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邓州
2023-11-10李辉
四月的邓州,让我体验到一种蓬勃的生命,是暖,是忠,是浩然,处处给人以生命向上的勇气和力量。
中原的边城邓州古称穰邑,取丰熟之意,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当地农耕文明的古老。沧桑的皱纹,沉重的撅头,起早贪黑地在中原大地上种出一行行的玉米,一片片的小麦。长期以来,我认为中原区域内城市之间的差异性极小,而且从来没有对这种看法产生过怀疑,也许与河南农业大省的定位有关吧。
当真正走进这座城市,你会慢慢体会到这座城市的不同,当然,具有决定影响的是中国雷锋工程委员会授予邓州的“中国第一雷锋城”的荣誉。谁能想到,雷锋精神会成为既不是雷锋的出生地也不是牺牲地的邓州的文化坐标。因此,当我走进扬帆远航的巨轮一样的“邓州编外雷锋团”展览馆时,不禁热泪盈眶。
邓州人不仅仅是三月学雷锋,而是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在学。学雷锋不仅仅是个人的自觉行为,而是成排、成连、成营、成团,成为仿照部队编制的集体行动。邓州“编外雷锋团”,自1997年成立至今,从最初的560名雷锋战友,发展到38个营、17个直属连排(队)、遍布城乡的2.2万余人。邓州人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他们几十年如一日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亲爱的宋清梅同志,送你几句话:一个革命者,就应该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和整个生命,献给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雷锋。”雷锋赠言一直激励着这位曾在部队与雷锋共同生活战斗过的战友。当宋清梅从雷锋团第9任团长的职位上转业到地方,他下定决心,在邓州组建“编外雷锋团”。
姚德奇是编外雷锋团“政委”,先后作学雷锋报告会1000多场,听众达90多万人次,编写各类学雷锋报告、书籍100多万字。 姚德奇说:“从雷锋团走出来以后,一直学雷锋,一辈子学雷锋,因为雷锋精神体现了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屈迪出生8个月时没了父亲,母亲离家出走。编外雷锋团电力营“三八”雷锋班了解情况后,和他结成了长期帮扶对子。2020年,屈迪大学毕业后到家乡任教,他说:“‘三八雷锋班的阿姨们改变了我的人生观,让我对未来充满了自信。我愿意成为像她们那样的人,将雷锋精神传承下去。”
……
不难想象,这一类温暖的故事可以没完没了地讲下去,邓州的群众这样称赞编外雷锋团:
做的好事就像天上的星星,看得见,數不清!
一城温暖的风景,满眼雷锋的身影。当邓州成为全国学雷锋的一面旗帜的时候,我们就不能不在温暖背后去寻找某种深层的城市底蕴了。
邓州市林扒镇一带,古称邓林。清孙希旦《礼记集解》记载:“邓林,邓祁侯之国,在楚之北境。”邓林,让我们想到了《山海经》中的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河喝水。黄河、渭河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泽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泽湖,他就半路渴死了,遗弃的手杖,“化为邓林”。夸父逐日在中国差不多是人所共知的神话,夸父也被称颂为执着地追求光明的伟丈夫。
文学家萧兵先生在其《盗火英雄:夸父与普罗米修斯》一书中称,夸父逐日是为了给人类采撷火种,使大地获得光明与温暖。夸父是“盗火英雄”,是中国的普罗米修斯。萧先生的看法,颇有几分浪漫色彩。现实生活中开启邓州千年文脉之光的,是花洲书院的创办者北宋的范仲淹。
当时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的庆历新政失败了。庆历五年(1045年)正月二十八日,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知邠州,十月十四日,带着体弱的长子纯祐从陕西邠州南下,赴任邓州。
躲开了政治漩涡,续了新弦,喜添贵子,范仲淹心情大好,身体也有所好转,正如他在《邓州谢上表》里所说,(邓州)“风俗旧淳,政事绝简,心方少泰,病宜有瘳,实系宽大之朝,将幸康宁之福”。于是,范仲淹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如何治理好脚下的这片土地。重教化,轻刑罚,废苛税,倡农桑,“求民疾于一方,分国忧于千里”。范仲淹很早就认识到培养人才的重要,如在天圣八年,他在《上时相议制举书》中就说:“夫善国者,莫先育材;育材之方,莫先劝学;劝学之要,莫尚宗经。”主持庆历新政时,他更促成仁宗诏令天下州县皆立学。知邓后,他坚持实践州县办学的宏愿,建书院,育人才。据民国《重修邓县志》记载:“花洲书院,在范文正公祠东。范公出刺邓州,在百花洲上建学舍,以教士子。”范仲淹还将书院讲堂命名为春风堂,是要春风化雨,是要如沐春风,是要至则万物生。
