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痴”王三

2023-11-10李坤

今古传奇·当代文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王三王老师茶树

同事王老师,在家中排行老三,当路村人称呼他“王三”。

紧邻当路水库的大山上,王老师有十余亩茶园。茶园坐落在海拔400余米高处的山间,茶园里的茶树顺势展开,一行行一道道,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远远看去犹如一道道绿油油的梯田,像极了一匹色泽饱满的绿绸缎。一山一味,茶以山而名,山因茶而胜,依山傍水的茶园,有了当路水库优质水汽的滋养,集天时、地利与人和,成就了茶园独一无二的气韵。

这茶园可是王老师的命根子,当年为了建成茶园,他早晨踩着露珠迎着晨曦上山,晚上踏着星光摸黑赶到家,中午饭都是带着在山上吃的,平整山地、栽种幼苗、精心侍弄,经过多年的努力,才成就了如今十余亩的一片碧绿。

“我每天一定要看一眼茶园,这样吃的饭才香。”不管多忙,王老师每天早上都要坚持到山上茶园去转一圈,看看自己的园子。顺着每一行茶树观察一番,那棵茶树叶子有些蔫了,是干了,还是生病了?这株茶树的枝条怎么折了一根,是被路过的登山爱好者无意碰断的,还是被哪家调皮的小狗撞折的?在他的眼里,每一棵茶树都是有生命的,折了的枝条没有完全断掉,他都会精心地绑好等着愈合,折掉的枝条心痛地放到一边。小心翼翼得如同对待出生的婴儿,说他是种茶,不如说是“养茶”更为准确。每天清晨不到7点半,王老师朋友圈的步数已经是7000步以上了,从家门口出发到山上的茶园,看看茶园顺便锻炼一下身体,自娱自乐,一举多得。

时光知味,岁月沉香。王老师用心去读懂每一株茶树,与每一株茶树对话,每天在一行行茶树中穿梭过的心都感觉放松了许多,在茶园中徜徉,在同一个时空与茶树进行心灵与心灵的交流,他自己仿佛就是一株行走的茶树。

“这一片茶园是我家的,我没有修剪,看着颜色不是那么绿。”4月2日,笔者和几位记者朋友来到王老师的茶园参观,王老师兴致勃勃地向我们介绍着他的茶园。为了让茶树自然吐绿,保证上面一芽一叶的口感、香气和内质,王老师并没有和别人一样对茶树的侧面和顶部进行人工修剪,所以他的茶树整体看起来感觉发芽慢了一点,新芽瘦了很多,茶尖数量少了不少。

“我家的茶叶都是人工采茶,采摘时不能一把抓光采摘芽叶,必须留适量新叶,保证以后新芽的品质。”王老师的手在茶叶间上下翻飞左右腾挪,一芽一叶纷纷落入茶篓。当我和王老师聊起机器采茶的时候,他连连摆手,并且告诉我们他家的茶叶都是一个一个嫩芽掐尖下来的,不会有一片多余的叶子,哪怕是嫩叶也不行。每天采下来的鲜茶叶,哪怕一点点,也去炒出来。“我们家的茶叶供不应求,电话早就让预留了,基本都是往年的老客户。”看我疑惑的神情,王老师的爱人补充了一句。

“这是明前茶,这是明后茶。”来到小屋,王老师拿出不同的茶叶,给我们泡了几杯茶,热水冲在杯子里,茶叶的香气袅袅地钻进了鼻翼,端起至鼻端,一股清凉的香气冲开鼻窍,直抵灵台,顿觉神清气爽。

壶,是一个紫砂壶,壶盖和壶壁相碰发出金属般的清脆声响;壶中的水,是山间的泉水,甘甜清冽;茶,是自家采摘的一芽一叶。水徐徐注入透明的茶杯,水得茶之馨香,茶得水之滋养,茶叶在水中跳跃、翻滚,瞬间演绎出了彼此最美的绝唱。

