智课堂、多元发展”,升华“真美教育”的办学理念、文化观念,地大附校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强大的推动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同时,我校设计了独具特色的校徽,谱写了热情洋溢、满怀深情、充满希望的校歌《梦想启航的地方》。

地大附校校徽既有地大校徽的指南针、开山锤、地球仪三元素,又考虑到附校基础教育特点,在校徽设计上增加了四种颜色、四个长点等,寓意攀登科学高峰,要从小立志、沐浴阳光、放眼世界、坚定目标、稳步前进、到达顶峰。校歌歌词共两段,第一段描述地大附校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人文環境,美丽、幽静,是求学的理想场所,令人向往;第二段解说学校理念,涵盖情智课堂、小微德育、多元发展等课程文化、行为文化内涵,办学目标鲜明,令人神往。歌曲旋律优美,饱含深情,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几年探索,几年实践,不负众望。地大附校立足“让每个孩子情智兼备,真美向善”的办学理念,规范教育教学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幼儿园为武汉市示范幼儿园。中小学部连续五年成为洪山区中考立功单位和绩效管理先进单位。地大附校多次被评为中国地质大学教育教学先进单位,2020年被评为武汉市现代化学校,2021年被评为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2022年被评为武汉市义务教育管理标准达标学校。地大附校为洪山区“一校一品”社团活动建设特色单位,湖北省少先队工作学会理事单位。

建设制度文化——奏响洒满阳光的奏鸣曲

制度文化不仅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还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只有建立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教师行为,才能保证学校各方面工作顺利开展并高效实施。

几年来,地大附校根据发展实际,充分把握“生存发展”“尊严发展”的办学导向,尊重教师成长权利,分步、逐年、认真推进学校管理制度改革。认真实施“三项工程”,即落实三项管理制度,充分解决教师肯干事、能干事、干好事的问题。

票子工程。票子工程鼓励教师。认真实施教师月绩效工资制度,按月核算,按月公示,按月发放,按劳取酬,多劳多得。

面子工程。面子工程激励教师。认真实施教师年度评价制度,评价制度中工作目标细则明确。依据教师年度评价成绩单,排名排序,评先评优,每年6月进行。按照教师评价细则评价,优者评先、提薪。根据教师年度评价细则,学校鼓励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各项教育教学、艺术科技、体育比赛活动,做到银屏有影、活动有声、比赛有奖。

位子工程。位子工程优化教师。认真实施教师年度聘任制度,全面实施教师聘任制。实施班主任负责制,学校聘任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一年一聘,优者上,庸者下。落聘者诫勉谈话、淘汰、辞退。“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在地大附校已成现实。

实施“三项工程”,让改革制度落实,一是直接涉及教师的根本利益,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步伐。通过落实月绩效工资制度,与工作量挂钩,打破平均主义,体现多劳多得。通过年度评价制度,让教师年度成绩单成为教师评先评优的主要依据,用数据说话,充分展示教师工作的业绩和尊严。通过年度聘任制度,与教师工作岗位挂钩。不讲年龄大小,不分年级学部,公开聘任;二是充分体现了“三励三别”(鼓励人能干事、激励人干好事、奖励人多干事;干与不干有别、干多干少有别、干好干坏有别)的效果,让教师月绩效津贴合情合理;三是有效促进了学校教风、校风迅速转变。不仅激励教师、鼓励教师为学校多做事、做好事,而且让教师时刻有紧迫感、危机感,消除教师的倦怠情绪,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班级管理主动性,不断激发更多教师的上进心,让更多的教师将学校的使命化为自己的行动,将压力变为动力,凝聚正能量,产生内驱力,极大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实效。

建设行为文化——奏响海纳百川的交响曲

行为文化是学校文化在师生身上的最终体现,具体表现在学生的文明行为、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学校领导的管理行为等方面。