范仲淹在春风堂上执经讲学,庆历六年,六月十五日这一天,他收到了滕子京派使者送来的一幅《洞庭秋晚图》和一封信。范仲淹与滕子京同年进士,同朝为官,还曾同任边帅,抵御西夏入侵。庆历四年(1044),两人又同时遭贬。谪守巴陵郡的滕子京到任一年之后,重修岳阳楼。来信中说:“……窃以为天下郡国,非有山水环异者不为胜,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九月十五日,范仲淹于春风堂下写出了宋代散文的压卷之作《岳阳楼记》。从普通人的“览物之情”引申到“古之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远之境,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这家国情怀蕴含了儒家文化的民本思想、忧患意识、入世精神,唱出中国士人最为高亢而嘹亮的声音。
言为心声。范仲淹之所以能写出这样的文字,是因为青年时代的他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宋代释文莹的《湘山野录》记载:“范仲淹少贫,读书长白山僧舍,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划为四块,早晚取两块,断齑数十茎啖之,如此者三年。”这就是划粥断齑的典故。正如欧阳修盛赞的那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无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
范公在邓州办教育,造福的是邓州的百姓。邓州人贾黯(字直孺)在书院创建的当年便高中状元。庆历六年(1046年),邓州人贾黯考中状元后回乡省亲,拜访范仲淹,请教治国立身之道。范仲淹对他说:“君不忧不显,惟不欺二字可终生行之。”贾黯“遂终身佩服践行”,成为一位敢于直谏的良吏。他常感慨:“吾得于范文正公者,平生用之不尽也。”
“不欺”,蕴含着忠,蕴含着诚,也蕴含着自省。唯有如此,方能“上不欺君,下不欺民,中不欺良心”。
范仲淹在花洲書院还有一个得意门生,那就是逐渐成长为理学关陕学派的一代宗师张载。他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着一脉相承的人生追求。
在春风堂前的范公植桂处徜徉片刻,便能领略到一种心胸的开阔和心驰天地间的豪迈。我相信,范公教诲如春风化雨,为邓州人善养浩然之气播下了最初的种子。
明靖难之役时,竟然是镇守济南的邓州人铁铉对燕王朱棣的叛乱抵抗得最为厉害。先是设计诈降欲诱杀朱棣,后在城头悬挂朱元璋画像,让燕军不便开炮,济南城得以保全。他后来又募壮士,出奇兵,大破燕军。朱棣攻下南京城即皇帝位后,济南才被攻陷。铁铉誓死不降,朱棣将其凌迟处死。南明弘光帝谥之曰“忠襄”。济南老百姓们都知道铁铉的忠烈,建铁公祠于大明湖边,让他安享一湖荷香和如血的残阳。
誓死护卫济南城的铁铉,让人很容易联想到邓州籍另一位唐朝中期名臣张巡。安史之乱中,他死守睢阳,立下“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之功。城内粮食断绝,将士们罗雀掘鼠充饥,煮铠弩以食。最终因援兵不至,睢阳城陷,张巡被俘。敌将以刀抉其口,齿存者三四,张巡大骂不止,终遇害。
明万历元年(1573年),邓州太守根据皇帝诏令建双忠祠,祭祀唐代张巡和明初铁铉两位忠烈名将,祠堂大门楹联为“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以表彰张巡、铁铉的忠烈精神。
近年邓州重修“双忠祠”,这是对邓州先贤的敬重,是一种精神血脉的赓续。
最近一次去邓州,参观了韩营村的南水北调引丹会战博物馆,博物馆复原了当年简陋的指挥部、民工宿舍、食堂、卫生所、广播室,陈列着当年工地上的铁锨、钉耙、扁担、土筐、架子车。誓师大会旧址仍在,会场两边的标语“邓县人民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风中猎猎招展,让我们回到1969年1月,寒风凛冽,天寒地冻,“天当房,地当床,三角形草棚遮风霜”,无数的工棚,10万普通的邓州儿女“立志三山做愚公,誓把汉水引北京”,以开山筑闸、掘地成渠的血性,为邓州谱写下浩然的渠首精神。
漫步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碑前,如若遇到热心的老者,他们还会把当年的现场细心讲给你听,讲起土爬坡器,讲起飞车下坡的技术,讲起楸树李英雄连队的故事……
春水泛泛,水光中远去了英雄的身影。渠堤上是一片片在风中摇曳的红石楠,仿佛在欢送着这一渠碧波向北流,浩浩汤汤。
李辉 1971年生,山东乐陵人,南京大学文学硕士,河南省散文诗学会副秘书长。河南文艺出版社编审,策划出版的《丝路密码》《大宋王朝·宋太祖》《从太行到东山:一心一意为人民的谷文昌》被列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有作品在《散文诗世界》《大河诗歌》《大河报》等报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