小啜一口,香味伴着苦涩,忍住,入喉,苦涩和着厚重的茶香滑进腹中。浅尝厚品,二道茶汤色更浓,抿一口,在口腔中转动,百转千回滋润了口腔中每一个细胞。渐渐地苦涩散去,香润甘醇从舌底、舌根处缓缓升腾起来,低调地氤氲了整个口腔,茶水在口腔内回旋缠绕,让你舍不得咽下去。

“我这片茶园在山沟里,茶树受直射光时间短,漫射光多,光照较弱,非常适合茶树耐阴的习性,有利于茶叶芳香油的形成,所以喝起来特别清香。”香味持久,口感温和,确实和平时喝的有点不一样。“这才是花果山云雾茶本来的味道!”王老师接着又说道。

每年秋冬交替的时候,王老师提前准备了发酵好的农家肥运到茶园,每一行茶树下挖一道20多厘米深的沟,深埋农家肥。最让他生气和郁闷的是一些茶农过度依赖化肥促进生长,使用农药除草,违背生长规律肆意修剪增加叶芽数量……这些都让茶的品质差了很多,破坏了“花果山云雾茶”的品格。“我家十余亩茶园每年产量仅有六七十斤。”茶如其人,茶品如人品,不用多言。

王老师坚持手工采茶的同时,坚持手工炒茶。每天采下来的茶叶,从杀青、揉炼、理条、烘干,他坚持找老师傅手工炒制。杀青前的萎凋要把握晾青的度,杀青的温度根据茶芽情况全凭手感,温度一般在300度至420度之间。一锅茶杀青,也就分把钟时间,最难把握,极致的成功率仅为5%,高手也很难达到30%的概率。杀青后凉透回绵揉炼,方向手法须一致,不然茶条参差不齐,揉炼最费工费时,每个人做的效果都不一样,匀速,手法很讲究。揉炼后理条烘干,可分为两步也可合为一步,老师傅经常是一气呵成,理条更是全凭手法,根据喜好可做成柳叶眉形(花果山推崇的条形),也有直条形,看起来整齐划一,是现代广泛的茶形,机械茶都是直条形。

“以前花果山的云雾茶好,一方面是原材料好,另外一方面也是炒茶高手合理安排,有时也要看心情和状态。”为了找老师傅亲自动手,王老师可没有少递烟,少赔笑脸,用他的话来说谁让人家手艺好呢,为了茶的品质他什么都愿意去做。“我的茶目前没有名字,如果实在要起个名字就叫‘王三茶叶吧。”“王三茶叶”,这名字一如他的为人,带着乡间的淳朴,却又让你回味无穷。

“每年下来,这十余亩茶园都不赚钱——不贴本就万幸了。”王老师是一个热心人,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节假日、周末到山上玩,都爱去他的茶园小屋小憩一番。他的小屋在茶園的边上,是圆石垒成的两间小房子,主要是为了方便采茶时中午在山上吃饭。而这里就成为登山爱好者歇脚之处,小屋内长年备有大米和油盐酱醋等佐料,在里面做饭不需要带米。

“下面水潭里我还养了鱼。”跟着王老师来到水潭边,只见潭水清澈见底,一群鲫鱼在欢快地游玩,全然不怕伫立在谭边的我们。近年来,王老师又在茶园边上围了一圈空地,养了一群鸡鹅等家禽,喝着山泉水,呼吸着山里空气长大的鸡鹅,口感绝对不一样。“这边,我还栽种了糯米茶、香椿、山楂、葡萄、猕猴桃……”王老师如数家珍地向我们展示着他的成绩,笑得像个十多岁的孩童。

“茶痴”王三!这个名字突然跃出了我的脑海。一杯好茶的背后都有一座名山,一座优质的茶园都有一位精心“养茶”的人,握着王老师有些皴裂的手,望着面前这位质朴的汉子,脚下瞬间山朗水润,茶园在我的眼里亮了起来……

李坤 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海州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在各类报刊发表文学作品300余篇。

猜你喜欢

王三王老师茶树
王货郎回家过年
奇妙的旅行
王货郎回家过年
报仇(小小说)
有趣的动物
山茶树变身摇钱树
两个推荐茶树品种
茶树湾
王三的命运
古茶树研究概述