领导行为文化。学校坚持把领导行为建设摆在首位。认真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一是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入开展党纪党规专题学习教育。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切实开好支部主题教育民主生活会;二是坚持《党组会议议事规则》,落实党组织沟通制度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不断健全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三是加强常态化党性锻炼,努力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 不断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为办学治校、立德树人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四是不断增强领导责任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核心意识,做教师的示范者、领路人,为教师发展铺路搭桥,做教师发展的促进者、服务者,使教师能不断学习、努力创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助推学校发展,用真情唤热情,让教师享受工作的幸福和成长的快乐。

教师行为文化。做有尊严的附校人,需要教师不断钻研业务,提升能力,打造过硬本领。一是积极开展党员主题活动,不断提高教师党性,讲党言党语,做真人真事;二是积极开展班主任培训活动,德育队伍力量不断提升;三是积极支持并开展教师培训,教师能力显著提高。

细化课堂教学,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学校以“互联网+教育——课堂生态重构”为工作抓手,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研究。抓教师工作室建设,探索我校“情智课堂三步五环”教学模式,“三步”即课前怡情预智、课中热情展智、课后衷情拓智;“五环”即怡情导智、燃情学智、尽情展智、挚情练智、衷情思智。

强化作业管理,做到有落实、有实效、有质量。坚持落实“减负增效”的方针,突出作业管理,落实自编作业,做好质量测评,落实作业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深化特色研修,做到有痕迹、有温度、有新意。走进名师课堂,领略名师风采,加大教师学习培训力度,上好创新移植课,做好经典交流。一是导师引领青年教师成长。学校给青年教师配备导师,进行跟踪备课、说课、上课等帮教活动,使青年教师迅速提高教学基本功;二是开展骨干教师培训。把骨干教师的培养作为教师培训的中心任务。制定骨干教师学年发展规划,为骨干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培训机会,鼓励、支持、选拔青年教师参加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三是帮名师、推名师,加强优秀教研组建设。

学校坚持立足校情,以学生为中心开发校本课程。我校教师开发的《魅力小古文》《跟着课本去旅行》《地质名人》《经典传唱》等课程深受学生喜欢。

学生行为文化。在“怡情启智、崇真尚美”的办学理念指引下,地大附校将创建“有灵魂”的真美教育体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心。通過小微德育工程,开展以美修身,育“真美少年”;以美启智,凝“真美班级”;以美怡情,创“真美班主任”;真美同行,评“真美家长”。一系列活动让全体学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不断提升学生素质,打造“真美附校”。

小微德育,无声致美。根据《附属学校班级德育积分制》要求,落实德育小微工作目标,将养成教育、品德教育化虚为实,推行班级值周,自主管理。制定并践行九个年级真美教育目标:一年级,真言美行,话真诚,言得体,行优雅;二年级,真诚美信,诚待人,心坦荡,信交友;三年级,真勤美劳,善思考,会劳动,能奉献;四年级,真勇美毅,勇克难,敢创造,毅担当;五年级,真孝美亲,孝长辈,敬师长,重亲情;六年级,真仁美义,树仁心,弘正义,扬正气;七年级,真思美合,勤反思,善节制,会合作;八年级,真知美礼,优学业,懂礼节,重修养;九年级,真慧致美,有主见,能自省,用智慧。

小微德育以“小微目标”项目为抓手,探索和实施“互联网微+德育”,推行“真美德育学分制”量化评价管理制度。即抓住小节与细节,关注学生的“微需要”、解决“微问题”、注重“微交流”、开发班级“微课程”,培养学生行为规范,创造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时育人的育人环境,于无声中润泽学生心灵,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团队改革,奋进至美。积极响应团中央、团省委号召,扎实推进学校少先队和共青团改革,先后召开地大附校少先队代表大会和地大附校少先队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制定学校层面少先队改革清单和共青团改革清单,高标准建成队团活动室,成立共青团国旗班。先后承办湖北省中学少先队建队活动和少先队展示课活动,团市委督导洪山区教育局共青团改革现场会在我校召开。我校承办省少先队六一主题队会活动,获得省少工委“争做新时代好队员”活动优秀奖。

哲学课堂,以善育美。为了践行学校真美教育理念,学校编制《哲学进课堂》实施方案,成立“哲学进课堂”德育校本教材编写组,利用《哲学鸟飞罗》等儿童哲学绘本在小学部开展哲学思维课教育教学研讨活动。

哲学思维课堂通过训练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关怀性思维、协同性思维,帮助学生找到认识世界的一把钥匙,从而认识自己、悦纳他人、善待自然、融入社会。程吟老师的哲学研讨课堂上,学生们了解了每片树叶的不同作用,探索生命中的处处不同,在探索的课堂里畅所欲言,享受思辨的乐趣,引领哲学思辨走向课堂。哲学课堂让学生反思自己、关注社会,让他们在向善向美中成长,使学校德育工作由说教德育转变为生活德育。

真心谱就育才曲,美德托起少年梦。有灵魂的教育意味着追求无限广阔的精神生活,追求人类永恒的终极价值。地大附校在“有灵魂”的真美教育实践中,实施小微德育,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生命质量,发现每一个孩子的才华天赋,满足每一个孩子的学习需求,促进每一个孩子全面发展。

建设环境文化——奏响润物无声的小夜曲

教育是一门艺术,物质和精神财富都能起到教育作用。几年来,学校励精图治,科学谋划,锲而不舍,精心打造一个自然和谐、文化氛围浓厚的师生家园。

走进校园,美丽俯拾即是,身心也有言说不尽的愉悦。这里,晨有仙雾缭绕,晚有劲风徐徐。春有茶花绽放,夏有竹影萧萧,秋有月季飘香,冬有柏树葱葱……无城市之喧嚣,有森林之优雅,接地大之灵气,享大师之福分,实乃求学之风水宝地,成才之黄金殿堂!

大门文化石“真美风”,有《石语》曰:“似风似雨似骇浪,潮起潮落潮根深。独树尚成绿荫景,半月犹可照乾坤!”校路文化石“勤学峰”,大学院士手墨为孩子们指明了途径:“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文化墙为孩子们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尊重诚信,创新坚韧。”操场上的文化石“超越云”,体现了附校精神、附校速度、附校力量!真美石与水景观动静相宜,和谐灵动,与学校办学思想相呼应。“行在绿影下,读在芬芳中”,绿树红花将孩子们的身影或映于清泉,或匿于花丛。同时,每栋楼都有个性化命名——启智楼、启德楼、启迪楼、启航楼、启明楼、启越樓。还有个性宣传版画、校门个性设计、校园静态环境布置等,以景喻事,以物载理,以景怡情,静思启智,校园溢满书香,校园浸润人文,无不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建设课程文化——奏响不断升华的圆舞曲

展示个性有舞台,课程发展有特色。我校根据实际,广泛开展音、体、美、科技等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兴趣课程,培养学生艺术、科技素养,让“一生两特长”学生发展目标得以落实。

力主“四性”,拓宽课程资源。盛世兴学,学为盛世。根据九个年级学生智力发展特点,充分挖掘各类课程资源,努力开发校本课程,形成地大附校课程体系。

课程门类多样性。实行“走班选课”,课程的开发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需求,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考虑学校可利用的场地和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尽可能多开发课程资源。目前学校初步形成了两横(校内、校外)、五纵(文化、科技、体育、艺术、生活)的课程体系,具体包括阅读与表达、艺术与审美、思维与探索、体育与健康、地质与生活。

课程实施保障性。一是充分利用大学资源。这些课程的授课教师有学校教师、大学教授、优秀家长、优秀大学生、优秀社区人才等;二是家长讲堂落到实处。每班每学期两次家长班级讲座,不仅加强了家校互动,而且还让孩子们增长了见识,给学校增添了活力。

课程选择自主性。校本课程开设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需求,坚持周一至周四第七节课为特长爱好培训活动,周五下午为全校性校本课程活动时间,做到了学生普遍参与和学生自愿参加相结合。

课程评价多元性。通过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社会评价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不断发展。具体采取“学期争章”形式,即每学期学习合格获得成绩章;学段进阶,即低中高年级合格获得成长章;学部成长,即在小学或中学毕业获得成就章。

践行“四化”,落实课程意愿。绿荫铺好来时路,满目芳菲正可人。借力信息技术,全部实行网上选课,落实学生课程意愿。选课信息化,登录用户名及密码每学期开学第一周由各班班主任分发;选课自主化,周一至周四的课程为选修课,每名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自由选择课程,可以不选,也可多选,周五的课程为必修课,每生必选一项;选课规范化,选课时所有项目设定人数限额,超过限额的选报无效,系统将自动予以删除,要求重新选报;选课合理化,选课前强调在家长监护下,家长和孩子一起选课,双方予以充分讨论,合理考虑孩子的意愿,整体规划孩子九年的个性培养。

突出“四趣”,丰富课程内容。创新铸造品牌,内涵提升品质。我校在探索和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突出“四趣”,精心选择课程,设计学习内容,确保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掌握知识与技能,获得真实的情感与体验。

力促学科乐趣。趣味语文融入对联、象形文字、品读唐诗宋词等元素;趣味数学融入“孔明锁”解密、寻找生活中数学规律、观察力、专注力培养话题;英语沙龙融入说、唱、演活动,提升孩子英语鉴赏能力。

力求技能知趣。蛋糕烘焙让孩子们发现烘焙是一次奇妙的旅程,唤起孩子们的好奇心。

力助探索童趣。玩转科学分为六个阶段,共150个探索主题。探索主题按照各个年龄段特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内容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自然学科,近1000余个小实验,让孩子亲身参与到实验的过程中来,在简单、实用的小实验中学到各种科学理论,在玩中学,在做中学。

力推艺术情趣。艺术美劳课程形式多样,畅想无限,包括线描、水粉、拓印版画、拼贴、刮画、沙画、综合手工、淡彩、点彩、干擦法、折纸、立体软雕塑、渲染等。陶艺课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有篮球、羽毛球、书法、舞蹈、魔方、3D打印、机器人、葫芦丝、围棋、国际象棋等课程。不同的课程,共同的梦想,以课程特色活动为引领、以学生快乐学习为宗旨的新发展模式,为学校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期望在心中,未来需努力!学校生存发展的环境已经呈现出新气象、新面貌,未来,谱写中国地质大学附属学校高质量奋进的美妙乐章永无止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附属学校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附属学校建校于1977年6月,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直属二级单位,是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语文个性化教学研究”全国先进单位、武汉市办学水平先进学校、武汉市现代化学校、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学校连续多年被授予洪山区教育教学质量立功单位、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学校、绩效管理立功单位称号。

学校地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东区东北高地。学校实行十二年一贯制的办学体制,是一所集幼教、小教、初教于一体,服务地大、面向社会的现代化基础教育学校。学校以“让每一个孩子情智兼备,真美向善”为宗旨,以“怡情启智、崇真尚美”为校训,以“情智课堂、小微德育”为载体,以“个性发展、多元发展”为策略,以“敢于创新、勇于超越”为附校精神,努力建设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培养“尊重诚信、创新坚韧”的人才,让每个孩子情智兼备,真美向善,努力打造梦想启航的地方——地大附校“真美教育”特色。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创新改革为动力,以依法治校为保障,以教育公平为导向,把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作为学校的价值追求,努力构建“真美教育”命运共同体:让教师成为“真美教育”的践行者,让家长成为“真美教育”的同盟者,让社区成为“真美教育”的共建者,让孩子成为“真美教育”的受益者。

学校目前有教职工183人,其中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特色教育工作者1人,洪山区名师1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37人,高级职称教师24人。学校现有5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111人,其中中小学生1595人,幼儿园学生516人。

猜你喜欢

德育学校课程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